50年前的今天丨红色犹太人爱泼斯坦被送进红色监狱

吴仕逵 新三届


      

人物简介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又名艾培,1915年出生于波兰,自幼随父母定居中国。1931年起在《京津泰晤士报》任新闻工作。1937年任美国联合社记者。1939年在香港参加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日本投降后,他在美国积极参加反对干涉中国内政的斗争。1951年应宋庆龄之邀回中国参与《中国建设》杂志创刊。1957年加入中国籍,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病逝,享年90岁。


原题

爱泼斯坦的红色历史:

一个中国籍犹太人的自述



 我1957年加入了中国籍,之前,是一个无国籍的犹太人。1915年在波兰出世不久,来到哈尔滨,呆了4年,之后又在天津生活了18年。

    

我父亲个子不高,又驼背,他从12岁就利用这个"优势"秘密传递革命情报。我个子也不高,25岁的时候,我和高个子朋友从香港徒步去重庆,路过湖南,一个农民问另一个:"为什么一个人那么高,一个人那么矮?"那人蛮有把握地说:"他还是一个幼仔。"


8岁的时候去看电影,路上满脑子都是对银幕的猜想,结果,左大腿股骨被汽车撞断成三截,卧床时的阅读使我最终成为一个作家。后来成为一流小说家的约翰.赫赛,是我三年级的同班同学,他后来回忆说:"我当时下决心也要把腿撞断,以便成为一个作家。"


15岁时,我开始给父亲主办的商业刊物《东方皮货贸易》打工,父亲给的报酬很慷慨,每月墨西哥鹰元12元,相当于6美元。



1930年代爱泼斯坦任《京津泰晤士报》记者


    "你肯定他们不是坏人吗"


    后来,我成了《北平时事日报》的记者。一天,官方消息来源称朱德在战斗中被击毙,我为这条新闻作了这样一个标题:"朱德再次被杀",不久就被解雇。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的大炮突然在北京城外的卢沟桥轰鸣,那天,我正在北京西郊香山卧佛寺度假,亲耳听到炮声。我赶回天津,日本的飞机向南开大学俯冲轰炸,特别集中于图书馆,我和其他记者去日军总部采访,我至今保留有记者招待会的纪录。


记者问:"为什么要轰炸大学?"发言人:"无法无天的中国人在那里驻军。"记者问:"我在那里没见过中国兵。" 


发言人:"那里的建筑物很坚固,中国人会利用。"记者问:"这能成为轰炸一所著名学府的理由吗?" 


1938年4月,爱泼斯坦采访台儿庄战役,他(左一)与荷兰著名纪录导演伊文思(右一)站在一辆被击毁的日军坦克上合影


发言人:"南开的学生反日亲苏。"记者问:"上尉,现正在放暑假,没有学生。" 


发言人:"诸君,我是一个军人,我告诉你们,所有中国的大学都是反日基地。"记者问:"那么,日本人要摧毁所有中国的大学了?"


当时日本登陆艇正在向中国运兵。一天,斯诺护送来两位年纪较大的妇女和一位男士,要离开敌占区,我好不容易才买到票,那个英国售票员问了一句:"你肯定他们不是坏人吗?"说完露齿一笑。其实,两位女士一位是邓颖超,一位是邓小平第一位夫人的妹妹张晓梅,男士是张士英。


但是,我从来没有说起过这段往事。1938年,我作为记者和周恩来见面时,他也没有暗示过这件事,不过我猜想他一定知道,因为他通过部下对我的新闻报道给了很大帮助。


1944年爱泼斯坦(前排右二)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后排右一)接见了他和其他外国记者


1944年,我参加中外记者西北访问团,到了延安。八路军总部派了一位高级干部来带队,他见了我,惊喜地喊:"在天津见到的就是你吗?"他就是张士英。


  "我犯了什么罪"

    

"文革"开始后,我们这些外国专家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白求恩-延安造反团",在北京的外籍工作人员大约超过半数都参加了我们这个造反团。我们带上红袖章,到处开会。


很多敌对的红卫兵组织请我去参加他们的聚会,我至少作过20次演讲,但有一次我拒绝了,他们要把刘少奇揪出中南海。我觉得不应该用群众行动的方式去揪他,所以来邀请我的红卫兵还威胁说要揪斗我。

    

在清查个人经历时,我的六岁女儿问我:"爸爸,你见过蒋介石吗?"我说见过。她说:"你为什么不抓他?"我解释说,当时的时机不对。她的小脸上立即露出迷惑不解的表情,"你看见他了吗?"我说看见了,"那他为什么不抓你?"迷惑变成了怀疑。


1964年1月18日,毛泽东会见爱泼斯坦等人

    

康生在一个公开场合说,至少有一个在"文革"中常常抛头露面的外国人是特务或间谍,对他的话我没有警觉,1968年3月18日,我被逮捕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从香港的日本拘留所里逃出来,就在26年前的同一天。


那天夜里,我被带到颐和园后面的一个军营里,他们给我看了公安局的逮捕证。又是一辆吉普车把我突然带回城里,牢房很小,惟一的一样东西是屋角的便桶,厚实的门等我一进去就"砰"的一声关上。


几天后提审,我问:"我犯了什么罪?"对方说:"别想从我们这里套出什么东西!装出一副可怜相,好像抓你是抓错了。"在这卡夫卡小说似的一幕之后,我被押回牢房。

    

三周后,我被转到另外一所监狱,但关在那里那么多年,从没有人对我说起它的名字,后来才得知,这里就是秦城。我常常听到粗暴的话:"这个地方要进来不容易,要出去更难!"在近五年时间里,我没有见到过这里关押的任何一个囚犯,放风和洗澡都是一个一个分开的。


爱泼斯坦与老友宋庆龄


在转狱的途中,我曾偷偷望着车外,路旁的树木和麦田显出一片嫩绿。华北,这是我成长的地方,我所认识的惟一的真正的故乡。


摘一朵野花藏在上衣里

    

我的牢房门上有一个窥视孔,供看守向内观察囚犯动静,从那个孔里,我常看到看守的眼睛。犯人睡觉时必须左侧身睡,以便面向大门的窥视孔,但是,我习惯右侧身卧。规定两只手要放在毛毯或床单的上面,每晚睡之前,必须把眼镜递出去,大概是怕我用眼镜片割腕自杀。后来,倒是不用交了,但有一次我把眼镜放在毛选上,给看守发现,当即厉声责骂。

    

逢年过节,每人还发一个苹果。这会引起对家庭的思念,从而希望或者决心悔过。所吃的蔬菜就是监狱菜园里自己种植的,从采摘下来到舀进我们的饭碗只经过几个小时,甚至比我们家里从市场上买到的还新鲜。


爱泼斯坦与邓小平

    

在狱中不准听收音机。只有一次在对我问话时,他们拿来一个收音机,然后我听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讲话。那时我对他尚无恶感,但听他一个口号接一个口号地喊,我对他那像乌鸦似的嗓音越来越讨厌,这同周恩来那种清楚热烈的声音是多么不同。

    

开始什么东西都不让我读,后来可以看《人民日报》,我发现林彪的名字不见了,在一次交心的讯问中,我对此表示关切。屋子里突然爆发出一声怒吼:"林彪是个坏蛋。"在中国话里,"是"这个词没有现在时或者过去时,所以我无法辨明林彪过去是坏蛋呢,还是现在成了坏蛋。

    

后来斯诺重访中国,并被邀请在1970年国庆大典时登上天安门城楼,同毛主席站在一起。审讯人员教育我:"看看他们在什么地方?只要你坦白交待了你的罪行,就可以和他们在一起。"但是怎么交待呢?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罪行呢。几次提审都一无所获,他们说:"什么时候听你交待?一个月?一个月太短,十年怎么样?"



我能够活下来,关键是自己规定自己去做一些练习。比如打太极拳,或者"陆上游泳"弯腰,自由式动作,可以把头伸出"水面"呼吸,可惜不能蹬腿。有时我"复习"成绩很差的中学数学,有时自己给自己讲笑话,甚至按顺序回忆我认识或听过的带麦克的名字,从麦克亚当到麦科沃特。


    五一节,我也在屋里自己游行;斯诺去世,我就默哀,怀念我们之间40年的友情。我还乘卫兵不注意,迅速摘一朵野花藏在上衣里,回囚室偷偷欣赏。

    

1973年终于出狱了。我70岁时,邓小平和邓颖超前来参加了我的生日聚会。当时,邓小平已经81岁高龄,兴致极高,他问我在"文革"期间关了几年,我说差不多有五年,他说:"还不及我,我关了六年。"



原载《英才》杂志2005-04-01 记者  吴仕逵  

本文参阅爱泼斯坦回忆录  见证历史》



记忆:文革反思录

洋人造反派李敦白被关入秦城监狱

王学泰:文革监狱里认识的干部子弟

王冀豫:我是杀人犯—— 一个红卫兵的反思

穆欣:陈伯达和江青的明争暗斗

洪君彦:章含之文革中出轨导致婚姻破裂

毛泽东机要员谢静宜回忆文革往事

王广宇:精神病人陈里宁"摇变"造反派闯将

王宗禹:我目睹了毒打老师父母的野蛮暴力

杜欣欣:拍婆子的考证(美女不论出身)

"小爬虫"王关戚接踵爬进秦城监狱

50年前的今天:遇罗克被捕入狱

苏兆瑞:"老五届"大学生的毕业分配

贺越明:"青年自学丛书"出版内情

记忆丨赵建伟:革命时代的荷尔蒙何处安放?

杨子越:武斗的战火硝烟殃及我家炕头

赵建伟:革命时代的荷尔蒙何处安放?

朱学勤:寻找思想史上的失踪者

——六八年人你在哪里?

于向真:我的庆哥

北京"老莫",梦开始的地方

冯骥才:那些上山下乡的女知青

陆伟国 :我见证的人大血腥武斗

蒋国辉:一场武斗战殁13个战友

蒋国辉:我赶上毛泽东最后一次接见红卫兵

陈楚三:关于红卫兵的一桩历史公案

王世浩:一份红卫兵大串联的真实记录

沈乔生:五类分子的子女

 吴晔:鸡飞狗跳的岁月

陆伟国: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

史钊:一个中学生在“文革”中的挣扎沉浮

打鸡血:一段真实却又无比荒诞的历史

曾被封“革命小闯将”的黄帅去世

“反潮流英雄”李庆霖的沉浮人生

北影大院 : 荒唐而残酷的文革日子里

王文华:文化部极"左"岁月遭遇的人和事

王友琴:文革的牛与鸡

王友琴:北京第三女中校长沙坪之死

王友琴:于光远为何避谈前妻?

田小野:与王友琴面对面

王友琴:130万个罹难者的名字

王友琴:未曾命名的湖和未曾面对的历史

于光远前妻孙历生是谁害死的?

黄永胜没料到毛泽东下手这么狠

刘家驹:我写林彪传的遭遇

刘家驹:在安徽制止武斗的回忆

张聿温:林豆豆在空军报社的十年

吴李邱王笔下的“七二O”事件

袁晞:毛泽东时代的常委们

潘松庆:武汉文革拾忆

平庸之恶:老兵王更印的人生悲剧

 珊伊:被放逐的红卫兵女孩

黄帅:离开“文革”的冷暖人生

陆伟国:人民大学文革大事记

梅桑榆:文革时期的乡村批斗会

张玫:十二岁红少年 六千里大串联

红色少年三度越境投奔抗美援越战场

李如茹: 怕死的我救下妈妈和我两条命

陆伟国:我的俄语老师阚玉瑶之死

陆伟国:四位同班同学的文革遭遇

张宝林:人民大学教授蒋荫恩之死

陈原:祖母,你因何受难

尚晓援:母亲阮季,

永远活在我的生命延续中

严凤英含冤枉离去49年,凶手在哪里?

刘晓阳:敢与周恩来拼酒的女将

——俞志英阿姨二三事

刘晓阳:插队朋友顾家錡和他的母亲

吴思:我在乡下的极左经历

贺越明:“另册”里的三六九等

姜和平: 50年前的教育部小红卫兵

姜和平:一对姐妹花的惨死

姜和平:夜搜苏修特务记

马小冈:从对联 · 老兵 · 联动说起

马小冈:“联动”冲击公安部真相探源

马小冈:当知青遇见司马迁

李向前:寻找我六九届的伙伴们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尹俊骅:高三那年废除高考,

我们连夜致电毛主席表忠心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发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