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丨范文发:先卖猪肉,再拍人像,我的供销社生涯

范文发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范文发,上海控江中学68届高中,1969年3月到吉林延边珲春插队落户,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当过大学教师,干过企业管理。业余喜爱创作,出版过《白山黑水》《重做上海人》《边城盛放金达莱 》等纪实文学多部。


原题
不计工分拿工资
岗位依然在农村
——从社员到售货员,
还开了个照相馆




作者:范文发


很多知青插队落户在农村干农活,经过一段时日的锻炼,有的被陆续抽离走了,离开了农村进了城;没进城的,大多去当了拿工分的代课老师、民办老师,甚至当上了拿工资有正式编制的教师。而我却挺特殊,特殊就特殊在于我工作岗位的多样性,短短一两年辗转做了好几样工作,最令人不能忘怀的是:站柜台和开照相馆。

 

1970年抽调我到供销社,本意是参加“一打三反”运动,结束后再回公社安排职务。为便于摸情况联系群众,就得负担点具体事情做做,这样,就安排我当食品柜台的营业员。


虽然没有直接当干部,可知青们仍羡慕我:这下可用不着背顶青天面朝黄土了!可是,连我自己都没料到,等“一打三反”结束了,我都没能当上干部,原因是供销社的第一线太需要年轻人了。尽管大家都说我干得不错,但我觉得在农村站柜台竟是这么的不容易。


供销社天一亮就得开门,赶在社员出工前,方便他们买东西;上了灯才能闭店,是为了等社员收工回来;若晚上有人敲门,还得起来卖货,不管刮风下雪或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一声招唤立马营业。根本没有星期天法定休息这一说。


按常规每星期由采购员从珲春发来两卡车货物,都是由供销社年轻的男职工负责卸货,完了还得将空油桶、空酱桶、空酒桶、空麻袋、空啤酒瓶等等装上卡车拉回珲春。再加上送货下乡、支援农忙,真比干农活更忙更累。


平时,我一个人得管288种商品;重的有两三百斤一桶的大酱、粗盐,轻的有热水瓶塞、婴儿奶嘴;大的有猪食锅、牲口盆,小的有打火机、糖精片。


顾客十之八九是朝鲜族,我得把这些商品用朝语说出来,确实使人犯难。过去在生产队与阿兹妈妮打交道,点点头比划一下就懂;阿兹爸依往往会讲几句汉语,但说出来比古汉语还简约。


比如冬天我喂牛,值夜的老饲养员指着自己的脑袋关照我:“牛,白的出去,黑的进来。”闭眼一猜就知道叫我不要忘了白天把牛牵出去晒太阳,太阳落山了再牵回牛圈。


可站柜台凭猜测就要出差错。


我便把288种商品的名称、价格、产地、性能以及朝语简单会话用中朝两种文字抄在纸片上,一份贴在柜台边,一份贴在自己睡觉的炕沿上。不管在柜台里还是临睡前口中都念念有词。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攻破了语言关。


可又有一道难题摆在面前:算盘我不会除法,在农村站柜台除法最管用。比如那时一斤饼干七角三分,农民往往不是买一斤或半斤整数的,是看口袋里有多少零钱,若摸出一角一分来,你就得用除法细细算到零点零零元再四舍五入。在这样精密又迅速的压力下锻炼着我的计算能力,致使我的心算反应至今还十分敏捷。


当年敬信供销社的上海同事们


最使人头痛的是卖猪肉。


我卖猪肉根本没师傅教,(我后来打听到城市里能够站在柜台里卖肉的,必须有师傅带,这还要学习半年的功夫呢。)往往按顾客要的斤两比量着在这里下刀,但事与愿违,这一刀却砍在别的地方,第二刀屏住呼吸照着第一刀的痕迹下刀,却又砍在它的隔壁,第三刀想一定要瞄准第二刀的痕迹却又重新开辟了一条战线,垛得猪肉支离破碎。亏得是农民兄弟好说话,不但没有责备我,还常常齐声宽慰我:“意了不稍,意了不稍(没关系,没关系)!”我只能伸出舌头傻笑。要是换了城镇顾客,非得夺了刀赶我出柜台不可。


就这样,我对卖猪肉的恐惧心理一点没有减轻。


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杀猪卖肉是星期六上午,星期五我就往边防站打电话,解放军买猪肉优先,每回最少是半头,这不省了我一半的功夫?因为柜台卖出的肉少了,社员就有意见,问怎么猪肉这么快就卖完了?我理直气壮地说:解放军在边境线上站岗放哨保家卫国辛苦大大的有啊!他们不优先谁优先啦!不料群众的觉悟真高,得到的依然是一句“意了不稍,意了不稍”的回答,却让我脸上很是挂持不住。


在如此不挑剔的顾客面前,遗憾的是站了数月的柜台,最终还是没有学会砍猪肉。


也有个别的社员让我失望的。


供销社最忙的时间莫过于中午,这是每天一趟往返县城的客车在门口下落和始发。柜台外站满了人,一个营业员在柜台前同时要接待四、五位顾客。那是考验你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灵活本事。


有一次自己队里的阿兹妈妮来挑选花头巾,见是熟人,我便放心地给了她四块不同花色的头巾,并告诉她买与不买都等我来收头巾,便急急去应付其他顾客。待我转身过来那位阿兹妈妮已离去,柜台上的头巾少了一块。闭店后我摸黑赶了六里地去找她证实,得到的竟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否定。晦气的我在月末盘点时从27元月薪中赔出了2元6毛钱!


发生了这件事以后,自己的“门槛”渐渐地精了起来。日子一久,便学会了不少诸如快酒慢油之类的生意经:卖酒时,斛子从酒缸里提出来要快,没等泡沫消失便倒进酒瓶里,那层泡沫一斤准能攒回几钱;卖油时,斛子从油桶里得慢慢往上提,等粘在斛子边口上的油全滴净了再往油瓶里装,否则,非得吃亏几钱。


季度末盘点,我的柜台竟长款156元3角3分(这在五十年前的农村可是个大数目),我高兴极了!谁知供销社主任在会上却批评我这是克扣贫下中农,要不是新职工,还要写检查。我听了一时难以接受,委屈得几天没精神。


几十年过去了,期间我也调换过许多许多的工作,那些工作干过了也就在记忆中慢慢抹去了,唯有“站柜台”这个工作,天南地北的奔波,它的印记在我身上却是那样的强烈。每每接触到有关站柜台的事儿,耳畔就会响起熟悉的“意了不稍,意了不稍”的鼓励声,觉得像是欠下了什么没还似的心里老不踏实。


多好的顾客啊!

 

柜台站了满打满算不到一百天,我的工作岗位就有了变动。


我插队的公社东临图们江,对岸是朝鲜;北靠水流峰,峰下是苏联。1970年在图们江边设立了出入境检查站,作中朝双方探亲通道。当地居民大多是朝鲜族,在对岸都有亲戚。两岸探亲往来比较频繁。但出境得办证件,证件须备照片,可照相馆在百里外的县城里。公社书记算过一笔帐:老百姓探亲要照张相,车费食费加宿费最少得花五块钱。这对当时的农民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公社决定自己开办一家照相馆,并选我这个供销社的员工到县里唯一的一家照相馆去学习。


县照相馆老马主任对我进行了面试:熟悉照相吗?


我如实回答:在上海玩过海鸥牌相机。


马主任告诉我:室外拍照与室内拍照不一样,使用的机子也不同;另外,也不光只是照个相,你以后回公社开办照相馆,拳打脚踢就是你一个人,除了会照相,还要会自己配显影、定影药水,还要会暗室洗放,最难掌握的是修版技术,脑子灵的学一年,差的也许一辈子也学不出来……


听了老马主任的一番话,我原本的雄心壮志顿时烟消云散。我怯怯地问道:马主任,像我这样的条件,那需要学习多长时间?


马主任不假思索地回答:做好学一年的准备吧。


我急了:那不行啊,公社书记只给了我两个月的学习时间。


马主任失声笑道:乱弹琴!


我赶紧给公社书记拨电话,书记十分看重照相馆的开办,第二天便急急地赶来照相馆和马主任会面。


不知道他们两人是如何商量的。只是公社书记临走跟我交待:安心学习半年,力争四个月回来,前提是一定要学会学好!面对如此艰巨的学习任务,我也暗中自己给自己使劲:重点放在修版上,照相其次,洗放排第三。


学习开始了。我没有按照先学照相、洗放再学修版的顺序,而是反着来,先学修版,照相技术暗室洗放则采取灵活机动、见缝插针。比如:乘照相师傅换班要去吃饭休息的功夫,我便接替他照相,这样,不但节省了好多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若是师傅在,你连摸相机的空档都没有,只有站在旁边瞪眼干瞅的份。但学习暗室洗放技术,却吃了个闭门羹。暗室老潘师傅性情古怪,从不主动跟人说话也没见他有过笑容。我试探着跟他商量:潘师傅,我有空想进暗室看看您的洗相、放大是怎么弄的……


还没等我说完,老潘师傅硬生生地说:不行,那哪是看看就能会的?


说得我一脸沮丧!


很感谢教我修版的王阿姨。她原是北京人,因为丈夫戴了右派帽子,才被发配到珲春这个小县城里来。我站在她身后看了两天修版,她就把修版技术的基本概念给我说得十分清楚。不几天就让我自己操作。因为我喜欢绘画,对于脸部的纹理、明暗有一定的感觉,所以进步很快,不到一个月,我修出来的底版王阿姨就改动很少。她夸奖我接受能力强:上海人就是聪明!


我修版的成绩在照相馆内传开。


晚上开会,老马主任笑嘻嘻地说:小范就留在咱们这里了,王阿姨还没有像样的徒弟呢。


我只当是随便说说,没往心里去。


让我诧异的是,古板的老潘师傅竟然也主动把我拉到他的暗室里,让我做他的徒弟。听他一说,我真是求之不得。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五十来天我就基本掌握了照相的整个流程技术,顺便还偷学会相片着色(那时可没有彩色胶卷,都是事后人工上色的)。我便给公社书记通风报信,让他来接我回去。


没几天,书记就风尘仆仆地来到照相馆。谁知老马主任反悔了,他不让我回去,不是因为我学不好,而是说县里照相馆需要我这样的人才。公社书记哪能同意?官司打到了县商业局李局长那里,她来了个折衷:让公社书记回去再物色一位上海知青来学习照相,小范就留在县里。书记还是不能同意。也正是赶巧,因为我时常在报刊上发表诗歌,县政治部军代表听说我能写,还学会了一整套照相技术,便派人来照相馆说,小范政治部要用了,不准回敬信公社。这一下让书记火了,直接跑到县委书记那里诉苦,县委书记本着向基层倾斜的原则,支持公社接我回去。


学习结束,与珲春照相馆的师傅们合影


学成归来的我,在一个月内就独自办起了照相馆。虽然没招牌,名声却很响,大家称之为“国际照相馆”。朝鲜过来探亲的大多要在这里和亲友一起留下合影,我和朝鲜客人还经常交换各自领袖的纪念章,俨然是在行使外交和统战的职责。


确实,我的服务范围常常超出照相本身。


与我心爱的照相座机在一起



照相馆旁边是供销社的农副产品收购站,当地有些姑娘拿不出现金来照相,就拎着鸡蛋来。那时一斤鸡蛋收购价才六角五分,正好照一张二寸的相,于是我和收购站凭着转账划款,就有了类似银行业务的往来。从四川、河南等地来当兵的很多,其中不少还是文盲,他们央我代笔写信,连同照片一起寄给父母兄弟或妻子情人;我不抽烟,又推辞不了他们的敬烟,一天接受的烟可以装成好几包,我便把烟分送给既抽烟又买不起烟的知青们。


公社知青有好几千,自然经常光顾照像馆,致使我的生意一直兴隆不衰。当时每天的营业额都在百元上下,可我的日工资还不满一元,但是积极性却很高,上午照相,下午洗相,晚上修版,全然不知道有加班费这一说。


也许我在上海接受了点城市文明的熏陶,便在照相上显了身手。我请县文化馆美术老师绘制了一幅碧海椰林的布景,在画面的底部沙滩前,我拉来几车沙子铺在地上,又横竖躺了几块石头,涂上颜色,和画面的景致融成一体,拍出照来能达到乱真的效果。


照相馆开业,我的第一张习作


也许是大家农民都当腻了,喜欢换换角色和职业。那时除了农,只有工和兵好扮演。我就用硬纸板剪了个梭子,下端接了根毛线,从集体户小潘那里拿来了她母亲在纺织厂上班用的白围单,围单上面印着“上海第五纺织厂”的红字,又自制了一顶白帽子,这下吸引了很多女青年来拍上海纺织女工的照片。


我还向公社武装部借了一支报废的步枪,一套军装,当兵的荣誉感,又替我招来了众多的顾客。


当时来照相的几乎张张照片要求题字,频率最高的有“她在丛中笑”、“革命友谊深似海”、“革命战士最听党的话”等词句,写多了我总觉得乏味,因此,往往由我随意改,但有一条,不能脱离革命内容。


有个女知青借来一身朝鲜族衣裙,头顶水罐照了张相,她要求在照片上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在修版时琢磨出这么几句:“让山风吹红脸膛,让厚茧布满手掌;这模样,谁还能认出是上海姑娘?”她看了很赞赏,我自己也满意。


我这里既是照相馆,又是上海知青的联络站。每天一趟来往县城的客车就在门口停靠,这公社最繁华的地段在知青眼里犹如上海的南京路一般,而照相馆也被称作山沟里的“王开”(即南京路上的一家有名的照相馆)。经常挤满了候车的知青,或烤火,或说笑,我都满面春风地接待。


我不知给多少知青传递过书信,保管过物件。因此,知青对我极好:圈河杀了牛,建兴会送一大块牛肉来;二道泡套住了狍子,福生就会端一碗红烧狍子肉来;朝阳赵敏接到上海寄来了月饼,忘不了给我留下一块;大肚川徐懿润队里分了鱼,会托人送几条新鲜的……每当我吃着这些馈品时,心里别说有多高兴。


然而并非都是开心事。有一次阿迪来接上海回来的小燕,在照相馆等车回生产队。我知道他俩是一对,就躲进暗室洗相,腾出地盘来给他俩说话。


我在里屋,无意间阿迪的一句话钻进我的耳朵里:“你心肠怎么这样硬?”


紧接着传来小燕断断续续的啜泣:“送掉孩子,也是为了将来能有机会招工、上学,若是让人知道咱们有孩子了,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剩下的只是阿迪重重的叹气声不绝于耳。我停住了手里的活,独自在黑暗中默默地傻坐着,心里堵得慌。那天报废了不少照片,因为在显像药水里的照片没有及时翻动,全变黑了……


1997年7月,重返珲春照相馆(旧址),在大门口留影


1997年7月,重返敬信供销社,在当年我曾经站过的柜台前留影


范文发读本

与晚年徐景贤的交往

母亲的馄饨

上海户口让祖母牵肠挂肚

庆幸属于上海人的一分子

难忘在日本遗孤家的那顿饭

金门炮战前我们疏散到乡下

录取电报,我怀疑是虚幻的梦

上海知青的珲春历程

千山万水回上海

上海姑娘40年后去道歉

孩子你走吧,这里没有你的家

民工兄弟的上海梦

明月常有 往事不在

我的少年苦命伙伴维克

范文发:沪童他乡漂流记

曾经,爱情是一剂致命的毒药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东北知青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孟永华:那山坡上的五座坟头

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孟永华:1969年赴北大荒上海知青

毕亚平:暴雨砸来的礼物,

我们免费吃一顿猪肉

毕亚平:知青与农民打架,

一刀把天捅出个窟窿

章维国:黑土地轶事

 张维功:北大荒留下的青春伤痕

他们永远长眠在北大荒

陈鸿仪:金训华"牺牲"是一场事故

匡亚明女儿李军:

长眠在黑土地的生命芳华

外交官父亲到北大荒给女儿扫墓,

像给女儿梳头一样

田晟:有一朵花儿无枝可依

赵敏:当"逃兵"返城探亲,一路遇上好人

张抗抗:红卫兵,说原谅还太早

谢悦:北大荒最让人心烦的是小咬

谢悦:1976年“五一六”这一天

谢悦:在那个放牛班的春天里

濮存昕:我在兵团曾负责种马配种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陈鸿仪:七分钱要了一个父亲的命

姜和平:夜搜苏修特务记

庞平:漫画,共和国知青

北大荒留守知青:我铁了心离开上海

留守在北大荒的老知青们

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的断裂人生

方新阳:我在乌苏里江当水手

方新阳:情系北大荒

肖复兴:北大荒知青生活回忆

肖复兴:我的精神家园属于北大荒

孙海:那一年,父亲“押送”我回东北

范文发: 难忘在日本遗孤家的那顿饭

范文发:上海姑娘偷吃鸡,40年后道歉

范文发:千山万水回上海

陈奋:人见人喜的俄罗斯姑娘百灵鸟

陈奋:深山密林,与黑瞎子的邂逅

李振亮:种田人饿肚子是怎样一种悲哀

龚凤乾:和林格尔,我心中的第二故乡

石明诚: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历史记忆

王红伟:一棵救命的大白菜

王世浩:北大荒的第一天

王世浩:兵团老战士肖竹文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