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矩陣首發|一座跨世紀水電站的蝶變之美 從歷史赴約未來

MatrixDesign MatrixDesign矩陣縱橫 2022-10-29



世紀回眸 前世今生

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and present in the century


生態綠色與科技智慧


在滾滾洪流的歷史變遷中,“敢闖敢試,大膽創新”是對金華這座城市最好的形容,不管是回眸半個世紀前的金華湖海塘水電站,還是今天走在時代前沿的金華山嘴頭未來社區,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最好的代表作。



1950年10月25日,金華湖海塘水電站建成供電,它是新中國成立後,浙江省第一座,也是華東地區最早建成的小型水電站,它是歷史的映照,時代的產物,為上世紀金華城人民的日常生活送去光明,毋庸置疑,它是現代文明的重要參與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需要去敘述,回到當下,它又成了我們去探索未來生活的新文本。





設計賦值 走向未來

Design assignment towards the future


場地精神時間厚度



金華山嘴頭未來社區,站在金華湖海塘水電站的前身上,托生而出。它對是原址場地精神的繼承,也是跨越時間厚度的又一次新嘗試,同樣新奇的生活體驗,將再一次在這裏得以再現。


△ 空間新舊對比


宏觀層次上,本案地處湖海塘-婺江水脈的延長線上,以橋連接著玉泉溪水文化主題公園,周邊保留著80%以上的原生大樹和自然景觀,真正能夠做到與自然場景隔而不離,山水造城。微觀層面,陽光城金華未來社區的前身是水電廠,商業廣場、水電博物館等商業文化場所圍繞在其旁。


©xf photography

空間分析圖


場地原貌既是一種精神養分,也是設計團隊的重要參考元素,設計從這一角度出發,通過各個環節,在保留原有建築肌理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元素還原,延續著城市的歷史邏輯。同時,設計將生態綠色科技智慧納入到設計理念中,山水生態相融,人與自然交互,旨在建立起生態與人文相融合的未來數位化社區。




回游動線 風雨連廊

Wind and rain corridor of return travel line


技術革命與城市範本


△ 設計手繪圖


△ 空間新舊對比



三層的交錯設計

一個可供探索的小天地


空間內部原始狀態完全敞開,最高可達14米,為實現未來社區多元複合的應用場景,設計站在空間整體的維度上,考慮不同場景的實際需求,以洄遊式動線實現場景之間的串聯與銜接,合理化場景的融合。因此,空間被打造成一個三層的交錯設計,建立起三個層次的視覺觀感,從平視,縱視,再到俯視,高低錯落有序,處處都是一個可供探索的小天地。


最大限度地在流動空間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榫卯結構的現代應用,風雨連廊的參差交織,大面積的紅磚牆,架構起空間的建築肌理,掀起一輪全新的人居“技術革命”,也是一場人本理念的“城市範本”,既有斑駁的歷史痕跡,又映照當下的審美態度。通高穿插式的手法,引導參觀者無論居於哪一個位置,均能在連廊上獲得一場特別的體驗,與城市和環境的互動,亦或是與建築和空間的親近,最大限度地在流動空間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 空間新舊對比





九大場景 全面沉浸

Full immersion in nine scenes


社交功能與商業思維


“九大場景”是一場關於未來生活的狂歡,是陽光城浙江大區的生活服務品牌“Young Life”在未來社區首次落地,也是商業頭腦與品牌思維的碰撞成果,因而它足夠有趣,足夠未來。


空間集未來“鄰里、健康、教育、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治理”九大場景進行未來社區設計規劃,以人居美好生活嚮往為中心,通過“書吧文創區+創業咖啡吧+手工工作坊+黨建文化展廳+水吧及烘焙+共用辦公室+網紅直播室+共用階梯教室+未來社區及綠色智慧家展廳+黨建會議室”,既滿足傳統應用場景的同時,呼應貼合時下社交化與互聯網經濟發展。


©MATRIX original


陳列著來自MATRIX Original与香蕉醬藝術空間聯名創作的塗鴉喇叭兔,在表面以原始風格展現畫作,讓人聯想到兒童塗鴉自發的天真童趣。


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居住的公共空間與私人領域界限日益明晰。我們希望以人為核心,通過興趣愛好、公共空間的提前設計,打破鄰里之間的空間壁壘,向社區居民開放可共用的公共空間。



手工作坊,創意生活以DIY的體驗模式,將相同興趣點的朋友歡聚在一起,並結合未來的無人超市、室外廣場公園,以社區為核心,實現完成的生活配套鏈條,從而形成“未來鄰里”


健康是未來社區的重點關注話題,關係到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豐盈的基底。未來社區將通過成立社區醫養中心,配備健身房、室內泳池、室內籃球場、真正去為人居美好生活的長線服務,設計恰好是其中重要的助推器。



未來教育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新狀態,不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空間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承載體,而是主動的參與者,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單一”到“複合”,由“固定”走向“靈活”,逐漸建立起“全齡段”的教育空間。



通高的書櫃設計,直接將圖書館搬入到室內,再通過連廊的空間貫穿,不論站在哪個角度,都能最大程度地保證書架利用率,空間變得靈活而自由。



©MATRIX original



MATRIX Original為空間原創設計的喇叭兔IP,在多元化空間結構中,延伸出的特別敘事線,不僅附添趣味性和互動感,更貢獻出新的藝術記憶點。


來自未來星球的兔子,有著大大小小喇叭造型的耳朵,後期亦可用於研發製作通電發光,時時擁抱現代化的工業浪潮,又與未來社區達至完美契合。



接待前廳《Black Hole Horizon》藝術裝置為我們帶來了震撼的視覺衝擊力,裝置將聲音轉換成現實可見的三維物體,每一種音調響起,喇叭中即冒出一個巨大的肥皂泡泡,兒童可以沉浸在“聲音的旅程”裏。


©MATRIX original


階梯教室以共用空間為理念,

通過圍合類盒子打造沉浸式體驗。



創業者的心態是自信激情,年輕化,充滿理想主義的。那麼,在未來創業空間裏,設計的思路也應與時俱進,商業社交性元素的融入,自由舒適感的屬性,資訊化和科技感的置入,以及靈活多變的場地,都是構成未來創業空間的新血液。



咖啡吧區與洽談區的銜接,通過自由流動的動線處理。


散座區與洽談區的理想社交距離的設定,引導每一處空間都能快速轉換,營造出流動式而非固定式的創業社交氛圍。不管是約一次下午茶亦或者一次創業靈感的碰撞,都能在共用空間裏輕鬆達成。



開放式的共用辦公空間


空間是輕盈而簡約的設計風格,與空間整體保持一致,同時又兼具美感、功能新和舒適性。


破與立是哲學上的重要辯證法理,也是建築上的重要表達方式。從繁飾到自然簡單,充分尊重在地文化,也將是未來建築的發展趨勢之一,並不斷糅合綠色環保、個性安全等不同價值取向,從而呈現出高科技現代化的空間。


室內空間延續著建築與景觀的設計邏輯,統一性成為空間的敘事主線,水電廠的場地精神在室內繼續得以保存,既散發著工業感的建築氣息,又不失藝術現代的設計感。



從空間的新能源

智能系統到太陽能的嵌入,

都在實現低碳生活的迴圈圈。


空間的絕對靜止與相對流動在室內相匯,風雨連廊的呈現,建構起建築的實體交通,同時也成為空間內一道明麗的風景線;而由機器人承接起空間的配送,則是建築內的虛擬交通,這是科技元素的融入,也是未來交通的發展趨勢之一。



社區的綜合節能系統,聯動智慧互動能源網,致力於去呈現未來低碳的生活方式。從空間的新能源、智能系統到太陽能的嵌入,都在實現低碳生活的迴圈圈。


綠色智慧家展廳,從綠色生活、智慧生活和家文化三個層面去打造“綠色智慧家”,通過科技的入駐,在未來服務方面,不斷去推進健康與智慧的雙重保障。



數字中心的出現,建立起流程化的業務辦理規則,所有的辦事都能在社區內實現,從而形成全能的社區服務模式。




1F

2F




推廣案名| 金華山嘴頭未來社區

項目位置|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李漁路1805號

業主及投資方|陽光城集團、金科地產、厚樸置業、金開城投

業主團隊| 林曉東 顧丹 許文捷

硬裝設計| 矩陣縱橫
軟裝設計| 矩陣鳴翠

影像拍攝| 釋象萬合,xf photography

IP原創設計| MATRIX original

藝術顧問| Banana Jam
花藝定制| 無花工作室
材料研發| 鉑盈億象/羽梵悅渡
建築設計| AAI·Monster Lab

景觀設計| 問道景觀規劃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設計面積| 2199㎡
硬裝造價| 3500元/平米
軟裝造價| 2200元/平米
主要材料| 紅磚、微水泥、做舊鋼板、木飾面、水磨石、藝術塗料
設計時間| 2020年12月
完成時間| 2021年6月




往期文章


矩陣首發|在上海青雲路壹號細數百年海派文化

矩陣上海 | 石家莊龍湖·天奕 城市之鑽森林之心

矩陣首發|自然無界 廣州南沙佳兆业悅伴灣




独家首发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矩陣纵横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Matrix Design Co.,Ltd.


深圳 福田保稅區 市花路福年廣場B3棟411

No.411,B3,Fortune Plaza,Shihua Road,Futian Free Trade Zone,Shenzhen

北京 朝陽區 廣渠路競園藝術中心18號

No.18, Jingyuan Art Center, Guangqu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上海 黃浦區 瑞金二路38號2、3層

2-3 floor, No.38, Ruijin 2nd Roa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成都 高新區 通威國際中心1棟22層

22nd floor, B1,Tongwei International Center,High-tech Zone,Chengdu


商務Marketing Dept.

電話Tel: +86 82876950

郵件Mail: zyd@matrixdesign.cn

 

人資Human Resources Dept.

郵件Mail: hr@matrixdesign.cn

 

品牌Brand Development Dept.

郵件Mail: zyd@matrixdesign.cn


官網Site: www.matrixdesign.cn

微博Weibo: https://weibo.com/matrixdesign

微信公眾號Wechat: MatrixDesign矩陣縱橫




Creative design | Global opportunities | Award-winning projec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