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容聚合出海能否等来下一个拐点? | 出海问答

出海问答 出海同学会 2023-02-16


问题概览


 Part 1  行业讨论
  • 内容聚合行业的现状?

  • 新闻聚合平台出海的挑战?


Part 2  破壁讨论
  • 如何解决内容源问题?

  • 哪些因素(技术、短视频、硬件)会加速内容聚合的进化?

  • 新闻聚合海外变现如何突围?


 Part 3  机会讨论
  • 市场机会:在海外下一步突破的机会在哪?

  • 有没有面向新生代的内容聚合机会?



导语: 

新闻聚合是出海行业早期的火爆赛道,在所有的互联网出海里,中国出海人在这条路上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本周【出海同学会】请来八位同学,不仅有中国出海的新闻聚合公司,还有从海外到中国开辟天地的小伙伴,我们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全面更多元的视角观察新闻聚合的出海现状、进化、与未来。


参与本场同学会讨论的行业创业者(部分):

  • 红板报(Flipboard中国)CEO 赵晶

  • Scooper(非洲) 创始人CEO 刘洪亮

  •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其他本场参与讨论的嘉宾:

  • 零一创投 助理副总裁 陶洋峰


以下的文字是与会嘉宾的精彩问答整理:





Part 1. 行业讨论


 01 

内容聚合行业的现状?


Scooper 刘洪亮

Scooper的研发团队在上海,在非洲我们有一百多人的运营团队。我们如此布局是因为非洲的内容生产还在早期,需要导入中国内容运营的经验来帮非洲团队把握内容的调性。比如说把单图多文的内容模式变成移动碎片化多图少文的模式,这是符合非洲市场现状的一个战略,因为非洲现在的识字率不高,约60%。

 

红板报 赵晶

Flipboard从美国建立,出海覆盖到欧洲、拉美、亚洲等地区。跟今天的TikTok类似的地方是我们在中国做了一个拆分,形成了一个独立运营的模式,才有了中国的红板报。Flipboard出海时机比较早,还算顺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渠道和内容。当时的策略是和三星合作带动Flipboard到各大洲,然后从本地找大的媒体合作。到了今天来看竞争比较不一样了,最大的竞争来自于巨头,尤其是对教育层次比较高的人群,Twitter和Facebook是最大的竞争者,PGC的头部媒体都跟他们有深度合作。欧美的新闻聚合变现很好,但政治压力大。而东南亚、印度和南美的政治压力小,但是变现不行。这是为什么我们选择中国市场的原因。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由于欧美市场非常大且又非常复杂,刚开始创业做内容聚合就比较痛苦,海外的内容创作环境跟中国差很多,新闻内容生产方很强势,像是CNN和Bloomberg等。Facebook 2014年也进入媒体行业,接着Google跟进,使竞争变得非常激烈。


美国强势的主流媒体


 02 

新闻聚合平台出海的挑战?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我认为新闻聚合平台最大的挑战是媒体跟聚合平台相爱相杀的关系。媒体的power很大,且本身不想被聚合,矛盾一直存在。内容生产方面我们也在做自媒体和个人创作,但跟中国市场比欧美难度比较大,这跟人口基数和创作者都有关系。业余创作者和专业创作者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美国内容聚合搞成功的只有YouTube。面对出海挑战我觉得中国人需要深入本地搞运营,单做技术比较难。

 

Scooper 刘洪亮

在非洲我们遇到的挑战是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的问题。内容消费上不够强力,愿意深度阅读的用户大概只有50-60%。非洲的版权内容不很强势,很难粘住用户。所以我们需要深入行业慢慢改造,其实当地媒体非常喜欢和我们合作。非洲的PGC的变现不很成熟,回报不够丰厚,所以很多PGC是兼职,也导致了生产数量和质量都不太可控。

 

红板报 赵晶

如何保持内容的独特性是个挑战,因为海外的优质内容源在大媒体,而媒体提供给各个新闻聚合平台的内容都差不多。外国人偏爱看大媒体的资讯,而中国偏好小的自媒体,所以中国比较好发展新闻聚合平台。还有一个挑战是政治挑战,价值观是新闻聚合在海外脱不开的。还有一点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就是欧美内容生产者很少,而中国自媒体很繁荣,如果有个机制推动一下海外的内容生产可能就是这个行业的拐点。


创作力强盛的中国自媒体


Part 2. 破壁讨论


 01 

如何解决内容源问题?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内容获得没有捷径,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一家家媒体的搞。我也问过Medium的创始人,他们是投比较高端的写手,追随者也是付费的高端用户,没有走到人民大众,只能是一家家敲门做BD。

 

红板报 赵晶

中国有那么多内容生产者的核心原因就是挣钱。中国的一些大号卖广告可以获得丰厚回报。只要有些人能挣钱就能带动很多人一起写形成内容生产的生态,如小红书。Medium有很多行业专家写内容但是没人能挣钱,只能获得影响力,导致Medium只是个第二层级的平台。美国的YouTube是类似中国的自媒体,广告变现做的很好。比如李子柒在YouTube挣到了钱就导致很多人蜂拥而至,生态便形成了。我觉得资讯的形式会越来越丰富,图文的比例会下降,但会长期存在。视频等其他形式相对于图文来说产能更差,这是个矛盾点。

 

Scooper 刘洪亮

从消费层面来说把握用户的消费时机很重要,非洲很多用户不能长期消费内容因为资费比较高。从内容生产来说自媒体有顶流的存在,主要集中在YouTube和Instagram。从生产内容获得物质回报现阶段比较难,大多数情况是叫好不叫座,Ins上大V也难挣到钱。非洲产出的内容比较单调,偏向于段子,真正的高质量内容产出来自于版权媒体,但消费量不大因为版权媒体的消费者比较高端。我们在想办法将版权媒体下沉。


李子柒成为YouTube上影响力最广的中国自媒体


 02 

哪些因素(技术、短视频、硬件)会加速内容聚合的进化?


红板报 赵晶

新闻聚合是一个工具,现在国内的竞争非常大,我看到的一个机会是社区化,因为单纯的工具缺乏独特化定位。现在是每个用户单独消费内容,如果能把人跟人的关系打通未来可能有机会突破。用户通过内容进入流量池,然后把人跟人产生连接进而产生留存,可能是作为内容聚合的下一个阶段。社群化可以深入绑定用户,把流量变成粉丝,下一步转化会更容易。当然在新兴市场基础设施不好的地方还没办法实施,欧美的困难是与Facebook这种巨头竞争。

 

零一创投 陶洋峰

我觉得社交和社区可以从垂直的方向来切更有机会。新闻聚合的属性都是从泛内容开始做的。社交横向来切比较困难因为巨头的存在,社区这种垂直领域来切会容易一些,比如从运动入手,日本的棒球文化或是印度的板球文化可以形成社区,但产品形态可能会不太一样。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聚合平台在开始用技术打没有问题,但是后期发展用户还是看重内容。新闻聚合这个行业对于用户来说是刚需,样式只是一个催化剂,更核心的是好的内容源怎么获取。以前媒体吃过Facebook 的亏,把用户导流走了,导致媒体不愿意把内容放到平台上。一个平衡的商业模式是加速新闻聚合进化的关键,大家还都在探索。我个人的经验是不能忽视本土运营的问题,如TikTok也是找了本地的运营团队才发展到今天的规模的。

 

Scooper 刘洪亮

非洲的内容聚合市场是跟随当地智能机的普及和基建的发展走的,用户量逐年在增长,产品的易用性很关键。非洲的业态是内容的供需不平衡,头部内容繁盛,中部底部内容稀缺。Scooper采取的策略是用丰富的内容从底部把用户规模做起来。视频的确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可能需要5、6年才能在非洲发展起来。高效获取用户的渠道是非洲内容聚合商业模式的核心,我们的策略就是养平台养用户而不是用买量的方式。

 

巨头挤压其他新闻聚合平台


 03 

新闻聚合海外变现如何突围?


红板报 赵晶

这个行业的变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平台广告(Facebook、Google)、品牌直投、和创新营销。我们在中国探索的新方式是sponsor - 大品牌的创新营销服务。我们作为一个中间人将内容生产者们和品牌连接起来,本质还是广告但是更偏创意。创意型广告的难点在于标准化和规模化。我们的探索方向是让品牌和内容生产者接受我们提供的创新营销标准化流程,进而提高效率。

 

Scooper 刘洪亮

据我观察非洲部分国家经济水平是超过印度的。变现方式是Facebook和Google这种通用的变现方式。Scooper的成长依托传音生态,变现布局不仅是流量池还包括电商支付、金融、品牌投放等其他方式。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我们的广告变现状况还不错,现在主要变现方式是效果广告。但未来我们也想减少对第三方的依赖。我认为新闻还是要靠广告的这种方式,其他变现方式也尝试过,如e-commerce,但是跟广告的量级不能比。


Google广告的banner


Part 3. 机会讨论


 01 

市场机会:在海外下一步突破的机会在哪?


红板报 赵晶

机会有几点:1.内容电商中国做的很好,但是海外还没有好的例子。2. 中国的内容发展是领先于国外的。3. 形成创作者生态也是有机会的。如何能跟创作者结合产生好的利益体。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机会点是如何把变现走通,找到几个切入点来做比如说旅行之类的内容。内容的样式也要考虑,相比短视频图文创作门槛还是挺高的。既然TikTok能在美国走通,说明欧美文化的内容创作者也是很厉害的,大家需要一个商业模式的标杆。我个人经验是做社交和搜索比较不容易,需要内容非常丰富才能做搜索。小众一点的创作平台也可以尝试,但是量不会很大。内容聚合的内容只能有量了才能停止补贴、产生正向ROI。

 

Scooper 刘洪亮

非洲市场比较独特,内容生产者的基础设备和知识都不太齐全,我们做培训、剪辑和内容分发等服务来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并且扶持中低端的内容生产者按照我们的方式来生产本地化内容。


未来的机会在于如何培养出一个有质量和速度的内容产出模型。还有就是发力不要太猛,我们希望与非洲当地产业生态结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在资本的支持下下定决心做五、六年内容产出的生态,等内容起来了商业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量级不够做商业化是事倍功半的。


扶持内容创作和变现是突破的机会


 02 

有没有面向新生代的内容聚合机会?


Scooper 刘洪亮

非洲的用户画像年龄中位数在17岁,整个人群偏年轻,相应的我们在做内容时比较偏向泛娱乐,本地化培养大量的社交内容,探索新生代的用户需求,通过新生代的up主来带动内容生产。

 

某欧美新闻聚合企业

我认为要做产品矩阵,我们的用户各个年龄段都有,但一个app不能吸引全部人群。年轻人需要一个酷的、社交属性的产品,只要身边朋友用的多青少年就自然会用。

 

红板报 赵晶

我认为新闻类比较偏向年龄大的用户。我们今年开始做社区,用户相对比较年轻,但目标用户也不是大学年龄段及以下的用户。年轻用户比较在乎新玩法,内容是个分界。玩法创新这两年出了很多,比如说house party。而内容创新被抖音压的比较狠,最近没有什么明显的例子。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

编辑:实习生 安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