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拜金的点滴渗透

丁丁和我 丁丁和我 2024-04-06





我是武汉姑娘,目前住加州,哥大本科,数学经济系。毕业后去银行当管培生,轮岗到伦敦纽约香港,日子很潇洒,但我很迷茫。去硅谷创业。钟爱这种住地下室、打游击的生活。融了钱搞了团队,和牛人一起干活爽极。轰轰烈烈,但失败了。

心痛期开始琢磨咋回事,一不小心开始自我探索,学习do-nothing。从瑜伽到冥想,从印度到尼泊尔,一发不可收拾。冥想了2000+个小时,深有感触。每篇文章都是真实的经历和思考






1

初到兰桂坊



自从工作开始有点顺风顺水后,我就开始琢磨,工作之外,香港还有些什么,是不是一个值得的落脚之地。


我们在香港叫做expat,大意指空降来工作的“外籍人士” (虽然我是中国护照)。


香港到处都是衣着精致的expat,尤其是中环附近。不知道为啥,感觉expat在香港都有些优越的情结,好像身份高人一等虽然自己是外来的。不知道旧上海租界的外国人是不是也是这种感觉。


expat热爱的生活,就是work hard,play hard。(疯做事,疯玩)。


上班猛上,下了班都去兰桂坊,包个桌儿,点酒喝。轰轰的音乐震耳欲聋,然后大家就高声嚎叫些有的没的。




expats的生活就是白天拼命上班,下了班就去兰桂坊发癫,这是标配。



那段时间,也有不少港澳台新加坡的圈子叫我去玩。都是些财团家的孩子们,可能父母的关系还是咋的,都聚集在香港的银行圈工作了。


每次在兰桂坊的最贵的一个酒吧dragon I坐下来,我都觉得很诡异。


一般在美国,和朋友晚上出去嗨,大家把地方占好了,就迫不及待地冲到舞池里疯扭,感觉不把一身肉给甩开了就不爽。


但是我发现在香港的文化不一样,尤其是这个财团贵小姐贵公子圈子。一圈画着深烟熏的娇小美女们,在震耳欲聋的club里,拼命发短信,头也不抬,长长的尖指甲噼里啪啦一番敲。


男生们一般都互相大吼着什么,但音乐一般太大,我也听不太清楚。感觉跑到club里来胡侃人生是不是有点浪费嗓子。





一开始,会按耐不住冲到舞池中间疯扭,几个胖嘟嘟的老外的姑娘们会很激动地加入。我一身汗回到一起来的朋友的桌子上的时候, 发现大家还在各自敲手机。


我怀疑,是不是她们在互相发短信?比如:


“果盘好吃吗?”


“好吃好吃。”


“我也觉得好吃。”


“club里的果盘好好吃耶。我最喜欢吃西瓜!”


不知道内容是不是这些。我没有深入检测过她们,但总想,如果她们不是互相发,怎么能跑到这么贵的跳舞的地方专门发短信一晚上?


这个圈子晚上出来玩的至高点,在于某人(往往是男生),点了几瓶酒,就会有一排服务生举着烟花把酒端上来。开瓶的时候大家很激动,起哄。


可能因为我很土,我理解不了这个开瓶的时光为什么这么激动人心,不就一瓶酒嘛!后来才知道可能因为每瓶大几千块,多开几瓶就不少钱?


诸多新的习俗,我不甚了解,但我也懒得去加入,反正有人叫我一起晚上去兰桂坊,我跳呗,自己一个人跳也是很开心的。觉得把肉甩开了比干坐一晚上故作矜持或者摆阔划得来!





2

受教育




这个圈子也给我开了不少眼界。


新加坡的好朋友娜塔莉娅深植这个贵小姐公子圈,经常给我上课:


“你知道我们新加坡女孩的5C吗?”


我摇头。


她得意道:“Cash(现金), Car(车), Credit Card(信用卡), Country Club(俱乐部会员), Condos(公寓).”


我说:“是干嘛?”


她谆谆教诲:“我们新加坡姑娘最重要的几样啊!”


我耸耸肩:“啊,你们真是有趣的人类啊。”


她一刻没停,迫不及待地搬手指头数:


“你知道昨天跟我们出去玩的那个女生A吗?很漂亮那个?她最近和男朋友拜了,她comes from a good family(来自好家庭), 她家是台湾最大银行的大股东。


啊呀你不知道啊,她最好的朋友B,你还没见过呢,她才真是来自一个good family!你知道吗?她每次出去玩,都拎个不同的香奈儿包,每!次!哦!还会配上她衣服的颜色。”


我土道:“香奈儿包有那么多颜色么?”


回想了一下在店里看到的,好像就黑白粉深蓝几个颜色,一般都不搞得花里胡哨的,走古典风。


她又来开化我:“啊呀,你就不懂啦!她买的都是限量款OK?限量款!黄色的香奈儿包见过吗?”


“没”


“粉蓝的呢?”


“没”


“紫色的呢?”


“没”


“你看,那就是啦。她有整个大房间里全是收藏的香奈儿的包。她不用别的。所有颜色都有,每季新款都有,都只用一两次!”


我倒吸一口凉气,来了香港之后,的确身边每个人不是拎着普拉达就是香奈儿,对于我们这种刚毕业不久的人来说,有一两个大家就开始炫耀了,没想到还有人有整个一个房间的包!


娜塔莉娅激动地跟我讲这些时,我不得不表现出特别羡慕的样子,要不然显得更土。


但其实我也没弄明白要那么多干嘛,是不是闲得慌。感觉不是你拎包,而是包拎你。


“哎呀天呐他回我短信了!”她有点一惊一乍的,跟她一起玩有时候会吓了我一跳。


她在沙发上前仰后合,拼命踢腿,语无伦次道:“他说下午来接我!啊!!!但我不知道他喜不喜欢我。我看起来怎么样?天呐我又长胖了一两斤!我要回家换身衣服先!”


“这是谁啊?” 我还是正襟危坐在窗台,还在认真消化买包狂的教学内容。


“前几天见到的X?” 娜塔莉娅头也不抬,继续沉浸在短信中。


“哦他啊,还挺帅的。” 我想起来了,问:“但他不是有个女朋友么?”


“刚分啦刚分啦!所以我不知道他约我是干嘛。”她有一刹那的迟疑,但马上回转:“但啊呀不管了!激动死了!之前我们只是认识啦,也不熟。但他开兰博基尼,家里是XYZ财团的呢!”


我心想:这哥们儿靠谱么。。。香港这么挤的地方开兰博基尼,速度也开不快吧。。。


“不是之前Y男生还经常约你么?他家不是也不错么?” 我试图想让她清醒点。


“他不行!”她斩钉截铁道:“我真受不了他的鞋!他的皮鞋好丑!”


其实在这之前,我真还没关注过男生的鞋。完全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区别。


娜塔莉娅激动的一番激动演说之后,我关注了一下,的确发现在香港的这个圈子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欧式的比较受欢迎上档次,美式的就挺不受人待见。其他的就更别提了。棕色,或者休闲款感觉都是No!No! 这些女孩子仿佛都有透视X光超能力,光看一眼就知道男生们的鞋是什么牌子什么款什么出处,高低好坏一眼就知道。


我研究得不深,因为也不敢和其他女生讨论,怕暴露了我对男生鞋子不了解的真相。


总之,在香港这个银行/港澳台财团孩子们的圈子里呆了不久,我就了解到,大家所谓的“good family”指的什么。并且,这个圈子里大家交流的主要话题都是些什么。 找男朋友的条件都是些什么。




3

文化渗透



我在来香港之前,在纽约认识了一个大眼粗眉的男生德力,人很热心,说话有点慢,的确很有郭靖的风范。


我们是和朋友在长岛一起冲浪认识的。我们在夕阳西下唱起爵士歌,他觉得我很神奇,因为很少中国姑娘会唱爵士,我觉得他也很有意思,扮演阿姆斯特朗沙哑的嗓音特别像。一起去玩的朋友们也很想撮合我们。还偷偷拍了我们夕阳下唱歌的照片,很浪漫的。


后来,和一帮朋友在纽约的夏天一起骑自行车出游。同行的老朋友恩格斯非要滑旱冰,我们其他人都骑自行车,不久他就滑不动跟不上了。全程全靠德力骑自行车吭哧吭哧在前面拖着他。被我们大部队甩后面好远。


结束了之后,恩格斯跟我说:


“德力这个小伙子不错。我觉得他很喜欢你。你们发展发展呀。”


我说:“哦。”


恩格斯教诲道:“你要找这样的男生啊。”


我一撇嘴:“他太土了。穿个大猫猫的T恤衫。”


恩格斯摇摇头:“土没关系啊,你可以打扮他啊。但人品很重要。特别会打扮的男生你才要小心呢,自私!”


这一说,打到我心里了。我想到大学时交往的一个男生,就很时髦,但的确自私,相处的确让人堵得不行。


我对于恩格斯的推荐不置可否,但后来和德力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虽然不是挣很多钱,但他每个月都会把收入的5%捐给穷人。


我心想:




一边隐隐有些敬佩之情。


我们在纽约约会了一个月左右,我也没有太认真,跟他说了:我接下来要去香港工作,咱也没戏,好聚好散哈。


他却很认真,跟我好好谈了,说:我就想你做我女朋友。


我俩在纽约的Union Square广场坐下来好好谈了几个小时。我老实跟他说:


“我觉得我俩不合适,我是那种天生想天南海北冒险的人,你可能是个居家好男人。你说这以后也没戏啊。”


他很执拗地坚持道:


“我也想天南海北地冒险啊!要不然我也不会从加州搬到纽约来住啊!”


我瞬间就在心里滴了一滴汗


但他的这种呆萌和真诚还是很打动我的。


我接下来按原计划来了香港,没有太把这个约会的对象当真。我们有时在网上偶尔聊聊天,打打电话。


来到香港后,熟悉了这里的环境,铺天盖地的物质气息袭来,感觉每一口呼吸都带着金钱的味道。我立马通知他:


“hello德力,我感觉我马上要变得很物质了,你做好心理准备。”


德力似乎并没有太警觉,还是很热心给我发短信打电话。说:


“我已经定了机票来香港看你啦!”


我一惊,但也非常感动。这么大老远的。他是个谷歌的工程师,那时候我不太懂工程师是干嘛的,就觉得没啥前途(哈哈),我的眼睛里只有做银行、基金、咨询的。感觉其他的工作好像都低人一等,不够精英,不够配得上我。


他千里迢迢,来了香港。我在中环见到他,他很开心的在等我,大大的眼睛闪着光。


我看到他时,第一眼,就看到他的鞋!


不是欧式的皮鞋,连美式的都不是,竟然是:旅!游!鞋!


我一声惊呼:“天呐,你怎么穿旅游鞋!”


我的嘴张得奇大。他被我的震惊震惊到了,慌道:“旅游鞋怎么了?”


“旅游鞋怎么能配长裤!” 我痛心疾首。


“因为飞机上冷啊!” 他无辜道。


“那就穿皮鞋啊!”


“平时不穿皮鞋啊~我们上班都是随便穿的。” 他开心地服了服背后的书包。


“你不穿西装上班?” 我一脸精致的妆容都快惊掉了。


“穿西装上班?别人会以为我去结婚呢。太奇怪了吧。” 德力皱皱眉。


“天呐太可怕了。 你怎么能这么穿衣服出门。” 我看着他的造型,感觉很无望。


“这么穿有什么问题么?”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左顾右盼,从一开始的不解变得有点不安。


“这太。。。太。。太。。唉,反正不能这么穿。” 我不好直说,心里知道,这怎一个“土”字了得!简直是不可以接受!


那时候我的确不知道工程师文化就是穿人字拖破t恤上班。我身边所有工作体面的人全部都西装革履。感觉其他装束是不是都是送外卖的。


我气急败坏给他解释:“穿这个的时候要配那个,衬衣要熨,然后不要背书包,你还在上大学么!”


搞了半天,他似乎终于听出来我的言下之意。非常恼怒:“好了好了你说了好多次了!不要再说了。”


我憋了一股气,心下咯噔一下。穿这样的鞋,怎么混。越发觉得和他不合适了。


想到他千里迢迢来香港看我,感动消了一半,反而觉得很负担。唉,看这傻小子这么认真,我到底要不要跟他直说放弃呢?


---

欲知后事,关注“丁丁和我”这个公众号,下回分解。

刷到文章底部有反思







有高人曾这样评价我:
“你有一种。。。
走过大山大河。。。
然后沉淀下来的。。。
真实的逗比感”


我感觉这个评价很高。

所以贴在这里。表彰一下自己。


自从开始萌生伟大的使命:让更多人开始自我探索,去年原创设计线下的自我探索营,同学们说效果奇佳,深刻实用。今年开了线上的。伟大的使命已经雄壮地开始了!嗷嗷!




---

我的课:
1. 小班课:自我探索营【新手课|老手课】-线上版
2. 一对一
3.自我探索营 - 线下5天版 (疫情暂停)

核心内容:

从“我”作为出发点,解决生活、事业、恋爱、家庭的各种问题。
★通过自我探索,深刻探究我的内心源动力,消解障碍我的担心、忧虑,各种负能量。

预约+详情:点击下面小程序查看




文章们对你有什么启发?
欢迎后台留言


关于:

孤身粪战3|细谈掏粪的阶段与历程之【再掏篇】


@布兰妮

太精彩了吧,忍不住发圈了~

在【再次粪涌】之前的每个阶段都有些共鸣,觉得你写的很贴切,细节很精妙,虽然我的感触不是一样的强烈,可能因为一直都偏佛系一点把,但仍然每个阶段都有感触。边看边会想:啊原来这些阶段不只是我自己的!

从【再次粪涌】起我没有一样的共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暂时不想掏了,还是以前上的心理学课里的很多练习里又掏了一些,或者两者都是。


@黛咪

这就是我整个心路历程/体验的浓缩版哈哈哈

我觉得进入【再掏】2.0以后,可以帮助到身边的人了。。。我以前都是靠别人给我供给能量。现在我居然可以向外输出而不觉得自己被消耗。。。我身边人说我变化很大,关系也又变化。面对同样的压力、糟心事、突发的变化,我比较能接得住了。能快速从负面的情绪中摆脱出来,转化为行动。比如我的下属辞职,我原来会觉得很烦,又给我添麻烦,打乱我的计划,但现在就很平静地接受,人员流动是常态,我马上去面试几个替补,发现又惊喜哈哈!以前竞争对手或同行背后搞小动作,我都只会生气、忍着、吐吐槽,现在直接反手还击,非常爽!



遇见这个老板后,我就不怀疑自己了


@cheche

这篇写得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的时候都能感到你写的时候的爽感。有能力有效率还愿意帮助下属接纳意见培养人才,这样的老板真是值得跟。

其实她虽然你冷却并没有主动制造距离,只是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不敢接近不敢反抗觉得顶撞就有恶果乃是员工的想象而不是事实是不是。


妈妈一句“对不起”,一脚踹通了我的任督二脉


@长征的红军

看到标题不觉莞尔,脑子里蹦出一句老话:打是亲骂是爱,最爱就是拿脚踹可当我点开看着看着,确实胸中热涌嗓子发堵眼里还有湿湿的东西要出来,心说:“丁丁啊丁丁,你怎么把我这大老爷们搞得要




掏粪系列

  1. 孤军粪战?浅谈掏粪的艺术和修养
  2. 孤身粪战2|细谈掏粪的阶段与历程之【初掏篇】
  3. 孤身粪战3|细谈掏粪的阶段与历程之【再掏篇】
近期生活
问丁丁系列(有视频)
自传系列 - 工作走四方
  1. 全球找人唠嗑,才明白我不想干嘛

  2. 水土不服,我缩成一个中华憋精

  3. 郁郁在伦敦,只想偶尔取暖

  4. 在纽约意识到:我不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5. “你也许不知道:你可以的”

  6. 没钱途,那还搞不?

  7. 遇见这个老板后,我就不怀疑自己了

自传系列 - 觉醒之路
  1. 老妈问我有没有男朋友,竟然触发对自己创业的觉醒
  2. 挣扎许久,我启动:“啥都不干”项目
  3. 买菜路过拳馆,我莫名来到“啥都不干”项目第一站
  4. 师父带我上路,  引我认识沉浮的人生百态
小步快跑sprint系列
自我探索营系列



扫码关注”丁丁和我“这个公众号吧







写这篇的时候我心里非常的羞愧。自己当时的这种虚荣让我非常不舒服。但是我想借写作的机会来去融合过去的和现在的我。因为那个我也是我的一部分,美好也好,丑恶也好,我想接纳自己。最近写给朋友的几句话:

Often we are in the rush of pursuing a new identity, it's exciting and inspiring. The old can carry a lot of pain, shame and discomfort. But at one point we learn to integrate the new with the old. To not leave it behind but to embrace it and include it。


很多时候我们急切地想追寻一个新的自己,因为这更激动人心也更有想象空间。因为旧的自己背负着很多伤、羞愧和不舒服。但有一天我们学会把新的融合进旧的,不是抛弃旧的自己,而是去接纳它曾经是自己的一部分。


发现这些话也正好适应于我自己,共勉。


 

对了,如果你觉得文章真实有生命

一定点右下角的"在看/wow”哦!

鼓励我多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