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单元解析 | 美的造化——徐悲鸿艺术展



在这一个单元里,有着徐悲鸿先生对中国画及西画的思考,他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入西画技巧,其中不乏在绘画技法以及意境上的突破。同时,他在美术院校竭力倡导素描的重要性,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钟进士》



徐悲鸿先生是善画钟馗的高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便画了很多有关钟馗的人物画。而其画与前人不同,徐悲鸿将之纳入了其写实主义的体系之内,其形、神、意,均由神佛之“虚”转为人世的“实”。


同时,在技法上,徐悲鸿先生将西画中的素描技巧融入传统绘画中,其笔下的钟馗形象多是近景特写,造型生动逼真,保留特征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审美趣味,并以“钟馗打鬼驱邪”这一艺术形象,表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奋起抗争的精神。



《荆十三娘》



徐悲鸿一生作画涉及极为广泛,在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领域中均留下重要的名作。本幅《荆十三娘》描绘了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侠女,是徐悲鸿早期人物画中较有代表性的画作。



《陈散原》



徐悲鸿曾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其准确的素描功力传承自当时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中科学的创作方法。


他的人物素描具有动态天然、一目了然的特征,不但能把比例画得准确、动态画得自然、调子画得和谐,而且还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传达出人物的精神,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徐悲鸿这副《陈散原》就有素描画稿,记录了徐悲鸿的创作过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先生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学贯中西,大声疾呼,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





《新生命活跃起来》



此件作品逾15平尺,图绘劲松峰岩,雄狮目光炯炯,踏峰跃岩,昂首向前。画之右上,悲鸿先生题曰“甲戌岁阑写此新生命活跃起来自遣。乙亥年夏日再写,殊不称意。悲鸿。”


作品中的雄狮身姿飒爽,似欲腾空,姿势里面蕴含着一种蓄势待发的张力,眼睛的刻画尤其有神,似乎正在观察、等待、守望猎物。狮子以赭石设色,简洁爽快,结构精准,目光坚定,鬃毛随风飞扬,传递出一种果敢坚定的力量和蓬勃向上的精神。



《负伤之狮》



《负伤之狮》创作于中国最危难之时,其中的雄狮勾着背,两只前爪向前伸,回首跷望,似乎含着无限深意。


徐悲鸿在画作上题词:“国难孔亟时与麟若先生同客重庆相顾不怿写此以聊抒怀。”,表达了他爱国忧时的情怀,意图唤醒国人的救国意识。这是一幅浪漫与现实完美结合的佳作,它不仅影响着抗战时期的人们,也时刻激励着后人的爱国情怀。


中国东方的“睡狮”已成了负伤雄狮,双目怒视的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和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



《鹰扬》



《鹰扬》中的雄鹰振翅高飞,其爪子、眼睛和嘴的细致刻画,表现出鹰的凶猛和坚定,大笔铺陈而出的蓬松羽毛和坚硬的利爪形成对比效果,气势蓬勃而出。


画中题诗:“飞扬跋扈为谁雄”,源自杜甫《赠李白》。诗句原为盛赞李白的狂放不羁和自由洒脱,实则是对李白和自己的不公命运感慨。徐悲鸿题写此诗句也是感叹自己满腔抱负却无法上阵杀敌的遗憾。




徐悲鸿先生的马可谓家喻户晓。这一单元里,你能看到徐悲鸿先生笔下姿态各异的骏马。尤其是他的奔马,其西画素描式的结构画法与传统国画大写意笔法的完美结合,可以说是“以西润中”最成功的题材。





《奔马》



这幅《奔马》画于白底宣纸之上,其强烈的传统国画形式,常常遮蔽了其实同样强烈的光影效果。


在悲鸿先生的奔马面前,我们之所以既能感受到国画的淋漓酣畅,又觉画中之马呼之欲出,原因就在于悲鸿先生用毛笔驾驭了西画之“光”,塑造了马的坚实形体。



《天马行空(之一)》左



这幅画创作于1942年,此时徐悲鸿先生刚由南洋新加坡等地筹赈画展回到重庆。盛年的他在筹备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院之余,坚持奋笔创作,以随时保持状态饱满。


画中,徐悲鸿先生将墨中五色与焦淡运用得淋漓尽致,处处见功底,他用墨塑造和表现结构,没有一点费笔,手落运线肯定,转折变化微妙。画中的白色提亮是画家独有的绝技,马鬃马尾交叠丰富,迎风而动。



《群奔》



《群奔》《会师东京》等脍炙人口的力作正是此时完成,这也是悲鸿先生绘奔马笔墨最为成熟,最具写意代表的阶段。



《宋人匹马长啸词意》



徐悲鸿先生的一生绝大部分时光都处于战乱年代,特别是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执着于表达现实主义艺术的徐悲鸿不停地画马。他将情感倾注其中,并将这种情感化作一种精神,以马为载体而表现出来。


也正因如此,他笔下的马从来不戴缰辔,竭力展现出马的自由奔放与桀骜不凡,表达对自由、力量的赞美和讴歌。


《宋人匹马长啸词意》创作于抗战时艰的背景下,徐悲鸿先生将自身对胜利的期盼与决心灌濡于墨笔,使傲气傲骨的骏马神态跃然纸上。




徐悲鸿画的马,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他笔下,不仅有奔跑的马、站立的马、饮水的马、回头观望的马,还有低头的马。他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技巧与西方写实技法完美融合,整体造型俊朗丰满,神形皆具。


他曾说,自己“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




这一单元中,徐悲鸿先生笔下的植物逐渐亮相,与之相伴的,还有动植物交相辉映的意趣,更有与友人共同作画的乐趣。同时,徐悲鸿先生的书法也在这一单元出现,其笔墨线条充分体现了徐悲鸿先生的绘画技法。





《红梅》



这是一幅文人式寄情的作品,红梅带有一丝悦色,梅花枝干健硕,枝干上有星星点点、含苞待放的红梅,此情此景应是美好的记忆。从款识的诗句中可知,徐悲鸿长年奔波在外,客居他乡,此时也思念故园的红梅。



《竹外桃花(与田世光合作)》右



此画最早作于1943年,彼时只有平行对称的两根竹子,也许当时徐悲鸿先生是想试验西画平衡对称式的构图。七年之后,徐悲鸿与以花鸟画著称的国画家田世光合作继续完成。


田先生采用传统“折枝花”的方式在竹后补了一株桃花,打破了绝对平衡对称式的构图,“东坡诗意”的寓意也在此时被赋予。


我们还可以从落款的纪元方式看到,此画从旧时代进入新时代,旧时的竹子在新时代的桃花香中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恰如先生的理想只有进入新中国之后才得以实现。



《松枝喜鹊》右



此作构图颇为新颖,画作线条连贯流畅,画面疏密有致,气通意足。徐悲鸿借古法,貌形而传意,使人观之可以感受到“登枝喜鹊”勃勃的生机。再看翠松线条力量感强,充分表现了松树的粗厚雄健,松针尤显其强劲功力,密密重重繁而不乱,仿佛在微风,随喜鹊闹枝而轻轻摆动,意态盎然,神韵俱足。


该作品造型精细,刻画细腻,追求真实再现,体现了徐悲鸿的中西结合的绘画特点,并再现了大师扎实的写生功底和极强的造型写生能力。








展览信息

Exhibitions


展览名称


“美的造化——徐悲鸿艺术展”


(点击查看更多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3年8月22日-11月12日

每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17: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定时导览

2023年8月22日-11月12日

每周三、周五、周六、周日 15:00


展览地址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3层


扫码购票或查看相关票务详情


主办单位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徐悲鸿美术馆


承办单位

时代悲鸿(北京)文化艺术中心

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借展单位

徐悲鸿纪念馆


鸣谢

深圳金证文体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克里克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长沙格局创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 策 划

颜为昕

杨净


学术顾问

徐庆平


展览总监

杨坤

贺小北


策 展 人

宁静


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

展览统筹

周宁、孙琳


展览监制

孙宝平、梁进炜


展览运营

别楠、严钰岚、程艳、李晓瑜、廖丹瑀


徐悲鸿美术馆

展览统筹

罗洁


展览监制

李钰


展览运营

李响、王禾茜

北京文泽时代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展览统筹

曾谱璇、伍叶桐


展览监制

高婧、陈铭桦


展览运营

文一婷、王雅坤



(上下滑动查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