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经典 | 毕淑敏:过年要有仪式感
过年要有仪式感
文 | 毕淑敏
过年时人的表情和心情,各有不同。怀旧是一种,怅然凝视的。收到礼物是一种,欣喜而感动的。总结经验教训是一种,庄严且若有所思,也许夹杂着忿忿不平。洗心革面下决心从头再来又是一种,捶胸顿足咬牙切齿都是年的附加值,和年无关。年最朴素的意义只有一种——对于每个人来说,又长大了。这一条,不管你乐意不乐意,年都专横地让你受纳。
长大这个词,似乎专属少儿。你对一个小孩子说“长大”,那是夸奖。你对一个老太婆说“长大”,那是揶揄。不知从哪个年龄段始,人们不再说长大,改用了它的升级版:“老了”
我瞎估计——这个分水岭,大概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吧。你对一个40岁的人说,哈!你又长大了。除非你是他爷爷,不然他跟你急。
无论你怎么看,年总准时地顽强地站在一旁,等着晤见你。它像高速公路上的里程表,不动声色地提醒着我们,你离出发地愈来愈远,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中国古代说到人的发展,很有些惟年龄是举的专横。比如说“四十不惑”。不能提前到“38”吗?或更超前些,干脆“29”?从前的人,“人到七十古来稀”,现在平均寿命提高了,不惑的年龄也该提前了吧?不惑来自什么?经验吗?苦难吗?见多识广吗?
照此推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走多思多想多吃糠咽菜倒海翻江,把一年当做两年甚至几年来过,跑步进入不惑,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不成。人的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见减少,反而是越来越多了。到了过年,就像从本子的最后一页往前翻,会看到很多错漏和疏忽的地方,打着红叉。
听人说,对时间的感觉,同你已经享用过的年龄成反比。比如说幼儿,从2岁到3岁,他觉得漫长。若对于一个81岁的老人来说,也就是1.25%,岂不如一个哈欠?所以,年就像失手滚下坡的铁环,越旋越快,挡不住的。
年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过去多集中在扫房祭祖。现在,屋子虽然还要扫,因为双层玻璃密闭性好,加上吸尘器的功能强大,还有隔三岔五不断装修,房屋焕然一新的洁净感,几乎变成了常态,不再属于年的专利。
于是,只剩下了团聚和吃。亲朋们围拢一处灯红酒绿推杯问盏,年成了食物和酒精的阅兵式。可惜,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顿顿吃好的东西,大家的口头禅是“天天都跟过年似的”,食物多了,一不留神吃出糖尿病和“三高”。
年节前,报纸的保健版如临大敌,急赤白脸地提醒大家不要淹醉了肝胆,累疲了肠胃闹得年好像成了凶地。年被剥夺了吃的快感和美感,成了瘦肉型的年。约束了吃,人们不知道用什么来彰显年,年味就淡了,薄了。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马上进入生命的冬至呢,等待我的岂不是滴水成冰?别忘了冬天有雪,雪兆丰年,你可以在白色的原野下安睡,期待生命的又一个轮回。不管位于生命的哪一个季节,年都是值得善待的。成长会一直持续,直到苍茫一刻。无论对3岁还是81岁,年都是平等而吉祥的,不同的只是我们的心情。
(相关图片及文案源于免费网络。本号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会在”留言“注明作者或删除。感谢原作者。)
【欢迎各中学文学社推荐学生优秀习作,我们将公益刊发;附刊发学校文学社简介。联系微信:18692202360】
相关链接:
一、名家经典:
215.名家经典 | 王小波:门前空地
214.名家经典 | 陈忠实:重返乡下
213.名家经典 | 莫言:来不及等待
211.名家经典 | 丁立梅:人间第一香
7.名家经典合集第七期(181-210):名家经典 ,总有一文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感动
6.名家经典合集第六期(151-180):名家经典 ,总有一文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感动
5.名家经典合集第五期(121-150):名家经典 ,总有一文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感动
4.名家经典合集第四期(91-120):名家经典 ,总有一文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感动
3.名家经典合集第三期(61-90):名家经典 ,总有一文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感动
二、视频合集
13.视频 | 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8集)合集——“梅兰竹菊”“风花雪月”系列
11.视频 |《楹联里的中国》(1-1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3.视频 | 《宋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视频 | 《唐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三、集智备课
11.古诗鉴赏视频微课 | 合集(1-7集: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
9.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教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