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视死亡——校友韩伟生命告白

2017-10-11 韩伟 桂子先导

编者按:如果不是微信公众号收心斋的推送,可能很多华大人都不会知道我们这个校友——恩施高中语文教师韩伟。他太普通了,就是一名普通的高中语文老师。他太平凡了,就是一个喜欢郊游钓鱼的中年人。然而,他的离去却引发很多人的关注,大家为他留言,为他写诗,为他写文章,大家用这种方式悼念一个好老师好父亲好同事,悼念一个好人。他的同学、华中师范大学资产公司盘华在自己的美篇转发他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写给家人的遗书《正视死亡》,再次打动无数网友。全文如下:


正视死亡

作者   韩伟

华中师大中文系82级毕业生

恩施高中语文教师

正视死亡

作者  韩伟


年轻时真不在乎死亡,总觉得这离我太过遥远,所以跟老婆赌气时常说:我还不如死了算了!后来儿子出生,我在公路上骑自行车大撒把,差点撞到大车上才惊觉:老婆儿子还没出院呢,我死了他们咋办?父母怎么办?姐姐哥哥怎么办?从此明白,这条命,不仅仅属于我,它也属于我的亲人们。


现在患病超过半年,至今我也不知道我的胆总管为什么会自己堵塞住。本以为胆管切除一部分后接上,等胆红素下降到基本正常就可以拔管过着上班钓鱼游泳的正常日子了,不用一年我又能恢复如初。但显然我是过于乐观了,医生居然迟迟不肯拔管。后来问清楚了,得9~12个月才有可能拔,让我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


今年5月开始发烧,6月再住院,月底出去三四天,7月再进来,7月底再次住院。这样一折腾,人瘦成一把骨头了。经查,肝上还有疑似脓肿,医生又说要穿刺插管,而送检单上早已明确写着"胆管癌"。于是穿刺了脓肿,流出来的似乎是胆汁;而原来的导流管流量变得极少。胆红素迅速窜升,最近检查403,今天降了一点360多了。我也几乎成天躺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等着最后时刻的降临。


近日知道了我最终、最明确的情况:我的癌细胞长在胆总管和两个分支管交界的地方,去年打开时已经扩散,只在旁边切了一小片做病检。张家耀主任感慨说:发现得太晚了!只得强行在左支管想办法插入了引流管,再缝合回去。家人当时就找协和医院的专家看过了片子,无论结论还是对医生的处理,协和专家都认为准确无误。预计死亡时间应该在5个月以内。不想,上天怜爱我,让我今天还能清醒地把病情写出来。


躺在病床上,人变得虚弱。人不动了,思维就活跃。自然,现在的我肯定要想一些有关生与死的问题,结合自己,我想说说我对死亡的想法。如果合适,这也就是我的遗言。


第一,生命是一个过程,死亡是必然结局


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种类的生命,哪一种都有生有死,即使是千年的乌龟万年的王八,正常死亡,也有阳寿耗尽的那一天。庄子说:上古有大椿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即使如此久长的生命,也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生命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可以长一些,也可能很短暂。而最终,我们走向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雨果赞扬说:死亡是伟大的自由,也是伟大的平等。死亡让人摆脱了躯壳的控制,不必吃穿住用,更不必看他人脸色,这是伟大的自由;每个人都会遵循自然规律走到生命的尽头,普通人如此,达官贵人亦然,死亡剥去了人生命中的种种装饰,这是伟大的平等。那么,我们为何要拒绝我们为之奋斗了一生也未必能完全获得了的伟大呢?


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上天注定的命数,就是现代人说的自然规律。俗话说:阎王叫人三更死,何曾留待到天明。有生必有死,人人都会死去,没有例外,只看早晚,这是自然规律。人不可能违抗自然规律,企图缓解些时日的医疗,最终也无法阻住死亡的脚步,很多不过是徒增死者的痛苦,耗费亲人的家产而已。所以,不能治疗的疾病没必要强行违抗天命,时间到了就平静达观地离开,这就是正视死亡。


所以,我的亲人们啊,如果我先你们而去,你们也要正视我的死亡。当然,大家不能学庄子在他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弄得仿佛"纸船明烛照天烧"似的畅快,适度的悲伤肯定是必要的。但要像儒家提倡的亲人离世就该悲痛欲绝,几天不吃饭,不呼天抢地一番,仿佛就对不起逝去的亲人一般,却是我更不愿意看见的。


第二,死亡未必是终结,或许是另一种开始


人会死亡,死亡后去了哪儿?没人知道。人死后有轮回吗?也不知道。现代物理学说宇宙不止一个,关键是我们找不到虫洞抵达那儿。其实哪里需要去寻找,如果有平行宇宙存在,或许我们苦苦寻找的虫洞,就是死亡呢。通过死亡,我们或许能快速进入下一个平行宇宙。我曾在儿时经历过一次高空坠落,记忆深刻。我看见一个黑影缓慢地从楼上坠落,天空一下子全黑了,周围变得异常安静。这坠落者就是我。我是轻飘飘下降的,底下办公室的灯亮着,我没有丝毫恐惧,只是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人非常放松。研究死亡的科学家说:濒死而回的人描述说,就像有一个黑暗通道,周围异常安静,前面有亮光,自己就向那儿飘去,非常舒服自在。这和我童年的体验基本一致啊。所以,对死亡者来说,死亡本身并不可怕。


那么,是不是那边就是某个平行宇宙呢?乐观的想,我希望有,可以让我到新的宇宙以全新的形式(我相信,新的宇宙中生命有其他形式)去体验一番。平淡的看,人死如灯灭,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古代的灯烛如此,今天的灯具亦然。不管它们的寿命长与短,以什么方式燃烧,总有一天都会熄灭,谁还能不死呢?我们没有看见灯的痛苦,它们在人的眼里,根本就没有生命。人作为最高等的生命体存在过很多年了,现在归于尘土,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可见,逝者不必畏惧死亡,不妨作如此之想:我作为人活过,我热爱我的生活我的亲人们,活得也不错,甚至与众不同,不就是我在这个宇宙这个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吗?


所以,我的亲人们啊,如果我走了,不必为我过于伤感,相信他这一生也没做多少坏事,基本是个热爱生活、与人为善、乐观积极的好人,不至于一去就下到地底的第18层(即使去,也是体验生活),或许还能分到云彩之上的某一层呢。大家就算不为他万分高兴,也该宽慰许多。


第三,有质量地活,有尊严地死


谁都知道,人在这个世上活着,首先是健康,身体是一切快乐的基础。有了好的身体,即使生活未必很如意,生活条件差一些也能承受。但是,一旦身体出了问题,常年得住在医院里,靠药物维持生命,那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质量,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古人说死亡有三句重要的话:有生就有死。好死不如赖活着。早死早投胎。三句话中,我最不愿意的是赖活着。赖活有什么意义呢?不仅自己活得痛苦,对家人更是拖累。人们常说牢里没犯人,医院没病人,就是最大的幸福。那么,生病缠绵于医院病床,苟延残喘地绑架亲人,又有什么意思呢?这不是我要的活法。所以我赞成其他两句:有生就有死,自然规律应该遵循。早死早投胎,对自己、对亲人有益无害,甚至皆大欢喜,何乐不为呢?


如果我的病情到了没办法用药物治愈,药物等手段只是勉强延长我在这人世没有价值的时间,那么请让我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我不愿意反复裸露我的身体,在那儿开出更多的伤口,插上更多的管子,也不愿意接受令人痛苦而绝望的放疗化疗。没有意义的抢救不过是折磨患者,而且给活着的亲人带来更多更久的熬煎。为患者考虑,我多么希望国家对没有希望又愿意提前离开的患者提供安乐死的机会供其选择啊,何必增加末路人的痛苦和绝望呢?为亲人考虑,我也愿意他们看着我在昏睡中平静死去,甚至脸上还能露出笑容。


当我不能治愈,仅能苟延残喘的时候,我的亲人们啊,那时候你们一定要放弃对我的治疗,让我选择多少有点尊严地离开。如果可能,请医生用药物缓解我的疼痛,让我安静地睡着,从睡梦中走向另一个世界吧。这才是对逝者真正的关爱,是最伟大的慈悲。我会真心感谢你们!


然后我走了,请将我火化,撒骨灰于清江河中,让我追随父母,回归自然的怀抱,或者去到虫洞的那一边。另一个神秘的平行宇宙,值得我换种身份去探险。



来源:盘华的美篇


教书是一种乐趣

——记恩施高中语文教师韩伟

记者 郑远菊 通讯员 蔡军 张贤俊

 

韩伟老师认为:要做好一件事,首先需要热爱,而不是把它作为负担。在他看来,教书也是一种乐趣,沉浸其中,满腔热情地去工作,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986年,韩伟老师从华中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恩施高中。20多年来,他凭着满腔热情,辛勤耕耘在教学园地,忠实履行着神圣职责,在对学生的付出中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也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一)

恩施高中名师如云,韩伟便是其中之一。

20多年来,韩伟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与品质。知识与方法的苦心修炼,使他的工作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上佳。

从1998年起,他担任文科98级(4)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开始,班上只有23个公费生,基础差,底子薄。但高考时全班语文成绩平均达到110分,有22人上了重点线,45人考上本科,全州高考文科中的语文、数学、英语3个单科第一名全部出自这个班。2007~2010年,学校安排韩伟连续4届接手高三,以备战高考。其中特别是2008级2班、11班取得仅次于阳光班的最佳高考效果;2009级6班在高考中一举扭转被动局面,取得优秀成绩,都与他接手这些班的语文教学任务有着直接的关系。

把教书看成是一种乐趣,是一个寻找与发现金矿的过程。学生段磊刚进校时,是一名自费生,基础较差,在韩伟和其他老师的教导下,段磊勤奋努力,3年后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北大研究生,现已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生。从恩施高中考上清华大学,现已定居美国的董希彦,当年写的一篇题为《给韩老师画像》的作文,生动地记录了学生们对韩伟的良好印象。

韩伟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教学工作上,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信任。06级(11)班冉金蓉说:“您总是爱笑,给我们留下温和的一面;也在不停地鼓励我们努力拼搏,我们会做到的,相信我们!”程金京说:“我觉得您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您说得最多的就是‘好玩儿’。您总是给课堂带来欢笑,总能带给人好心情。”

(二)

教学相长,教研相促。韩伟认为,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会教能教,还要不断总结,善于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对韩伟而言,写教学教研文章也不是苦差事,将自己感兴趣的和有独立见解的东西表达出来,也是一种乐趣。

让人想不到的是,韩伟是从2000年评上高级后开始写论文,且是从电教文章入手的。他的论文频频见诸报刊,目前已在省级以上专业语文教学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80余篇。其中课堂教学类论文超过100篇,高考备考类论文30余篇,作文教学类论文20余篇,这些文章及时有效地为教师、学生提供了教学依据和高考备考指南。

同时,他还广泛涉猎多媒体教学,他制作的一些多媒体课件,获得了全国中语学会及省、州的奖励;电教文章甚至发到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杂志上。2007年底韩伟以“麦尔”为网名,在中华语文网设置个人教育教学博客“一叶飘然烟雨中”,将课堂延伸到网络之中。该博客现为中华语文网2008年度“十大教师博客”,韩伟成为2009年度博客“新锐”和“年度人物”。

(三)

1991年高考前,韩伟给学生举例,说明“近墨者黑/未必黑”都能写成以学生要加强自我修养为主题的文章,然后详加分析。想不到那年高考竟真是“近墨者黑/未必黑”的辨论性题目。2004年,湖北高考卷诗歌鉴赏《次北固湾》,与他此前发表于《中学生学习报》的鉴赏题如出一辙。2005年,湖北高考卷中的默写题是关于月亮内容的,与他发表于《考试报》2003年第5期的《明月皎皎皆关情》内容一致。2008年4月17日,他为《恩施晚报》撰写的《语文冲刺复习的几点建议》,提出了作文备考方向要注重“忠孝雅诚”的建议,与当年湖北高考卷作文“举手投足之间”的“雅”竟然完全一致。2008年10月,他在为高三毕业班命制试题时,准确命中了2009年高考湖北卷文言文试题《孟德传》。同时,他在《中学生学习报》、《学生新报》发表的作文方向预测中,又准确命中了2009高考全国卷Ι作文题(关于小兔子学游泳的寓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伟那么多的成果,那么多的“巧合”,是靠猜题和凭运气吗?其实不是。韩伟说,要想做出一点事来,就得把自己的工作当乐趣,而不是企图借此获取一些其他的什么。我们相信,他的成绩,是源于他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这一切,又源于他深深的热爱、执着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


来源:恩施高中官网


推荐阅读

厉害,华大桂花首次登上《人民日报》!

纪念永远的麦尔,优秀校友、灵魂教育者韩伟英年早逝

刘道玉被免去武汉大学校长的真实原因

大哉斯言,章开沅先生的两句话

章开沅:在唐长孺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致辞

华师人不做“温水里的青蛙”

黄晓玫: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华中师大教师登上央视《百家讲坛》 讲大秦崛起

《中国青年报》头版报道华中师大学子

华中师大“双一流”如何建?听听桂子君怎样说!

章开沅:为什么有人喜欢“折腾”中国的大学

章开沅:我一辈子没有别的追求

章开沅回忆从教60年


学风是世风的反映,学风又应成为世风的先导。学风随世风堕落,随波逐流,乃至同流合污,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不嫌夸大的话,那就是哀莫大于心死。

章开沅

1998年11月5日


《桂子先导》颇受各界关注,深感欣慰。今后希望能听到更多年轻人的声音。何事最令老头乐,喜听雏凤吐清音。我虽曾自喻为领着一群小鸡到处啄爬觅食的老鸡,但更期盼年轻人能够成为与暴风雨相搏击的矫健海燕。青年不能仅限于偎在火炉边听老爷爷讲故事的温驯子弟,应该努力成为引领潮流的强者。因为你们才是未来百年的真正历史创造者,理应拥有勇立潮头的胆识与明辨是非的智慧。试看历史上众多有所作为者,哪个不是在青年时代就立大志干大事,乃至成为时代先锋。

章开沅

2017年3月16日


学风是世风的先导,大学是社会的灯塔——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一个追求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高校微信公众号,投稿请发至449215551@qq.com。点击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桂子先导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