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1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朱德的扁担又回来了!文革就是领导者发动的内乱!

小传姐 喀秋莎的信 2021-09-22
9月1日,全国中小学将准时开学。有心人发现,高中一年级学生的历史课本上,对文革的定性与以前不同了。由过去的“艰难探索”改变为:“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01



“内乱”定性失而复得


这是今年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文革的定性。这个定性,来自于四十多年《对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在党内的权威地位,与延安时期的另一份确立毛主席正确路线的同类决议是相等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说,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无论普通民众还是高层领导而言,他们获得历史常识最基本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就是教科书。因此我们有很多错误和片面的概念,甚至在学术界也很难消除。我们为什么对日本的一些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侵华战争的内容那么敏感?因为对于非历史专业的普通人而言,历史教材是他们认识历史的惟一来源。我们写家传的,对此有非常清晰的认知。那些历史上以讹传讹的内容,必须要有权威的信史来澄清。但在前两年,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文革的定性被“降级”处理了。


不要小看去掉或者增加“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这句话,这是非常紧的,当年这句话,可是全国4000多人的智慧结晶。这句完整的话,前半句说的它“不是什么”,后半句说的是“是什么”。否则话说半句,会给居心叵测之徒留下太多的作乱空间,也给党和人民终结这段荒唐历史的重大举措留下颠覆的空间。
这是党和人民不能答应的,毛主席也不能答应。


02


“林彪的扁担”的教训
在历史问题上出尔反尔,会导致思想混乱,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沉痛的教训。

1950年代初期,一篇颂扬朱德艰苦朴素精神的文章——《朱德的扁担》被编入了小学教材。然而,在十多年之后的1967年2月,学生们过完寒假回到学校后发现,同样一篇课文,已经换成了《林彪的扁担》。无数的“红小兵”们又开始在这篇课文中学习林彪的艰苦朴素的精神。

仅仅数年之后,林彪事件发生,教材又悄然换回了《朱德的扁担》。一根扁担,就这样随着政治风云变幻而不断发生换位。

学者谢咏指出,教科书的编纂,一般来说有国家强制特征,这是教科书编纂的通则,因为它可以保证知识传播的国家意志。

而另一方面,教材本身由此面临着诸多悖反。其一,它试图提供一种“标准答案”,而这种答案,却时常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或者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其二,作为一种“标准答案”,它无法展现出我们对历史认知的多元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度“浓缩”的规范化知识,它远不足以展示我们经历的过去的丰富与多彩。

但即使如此,也不能像给小姑娘化妆那样,对历史事件任何涂抹。

就像井冈山朱毛会师,也被篡改为朱林会师,朱德变成了林彪。

为了给人直观生动的印象,还专门创作了一幅题为《井冈会师》的油画,油画上:远景是青葱的峰峦,欢腾的河水,盛开的杜鹃,悠悠的白云。两支部队在拥抱,欢呼……近景是一面闪动阳光的红四军军旗下,走着一身蓝布军装、风华正茂的毛泽东,后面是眉清目秀、神情谦恭的林彪。

据说,当年年事已高的朱老总老眼昏花,在人民大会堂看到这幅《井冈会师》的油画时,不知道自己已被人家换成了别人,还以为是画家没把自己画像,于是对护理人员说:“这油画画得不好,画得一点不像我———我当时没那么年轻。”




03



《开国大典》上消失的那些人很多人肯定看过这幅油画。但不一定所有人都注意到画中的人物。

《开国大典》中的第一排领导人全是国家副主席,从左至右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高岗于1954年初被撤销职务,8月自杀身亡,此后又被开除出党。中国革命博物馆要求作者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画面上的高岗形象抹掉。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成了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在画面上去掉刘少奇。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刘少奇的平反,本着实事求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这些曾经“消失”的人又重新回到了画中。

想不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竟然又看到了历史教科书在短短两年间的反复。



◆  推荐阅读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