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阻击战中,企业员工应关注三项修炼
新型肺炎阻击战中,企业员工应关注三项修炼
唐菁婧 李英武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2020年1月份开始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每天在变动的疫情相关数字,以及不同渠道传播的新闻及消息,也调动着大家的不安情绪。为了控制疫情传播,国家出台了延长春节假期的政策,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应的隔离措施,很多企业延后了复工时间,并提出员工至少在家隔离14天,确保没有身体健康状况之后才能到公司工作的要求。疫情要防控,国家经济也要发展,两手都要抓,很多企业采用远程办公的形式,而隔离时间短则14天,长则3周~1个月,长时间的隔离让很多员工无所适从,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及负担。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疫情对自己的影响,员工在家远程办公期间,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进行心脑体力的修炼,才能保证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一
修心力
抗疫期间,要修炼自己的心力,通过心力的提升,让自己的信念更坚定,让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也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更有正能量。
一是要坚定信念,不急不躁。
保持正确的使命、愿景,要相信党和国家政府的力量,相信科学和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对抗疫胜利有坚定的信心。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着70年的经济基础积累,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基础设置建设都有显著的提升。我们要尊重生命,对生命报以敬畏之心,也要尊重科学技术,相信医学和医务人员的专业度,与他们做好配合工作,做好自我隔离,不给社会管理和医疗系统增添负担。
二是要加强自我管理,正确对待疫情期间信息,坚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会额外的关注疫情相关信息,当看到一些负面信息如医疗资源紧缺、新增确诊患者数字等,会担心自己被感染,被强制隔离。这其实是正常的应激反应。应激是实际或者潜在威胁到身体动态平衡的刺激以及有机体试图重获平衡过程所产生的反应,会伴随着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体验。应激对个体在社会决策行为中的利己和利他倾向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适当的焦虑、担心,是有助于大家重视问题,提高警觉,更能遵守疫情期间的相关规定,做好自我保护措施的。
但若长时间沉浸在相关负面信息中,过度担心,会产生恐慌和严重的焦虑感,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患者受到灾难性、强烈性威胁事件后导致长时间出现的持久性精神障碍,患者表现为重复性创伤性体验及持久警觉性增强。突发的交通重大事故或灾害等创伤事件造成的疼痛、担心、害怕死亡等都可能导致个体发生理问题。常见的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顾虑重重,精神不振,伴随的生理反应是头昏,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睡眠障碍等,甚至引起免疫力下降。
同时是防止信息过载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疫情期间公众对疫情状况的关注极大,相关信息也多,而社交媒体中的信息传播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即低质量的信息对高质量的挤出效应)的情况,进一步加重信息过载的不良影响。信息过载,过度关注疫情信息,会消耗人的精力,带来消极情绪、倦怠、分散注意力、较低工作效率、影响正常生活等不良影响。因此要提升自己获取信息后处理和吸收信息的能力,不仅要鉴别虚假信息和不可靠信息,防止对自己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注意力,提升自我效能感,要牢记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让自己集中精力投身到工作中,才能在疫情期间也能拿到好的工作结果。
坚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也非常重要。长时间隔离在自己家中,正常的生活规律容易被打乱,缺少在公司工作场所的紧张氛围,很多人容易懈怠,尤其自我认知能力低,尽责性低的个体,容易出现网络闲逛行为,即在工作时间使用公司网络进行个人娱乐和非法传播的行为。工作之余也会长时间看小视频或电影,玩游戏打发时间,不注意休息,作息时间不规律,容易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时间久了也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所以在家远程办公期间,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严格自律,才能让自己在隔离期间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是要让言行举止更阳光。
现在互联网的转播渠道广,社交发达,言论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发表个人观点及看法。而负面信息容易煽动公众情绪,快速传播,在传播中又被无限放大,给社会管理制造混乱。比如有谣言说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病毒,导致民众疯狂抢购双黄连,很多药店都脱销。而实际上2013年及2014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分列第一名和第二名。而关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冠病毒”的效果,目前的公开数据及临床研究数据均不足以得到证明。这让人想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谣言宣城食盐可以抑制辐射,导致食盐被疯抢,市场价格混乱的事件。历史总是惊人得到相似,每次事件中都会出现很多不实言论,很多谣言,作为一位普通公众,一定要独立思考,在抗疫期间,尤其需要保持客观理性,不偏激不传谣不造谣,科学看待疫情期间的相关信息,以官方正规渠道信息为准,同时也积极辟谣,帮助误入谣言的群众走出误区。
另外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除了不传谣不造谣,也不要制造恐慌,煽动大家的恐慌情绪。在远程工作与同事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管是文字、语音还是视频的方式沟通,都会呈现个体当下的心态。每个人要有责任感,真正快乐的投入在工作当中,用自己正能量的心态和情绪去感染别人,帮助大家共同提升工作效率。
二
修脑力
抗疫期间,要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及节奏,坚持学习,提升专业能力,扩展知识面。
一是要坚定自己的价值观,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标,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严格按照目标进行排期和落地执行。
目标设置理论将目标定义为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或标准。只有明确清晰的具体的目标,才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通过导致与任务相关的知识和策略的唤起而间接影响我们起调动资源的行动,鼓励坚持不懈,帮助确定并实施达成目标的具体步骤,以助于任务的完成。且要注意没有反馈的目标是无效的,一定要每天结合目标进行行为、过程和结果的反馈,这样才能帮忙自己对目标的设定不断优化,能坚持为达成最终的目标不断进步。
二是要坚持学习,保持精进。
工作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工作,工作之余也可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或是拓展其他的知识面。比如在休息之余,通过正规渠道浏览对疫情的信息反馈及科普视频,能有助于更客观、科学的认知疫情,同时也能学到很多专业的护理知识,对今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更从容、更有效的进行应对。
三
修体力
自我隔离期间,要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与人互动交流。
一是要积极与人互动,坚持花式互动。
互联网时代,每个个体都是形成网状的链接节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决策,完成重要的信息交互。而正确理解他人意图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沟通的基础。
企业员工习惯的办公方式是集中在企业工作环境中,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身体语言、面部表情、与物体接触的方式,及依靠他人的心理状态来理解他人正在做或者将要做什么,即更好的理解或推测他人的意图,实现高效沟通。而隔离的方式减少了员工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更多是通过网络用文字沟通,打字耗费时间,而且字面意思不能很好的传达,从而导致沟通效率的降低,员工之间沟通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需要通过自身的积极性去影响别人,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发光发热,积极与别人增强互动,可以尝试语音、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除了文字,还有声音,也能看到对方,这样沟通的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除了在工作时间积极与同事互动,在工作之余也不忘记多与家人和亲戚好友互动。不要人为的给自己制造更多的隔离。
二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长期在住所自我隔离的时期,也要坚持锻炼身体,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在家办公,会长时间使用电脑,而久坐有伤肌、伤骨、伤眼、伤腰、伤脑等危害。久坐过程中,肩颈长时间保持对固定姿势,骨骼长时间处于紧张僵持状态,就容易出现肩颈腰背酸胀僵硬疼痛的等症状。久坐不动,气血不畅,容易出现肌肉僵硬或浮肿,疼痛麻木的症状。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睛得不到休息,也容易出现干眼症,近视等眼部疾病。血液循环减慢,大脑供氧不足,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的症状。因此,建议每个40分钟~1小时,就要起身走动一下,做个伸展运作,活动筋骨,简单的几个动作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放松身心;白天工作结束后,可以抽空进行较大运动量的锻炼,比如健身操、瑜伽等,这些都能有效改善久坐带来的循环障碍问题。
三是要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与饮食习惯。
戴口罩能防止病毒经空气及飞沫传播,但容易忽略物件也可传播病毒,所以要注重家居清洁,切勿忽视细节。出门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进屋之前先脱鞋,外出的鞋子与室内的鞋子分开存放。经常对一些公共区域如门锁、门口地毯等喷洒消毒药水进行消毒。勤打扫,保持住所的卫生;适当的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流畅。勤洗手 ,如果有外出,回到室内一定要遵循七步洗手法,将手掌、手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手腕都用洗手液进行搓洗。除了勤洗手外,随身物品也需要经常消毒,手机、钥匙、电脑及键盘等,经常用含75%乙醇的酒精棉擦拭。
长期呆在家中会觉得乏闷,会想要通过饮食刺激一下平淡的生活。但是在隔离期间,进食过多刺激性的食物,会容易引发腹泻、上火、喉咙痛等问题。因此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要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清淡饮食,才能保证身体的正常良好运转。
新型肺炎阻击战已持续了1个月时间,目前部分地区疫情形式已经出现积极变化,但也到了最关键的环节,不能放松。各级组织要坚持执行政府的政策,相信公司的决定,做好自我隔离及保护措施。在自我隔离的同时,也要坚持进行心-脑-体力的三项修炼,知行合一,确保在疫情期间自己的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质量。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型肺炎疫情民众心理应激征与国家心理援助体系建设研究”成果之一。作者李英武,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作者唐菁婧,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研究生。
文字/唐菁婧 李英武
图片/网络
设计/李琛
出品/心理学系新媒体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官方订阅号
「人大人心」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