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坚持才很酷。

Ayur大悠悠 Ayur布尔乔悠
2024-09-07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在本该双12忙碌的周末,我去了大凉山里盐源县的一所民族中学,过了一个没有手机的周末。认识和捐助帮助山区女孩读书的公益项目「春蕾计划」3年,这是我们第一次有幸去学校探访和陪伴,正式加入“春蕾成长营”。



临行前看agenda里面那些戏剧课、做游戏、涂抹绘画的环节,身心还处在城市场景的我十分焦虑 —— 哪有时间精力做这些?而且这么幼稚,我一定无法融入。我以为是需要通过这些来给春蕾女孩做心理辅导,结果竟是我自己被治愈了,被感动和激励,做品牌和公司的初心敲敲打打破碎的地方,也被修缮了一些。



我们这群探访者其实来自几个不同的群体:

  1. 在几千个报名人中选出来认真报名的捐助者

  2. 附近在地的公益执行机构代表

  3. 媒体老师们

  4. 爱心企业捐助者,这次主要有我,COCO都可的奶茶姐姐,深圳LOFREE洛斐的殷总




作为背景,我和YIN隐 品牌 x 春蕾计划的渊源,可以看这几篇文章:


2018 | 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2019 | 一起守护她的读书梦

2020 | 金子般的心依旧闪耀

创始人专栏 | 关于春蕾计划的说明函




48小时,

可以做什么?


在见到春蕾女生们之前,我们都经过了一系列清晰简洁但重要的培训,如何和女孩们沟通,放下自我ego,更多表达“你”,以及一些专业公益项目的注意事项。



周五从北京→西昌→又开了接近5个小时到达盐源县的学校,2000多米海拔,我们爬楼到学校接近顶层的教室。学校是政府捐助盖起来的,挺破的,已经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了。四川没有暖气,透风的教室很冷,需要一直穿着大衣。


晚上9点多住校的学生才下晚自习

学校的公告栏显示着彝族和汉族双语文字





我们用简单的物料把一间教室重新装扮设计,让孩子们能在第二天周六早上来时,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场”。这种我们觉得并无那么多特别的简陋设计,和平时根本不好意思提的正能量标语,对孩子们是非常珍贵感动的仪式感。



探访者们和孩子们被随机分成8个小组,我们小组有4位春蕾女孩 —— 努力的荣荣,安静的香香,坚强的陈陈,勇敢的阿只。志愿者也有自己的一个“人设”和昵称,让大家放下身份平等相待。我,努力做她们眼中神奇的阿悠姐姐。


第一个小组task,是一起起一个组名,一朵花,不仅要起名,还要画出来和演出来。女孩子们刚开始都很羞涩,很慢,眼看别的组都已经在庆祝着演出来了,我们还是白纸一张。慢慢地后来在我们的耐心和鼓励下,几个女孩偷偷交头接耳,画出了一朵(很不像的)索玛花。这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即迎客之花,但阿只告诉我,驿路索玛漫山遍野,星星点点努力开到更远的地方。



我突然意识到,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争第一。不管是在MBA课堂,各种项目或群面,还是拓展/户外越野活动,我总是平和但有好胜心的,我们对team member的期待,也是彼此协作互补、靠谱顶事、发挥优势,不拖后腿。


但第一次,我的小组不需要那么ambitious,我也不必要总是成为第一个出场的,最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或最优秀的。能开始迈出这一步,让她们先被静静给予机会,画出自己的第一步,已经很棒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先降低期待,反而会迸发惊喜。




在两天的陪伴活动里,我们画了许多画,说了许多话,做了许多看似傻呵呵的游戏和即兴演出。每一个在都市里我觉得“简单”、“无聊”或“刻意”的瞬间,在这里都那么理所当然,收回自己的表达欲,成为认真地关心者和陪伴者,让她们站上舞台,让她们勇敢发声,让她们成为被关注的中心点。





最触动我的,是三个瞬间。



1. “我不喜欢我是女孩,因为…”


我们做了一个性别观念的互动分享,每个人先选择自己喜欢是男生/女生,or 不喜欢,or如果我是男生/女生就可以xxx,因为xxx …… 大家站在台上接力说出原因,看一共可以凑出多少个原因。



这个环节开始让我有点难过和无奈。女孩子们心中的性别认知还比较固化和Stereotype. 大部分的理由还停留在外表层面。喜欢女孩,因为可以穿高跟鞋、穿婚纱,留长头发 —— 不喜欢的,因为不想做家务,不能出去玩,不能像男孩一样勇敢去表白,晚上不可以不回家……可是,谁能给她们设立不一样的愿景呢?她们应该没有看过杨笠,更不知道Ali Wong.


这个互动希望能有个机会告诉女孩子们,除了生理区别,男女没什么区别,不要被性别限制住。女孩什么也都可以做,想成为谁都可以,这些我们理所应当的话,需要被明确、强烈地告诉她们,并且是不站着说话不腰疼地传达,在她们这个情况下做了也可以承担后果的。



待补充



2. 放弃很简单,

坚持很酷。


一个是晚上烛光环绕的交心环节。在非常有仪式感的空间中,大家传递手中一枚珊瑚石,和过去的自己告别。



女孩子们没有完全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泪点,可以看出还是在压抑着谨慎地用词,但是言语中都流露出来一个共性 —— 考上高中后就懈怠了,迷茫的颓废过,不知未来在何方,继续上学是否还有用,背负着巨大的包袱,家里那么多重担,我,是否还配再上学。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这种人生,真的没有资格去评判,她们要面对什么样的抉择。




在一位女孩李妹妹家探访时,她60多岁的妈妈(女孩才高中,妈妈和我妈同岁!)笑中带泪地说,家里就这点苹果地,一年卖几千块钱,养的猪也死了,腰伤了,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一辈子盐源县这个村都没有出过,这么大年纪只能持续干农活——可是我娃争气啊,又乖又不花钱,从小大没玩过一块钱的玩具,一个月生活费餐费只有100块,学习又好又能主持……但,家里穷都不好意思让同学来看。自己自己没本事没文化帮不了啥,只希望不要耽误孩子。


我们赶紧安慰她,李妹妹特别优秀,很快就能照顾你了,阿姨说哎呀 没有那个命,还有五六年,可能就要走了哇。



李妹妹远远躲在旁边不好意思过来听,偷偷抹着眼泪,在旁边家小小的土梗里扒了几颗白萝卜的杂叶子,去喂那仅剩的两只珍贵的小猪。猪棚就和“卧室”连在一起。


斑驳破裂的土墙,是被一整面的奖状们糊上的。要不是这次和我们探访车一起开过来,在高海拔偏远山区的她,一年只回两次家。



还有一个女孩,是我们小组的彝族姑娘阿只。


在自画像环节,她画了一把剑。被大家推举出来讲自己的故事。



阿只有一个武侠梦,最喜欢射雕英雄传,希望自己能行走江湖然后隐在深山老林不留名。公开分享之后我和她聊,发现看似潇洒,但背后其实是身为孤儿又要照顾生病老人的她,无力的梦 —— 不想再承担那么多与年纪不符的责任,但是无法逃开;而且自己也认识到,如果不先离开大山,不去走过见过外面的世界,被迫留在这里,并不是侠客们主动选择的归隐,而是无能为力的痛苦。


所以她“恨自己”,恨自己明知道应该要拼,但这条路这么苦,为什么是自己这么惨,她又怠惰了。


放弃很简单,坚持很酷。人生很多其他事,努力了也无法确定有结果。世界上只有两件事如果持之以恒,可以看到确定的正面变化与回报 —— 拼命学习,持续运动。可以借助再多外力,都不如人类的自己的意志和力量本身。


在一条如此窄的路上,有一条艰难的天梯,是读书。在这个阶段,学习是通往改变命运最容易的捷径。如果在这几年没有轰轰烈烈、极致拼搏,她的人生一定会后悔。


“不就是拼命吗? 你也可以。” 大哭大笑疯狂跑步,睡一觉,继续努力。


这件事别人没法帮,捐助的钱没法帮,希望陪伴能帮她们意识到。也希望每一个在城市焦虑工作的自己,都别放弃。



3. 真诚地分享,

立体的女性。





这一次我有幸作为8个分享人之一,参与了一个《真人故事会》环节,和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某一段经历,也许对她们的人生有帮助。看书和听故事,都是别人的人生,



酷玩主编分享的专业与职业选择


殷总讲的珍惜机会 我也落泪了


金灿 - 与自己的身体和解,别怕大姨妈


阿悠 《别害怕,姐姐相信你》


我分享了一个从来没有公开说过、我身边人也很少知道的关于伤害和性侵的故事,叫《别害怕,姐姐相信你》。这件事我已经卸下很久,也没对我造成什么实质性影响,但我希望孩子们知道,如果有这样的事发生,她们可以怎么样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我一样幸运、心大、有韧性。


之后,孩子们私下来找我问的问题,让我很欣慰,也很担忧 —— 两边胸部不一样大是不是有病了?乳房里有肿块不敢去医院觉得自己乳腺癌要死了(青春期发育 有乳腺增生而已)…… 


这些知识,她们也需要了解和知道,以及有值得信任的前辈来沟通。



我的4个takeaway:


活动结束当晚志愿者们做了一个recap. 我有四个Takeaway,  给自己,也给未来其他一起来的志愿者:


  1. 随时ready打开和解放自己,不要预设,拥抱可能性。

  2. 回归初心,时刻回忆起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初心,继续为这些女孩骄傲

  3. 要和其他参与者相互交流

  4. 这件事,我需要持续发声,也值得发声,要让个体的感动变成能够感染其他人做出具体行动的力量



我们还认真地探讨了公益的理性、规律,及如何帮助春蕾更好地作为一个品牌和项目宣传,它的“卖点”和量化的数据成果可以如何去传播沟通,“陪伴”的意义如何去让公众有感知。诚然,做公益本来就是商业触达不到的地方,不能等到全都有确定的量化结果再去做,但,已经看见了,就不做不行。先去做了,才知道善意如何结出善果。


“以一灯燃诸灯,终至万灯明。”


公益是一个持续、专业、理性的行为,对所有受捐助者都应该是一视同仁的,不能是实质上的一对一,而是帮助一整个群体,让她们知道有绵延不断的人在关注和支持她们。探访人不可以私自与女学生们保留联系方式,也不可以给出未来的承诺。不建议在一次性短暂的探访过度深入,对单一个体给予特殊而不靠谱的过分寄托。


想起张桂梅老师的努力,飞出大山,走得远远的,不要回头。让更多的女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小地方,去到大城市开阔眼界,未来也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她们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花絮:


这个环节设计的特别好!

我们每个人在黑板上贴上了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信封,用于给彼此留言和树洞。临走时我拿着鼓鼓的信封。


回忆起了小时候画黑板报被支配的恐惧(快乐)


每晚回去10点,还要一起做recap总结

和春蕾工作人员志愿者、媒体老师们合影留念


帮我们做饭和带热水的当地救援队大哥


盐源县的特产是苹果,街上的灯也是大苹果

苹果不到2块一斤,一家人一年卖2000斤已经很多了







尾声


临走的5个小时大巴路,晃晃悠悠开出大凉山沟,回到西昌,回到成都,回到北京、上海、深圳……回到有喜茶、Apple Store、IMAX电影院和国际机场的地方,回到那个”平的世界”。


车路过盐源县,我看着路边。十几岁的女孩三三两两的,这时间好像不是放学了,而是就在那里,坐在小商店门口,抠着塑料拖鞋。


有人瞥一下过往的车,有人很漠然的样子。那一幕,就好像看到了《我的天才女友》里面莉拉和埃莱娜的少女时代,在那不勒斯破败的社区里艰难生长,对于眼界尚未开阔的女孩来说,生活的地方就是全世界,只有靠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告别不要刻意煽情




这些春蕾女孩,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的中国女性?

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 注:所有春蕾女孩皆为化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Ayur布尔乔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