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第1-8单元知识梳理填空(附答案)丨可打印

欢迎关注👉 统编小学语文学习 2022-10-22

点击蓝字关注,海量语文资料免费领


如需下载电子版请拉到文末


☞第1-4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第5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第6单元知识梳理填空☞第7单元知识梳理填空




参考答案



课文24 司马光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司sī(司机、司令)庭tíng(庭院、家庭)登dēng(攀登、登报)跌diē(跌倒、跌落)众zhòng(众人、众多)弃qì(丢弃、抛弃)持chí(坚持、主持)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
三、多音字得děi (得亏)dé (得救)没mò(沉没)méi(没有)
四、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五、注释戏:做游戏     于:在庭:庭院    登:爬瓮:缸    足:失足跌:掉进    没:沉没众:大家    皆:全,都弃:丢弃    去:离开持:拿    击:击打破:被打破    之:瓮迸:涌出
六、诗意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大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七、问题归纳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八、课文主题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九、教材课后习题画出词句间的停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文25 掌声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
掌zhǎng(掌声、手掌)班bān(班级、班长、下班)默mò(默读、默写、沉默)腿tuǐ(腿脚、后腿)轮lún(轮流、轮班、轮换)投tóu(投向、投降)调diào(调来、调动)摇yáo(摇曳、摇动)晃huàng(摇晃、晃悠)烈liè(热烈、烈日)勇yǒng(勇气、勇敢)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落lào(落下、落枕)姿zī(姿势、雄姿)势shì(姿势、气势)况kuàng(情况、近况)镇zhèn(镇定、镇静、乡镇)述shù(讲述、叙述、简述 )普pǔ(普通、普及)忧yōu (忧愁、忧郁)联lián(联合、联系)
三、多音字落lào (落枕)luò (落叶)là (落下)调diào(调动)tiáo(空调)
四、近义词文静—安静 姿势—姿态 犹豫—迟疑镇定—镇静 讲述—陈述 忧郁—忧愁   歧视—轻视
五、反义词犹豫—果断 持久—短暂 镇定—慌张忧郁—开朗 歧视—尊重
六、词语解释文静:(性格、举止等)文雅安静。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文中指英子因得小儿麻痹症走路一摇一晃的样子。犹豫:拿不定主意。骤然间:突然;忽然。热烈:情绪高昂,兴奋激动。持久:保持长久。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忧郁:优伤愁闷。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还没有停止。歧视:不平等地看待。鼓励:激发;勉励。
七、句子解析1.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反映了小英的自卑心理:对别人的目光敏感,不想让别人注意自己,是因为内心不自信,怕别人嘲笑自己。2.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英子不愿意当众走上讲台,怕同学们嘲笑她,可老师的话又不能不听,因此她很矛盾,拿不定主意。“犹豫”“慢吞吞地” “眼圈红红的”表现了她内心的紧张、自卑和痛苦。3.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这句话“深深地鞠了一躬”中反映掌声带给小英很大鼓舞,让她自信起来。4.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骤然” 一词说明这掌声是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的,从“热烈而持久”可以看出同学们鼓掌是发自内心的。
八、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讲忧郁的小英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走上台讲故事,出色的表现赢得同学们的掌声,从此小英勇敢面对生活。2.为什么“刚刚站定”,同学们就鼓起掌来?因为小英克服自卑心理,走上了讲台,这是同学们给予英子的第一次掌声,这掌声里包含着大家的鼓励、信任和理解,也包含着同学们的关爱。同学们希望英子能走出阴影,走进集体,不再忧郁。3.掌声再次响起是为什么?这次掌声是为小英生动地讲述而起,夸赞她出色的表现。4.课文为什么要用《掌声》作为题目呢?因为掌声是引起英子的一系列变化的关键。最初,英子生怕别人因看见她走路的姿势而嘲笑她,当她勇敢地站到讲台上时,得到的是掌声;后来,英子讲的故事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这让她变得活泼、开朗、充满自信。“掌声”体现了课文要揭示的主题思想: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
九、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英子的性格以及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第二部分(2-3):写英子上台讲故事,同学们两次为他鼓掌的过程。第三部分(4-5):写被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充满信心的人。
十、课文主题课文写班里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女同学英子,因为第一次上台时获得了大家的掌声的鼓励而逐步改变抑郁性格的故事,赞扬小英对同学们掌声鼓励的珍惜,克服自卑、阳光生活的勇气。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英子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英子先前的性格是忧郁、自卑的,因为她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走路一摇一晃地,所以她很自卑,不愿意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每次上课前,她会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后来,英子变得快乐、自信了。因为有一次,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英子刚开始很不情愿,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她走上了讲台,讲完故事后,同学们又热烈地为她鼓掌,两次掌声让她体会到了同学们的关心、鼓励和赞扬,让她有勇气战胜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2.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英子怎样的心情?你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英子心情的变化?画出来和同学交流。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jū)了一躬(ɡōnɡ),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第一句中“眼圈红红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英子内心那难以言说的痛苦。从“犹豫”和“慢吞吞”这两个词可以体会出英子内心的矛盾。“一摇一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残疾女孩自卑、无助的身影,但她最终还是战胜了内心的紧张和自卑,走上了讲台,这从侧面说明了英子的坚强和勇敢。第二句中“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明英子对同学们充满了感激。“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说明在大家的关心和鼓励下,英子已经能战胜因腿脚残疾而产生的自卑,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走路姿势。3.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她会怎样讲呢?从第2~4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试着讲一讲。如果是英子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她会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讲自己的故事。如第2自然段:一天,老师让同学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我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角落里的我,我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我的情况。

课文26 灰雀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雀què(灰雀、麻雀)郊jiāo(郊外、城郊)养yǎng(养病、培养)粉fěn(粉红、粉色)粒lì(谷粒、饭粒)男nán(男孩、男人)或huò(或许、或者)者zhě(或者、作者)冻dòng(冻死、防冻)惜xī(可惜、惜别)肯kěn(肯定、不肯、宁肯)诚chéng(真诚、诚实)
二、给我会认的字注音并组词。宁níng(宁静、安宁)胸xiōng(胸脯、胸口)脯pú(胸脯、胃脯)惹rě(招惹、惹祸)仰yǎng(仰望、仰视)渣zhā(渣子、药渣)
三、多音字散sàn(散步)sǎn(散漫)的de (我的)dí(的确)
四、近义词经常—常常 婉转—动听 喜爱—喜欢果然—果真 仰望—张望 可惜—惋惜或者—或许 诚实—老实
五、反义词高大—矮小 喜爱—讨厌 仰望—俯视肯定—否定 诚实—虚假 严寒—酷热
六、词语解释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仰望:抬着头向上看。严寒:(气候)极冷。可惜:令人惋惜。自言自语:“言”和“语”都是说的意思,“自言自语”是自己对着自己小声说话。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七、句子解析1.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话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关心,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引导男孩认识错误。2.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自言自语”看似是列宁自己和自己说话,其实是说给小男孩听的。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列宁的喜出望外进一步感染了男孩,令男孩坚定改正错误的决心。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也看出男孩也很喜欢灰雀。4.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一方面表现出列宁见到灰雀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护。5.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列宁从男孩的语言和神态中知道男孩是诚实的,男孩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所以他没有问男孩,体现了他对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八、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2.列宁为什么说灰雀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实际是说给小男孩听的。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让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唱歌,听不到别人心里会难过的。看出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3.列宁是怎样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从男孩吞吞吐吐的话语中,列宁知道了灰雀是被男孩捉走的。他没有问男孩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男孩内心受到触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4.列宁和小男孩喜欢灰雀方式不同在哪?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分别是怎样的人?列宁是让灰雀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活,而男孩是将其圈养起来。他们都很喜欢鸟。列宁是个善解人意、尊重男孩的人,小男孩是一个知错就改,诚实守信的孩子。
九、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非常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第二部分(2-10):写列宁对男孩循循善诱,让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男孩决心改正错误。第三部分(11-13):写第二天,列宁看见了那只灰雀,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十、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的品质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列宁与男孩的对话,在对话时列宁想的是怎样做既能让小男孩将灰雀放回来,又不伤害男孩的自尊心;男孩刚开始想的是不能让列宁知道灰雀的消失与自己有关,后来想的是自己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做个诚实的孩子。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和小男孩都很喜欢灰雀?从他们日常对待灰雀的做法、从他俩对话神态、从灰雀回归可以看出他们的喜欢。

课文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给我会写的字注音并组词。斗dòu (战斗、斗争)棒bàng(棍棒、冰棒)恩ēn(恩情、感恩)大dài(大夫)血xuè(血丝、 血液、鲜血)撤chè(撤走、撤退、撤销)险xiǎn(危险、险情)瓦wǎ(瓦片、瓦房)帘lián(布帘、门帘)迅xùn(迅速、迅疾、迅猛)速sù(快速、火速)夺duó(争夺、夺取)秒miǎo(秒针、秒表)
二、多音字斗dòu (战斗)dǒu(斗胆)弹dàn(子弹)tán(弹性)
三、近义词激烈—热烈 陆续—连续 敏捷—灵敏沉思—深思 同意—允许 恳求—请求
四、反义词敏捷—迟钝 同意—拒绝 危险—安全迅速—缓慢 胜利—失败 结束—开始
五、词语解释气焰嚣张:比喻人的气势高涨、放肆(多含贬义)。激烈:(动作、言论等)剧烈。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恳求:恳切地请求。敏捷:反应迅速快捷。腹腔:躯干腹部的腔,其内容纳胃、小肠、肝和其他内脏器官。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连续:一个接一个。
六、句子解析1.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表现出白求恩不顾自己安危,救死扶伤的伟大国际主义精神。2.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作者用了“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具体表现白求恩坚持连续手术时间长,这样的方法叫列数字。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可多了,有一千八百多人呢!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2.白求恩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认为手术台就是医生打仗的阵地。抢救伤员就是打仗。既能点明白求恩大夫工作的环境,又能表现出白求恩大夫不怕牺牲,坚守岗位的精神。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从“争分夺秒”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4.白求恩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想一想,白求恩此时会想写什么?“我得尽可能加快速度,多救治一些伤员。只要我还能做手术,不能有一分钟的拖延,绝不能错过最好的手术时机,不能有一秒的耽误。”
八、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写“我”军在齐会镇消灭了日军五百多人。第二部分(2):写白求恩大夫在枪林弹雨中坚持为八路军上院做手术。第三部分(3-4):白求恩没听从事卫生部长的指令,依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第四部分(5):齐会战斗结束了,白求恩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九、课文主题这篇课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齐会战斗打响后,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坚持在手术台上为伤员做手术,赞颂了白求恩不怕牺牲,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精神。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2.爱人若爱其身。——《墨子》关心别人就像关心自己一样。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仁爱的人爱人,礼让的人尊敬人。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和别人说善意的话,会使他感觉比穿件衣服还温暖;用恶语伤人,就比矛戟刺得还深。


【打印版免费下载方式】
关注“统编小学语文学习”公众号发送关键词:“上册单元练习免费领取打印版文档↑↑↑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觉得资料不错,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