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扭曲的婚姻

夏家少爷 2021-05-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绍兴东西 Author 梦里绍兴


文/傅滋培


       在六十年代中叶到七十年代初,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天灾,和十年动乱的人祸,学生不上学,农民不出畈,工人不上班,使国民经济一路下滑。


       这年代的农村,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免强能过个温饱也是婆婆万福了,手头十分拮据,根本没有什么结余。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那时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嫁女容易讨媳妇难,小伙子讨个老婆的财礼一般是人民币268元,还要酒水钱等等。


      看到这里,朋友们要说了,这么些钱,稀罕什么?但你要知道,这是在50年前呵!


       这么穷的年代,农村中有几家能一下子拿得出这么多钱呢?人说: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时,婚姻法已颁布近二十年了 ,但是这种扭曲的婚姻也看不出有违背的地方。


       这里我略举三个不正常的婚姻,供各位读者评论及批评指正。


一,劝婚


       在当时提倡”光荣妈妈”的情况下,农村里的生育情况任其自然,一般都生有少则三、四个,多则八、十个,真是儿女成群,更苦更穷了,儿子三十好几,根本讨不起老婆。


       做爹娘的看在眼中,痛在心中,于是他们只有把眼光放在了大儿子的四妹上。


       这家人姓金,大哥叫金田田,三十二岁;老二金二田,二十九岁;老三金三田,二十六岁;三人都过了娶妻年纪了,但是,家里穷啊!


       老四叫金田妹,年十八岁,出落得亭亭玉立,聪明漂亮,乖巧得惹人喜欢,是金家父母的掌上明珠,要把她许配出去,实在是无奈之举。


       这时,金田妹已经和同村的一个小伙子好上了,他们偷偷地约会,见面,山盟海誓。


       当金田妹得知父母要把她许配给外乡的,自已不认识,还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时,她死都不肯,哭的伤心欲绝,以绝食来抗议。


       父母见了十分心痛,但又想了想这档接档的三个儿子,想用许女儿拿来的财礼,先给老大定个亲,解决一个算一个了。


       父母只有和田妹挑明了这个情况,并说,只要你有喜欢的人,他家能拿出财礼,这边可以退掉,准许他们定亲。


       这样,田妹真的和小伙子讲了,但是,因为小伙子他家也有二个哥哥,先要给他定亲,小伙子的父母这关过不去,二个哥哥也过不去,农村里没有”大麦勿割,先割小麦”的道理,总有个先大后小,况且,他家也拿不出什么财礼。

三观一致加好友,注明”少爷“


       这象一盆冷水,泼到了田妹头上,凉了半截,她闷闷地坐着发呆,这时大哥进来了,突然,”咚”的一声,大哥在四妹面前跪了下来,说:”妹妹!大哥给你跪下了,难为妹妹了!”


       田妹见状连忙扶起大哥,兄妹俩抱头痛哭起来,父母见此情景,也潸然泪下,这怪我们穷啊!


       定亲后不多久,大哥就娶亲了,娶了个称心如意的大嫂。


       一个月后,金田妹也不情愿地嫁了出去,没有嫁妆,只有一只账篮,和一只马桶,账篮放些应用物品,马桶是一定要嫁的,应了绍兴人的一句俗语,叫:(“吃饭嫁老公,解溲嫁马桶。)”。


二,调婚


       调婚在农村里的说法,叫调亲配婚,具体是这样的,张家有一儿一女,李家也有一儿一女,都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通过介绍人的撮合,张家讨李家的女儿做媳妇,李家也娶张家的女儿做媳妇。


       两家互调,我不发财礼,也不发嫁妆,你也如此,大家两折,真真的儿女亲家,这也不失是一种穷人的办法。


       有一家姓岳的人家,因父亲是伪保长,解放时被人民政府镇压了,留下老婆三个子女,他们都成了”黑五类”,到了60年代下叶,和70年代初,岳家的三个子女都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时代的偏见,成份注定了他们是另类人,所以,介绍人从不登上岳家之门。


       这时的农村已盛行”调亲配婚”,而且范例很多,岳家母亲思虑再三,决定厚着脸皮去找介绍人给儿子和女儿寻家调亲配的人家。


       “嘿嘿!”介绍人有点讥讽似的笑了笑,继续说:”大姐,不是我说你,你们这个反革命帽子戴着,你儿子想找对象实在困难呀,你女儿只要没有过份的要求,我会给你物色的。”


      介绍人送走岳家母亲时,又说了一句话:“大姐呀!如果有同样成份的人家,我为留意的。”这大概是个对岳家母亲的安慰!


      后来岳家的二个女儿嫁出去了,儿子直到1979年,四类分子摘帽后,才总算讨上了老婆。


三,亲婚


       农村对婚姻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本族内(同姓)都不宜结婚,但是只要姓氏不同,表兄妹是可以通婚的,姑表姨表都一样(国家在1980年9月10日才禁止近亲通婚),还美名其曰:亲上加亲。


      在农村时,我家隔壁就有这样的人家,家穷没钱,就娶了个表姐当老婆,表姐结过婚,还带了个小女孩,女孩很聪明活泼懂事。


       结婚后不久,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胖乎乎的,他们高兴极了,百般疼爱,可是事与愿违。


       儿子到了三岁,还不会说活,也不会走路,常搭拉着脑袋,坐在囤窝中。


       虽然曾去卫生院叫医生看过,没有效果,到大医院去又没有钞票。


      于是,他们只有叫小孩终日坐在囤窝中,囤窝是一只锥筒形的圆桶,中间装有座板和站板,可站可坐,冷天小孩下身穿抱裙,坐或站在囤窝中,抱裙翻出桶边外,站板下摆只炭盆,炭火的热量使囤窝内温暖如春,小孩虽是赤身,却不会冷。


       一般小孩囤窝坐个八、九个月,就要换座车了,而可怜的痴呆儿,一年四季只有坐囤窝了,尿屎随他自便,脏了拎入河中,洗一洗,饿了喂他一口,任他自生自灭。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据说在养到八岁那年,因小孩大了、重了,站板脱落,小孩重度烧伤,医治无效而夭折了。


       可怜这个小孩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吃苦受难,我在想,国家这个禁止近亲结婚的政策来得早些年就好!


       幸好,这种扭曲的婚姻在改革开放后,已经销声匿迹了,但愿历史不再重演,但愿有情人总成眷属。


傅滋培,浙江绍兴人,1945年9月出生。1965年7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从小酷爱文学。在绍兴市纺织机械厂,历任计划、统计、工会宣传、厂办文书等工作,现退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