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国内外对中国政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及中医药所发挥作用情况的了解,彰显中国政府责任及中医药责任,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组织协调,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发公共事件中医药应急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温病学泰斗刘景源教授进行了采访。
刘景源教授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
著名中医温病学家、内科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刘景源:中医和西医对传染病的认识理论体系不一样,西医是从病原微生物的角度,比如说,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原虫等等,这都是病源微生物,冠状病毒属于病毒里面的一种,所以西医认为这次的肺炎是冠状病毒导致的。中医不是这个概念,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是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来分析,因为一年四季气候不一样,所以自然界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这是正常的气候特点,人生活在自然界中,适应这种气候,不会导致病变,这叫六气,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但是如果气候的变化超过了正常的限度,人体不能耐受了,忍耐不了了,就导致了疾病,这就叫六淫。六淫就是不正常的气候,这种气候特点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除了风、寒、暑、湿、燥、火之外,还有温毒和疫疠邪气。这个温毒和疫疠邪气本身不标志病变的性质,是强调它的传染性。比如说这次的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我们中医就把它认为是疫疠,疫疠是指它的强烈传染性。人们认为所有的传染病都叫做温疫,这个概念有点偏颇。为什么呢?有的疫疠它导致的病变是寒性的,有的导致的病变是热性的。临床表现有的表现为寒,有的表现为热。就是说,有的病人他初起特别怕冷,同时又发热,以怕冷为主,发热不如怕冷明显,这叫恶寒重发热轻,这种我们中医把它叫做外感寒邪,如果传染性非常强,古代就管它叫寒疫,古代也有寒疫这个名称。如果病人表现为以发热为主,发热重恶寒轻,如果传染性很强,就把它叫做温疫。从病因上说叫外感风热,如果传染性强了就叫做温疫。所以说,我们中医对疫病的认识,不都是现在人们说的温疫,有瘟疫也有寒疫。至于说这次的冠状病毒所导致的肺炎是寒疫还是温疫,那就要根据具体病人来分析。因为我没有到临床第一线,没有观察,没有发言权,我只能说它现在传染性非常强,它是疫疠邪气导致的病变。至于属于寒疫还是温疫,那应该在临床上去观察。
我觉得冠状病毒从西医角度来说,对病变的致病微生物认定很准确。从我们中医角度来讲,统称都是疫疠邪气造成的。具体是寒是热,我们要到临床上去观察,辨证论治。我的看法对不对,请同道们指正。
刘景源:在中医历史上传染病发病率相当高,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在旧社会,这些传染病因为当时的防护措施不及时,人们的生活条件不好,发病率非常高。据文献记载,明、清两代平均每四年发生一场疫疠,发病率相当高,而且死亡率也相当高。当时的防护措施和治疗措施都跟不上,所以在历史上这类疾病很多。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不断在总结经验,每一次发生的传染病类型都不一样,它有变异,今年新发的、突发的传染病来了,在临床中,医生就在不断地总结经验,而且是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也就是说传染病它不仅仅是传染病人,不只是在病人之间传播,医生也是人呀,也同样被传染。所以,每一次传染病来袭,都伴随着病人的死亡和医生的死亡,可以说,我们中医的外感病学说,是建立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每一次疫疠都有一次新的总结。
每次疫力虽然不一样,但是它都有共同点。都是传染病嘛,它一般来说都有发热,另外呢有些病状也相似。所以古代的医学家们对它加以总结,最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起码是在一两千年的历程中,把它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经验,到了清朝的中后期形成了温病学派。1800多年前,张仲景的《伤寒论》问世,那是中医学的一大突破,温病学派的形成又是一大突破。所以,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从《伤寒论》发展到温病学派的形成,两个学派加在一起,对外感病的认识包括疫疠,已经非常的深刻,非常的全面了。
怎么治?叶天士总结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总结了三焦辨证,这两位都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们总结的这两套辨证体系对临床指导意义都很大。它不是针对哪一种病,对所有的外感病都有指导意义。寒疫应该按照伤寒论方法治疗,温疫应该按照温病的方法治疗。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对临床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今天我们还在用,疗效非常好,而且没有抗药性。因为我们中医不仅是治病而且是治人,不管是什么病,和人的体质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质,我们用药也不完全一样,同一种病治疗也不完全一样,所以不存在抗药性的问题。中医的治疗讲究辨证论治,根据它的临床表现进行具体的治疗。但是它也有普适性,因为传染病都是类似的,所以总的原则是一样的,根据不同的病人用药又不完全一样。这个是我们从历史上也好,到今天也好,对这类疾病的治疗。
按照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具体的进行治疗。因为温疫本身,有的病人夹湿,有的病人不夹湿,所以有的是暑燥疫,那就是纯属热病,有的就夹有湿邪,那就是湿热病,也不一样。根据具体病人、具体病种,辨证论治。这是我们治疗的大方向,大的原则。
记者:现阶段从中医角度看如何预防?有何经方、验方可以应用?
刘景源:对于这个问题,这几天我也一直在网上看。很多专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拿出了预防的方案,我觉得见仁见智,都有可取之处。总的来说,我们中医的预防方法和西医很多地方是相同的。比如说空气流通、不到人群密集之处、对病人采取隔离、经常喝温水、戴口罩、见面别握手。我们古代中国人见面是作揖,尤其是现在是春节了,见面作揖不握手,这是非常科学的,避免互相的传染。这个中医和西医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药物防治的经验来讲古代有很多防治经验。比如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都有一些措施,比如制成药物,通过烧烟熏进行预防。具体来说,我自己认为关键是人体免疫力的强弱。《黄帝内经》讲的很清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的免疫力强,抗病能力强,一般不会得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质虚的人就容易得病。从增强免疫力的角度,简单用一些防治的药物,比如玉屏风散,只有三味药,黄芪、白术、防风这三味药。它能够固表,什么叫“固表”呢,增强人体体表对自然界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增强免疫力。黄芪、白术、防风这三味药药性偏燥,所以也都不是所有人都合适。有的人,比如阴虚的人就不太合适,可以配合着生脉散,现代成药有生脉饮。生脉散是人参或者党参、麦冬、五味子,这里面就有养阴生津的药物,这两个方配合起来玉屏风散、生脉散一共是六味药,既能补气固表,又能养阴生津。对于增强免疫力,非常有好处。但是它对外界的邪气作用不强。主要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疾病已经开始流行了,必须芳香辟秽。清代喻嘉言,有个说法,在疫病没有发病之前,先饮芳香正气药,采取预防措施。藿香、银花、苏叶、白芷,这些药物都有辟秽作用。所以我建议用玉屏风散、生脉散,这两个方合起来一共有6味药,再加上藿香、银花、苏叶,一共是9味药,既能够增强免疫力,又能够辟秽解毒。同时如果有湿的话,还能去湿,芳香,能够化湿浊。如果用成药的话,玉屏风散有颗粒剂,6克一袋可以冲服,生脉饮有口服液,一袋玉屏风散和一支生脉饮,再配上藿香、银花、苏叶,各5克开水冲,送服玉屏风散、生脉饮和贞芪扶正胶囊就可以了。药物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偏,这样能够保持即不伤阴,又不伤阳,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同时能够辟秽解毒。应当说明的是,这是预防的方法,不是治疗用药。我个人的看法,给大家作为参考。刘景源:这个问题您提的非常好,因为中医学在我们祖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的前人在大量死人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我们中国古代没有西医的时候,不是也照样治病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有14亿人口,谁起的作用,应该说在医疗保健方面,中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介入,中医怎么介入?我觉得应该给中医提供一个平台,让中医深入到第一线。到第一线干什么?从始至终全过程地观察,光看一阶段不行。中医讲辨证论治,因为这个证候它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个阶段所出现临床表现的归纳,它不是全过程,所以我们应该从入院开始一直到病人痊愈,全过程观察,大量地观察病例之后,再总结出治疗方案来,这样才有指导意义。所以我觉得,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深入第一线全过程观察,然后总结经验,拿出方案。其中特别是和西医配合起来,比如说,高热的病人,由于长期高热的消耗体液,可能导致电解质不平衡了,中医就是说伤阴了,如果采取西医的方法,适当地给一点液体,支持疗法也是必要的。中西医结合起来,我觉得疗效会更好。治疗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拿西医的支持疗法作为辅助手段。这是我从中医角度说,用中西结合。当然,西医有西医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而言之,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