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项目动态丨非营利部门经济规模测量方法与统计体系国际研讨会

亚洲基金会 亚洲基金会
2024-08-2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共2438字,阅读全文大约需要5分钟。


2019年3月14日至15日,“非营利部门经济规模测量方法与统计体系国际研讨会” 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亚洲基金会资助,北京万众社会创新研究院主办,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等共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教授认识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中关于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的经济核算存在问题,发起了一个国际非营利部门比较项目(Comparative non-profit; CNP),并领衔开发了“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该项目历时十余年,涉及全球42个国家,近150位研究者和300多位顾问参与其中。项目最终形成了《联合国非营利机构手册》,手册随后在多个国家得到了应用。


对相关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2016年6月在南都基金会的支持下,国家行政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行政学院的9位学者组成“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NPO GDP:N-GDP)测算研究”课题组,在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的带领下着手测算研究。项目历经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对我国NPO经济规模的首次测算。


为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以完善上述研究,促进相关部门对非营利部门经济统计的体系安排,同时增进社会公众对中国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现状和经济规模的认知,亚洲基金会资助北京万众社会创新研究院主办此次“非营利部门经济规模测量方法与统计体系国际研讨会”。


14日上午,萨拉蒙教授与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廖鸿副局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徐永光分别做了题为“国际社会非营利部门经济贡献计量的演进”,“中国非营利部门发展及其经济统计的回顾”,“为非营利部门完善经济测量制度的现实必要”的主旨演讲。


萨拉蒙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萨拉蒙教授指出,全球来看,营利部门、政府部门与民间社会组织部门在职能上,甚至组织架构上时常有交叠部分,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如何区分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主体是各国进行统计的第一个难题。每个国家又有着自己的传统和习惯操作方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第三经济部门(Third or Social Economy Sector; TSE)有着巨大潜力,团队对能够获得与中国国家政策层面决策者交流的机会感到十分高兴。


廖鸿副局长指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医疗、养老等社会职能在未来很大程度会由社会组织,而非政府来承担。应理顺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定税收减免政策,推进直接登记制度等。


徐永光研究员表示其十分认同萨拉蒙教授的观点,并发表了对完善N-GDP测量制度的四个重要发现以及思考:社会服务领域计划经济回潮;中国社会组织GDP贡献率可能已达千分之七;民政部社会组织统计数据发生了重要变化;2018年7月16日,中国社会组织经济规模N-GDP的正式发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接下来的讨论主要围绕如下四大大话题展开:

1

中国N-GDP测算报告

2

联合国非营利经济核算手册

3

非营利部门核算体系

4

  志愿者经济测量 


首先马庆钰教授和其研究团队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石峻驿副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曹堂哲副教授——共同做了题为“中国N-GDP测算报告”的学术报告。马庆钰教授与助手详细介绍了其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同时公布了以此方法测算得出的中央一级以及各省份NPO组织收入、支出、增加值的统计情况。此外他们也提到了对于报告所基于的第一手数据质量的些许担忧,呼吁注册登记监管部门与统计部门密切配合,更加重视第三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监管归档体系。


马庆钰教授汇报“中国N-GDP测算报告”研究成果 


紧接着,萨拉蒙教授及其团队核心成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员索科罗斯基博士介绍了《联合国非营利经济核算手册》。萨拉蒙教授和索科罗斯基博士指出,鉴于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在非营利机构附属账户中增加其他变量或其他细目是非常可取的。例如,记录从政府流入非营利部门的所有收入十分重要,无论这些收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


针对于非营利部门核算体系这一话题,国家统计局郑学工副司长做了题为“中国新核算体系中非营利部门经济统计的体系安排与实践”的讲话。郑副司长从政策制定角度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在该领域工作中遇到挑战较大,例如:占非营利组织比重较大的宗教团体财务数据缺失,由财政出资的群众团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难以全面统计等,但在未来有希望从GDP核算开始,逐步推进此项工作,也欢迎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参与。


随后索科罗斯基博士就如何建立“非营利部门卫星账户”(一种将所有非营利组织的经济总量汇集在一起进行专门核算的方法)进行了主旨演讲,探讨了在国民统计系统中建立非营利部门卫星账户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索科罗斯基博士指出,工作的第一步是要甄别出符合定义的非营利组织,并将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的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关于“志愿者经济测量”,萨拉蒙教授以《联合国非营利机构手册》中关于志愿服务经济贡献测算这一部分内容为基础,指出志愿活动需满足如下条件:

  • 志愿者应符合法定工作年龄;

  • 从事的工作是为其家庭以外的组织或个人提供非强制性的无偿工作,目的是提供必要的产品与服务。


作为回应,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翟雁介绍了中国志愿服务的概念、范畴与经济贡献测算。 翟雁指出,中国志愿服务的政策环境正在,《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等文件的相继出台给象她这样的一线志愿服务者很大信心。


除上述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也对如下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焦点涉及: 


●    非营利部门(NPI)经济到底是什么范围? 

●    如果不做非营利部门单独测算有何影响? 

●    非营利以及相关部门卫星账户推广的障碍? 

    中国非营利部门经济统计的挑战? 

    法人数据库建成之后的抽样测算前景? 

●    中国新体系与联合国体系的差异? 

●    非营利卫星账户进入中国的挑战? 

●    中国非营利部门经济核算体系的方向? 


中外专家进行圆桌讨论并回答观众提问 


亚洲基金会项目官员方晖女士指出,亚洲基金会非常高兴能够支持此次国际交流研讨会。非营利组织经济规模测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马庆钰教授团队开展了中国此方面的首次测算,意义重大,萨拉蒙教授团队的参与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在此方面的进步和与联合国通用的体系的接轨。亚洲基金会很高兴为此做出贡献。


未来,亚洲基金会将会持续关注中国非营利部门经济规模核算和卫星账户建设工作,促进国内外学术界及政策制定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撰稿 | 实习生刘圣男

排版 | 实习生马雨禾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亚洲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