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主席被邓颖超“催稿”,写下两首词,读来豪情万丈

向小园 古诗词夜读 2022-12-04


文 | 向小园 · 图 | 网络


毛主席的诗词我们读过许多,有少年言志,有思亲念友,有歌咏山川,更有家国豪情,每每读来,总能被其中大气磅礴的气象与精神所折服,可以说毛主席的每一次创作都为精品,着实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时至今日,广大群众仍旧深爱着毛主席诗词,更别说在毛主席生前他的诗词就拥有着无数的忠实读者了,上至官员领导,下有人民百姓,无一不爱主席诗词,就连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同志都曾“催过稿”。

 

那是1965年夏日,毛主席与邓颖超一同接待完外宾后,便被问及是否有写新的诗词。



事后,毛主席便为邓颖超送去两首词的铅印件,并附赠一封短信:“自从你压迫我写诗以后,没有办法,只得从命,花了两夜未睡,写了两首词。改了几次,还未改好,现在送上请教。如有不妥,请予痛改为盼!”


邓颖超收到词作后,又于1976年上交之时,留下一段批注:“一九六五年夏毛主席接见女外宾时,我作为陪见人,曾问主席是否作有新的诗词?我说很久未读到主席的新作品,很希望能读到主席的新作品。故在主席批送他的词二首的批语中用‘压迫’二字。”


而被毛主席笑称为“压迫”的两首词便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与《念奴娇·鸟儿问答》,关于《念奴娇·鸟儿问答》此前曾有所提及,便不再赘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毛主席的步伐重游井冈山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近现代·毛泽东

 

对于井冈山,毛主席一直有着深厚的情节,它不仅是毛主席个人经历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点。


革命时在井冈山的斗争生活意义非凡,建国后毛主席对井冈山也一直念念不忘。然而平日里国事繁忙,一度难以抽身,所幸于1965在巡视大江南北后,终于得空重登井冈山。


时隔38年后,重新踏上这片革命土地,已是年逾古稀的毛主席感慨良久,接连写下两首与之相关的作品,这便是其中一首。

 


全词描绘了毛主席重游井冈山的见闻与感想。


词一开篇,便表明了主席对于重登井冈山的欣喜之情,“凌云志”不仅说明主席对于井冈山早已魂牵梦萦,更表明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革命追求。


重回故地,毛主席所见便是“旧貌变新颜”,鸟兽欢鸣、流水潺潺、路平地阔、交通便利。


比之于多年前,仿若换了天地,而如今的“新颜”全然得益于老一辈的革命奋斗,不由让人想起了1928年的黄洋界保卫战。


一句“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无视自然险阻,不畏艰难困苦,可谓豪情万丈!



随后毛主席回顾了三十八的革命历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从井冈山开始,革命的红旗便迎风高扬,从幼年走向壮年,从长江走向黄河,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屈辱走向独立,历经风雨,终于打响了华夏之名,唱响了中国之声。


对于往昔峥嵘岁月,毛主席却并未过多回忆,只将其概括为“弹指一挥间”,相比于对过往的流连,毛主席更注重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并对此抱有积极美好的期愿:“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整,谈笑凯歌还。”


与此同时,关于祖国未来的建设,毛主席更表达了不惧困难的凌云壮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虽然行文至此已是尾声,然而孕育其中的豪迈气势早已喷薄而出、驰骋天地。

 


时至今日,祖国山河早已“旧貌变新颜”,人民生活也愈加富裕美好,而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我们应牢记于心,万般珍惜。


正如毛主席在重登井冈山时所言:“今天的井冈山,比起38年前,大不相同了,修了公路,通了汽车,住进楼房,饭菜多样,衣着整洁,还看电影,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更好,更加神气。但是我劝大家,过上好日子,艰苦奋斗的精神千万不能丢掉,要知道,没有井冈山过去艰苦卓绝的奋斗,就不会有今天革命的胜利。人民江山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啊!



—- END -—


感谢你每一个“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