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吴正宪:如何设计更有效的课堂提问?
1
提问和情景相结合
有一天,猴王要给猴子们分桃子,它对两只小猴说:“请你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两只猴子听了,连喊太少太少。 猴王听了,接着说道:“那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吧!”小猴想了想,接着对猴王说:“大王,能不能再多给些?” 猴王略作思考说道:“这样吧,把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这样总够了吧!”小猴子听了高兴地笑了,连声说“谢谢大王,谢谢大王”,猴王也笑了。 |
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被小猴、猴王的对话深深吸引着。是啊,猴王为什么笑?这“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生动的情境,引发出关键的问题。
2
提问和思维相契合
当学生们经历了操作、分类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时,陈千举老师并没有就此写出课题,而是指着“20+x=100”这个式子说: “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谁能结合这个式子来说一件事,这件事要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 “妈妈带了100块钱去超市,花了一些钱后,兜里还有20块,这件事就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桌上有20块巧克力,把盒子里的一些巧克力倒在桌子上,桌子上就有100块巧克力了。”“原来有20张纸,又拿来一些纸,就是100张纸了。” 学生们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可以用同一个方程来表示。 |
3
提问与追问相契合
课堂提问是设疑、激疑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外显形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提问之后不断追问。抓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思考现象背后的数学道理。
案例分析——可能与不可能
在教“可能性”时,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个摸奖箱,猜猜看奖品会是什么呢?”“小玩具!”“学习用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猜测着。
“你们说的都有!”教师又接着说:“如果哪位同学能从箱子里摸出一个蓝色的球,你就能获得一个笔记本作为奖品。”5个人摸完了,都没摸到蓝色的球。
教师若有所思地问道:“今天同学们的运气可不太好哦!”学生有些急了:“您的箱子里是不是没有放蓝色的球啊?”“大家也这么认为吗?”教师反问,很多学生表示赞同。
箱子里的球被倒了出来,有红球、黄球和绿球,真的没有蓝球!“老师根本就不想我们中奖!”学生吵嚷起来。“说说看,为什么我不想让大家中奖呢?”
学生回答:“您的盒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球,却规定了摸到蓝色的球才能中奖,我们当然不可能中奖了。”教师追问:“怎样才能使同学们有获奖的机会呢?”学生:“在摸奖箱里放进蓝色的球就行了。”
教师:“那把这3个蓝色的球也放进去。”教师摇动摸奖箱后问,“这次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一个学生应邀走到摸奖箱前,教师没有让他把手伸进去,而是向同学们抛出问题:“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位同学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来,肯定能中奖吗?”
“有可能中奖。”“不一定中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教师转向摸奖人,问道:“你怎么认为?”“我当然希望中奖了,可是我也不确定。”教师接着问:“大家亲眼看见老师把蓝色的球放进去的,怎么还不确定?”
摸奖的学生说:“因为箱子里不仅有蓝色的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我有可能中奖,也有可能不中奖。”
“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猜猜看,他会摸到一个什么颜色的球呢?”“四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摸到。”
“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次摸奖的结果了,是吗?”学生们众口一词:“是!”教师板书了“可能”两个字。
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层层设问经历了“猜测—体验—推理—验证”的过程。有趣的情境,充满数学思考的追问,带领学生向问题的纵深探究。
环环紧扣的追问,使学生们对“不可能”“可能”两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们在学中思,在悟中得,教师的追问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