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级教师吴正宪:如何设计更有效的课堂提问?

吴正宪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2023-08-28

- 这是 好老师2023 年的第 128 篇文章 - 

精心设计提问,能够使课堂教学结构更为合理,同时调动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提问的技能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掌握和运用有效提问的策略,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设计更有效的课堂提问?吴正宪老师提出了三点建议。

1

提问和情景相结合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能够起到引导教学方向、揭示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发展的作用。
要达成上述目标,首先需要教师读懂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深入挖掘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科学归纳和演绎。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哪些知识用提问表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何用提问衔接,每个环节应该配备的提问难度如何。
对教材进行梳理,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内容,能够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有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适当的情境提出问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分析——猴王为什么笑?
很多数学老师在讲解“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往往结合知识内容直指主题。首先给学生出示一组算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这组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观察给出的算式,进而对通过观察得到的结论进行归纳,最后得到商不变的性质。
吴老师独辟蹊径,上课伊始,就给学生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

有一天,猴王要给猴子们分桃子,它对两只小猴说:“请你们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然后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两只猴子听了,连喊太少太少。

猴王听了,接着说道:“那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然后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吧!”小猴想了想,接着对猴王说:“大王,能不能再多给些?”

猴王略作思考说道:“这样吧,把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再按照这个标准把桃子分给群猴,这样总够了吧!”小猴子听了高兴地笑了,连声说“谢谢大王,谢谢大王”,猴王也笑了。

同学们想一想,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猴王笑的秘密是什么?

沉浸在故事中的学生被小猴、猴王的对话深深吸引着。是啊,猴王为什么笑?这“笑”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生动的情境,引发出关键的问题。

2

提问和思维相契合


教师提问要看准时机,适时提问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比作一潭水,教师的提问就如同向潭中投石。“投石”的早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投石”过早,学生的思维尚未充分活跃起来,不能很好地把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的启发诱导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而“投石”过晚,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就很难达到开启思维的最佳效果。
案例分析——方程是什么?
一提到“方程”一课中应该渗透哪种数学思想方法,老师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模型思想。但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感受到模型思想,体会到每个方程都是一个模型,又是一道难题。

当学生们经历了操作、分类等一系列活动,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时,陈千举老师并没有就此写出课题,而是指着“20+x=100”这个式子说:

“大家已经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谁能结合这个式子来说一件事,这件事要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

“妈妈带了100块钱去超市,花了一些钱后,兜里还有20块,这件事就能用这个方程来表示。”“桌上有20块巧克力,把盒子里的一些巧克力倒在桌子上,桌子上就有100块巧克力了。“原来有20张纸,又拿来一些纸,就是100张纸了。

学生们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讲的一个个小故事都可以用同一个方程来表示。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不仅能够用语言描述方程的意义,而且认识到只要数量关系相同,同一个方程式能够嵌入不同的情境中,感到了方程式既简单又强大。模型思想的种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在学生幼小的心里扎根了。

3

提问与追问相契合


课堂提问是设疑、激疑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外显形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提问之后不断追问。抓住、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思考现象背后的数学道理。

案例分析——可能与不可能

在教“可能性”时,教师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个摸奖箱,猜猜看奖品会是什么呢?”“小玩具!”“学习用品!”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猜测着。

“你们说的都有!”教师又接着说:“如果哪位同学能从箱子里摸出一个蓝色的球,你就能获得一个笔记本作为奖品。”5个人完了,都没摸到蓝色的球。

教师若有所思地问道:“今天同学们的运气可不太好哦!”学生有些急了:“您的箱子里是不是没有放蓝色的球啊?”“大家也这么认为吗?”教师反问,很多学生表示赞同。

箱子里的球被倒了出来,有红球、黄球和绿球,真的没有蓝球!“老师根本就不想我们中奖!”学生吵嚷起来。说说看,为什么我不想让大家中奖呢?

学生回答:“您的盒子里根本就没有蓝色的球,却规定了摸到蓝色的球才能中奖,我们当然不可能中奖了。”教师追问:“怎样才能使同学们有获奖的机会呢?”学生:“在摸奖箱里放进蓝色的球就行了。

教师:“那把这3个蓝色的球也放进去。”教师摇动摸奖箱后问,“这次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一个学生应邀走到摸奖箱前,教师没有让他把手伸进去,而是向同学们抛出问题:“请同学们预测一下,这位同学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来,肯定能中奖吗?”

“有可能中奖。”“不一定中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

教师转向摸奖人,问道:“你怎么认为?”“我当然希望中奖了,可是我也不确定。教师接着问:“大家亲眼看见老师把蓝色的球放进去的,怎么还不确定?

摸奖的学生说“因为箱子里不仅有蓝色的球,还有其他颜色的球,所以我有可能中奖,也有可能不中奖。

“说得太好了。同学们猜猜看,他会摸到一个什么颜色的球呢?”“四种颜色的球都有可能摸到。

“我们只能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次摸奖的结果了,是吗?”学生们众口一词:“是!教师板书了“可能”两个字。

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层层设问经历了“猜测—体验—推理—验证”的过程。有趣的情境,充满数学思考的追问,带领学生向问题的纵深探究。

环环紧扣的追问,使学生们对“不可能”“可能”两个词有了深刻的理解。学生们在学中思,在悟中得,教师的追问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文章来源|课堂教学策略,文内有删减
视觉设计|王荣佳
责任编辑|张雅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