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就是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生命方式”

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的体现。



01
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地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方式。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得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人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但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022
选取哪种教育,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

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孩子。
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孩子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03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在这里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性格品质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不同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
“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家长无论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因素。否则的话,就会遇到很多冲突和矛盾。

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那么,才华和技能,则是生长在其上的枝条。这一部分,是随着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认知程度,还有知识学习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来的。例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随着开始掌握语言技能,就变成了一个小演员,能说会道爱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稳,刚开始拿到东西,就会一个人琢磨很久,再大一点,还要研究内部的结构。
家长无论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发展,都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顺应、鼓励,并发展它。

在家里,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内在,并给予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学校,给予每个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自由。
你多做哪怕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因此受益很多。而我们的学校、社会和每个家庭,其实都应该为个性化的教育积极努力。
以,请多做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本文来源 | 教师博览,文章有删减责任编辑 | 李孜
在看你就赞赞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