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忆中的雄县百货大楼

天高云淡 雄新社 2021-04-15

我小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社会封闭保守,农村的孩子很少出门。当时,人们买东西除了我们村的小铺儿,就是孤庄头的供销社,大不了赶个昝岗集,很少有去县城的。

那年,听说县城建设了百货大楼,挺好的。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楼房,怎么也想象不出百货大楼是什么模样。只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知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但那都是人们心中的理想、梦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从此,我心里种下了一个念头,就是要看看雄县的百货大楼。我跟妈妈说出了我的心愿,妈妈答应说行,但要耐心等待。那时候,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路况又差,我们村距离县城又远,没有什么事去县城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念叨了一些日子,我渐渐忘了。想不到很长时间以后的一个星期天,妈妈说去县城办事,要带着我去百货大楼。

我顿时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坐上妈妈自行车,走过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左拐右拐、一路颠簸。


至今,我还隐约记得,那时候通往县城的公路还不是柏油路,特别是亚古城到东城门(现人民大街)的那段路都是沙土窝儿,特别难走。


穿过芳草萋萋、荆棘丛生、满目荒凉的土城墙进入县城后,路立刻好走多了。不一会,妈妈说,百货大楼到了。


百货大楼位于人民大街与河北大街交叉口东南侧,南侧为县委大礼堂,东侧为武装部,西侧隔河北大街为文化馆和雄县中学,北侧隔人民大街为邮电局和幼儿园。


虽然叫百货大楼,其实只有两层,但那是我当时看到最高、最大、最宏伟的建筑物,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它是一栋转角楼,大门朝着西北方向开,正好面对雄县中学。


至今还记得 ,百货大楼门楣上悬挂着“雄县百货大楼”的匾额,笔体流畅,苍劲有力。抬头往上看,楼顶部镌刻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手书的“为人民服务”字样。

进入百货大楼,我就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样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楼里面空间巨大,比小铺儿、供销社不知道要大多少倍,而且货物都是分区的,有日用百货、文化用品、五金机电、针织纺织、服装、食品等区域,货物齐全,种类繁多。


我感到特别新鲜,一楼转了转二楼,二楼转完了又转回一楼,上上下下来回跑。我尤其喜欢蹦蹦跳跳地走过那宽敞的楼梯,抬头看看,回头望望,反复体验上下楼的感觉。

不知道过来多久,妈妈办完事回来后找我回家时,我仍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


那次,我对百货大楼留了深刻的印象,至于当时买了什么东西,现在怎么想都想不起来了。


回到家,提起雄县的百货大楼,小朋友们羡慕死了,都问我这,问我那,让我把新鲜事都告诉他们。那时候,小朋友们大都没有出过门,都向往北京,向往天安门,雄县的百货大楼就是他们心中最近的“天安门”。


八十年代初,我在雄县中学上高中的时候,买学生用品的时候常常去百货大楼,百货大楼的神秘感和新鲜感渐渐消失。参加工作后,工作单位还是在百货大楼附近,购买生活用品、服装鞋帽什么的也是去百货大楼。


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垄断经营,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都很差。记得他们常常聚众聊天,面对顾客大都冷冷冰冰,面无表情,买东西的时候更是爱搭不理,态度蛮横。

特殊时期造就了百货大楼的售货员神气十足,高傲无比,就连走路都和平常人不一样。售货员工作清闲,为人体面,还能够买到紧俏、新鲜的商品,令人羡慕。当了售货员,找对象都提高了档次和标准,挑挑拣拣,扭扭捏捏是常事。


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不断兴起,百货大楼逐渐没落了,九十年代的时候,被迫停业转租。大约2006年,县委县政府搬入行政中心后老政府那一块开发建设,百货大楼拆除,彻底退出来历史舞台。


百货大楼,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是雄县七、八十年代的标志性建筑,它开辟了雄县的一个时代,代表了雄县的一个时代。令人遗憾的是,时代变迁,百货大楼没有能够保存下来。我想,现在如果百货大楼还在,即使不能成为雄县的文物保护单位,至少也会是雄县一个重要的乡愁点吧!


雄新社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运营:雄新社

作者:天高云淡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1702786888@qq.com 雄新社欢迎下列稿件:新闻评论、事件剖析、风土人情、乡村传说故事等。赞赏直达作者微信帐户,作品将在雄新社、雄媒社及各大网站全网发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