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旧时风物之一百四十六 小闺妮儿们的游戏
小的时候,我们小小子儿(小男孩)和小闺妮儿(小女孩)的游戏一般是区分开来的,小小子儿和小闺妮儿几乎不玩一样的游戏,但耳濡目染,对小闺妮儿们经常玩的游戏也大致知道一些。
扔兜儿和跳绳可能是最消耗体力的。所谓的兜儿就是用布的边边角角,剪成正方形,缝一个方形布袋,里面装上谷糠做成的,有时为了做成后能扔的距离远些也在谷糠里掺上些土或沙子。扔兜儿一般是几个人玩,在地上划好了奔跑的线路和区域,有人扔兜儿,有人接兜儿,有人干扰和抢兜儿,有时还可用脚或脚后跟夹住兜儿,扔起来,稳稳地接住,花样蛮多的。可惜小闺妮儿们的游戏我们没玩过,好多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跳绳的工具大多就是自家的麻绳,可以单人跳,可以两个人揉(读一声,指把物品大幅度抖起来)着绳子,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中间跳,跳绳比的是速度、节奏和耐力,最厉害的就是跳起来绳子往脚下连续揉两下,很像篮球扣篮时的跳起、腾空、暂停,单人跳,还可使跳绳绞个花,再跳过,玩好多花样儿。
玩歘( chuā )子儿比较文静,坐在一个地方玩就可以了。玩具很简单,最高级的是猪、羊骨头回弯处的小骨节儿,有螺纹,挺漂亮的;还有小砖块、碗碴儿,打磨成光滑、硬币大小的颗粒;稍微讲究些的,用胶泥捏好,在灶火中烧制一下,类似陶器。一般是一个骨节和四粒碗碴儿(砖块儿)一套。玩的时候把骨节儿抛向空中,其他几粒撒开到地上,再稳稳接住抛向空中的骨节儿;然后根据口令,抛起手中的骨节儿,再根据口令拾起地上的某几粒碗碴儿,然后接住抛起的骨节儿,如此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是有口令的,如“一个、一俩、一仨、四呀(发音类似ra)”,说几就抓起几粒,抓错了,手碰了别的颗粒,没有接住抛起的骨节儿,都算输。歘子儿的过程还有比较复杂的唱词,一边抛子儿、抓子儿一边唱,动作和唱词配合默契。记的那唱词有一部分是这么唱的:“手慢呀,手儿快,你歇歇,我呀来,子儿彩石榴开,石你个榴呀刚见秋,大泥娃娃我全溜儿。”这些词算是呼了个音儿,什么意思,还真闹不清。
踢毽儿也是一个不错的游戏。那时的毽儿也很简单,不像老保定专业玩毽子的那么讲究,就是用大钱(铜钱)和苘麻自己做一个,称为“刨(páo)毽儿”。做起来也简单,把一缕苘麻从铜钱孔中穿过,沿铜钱壁把一边的苘麻翻折过来,紧贴铜钱捆扎结实,然后量兑长短合适将苘麻剪齐就成了。喜欢色彩斑斓的,就用颜色把苘麻染成彩色的。毽儿轻重合不合适,取决于大钱的轻重、多少。
踢毽儿技巧多,唱词也好听:“一个着(zhāo)俩着,白菜嘎哒(疙瘩)炒着,小鱼煎着,老鼠尾巴安(音南,读一声)着,安安嗨嗨,小葱儿韭菜……”这唱词好像有点七不挨八不靠,但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泥土气息。也有的唱词就简单明了:哥儿一俩,仨四呀,五六哇……
格楞(单腿跳跃)房子,也叫跳房子,是一个最经济的游戏,不需要任何工具,用小棍儿(偷老师一根粉笔就更好了,最好是彩色的!)在地上划出许多有讲究的方块,这就是所谓的“房子”。然后按着唱词的指引,有规律的格楞(单腿跳跃),有时单脚有时双脚,需踩线时必须踩线,不能踩线时绝不能踩线,该进了进,该退了退,失误者输。格楞房子的小闺妮儿们,一边玩一边大声唱:“格楞格楞一,买糖稀;格楞格楞二,买冰棍;格楞格楞三,买饼干……”有的就干脆数数:“摇一摇二摇三摇四摇五摇六……”
儿时的游戏充满了泥土的气息、淳朴的味道。这样的游戏现在在大街、村落、校园里似乎再也看不到了,但那些唱词的旋律还总会在脑海里响起。每一个时代的童年、少年都有每一个时代独有的色彩,只要记忆里还有那个味道,回忆起来或已残缺,但无疑也是幸福的。
雄媒社原创文章,雄新社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1702786888@qq.com 雄新社欢迎下列稿件:新闻评论、事件剖析、风土人情、乡村传说故事等。文章采用即有稿费,赞赏直达作者微信帐户,作品将在雄新社、雄媒社及各大网站全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