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开市28年,2次大底都有什么“秘密”?

特约发布 凤凰网财经 今天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


这句话放在股市出奇地准确。1990年以来,经历了5次大幅度的下跌见底,除了1994年估值回落93%之外,其余4次的最大估值均回落在70%附近。


巧合的是,创业板在2015年5月的市盈率为133.76倍,至今跌到39.99倍,跌幅为70.1%。那么,A股是不是筑底了?


仅仅估值,肯定不够。所以,我再结合股价、政策、经济,一共4个部分的历史数据,简单、清晰地看看A股有没有筑底,以及对我们投资的启发。


一、28年间,2次大底的“秘密”


A股成立28年之间,其中,2005年、2014年意义非凡,究竟有什么提示。


首先,2005年。这年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2005年4月,证监会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成功解决了“大小非”问题。事后看,如果这个问题没解决,增量资金压根不可能大炒特炒。这是大大的政策底。


此时,估值反复磨底,在政策底出现之后,终于走出阴霾,非金融PE走出了19.77倍的最低市盈率。


之后,股价在2005年6月筑底, 估值底比股价底略领先约2个月。



估值底之所以领先于股价底, 是因为2005年盈利负增长,盈利下滑比股价下滑快,导致了估值回升而股价未回升。


那么,经济底是什么时候筑底呢?2005年三季度,即9月份附近。



当时,中国处于经济上行周期中的短暂衰退阶段,名义GDP增速从18.9%的高位,一路下滑至14.8%,最终企稳反弹。


整个筑底过程就非常清晰:政策底→估值底→股价底→经济底。所以,中国股市的起爆点,归根到底是政策。


再看2014年。


2013年5-6月,中国爆发钱荒。央行于当年6月21日向部分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且,在14年4月和6月,连续两次定向降准,一时间大水漫灌,流动性转向宽松。


无疑,这又是一个政策底部


而在2013年6月中旬,A股整体市盈率到达底部区域,上证综合指数仅仅10.16倍估值。而上证综指直至13年6月28日触及1849低点。估值底领先于股价底。


最后一个估计你也猜到了,经济底在股价底触底之后6个月,即16年一季度才见底。


综上,可以轻松看到股市筑底的规律:政策底→估值底→股价底→经济底。结合以上4个条件,A股有哪几条达标呢?


政策底,国家战略很清晰,高质量发展,叠加近期央行“放水”5020亿,试行稳健货币政策,这个很重要。


估值底,文章开头也提及了,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股价底,股价创新低,不确定是否筑底。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2018年上半年GDP数据保持在6.7%,成绩喜人。


4个条件,至少符合3个。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从历史规律看,A股确实具备筑底的特征。


所以,在全国人民都不讨论股票,对股票极度嫌弃之时,是不是入场的最好时机呢?相信你有答案。


二、谁能“抄底”中国?


当前,A股处于15年的熊市末期。但是,风格开始慢慢集中于“价值”。


17年以来的绩优牛市,来到2018年的下跌浪,也是价值当先,白酒、医药、大消费等等。


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一去不返,相反,A股在底部区域反复对“价值”的肯定,都是未来巨量资金的入口。


除了存量资金外,外资也积极布局A股的价值洼地。以北上资金为例,外资尤其偏好价值风格,如家电、医药、食品饮料等等龙头股,持仓规模已经高达5000亿元,影响力与国内公募基金相当。



从上表看,A股指数下跌过程中,北上资金有增无减,背后原因,无非是基于A股筑底,进行疯狂抄底,看好的不仅是几十点、几百点的波动,看好的是中国国运的一个大底!


当然,从市场风格和外资动向,都留给我们一条清晰的线索——行业龙头。

为什么会看中龙头呢?


第一,中国进行高质量发展。


这种经济走势,当年美国也曾走过,但凡读过金融史的投资者,都知道“漂亮”50行情,归根到底,就是经济维持横盘之下,龙头公司越来越赚钱,差公司亏到退市。


回看这两年,是不是这样?


第二,行业集中度提高,除了增加上市公司盈利弹性,也增加了其股价弹性。


很简单,一家赚钱能力强的公司,市场必然溢价。仅仅从最近中报走势看,业绩大增的龙头公司,股价反弹得最凶猛,比如柳钢股份,短短两个月升幅高达55%!


不难看出,在风格、资金的扎堆之下,行业龙头绝对有可能穿越牛熊,所以,养成“行业龙头”的投资思维很有必要。


我更倾向于从历史数据、行业数据中,整理了“行业龙头”的名单,毕竟,任何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后,希望大家用历史的眼光,与国运站在一起,如果想深入了解“行业龙头”,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行业龙头”名单。


本文为特约发布,不代表凤凰网财经立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