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蒙古“八项措施”再出重拳!监管风暴降临,币圈挖矿何去何从?

顾北 凤凰网财经 2022-07-26

来源: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

作者:顾北

“我们是拥抱监管的,现在政策不让搞,我们也不能冒风险,我们准备把矿场转移到国外一些政策允许、电价更低的国家。”

在“挖矿”接连被国务院金融委以及内蒙古政府点名后,某矿场负责人李小军对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表示,“目前比特币挖矿在国内已经很难生存下去了”。

“30万彩礼钱都赔进去了,这是我两年的工资,我不知道该怎么把这件事告诉女朋友。”最近刚刚爆仓的王礼在删掉了交易APP后,心灰意冷的对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表示:“不会再碰了。”

近日来,在多重利空因素的叠加下,币圈迎来了“史诗级”的大崩盘,无数人的钱包瞬间清零,一时之间,币圈哀鸿遍野,一些从业者和投资者也纷纷逃离。

此前5月17日,由于“首富”马斯克的“背叛”,币圈已经经历了一次“闪崩”。5月18日以来,包括国务院金融委、内蒙古发改委等在内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以及相关的行业协会已经密集发声,监管矛头直指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据比特币家园的数据,从5月17日至5月23日,全球约有100万人爆仓,爆仓金额共计1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0亿元。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在微博上有很多网友评论称,“这下币圈要凉凉了吧”“币圈人估计要跑光了”……

那么,在经历了马斯克的“背叛”和监管层的“施压”后,比特币矿场何去何从?“韭菜”们是否已经逃离?币圈是否真的已经凉凉呢?

从2013年就开始关注加密货币的行业资深人士张明对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表示:“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都是全球流通的,一两个国家的监管政策很难让其彻底凉凉。监管给前一段时间过热的市场降了降温,对于币圈而言,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挖矿在国内可能很难生存下去了,无论从环保角度还是碳中和的政策来看,政府都不会允许挖矿这种高耗能的产业继续生存下去了。”张明补充到。

金融委出手!
“94禁令”之后,币圈再迎强监管

2017年9月4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联合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资。七部门通知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央行等七部门的“9·4禁令 ”也直接导致了国内数百家小交易所的倒闭,火币、OK、币安等头部交易所也纷纷选择停止国内交易业务,转战海外,以躲避国内的监管。

而在近日,持续火热了一年多的币圈再次遭遇强监管,国内多个部门和机构相继发声,打击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

5月18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官微转载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银协和互金协会发布的联合公告,明确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5月19日早间,内蒙古发改委也发布公告,设立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举报平台,全面受理关于虚拟货币“挖矿”企业问题信访举报。

5月21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五十一次会议,特别强调“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

5月25日,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关于坚决打击惩戒虚拟货币“挖矿”行为八项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根据八类对象分别提出不同的打击惩戒策略,征求意见时间为2021年5月25日至2021年6月1日。

据了解,在这轮监管风暴中,这是国务院层面首次对于比特币挖矿与交易明确提出打击要求。

有行业人士向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分析到:“这份政策文件是由金融委这样的层级发布,可见其力度和重视程度有多高。接下来地方政府可能也会跟进表态,还会有相关的监管政策出台。”

至于包括国务院金融委在内的监管部门为何此时出台政策大家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行为,有分析认为原因可能有多个:

一是包括防范“热钱”资金利用比特币违规进出境;二是在DC/EP逐渐推广应用的背景下,清理规范数字货币概念和范围;三是碳中和趋势下,比特币挖矿过于耗电等。

实际上不只是中国,英国、美国、韩国等国家也都在考虑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5月24日在议会财政委员会接受提问时阐述了自己对加密货币的担忧,称金融创新有“冲昏头脑”的危险。“坦率地说,我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因为它们很危险,而市场存在巨大的热情。”

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也在5月24日表示,在保持安全的央行货币作为基础的情况下,存在竞争的空间,不断改善加密货币监管框架是非常重要的,监管框架应该随着加密货币汇率的发展而变化,与美联储相比,其他监管机构可能在加密货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挖矿与“大方向”违背,
矿场主迁向国外

在李小军看来,这次政府对于比特币挖矿的打击,并非突然之举。实际上,自中央提出“碳中和”以来,加密矿业对于监管政策上的担忧就没断过。

“之前行业内也一直在讨论,比特币挖矿耗能这么大,国家现在要碳中和,要绿色发展,会不会彻底把我们给关停了?”

“其实已经有一些矿场主开始把矿机迁向国外,也不光是因为政策和监管因素。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国家的能源丰富,电价更便宜,挖矿的成本也更低。”李小军表示。

此前剑桥大学另类金融中心公布数据称,比特币的总能源消耗介于40-445兆瓦时(TWh)之间,平均统计约为130兆瓦时,比特币挖矿一年消耗的电量约与荷兰全国用电量相当。

有研究显示,约65%的加密货币挖矿活动在中国进行,而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60%左右。约75%的矿工使用某种可再生能源,但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仍不到40%。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表示:“在碳中和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耗能的挖矿显然是与大方向相悖的;另外国内疫情好转后,中国很多工厂满负荷运转,另外夏季用电高峰期也即将到来,国内对电能的需求量非常大,打击挖矿,也是中央从全局考虑。”

那么,如果一些矿主仍然继续在国内挖矿,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呢?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律师在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或触犯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

肖飒律师认为,分析法律后果需要先确定“挖币是不是经营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挖币是增加虚拟币供给的行为,即生产token的行为,大概率被认定为经营行为。

“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挖矿行为客观上扰乱了市场秩序,倘若在个案中已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构成犯罪,最高刑期为15年;若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可按照行政违法,处罚20万元以下罚款(银行法修改后,这一金额将调整到2000万元)。

机构仍未撤退,老韭菜仍在坚守


币圈持续暴跌的“恐怖”行情,也让一些刚进入币圈的人纷纷“割肉”逃离。但对于张明这些币圈老人来说,则显得比较淡定。

研究公司Cornerstone Macro的数据显示,自诞生以来,比特币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单日跌幅超过30%的情况。

“监管是必要的,不然很多空气币、山寨币的乱象也会扰乱市场。接下来可能会进入熊市,但我不会离开币圈,我的信仰仍在。”自称币圈“老韭菜”的周峰对凤凰网财经《启阳路4号》说到。

周峰所说的“信仰”,是币圈常被提起的一个词,是指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坚定认同和支持。每当行情不好之时,币圈人也会开玩笑说“充值信仰”。

而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比特币的强势表现也为周峰等人的“信仰”充了值。据TokenInsight & CoinGecko数据,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比特币的收益表现远超其他主要资产类别。

实际上,即便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近期遭遇了“崩盘”行情,但依然有机构和大佬选择站台或“抄底”。而此前大量持仓比特币的MicroStrategy、灰度等机构,也并未看到其抛售的消息。

根据Glassnode的数据,摩根溪的Anthony Pompliano最近得出结论,比特币鲸鱼(持有1万至10万枚BTC的实体)在周三市场暴跌的高峰期买入了122588枚BTC。

据CoinDesk消息,5月24日,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就个人而言,我宁愿持有比特币而不是债券”。他还表示:“我有一些比特币。”

专家: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大,且容易被用于洗钱、非法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从2013年开始,央行等部门就已经发布相关政策,对其进行监管。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币圈持续的暴涨吸引了许多散户投资者涌入币圈,一些瞄准“新韭菜”的各种山寨币、空气币项目也层出不穷。可以说,牛市之下乱象丛生。

5月22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接受凤凰网财经采访时表示,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张晓燕表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提到目前热议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她表示,首先,据2018年统计,比特币25-30%的交易场景是非法的。再者,“虚拟货币”的交易缺乏有效监管,其价格容易被操纵,导致价格忽上忽下,波动剧烈。

“我很支持目前对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她说,中国的散户数量很多,中小投资者的共性是金融知识少,对虚拟货币的了解不够深刻。监管政策是在保护散户投资者的血汗钱。

证券时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比特币挖矿产生的能耗超乎想象,挖矿不仅消耗大量电能,更加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去年挖矿产生了6900万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量的1%,20年内可将全球气温提高2℃。耗费巨量资源生产并无实际价值的虚拟币,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道而驰。挖矿是“制造”比特币最核心的环节,对于挖矿的打击有利于从源头上打击比特币等虚拟币的交易炒作。

5月25日,据21世纪经济网报道,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在其评论文章《打击比特币炒作,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质》中表示,政府可考虑从三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加强比特币挖矿和交易监管,警惕加密货币底层技术能力强的投机者“挪用”经济中的流动性。

二是加强投资者教育。我们需要向公众明确,比特币只是一种市场产品,没有经过中央政府背书,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而未来对于异常资金的出现,监管部门也将不断强化治理。我们应该重新强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这个“价”是指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货币带来的价格上升。

三是优化经济下行时的宏观调控能力,除了扩张信贷之外,更要注重解决好地区之间公共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小军、王礼、张明、吴磊、周峰皆为化名)

-   END   -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