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强医药反腐风暴来临!院长频频落马,医药代表“人心惶惶”,药企被推上风口浪尖

来源:凤凰网财经综合

与民生息息相关且定价权高的行业通常被视为“黄金行业”,这些行业往往隐藏着巨大的灰色空间。在房地产、教育之后,医疗领域正面临着最强的整治风暴。

一场医药领域的反腐风暴正在降临。从医院端的管理层,到医药企业的销售人员,无一幸免:医院院长、书记接连被查,上半年平均每天“进去”一个;学术会议被迫延期或取消,医药代表“人心惶惶”,微信群纷纷解散......

这场反腐风暴的背后,是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也召开动员会,要求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风暴

7月21日,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报道,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资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部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3天后,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医疗行业反腐列为下半年医改重点任务。
7月25日,初次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在行贿罪规定中增加了新条款,提出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将从重处罚。
紧接着,中纪委在7月28日牵头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央及地方众多纪委、监委高级别官员列席或视频参会,将这次医药反腐的战略地位推向更高处。
随后,已有省份公开发布反腐工作计划,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
8月2日,广东、浙江、海南、湖北多省陆续发布通知,要求集中整治全省医药领域腐败乱象。
8月7日,上海市卫健委、市公安局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医疗机构重点围绕高值耗材、整治“红包”、回扣、医德医风教育等三个专项行动内容,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自查自纠工作。
同时,对于各级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经销商、医药代表等以各种名义或形式实施“带金销售”,给予回扣等的整治,以及强化医保基金监督管理等工作需在12月底前完成。
经济观察报获取的一份时间安排显示,这一年的整治工作,2023年7月底前是自查自纠阶段,宽大处理主动说明问题、主动投案的人员;此后十个月集中整治;2024年6月总结整改,届时将会出台一批制度文件或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此轮医药领域反腐,也被市场称为“史上最强”医药反腐风暴。
经济观察报采访的多位从业者均认为,这次反腐的部门联动,是非常罕见、非常高级别的动作,不仅连续出台文件,还实实在在地把院长们、董事长们带走了,这些真实的执法案例让行业震动。
据行业媒体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6日,全国已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院长、书记已达到168位,其中有约12起为涉事人主动投案。

(制图:赛柏蓝,引用、转载请注明来源)

哪些环节是“重灾区”?


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一直是“公开的秘密”,但随着监管部门越来越严厉地打击这种违法行为,一些医药企业开始用更加隐秘、复杂的方式,为其贿赂行为找借口。一方面,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通过各种途径向医院“渗透”;另一方面,高额的回扣也让供应商、代理商直呼“喂不饱”。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一家医疗器械代理商企业的内部人士刘铭(化名)介绍,目前业内平均水平是给医院内部人士提成20%-30%,销售人员拿到的提成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的是扣除医院“回扣”以后的1%左右,多的也只能到3%左右,“可能1万元的销售额,销售人员扣税后连100元都拿不到。”
“因为一个科室同类产品供应商不止一家,谁给的‘支持’大就用谁的,所以就越抬越高,不过目前我们这个领域的平均默认水平就是30%封顶,再涨喂不起了,也喂不饱。”刘铭直言,一些医院所谓的“大咖”,经常出门坐豪车、头等舱,没事儿就被请去开个会,而另一边的老百姓却不得不面对看病太贵。
今年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就曝光一起腐败窝案: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文俊和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文红,与供应商称兄道弟,肆意吃请玩乐、收受礼品礼金。医院在讨论购买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时,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明确反对,但杨文俊执意购买并最终达成。最终,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杨文俊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
在杨文俊影响下,该医院中层干部上行下效、各自盘算,纷纷利用手中权力非法牟利。最终,该院财务部原主任刘某文、后勤服务部原主任张某生、医学装备部原主任叶某光等科室长均被立案审查调查,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有的企业还以赞助科研经费、学术会议费等名义,进行不法利益输送。“所谓的学术会议太多了,就是为了圈钱,供应商也苦不堪言。”刘铭透露。
早在2021年,财政部曾公布对19家医药企业作出行政处罚的结果,其中包括恒瑞医药、步长制药、赛诺菲等国内外知名药企。其中,恒瑞医药主要涉及虚构费用,包括2018年以非本公司发生的机票等报销专家讲课费、点评费、主持费等。

近日,多个学术会议官宣延期。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8月以来,一周的时间,至少有10个学术会议宣布延期,涉及多省市医学会,也包括中华医学会。此外,还有部分学习班、培训班也在近日宣布延期举办。



有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尽管过去学术会议因为各种原因延期或取消也时有发生,但在近期医药反腐的紧张气氛下,部分会议的延期不排除是为了“避风头”,尤其是背后有药企支持的学术会议。


除了各种学术会议暂停外,医药代表们也如坐针毡。

由于此次集中整治明确指向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医药企业医药代表成为反腐的“风暴眼”。有医药代表表示,“今天一上午,(我所在的)一堆群都被解散了,不光是报销群,相关的项目群、会议群、沟通群等等,所有企业的相关微信群全解散了。”


在某医药行业聊天群中,诸多医药代表“分享”着各自省份最新的反腐动态,“有人销笔记,有人避风头”“讲课费想给都给不出去”“我们有些会议都暂缓了,你们的活动有受影响吗?”


甚至有药企要求暂时不允许在工作群里讨论工作,两小时后,群解散,直接改成单线联系,全体代表居家办公,不强制要求客户拜访。


还有几家外企解散学术会议项目沟通群,有一家企业还通知不再开会,也不赞助医生开会,代表也可以停止拜访。


有医药代表小陶(化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20年前刚入行的时候,曾经负责给医院医生药品报销及业务借款。他记得,就北京某区(县)一位医生1个月的提成款就能达到几十万元。


而近年来,为了降低药企营销费用,遏制带金销售、买空卖空、过票洗钱、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的出现,从2016年开始,医保控费、药占比、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制、两票制、带量采购等医改新政接踵而至。


“这几年,医院的医生见到药代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这也使得公司内部也会进行架构调整,幸运的是能在公司内部转岗,公司内部没有好位置的话,只能跟着产品转到下一家公司,又或是主动、甚至被动离开。”小陶说。
药企被推上风口浪尖

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市场整治还在继续。

有证券公司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此次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力度空前,医药企业需要做好自我检查,毕竟从近年国家的各项举措来看,反腐纠风工作愈发常态化、制度化,后续如何做好合规安全防范也愈发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

在全国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工作启动后不久,上交所也于7月31日发布了《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动态》,文件内容直指医疗企业的市场推广费审核工作。具体而言,上交所围绕“医疗IPO企业开展销售推广活动”向中介机构提出四大关注要点,一是各类推广活动开展的合法合规性;二是各类推广活动所涉各项费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各类推广活动相关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四是经销商、推广服务商同发行人及其关联方的关联关系及交易公允性。

上交所指出,医疗企业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往往较高,销售推广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颇受市场关注,销售推广费往往存在名目复杂、类别多样、可能用于隐性支出等问题,一直是审核关注的重点。

据财联社统计发现,以2022年的数据为例,销售费用超过10亿元的上市医药公司有89家,销售费用超过50亿元的公司有10家,他们分别是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步长制药、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百济神州、白云山、国药一致、大参林、华润三九。这其中又以上海医药的销售费用最高,这家公司2022年的销售费用高达140余亿元。

△2022年销售费用居于前20的上市医药公司


从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这一维度来看,有39家上市公司的这一数据超过50%。其中居于前三的都是科创板上市医药股,亚虹医药由于2022年的营业收入只有2.61万元,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55894%。值得注意的是,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的公司中,奥赛康、甘李药业、百济神州、誉衡药业、西藏药业、一品红、九典制药、步长制药等相关公司2022年的销售费用均超过了10亿元。

△2022年销售费占总营收超过50%的上市医药公司


卫健委会议后的第一个交易日(7月24日)至8月7日的11个交易日内,有149家公司的下跌天数超过7天,更有53家公司的跌幅在10%以上。

其中,吉贝尔(688566.SH)下跌时间最长,有10个交易日,累计跌幅高达26.12%,而丽珠集团(000513.SZ)、汉商集团(600774.SH)、恩华药业(002262.SZ)、ST南卫(603880.SH)在本轮下跌中出现了跌停。

股市重挫之下,上市公司掌门人被立案调查事件频发。

8月7日,人福医药(6000079.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艾路明于当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对此,人福医药表示,上述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日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

稍早一点,7月31日,赛伦生物(688163.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范志和于2023年7月29日收到上海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范志和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实施留置并立案调查。赛伦生物表示,本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8月1日,上交所对赛伦生物下发监管函。

7月5日,医疗软件开发企业卫宁健康(300253.SZ)发布公告,证实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炜7月1日被广东茂名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而之前有裁判文书显示,周炜在公司上市发行审核表决前夕存在贿赂发审委委员的行为。

除此之外,一份由国家审计署出具的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显示,自2023年5月底至7月,国家审计署派出的审计组对广东省(不含深圳市)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生产经销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该报告披露,丽珠集团、一品红(300723.SZ)和一方制药3家药品生产企业存在虚增销售费用套取资金用于公关等用途,药品公关费用远超研发成本,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021年至2023年5月,前述3家药品生产企业向1936家第三方商务推广公司支付费用,假借服务费用等名义套取资金40.77亿元,增加药品综合成本,推高出厂价格。

截至发稿,上述三家企业并未公开回应这一市场消息。

8月,已有超20家上市公司在投资互动中表态。百洋医药、五洲医疗、海思科、东星医疗等均表示,坚持合规运营,医疗行业反腐未对运营产生影响。
也有药企表示,医疗行业反腐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马应龙称,医药反腐有助于推动医药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公司始终以合规为底线,推动经营持续健康发展。华熙生物称,医药领域反复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贝达药业表示,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整治工作,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推动医疗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财联社、经济观察报、钛媒体等)

*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完整显示头条封面,一不小心,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更新,甚至有可能再也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凤凰网财经添加一个“星标”哦。


    👇【 热门活动推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