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快看!孝感这些“非遗”传统舞蹈你见到过哪些?

孝感文旅 2022-11-17

看了前几期的推文

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

咱们孝感“非遗”

不仅好吃,而且好听

但是看过今天的推文

大家就知道孝感“非遗”还“好看”

今天给大家呈现的就是

独具地方特色的

孝感“非遗”传统舞蹈


跟着小编一起大饱眼福吧 



1
传统舞蹈三节龙·跳鼓


三节龙·跳鼓是流传于云梦城东五洛寺镇一带独具特色的龙灯舞。是由当地人们世代相传的古老祭祀舞蹈演变而来,属民间广场舞蹈。


三节龙灯分龙头、龙身和龙尾三节,由三人表演,过去由舞灯三人站在石磙上或板凳上表演,后演变为广场表演。跳鼓用杉木做鼓围,牛皮做鼓面,为鼓侧有柄的双面鼓。表演人数不限,一手持鼓、一手拿槌配合三节龙投足跃臂,且敲且舞。整个舞蹈以奇异浪漫的扎制塑性,新颖活泼的表演形式,粗犷豪放的舞蹈动作,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的民俗画面。


三节龙·跳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
传统舞蹈安陆麒狮舞


“麒麟狮子舞”俗称“麒狮舞”,是湖北以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于安陆市涢水西岸至烟店镇一带。它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舞蹈,由当地人民世代延习、传承、演变而来,与其它吉祥祈福、求雨祭祀、劳作助兴等民间舞蹈一样,属于民间广场竞技肢体艺术。


麒狮共舞是它区别于其它狮子舞的最大特点。麒狮舞不分白天、晚上,亦不择广场、舞台,均可表演。表演时由五至六人参加,二人扮麒麟,二人扮狮子,一至二人舞绣球,主要表现麒麟与狮子相互逗趣的各种形态,具有憨厚、活泼、稳健的表演风格。


“麒狮舞”是秦汉时代以来狮舞的传承,又是古郧国文化相互融合的推陈出新。汉高祖时安陆已建县,麒狮舞在安陆延续了1000多年,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思想核心“孝”与“和”的精神内涵和广大人民群众孜孜以求的和谐、长治久安、家业兴旺、国富民强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


安陆麒狮舞入选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
传统舞蹈大唐竹马


安陆大唐竹马俗称“跑竹马”、“玩竹马”,因舞蹈人物原型来源于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的瓦岗寨英雄,故取名为“大唐竹马”。相传始创于唐朝,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心区域以安陆市雷公镇向京山县、应城市、广水市等周边县市及乡镇传播。


大唐竹马融舞蹈、击乐、歌唱于一体,每逢春节、元宵节或重大活动、喜庆之日,时有玩竹马的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大唐竹马不仅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民俗特征,还有民间传统手工艺特征和舞、乐、唱相融的多元艺术特征。而且对研究李白在安陆隐居十年和唐朝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本身亦具有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和传承实用价值。


大唐竹马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4
传统舞蹈杨店高龙


杨店镇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唐代,时称斗山铺,以驿站蜚声荆楚。这里将农耕文化与市井文化结合、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淳朴的民风相融,便衍生出了“杨店高龙”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

    

“杨店高龙”在正月十二晚举行开光仪式,正月十三出行,上庙、喝彩、游行,正月十五出灯。全镇127条龙灯穿行于杨店窄小的老街进行活动。杨店高龙有着悠久的历史,龙头有百余斤,龙身十三节,多用竹、木、布、纸扎成,龙衣一般用黄、青、白、赤、黑五色,传说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灯躯体内燃烛,舞龙者依先后顺序,适当缩短各节之间的距离,双手把住龙脚,龙头前有一人手持“龙珠”作指挥,从首至尾“龙珠”左右摆动,有如巨龙蜿蜒前行,其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其套路十分丰富,有“龙出洞、三点头号、拜四方,还有下钻洞、上翻身、龙映水等”,慢舞时雍容大度、优美抒情,快舞时激越奔放,别具一格,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所用的曲牌音乐喜庆动听,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杨店高龙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
传统舞蹈杨店高跷


杨店镇是古老驿镇,唐代时称斗山铺,以驿站蜚声荆楚。杨店镇人杰地灵,民风淳厚,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在此繁荣芬芳,并传承至今,尤以舞龙、高跷、“桃花”文化、“绿色”文化而美名远播,震撼四方游客,赢得广泛赞誉。

高跷,也称“拐子”,是一种由舞蹈者在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高跷起源于中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和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


高跷道具简单,但木质的选料很讲究,必须采用坚硬而有韧性的木质,如榆木、槐木尚好,柳木次之,腐木不可用。将选好的木头经过木匠加工成4-5尺长的木棍,木棍上扁下圆,脚踏板的设置,是根据高跷的高度而定,一般在3尺以上装置。个别地方的高度有五六尺。高跷的绑腿绳,一般是用布制成的,这样的绑绳既能绑紧,又不勒腿脚。


杨店镇素有 “高跷之乡”的美称。高跷在杨店延传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不同村砦的高跷各有其特点。其表演题材主要为历史故事情节,为表演摹本:包含有“演”和“表”两种含蓄的独特技艺,其风格就是省去京剧和楚剧的唱腔和省去打击乐器的伴奏,在表演造型上保留着京楚两剧的造型风格,表演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末、丑”五个大的行当。高跷的表演服装具有独特的风格,质量考究,描龙绣凤,色泽鲜艳,服式基本上依照明制,按人物身份,职业分别穿着茶衣,老斗衣祅裤等,武将扎靠,勇武人物着紧身的深衣包深裤,夸衣等。


杨店高跷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6
传统舞蹈邹岗旱船


孝昌邹岗《旱船》是孝昌县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是模拟水乡渔民在水上用船打鱼的生活情景,加以构思创造出来的。它的表演道具辉宏壮观,生活气息浓厚,是群众极其喜爱的一种民间传统技艺。

孝昌县邹岗镇,每正月初八至十五就表演这类“旱船”,“旱船”同“狮子”一样,是闹年、玩耍时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我们称之为“邹岗旱船”。跑旱船时,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并依据本家情形现编唱词,众人在后大声喝彩,乘船者则快速走步,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邹岗旱船”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人们扶老携幼、观者如潮,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情。在传统汉族民间舞队的表演序列中,旱船舞一般都是单人旱船,即船上只有一人表演。“孝昌邹岗旱船”将传统的单人旱船(或双人旱船)舞改造成为四人旱船舞,其旱船体积之大、装饰之繁复、演员服装之华丽多姿、典礼之规整有致、参演人数之多、演出之丰富多彩,相比其他地方的旱船舞,都是十分突出的,当为中国旱船之最。


邹岗旱船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7
传统舞蹈杨河高跷


杨河高跷是以应城市杨河镇为核心,流行于周边区域的传统民间舞蹈,起源于清朝中期,至今有200多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杨河高跷人靠踩高跷养家糊口,靠这种艺术表演维持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河高跷人以此改善经济状况,同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沿袭至今,杨河高跷多在大型节庆活动和大型展演活动中进行表演。

杨河高跷分文跷和武跷。文跷长1.5米,武跷长1米。上部安装有木制踏板,底部套有2寸铁箍,并配有多种打击乐器。在乐器的伴奏下,武跷上的人手拿“莲湘”,随着高跷歌曲边唱边舞;文跷上的姑娘们配合武跷人翩翩起舞,歌曲由一人领头,其他人附和,热闹非凡。乐器停止后,由掌锣人报出节目名称,武跷人手拿“天官赐福”的小旗随声附和,节目一个一个分别展出。


杨河高跷的传统节目有紫树高升、枯树盘兜、倒挂金钩、两朵金花、倒插金花、三朵金花、老汉挑柴、仙人搭桥、白鹤展翅、双飞燕、大砌罗汉、金狮落地、麒麟送子、拉犟驴等。其中拉犟驴诙谐幽默,颇受人们喜欢。这个节目是由王婆、大丑、“驴”三人表演的哑剧小品,聪明的驴不满王婆乱点鸳鸯,犟着不走,王婆和大丑使尽各手手段,强拉硬拽,人驴争斗,笑话百出。杨河高跷还有十多种传统歌曲,以及上十种传统乐器打击套路。


2009年,杨河高跷传承人万友元获得应城市“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11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题为“糯谷大丰收,高跷有传统”杨河高跷专题节目。2012年7月,杨河高跷接受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专访四天,节目在中央 电视1台、4台、7台先后八次播出,在海内外影响极大。该节目已成为全球孔子学院辅助教材。



杨河高跷不仅有着浓郁的乡土艺术气息,也能展示极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风情,是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和综合性民间艺术研究价值。随着时代发展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杨河高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仅限于节庆和特定环境的短期活动,老艺人年事已高,青壮年不愿意传承。因此,杨河高跷亟待抢救和保护。

杨河高跷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8
传统舞蹈双峰红旗村高跷


民间传统游艺与杂技项目——“老背少”,是孝感市双峰山红旗村流传数百年的彩妆故事。其特点为彩妆和表演。


每年的春节灯会、庙会和新春演出时期,作为保留的传统节目都会在群众中表演。令当地十里八乡的村民喜闻乐见,并在鄂北、鄂东地区广泛流传。 

彩妆故事表演重在彩妆,突出整体故事的形体美。其表演者只有一个人,男女均可。舞台上,一个经过精巧梳妆打扮的少女,手拿折扇,被一个老汉背着逛庙会,穿行在人群中。老汉在前,少女在后,少女是真人、老汉是彩妆的假人。彩妆故事让人产生幻觉,走在地上的双脚,看似老汉的,实际上是少女的双脚,被老汉背在背后的少女,实际是少女本身。乍一看,不会明白,看多了,更不明白。


后面的少女笑容可掬,前面的老者神情凝重。演员不断表演着老汉和少女两个人的动作。这些动作看似2个人表演,实际上都是表演者一人完成。老和少的动作优美、协调一致。使得观众不仅看不出一点破绽。还不断发问:一个人扮作两个人,一个人完成两个人的表演,不可思议。


此节目在红旗村一直是有家族成员表演,数百年代代相传。

双峰红旗村高跷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9
传统舞蹈魏河舞狮


应城市城北办事处魏河村舞狮队已经有1百多年历史了,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训练,遇到节假日进行演出。在队伍中上有七旬老人,下有二十几岁的小伙子,有的是全家男女齐上阵表演传统民俗文化,与舞龙一起配合最精彩,丰富了村民的乡村生活,也让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深受群众欢迎。


 "舞狮子"以事先制好的金毛狮皮,披于表演者身上,一狮两人,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两相配合,或站立,或疾行;配以锣鼓,贺拜设香案的官家或商家。有单狮舞和双狮舞多类,还有表演高台舞狮的,即叠起十张桌子,舞狮人由底层桌子一直舞上最高层;从桌脚舞到桌面,一层一层圈翻,让人叹为观止。


魏河舞狮入选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0
传统舞蹈打连响


 打连响是云梦县倒店乡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原名“打连厢”或“打莲湘”,也称“霸王鞭”、“金钱棍”和“玩花棍”,可在云梦倒店区域都一直称之为“打连响”。2010年《打连响》被列入云梦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打连响是表演者用竹竿或细木,在两端各掏一对孔眼,每个孔眼都串有2至4个铜钱(现改为铜片),两头扎有红绸或红毛线,手握棍的正中,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分别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肩、臂、前胸、后腰、腿、脚一起动,一边舞,一边唱,让观众心花怒放,有跳跃滚打式,有温情说唱式,唱舞结合,欢快激昂,声情并茂,舞姿铿锵,棍随曲舞,歌声悠扬。唱、念、做、打揉为一体,人棍相连无限风光。并敲打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很有节奏的响声,其歌曲多为当地民间小调。


连响舞旧时多为民间艺人串门卖唱的求生手段,表演时如蛟龙翻滚、群龙斗虎之状。在套路中有双击,有单打,有对舞,有群舞,男女老少都可参与,长短奇棍都可对舞,乐曲悠扬动听,舞姿特别迷人,其基本舞姿有黄龙缠腰、回头望月,跪马射箭、美女梳头、鸳鸯踩莲、鲤鱼扳子、雪花卓顶、燕子衔泥等等。一步三点头、睡龙翻滚、双龙拱拄、姜太公钓鱼、鹤鹰展翅和夫妻观灯为其高难度惊险动作。


自解放以来,倒店乡几代的民间艺人在原来地方几种打法的基础上,借鉴别人之长,不断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一支队伍往往由二十多名演员组成,有时还可以与腰鼓队组合,融入更多的观赏元素,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力求在传统基础上求变、求新、求特,着力将倒店打连响打造成观赏性、艺术性于一炉的高水准民俗节目。成立大公社时候,倒店打连响队伍初露锋芒,组织六十人的舞蹈队,唢呐和打击乐伴奏,到云梦登台表演。1965年3月8日全国第一个妇女节,倒店观音岗为庆祝妇女大翻身、大解放,组织几百人跳打连响舞蹈。1992年倒店打连响代表队受邀参加全国第二届农运会开幕式表演。1999年吴铺镇举行乡镇文艺调演,倒店连响舞获得二等奖。在县、市舞台上赢得不少的赞誉。参加第二届云梦广场舞大赛,荣获二等奖。在保留连响舞基本演示方式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内涵,融入更多的舞蹈元素,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流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久演不衰,其艺术形式颇受当地群众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打连响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
传统舞蹈四姑周氏高跷


四姑周氏高跷是大悟县四姑镇的一种民间舞蹈,极具综合法,不仅具有舞蹈、音乐、杂技、说唱因素,还有传统戏曲成分,能演出不同的故事情节。这种民间舞蹈仅在四姑镇上周家传承,周边村民均不会,演出范围主要在湖北省大悟县中南部的四姑、刘集、丰店、黄站、新城、河口、吕王等乡镇。


四姑周氏高跷已传承600多年的历史,肇始于明代洪武年间,发展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复兴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传承至今。周氏高跷为家族传承,徽旗上绘周氏图腾,其技艺仅周家人完全掌握,外姓人学不会。周氏高跷是大悟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舞蹈,脚下跷高138公分,脚上60公分,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因跷太高且富有弹性,舞者为保持全身平衡,双臂必须上下不停摆动,才能表演自如。欢腾、奔放、热烈、火爆是其基调,并能产生优美、风趣、诙谐的效果。动作主要包括“扭、浪、逗、相”四大技法。四姑周氏高跷的表演场面宏大,气势恢宏,表演队伍分大、中、小三种,大者180人,小者60人,中者120人。加上帮忙的,打灯笼的,往往排队几华里。


四姑周氏高跷历史上曾辉煌一时,并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每年正月表演时,很多外地人都慕名前来观看。时下,四姑周氏高跷这一民间舞蹈的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其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四姑周氏高跷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
传统舞蹈宣化李楼舞狮


李楼舞狮是大悟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湖北省大悟县中南部的宣化镇莲花村,地域性很强。该技艺源于明末清初的战争年代,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由李王寨李王后裔传承并发扬光大,目前已经是第七代嫡系传承。李楼舞狮分为三个部分:舞、唱、打缺一不可,作为舞狮时请狮子的开头及结尾陈词,即唱彩堪称是舞狮活动的点睛之笔,必不可少。

李楼舞狮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和舞狮流程及说彩艺术,自成体系。它以百兽之王狮子高大威猛的性格特点加以改造,融合狮子踢、跳、腾挪、飞跃等技巧,辅以方桌(1-7张)、板凳(1-12条)、手巾等各种生活道具及铜锣钹鼓铃等乐器,演出时将狮子的威猛和灵活、力量与柔美完美结合,将百兽之王狮子舞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观赏性极强。以玩方桌(1-7张)为例,表演时就有脚踩四盘架、金龙缠柱、倒插金花、黄莺展翅、蛤蟆过江、蟒蛇吐芯、半截滚、倒立四角、跳四角、燕子冲水、狮子起掌等绝技呈现、精彩纷呈,现场辅以铜锣、大鼓、钹演奏,热闹非凡。演出范围涵盖春节拜年、元宵庆贺、商业庆典、乔迁之喜、新婚闹洞房、升学庆贺、小孩生日及老人祝寿等众多场合。演出时节和演出场地不收限制,演出时长根据项目不同一般为1-2小时。


由于李楼舞狮技艺高超,花样层出不穷,现场感染力强,颇具观赏性等特点。在抗战时期,就得到李先念首长的亲自观赏和赞扬,在八十年代初期,李楼舞狮曾两次被宣化政府推荐到大悟县城参加舞狮表演并获好评。近几年来,李楼舞狮又声明外扬,曾先后多次被河南省新县政府邀请参加元宵节汇演,河南省光山县文体局邀请参加京九铁路庆典仪式等。但如今,李楼舞狮队的舞狮人员都已过不惑之年,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此技艺,该民间艺术面临失传的风险。

宣化李楼舞狮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3
传统舞蹈宣化大胜关道家火龙灯


宣化大胜关道家火龙灯是大悟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湖北省大悟县中南部的宣化镇,地域性很强。该技艺产生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有600多年历史,共有27代传人。每代传人3人,传艺时有一套严格的仪式,传承人还有一套“官称”,分别为XX帝、XX元帅、XX先锋。受传人需先经过考格考核,并发下重誓,再才能接受象征传承关系的元始天尊玉玺和传承秘籍。


大胜关道家火龙灯极具道家特色,并崇尚火德,全国罕见,区别于其它地区舞龙灯,它用竹子、苎麻、牛皮纸扎成,全长(连头、尾)12节,闰年闰月不增减。龙头、龙尾扎成“山”形,龙头绘有云蓬细账五人,云彩两边绘八仙法宝,龙身用两条红绸布置于灯下相连,龙灯躯体内燃烛,不管远看近看,都极具美感,龙爪为火,背为焰,龙脊组成三道山,俗称 “火龙”,龙头手柄到龙头顶4米高,亦称“高龙”。大胜关道家火龙灯出灯时亦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先拜印,请龙珠,再出灯,舞时两条龙对称出灯,动作一致,表演结束后还要进行送珠仪式。


宣化大胜关道家火龙灯能够在600多的传承过程中,保持其繁杂的仪式、规矩不变化,颇为不易。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每年正月玩灯时,河南罗山、信阳、湖北大悟、广水、红安等地区的人都慕名来看灯,热闹非凡。随着物价水平增长,演出费用增加(每次总费用大致15-20万),人们为安全考虑,大胜关道家火龙灯已不是每年都出灯,加之人生观的改变,年轻人正月间都外出务工,受传人不愿接受其誓言受传此艺,该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宣化大胜关道家火龙灯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孝感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

“非遗”传统舞蹈

你见到过多少?

哪些能勾起你童年的记忆?

-END-

景区预约

👇



往期推荐
@所有人,“锦绣山河,神韵孝感”游记征集活动开始了!


征稿延期!“最美孝感”旅游风光摄影作品征集活动静候你的佳作


放大招!孝感市旅游年票全新升级!100元游览33家景区!



编辑:孝游妹

审核:行天下

出品: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