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多年前属于诸侯国楚的湖北云梦,考古人为何能挖掘出一批秦文化墓葬?埋在这里的秦人究竟从何而来?这些秦人与当地楚人之间有着怎样的互动?不同地域文化又是如何实现交汇融合的?
《寻古中国·云梦记》第四集《郑家湖墓》,通过现代科技考古手段揭示墓主人的迁徙和生活经历,讲述秦大一统进程中族群融合的故事。
△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的部分文物
在郑家湖考古发掘中,除了大量珍贵文物出土,尤为难得的是一些人和动物的牙齿、骨骼保存完整,而这些遗存又将揭开怎样的历史面纱呢?
△科研人员对郑家湖墓地墓主人牙齿进行采样
两千多年前生命个体的饮食习惯,被封装在不同年龄长出的牙齿中。
科研人员通过同位素检测,寻找牙齿中隐藏的环境信息,从而分析牙齿的主人曾经生活的区域,揭秘墓主人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和迁徙行为。
通过测定骨骼中同位素的含量,可以追踪先民的饮食情况,由此推断出食物的来源地。当把这些不同时期的位置连接起来,便是一个人的成长和迁徙经历。
在郑家湖的诸多墓主人当中,M257是比较特别的一位。
出自墓葬中的印章告诉我们,他的名字叫谢,是一位秦人。
他的随葬品中包含两套楚式壶与两套秦式钫,两套楚式鼎与两套秦式鼎。楚式器物和秦式器物为何在一起?他是什么身份,又是如何来到云梦的?根据陪葬品中鼎的数量推测,他的身份等级并不高,根据青铜剑推测,他可能是秦国的武将。
△郑家湖墓地M257墓主人迁徙路线
经牙齿和骨骼同位素检测分析,M257墓主人在西北出生,幼年时迁移至江汉平原。
△郑家湖墓地12位墓主人迁徙路线图
郑家湖墓地的12位墓主样本中,7人出生于北方,5人出生于南方,其中9位有远距离迁徙经历。两千多年前,这个不同族群融合的地域样本,是秦统一过程中的大移民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郑家湖墓地M346墓主人印章
在郑家湖墓地中,还有一位叫谢的墓主人,她生前是一位25岁左右的女性。
△郑家湖墓地出土的动物骨骼
她的墓葬采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头蹄葬、殉葬牛马羊等动物头蹄的丧葬习俗,是先秦时期西北地区的典型葬俗。此外,她的墓葬中也有陪葬家畜家禽,这是楚地原有的葬俗。两千多年前,曾经生活在郑家湖的先民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呢?
△郑家湖墓地出土的板栗、桃核、大枣等
△郑家湖墓地出土的蒜头壶中检测出果酒的成分
吃大枣,吃板栗,喝果酒,吃淡水鱼螺,这或许是两千多年前郑家湖先民的生活。
△郑家湖墓地墓主人骨骼表面提取出的古代寄生虫卵
在显微镜下,两千多年前的人体骨骼表面,居然提取到了残留的古代寄生虫卵。在郑家湖11座墓葬中,有8座人体骶骨部位提取到寄生虫虫卵,感染率达82%。这与郑家湖先民的饮食习惯有关。鞭虫主要出现在瓜果蔬菜上,绦虫多寄生在猪、牛等家畜体内,而肝吸虫则通常寄生在一些淡水生物体内。寄生虫卵的检测数据在秦人墓和楚人墓中基本一致,但有一类寄生虫卵数据差异明显,肝吸虫卵。
在郑家湖墓地中,秦墓的墓主人骨骼样本检测出的肝吸虫卵少,而楚墓的墓主人数据则较多。说明秦楚不同族群饮食习惯还有不同。
郑家湖墓地考古研究,多学科联手让历史鲜活起来,活化了秦大一统进程中重要节点的历史场景。
△云梦县城街景
渔舟唱晚,烟火人家,这是今天的云梦。多少年来,人们在不断地追问我们从何而来?
9月14日,CCTV-1 22:30档,《寻古中国•云梦记》第四集《郑家湖墓》,以一个个鲜活的细节,为秦大一统历史进程中民族融合、文化交融做了生动的注解。9月11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寻古中国·云梦记》,第一集《云梦迷踪》,寻古泽云梦,探楚国崛起。↓
9月12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寻古中国·云梦记》,第二集《惊世简牍》
9月13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播出《寻古中国·云梦记》,第三集《探秘秦简》,再现秦的国家治理与社会面貌。↓△视频来源:央视一套
本公众号为公益文旅宣传,如有图片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