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正视另一个问题:女孩教育不应只有“底线教育”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与人明说”
01
女孩养育关乎家族
“女神节”谈女孩教育,不是应景,是女孩教育超乎一般。
奥地利关爱女孩协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
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
他们给出的解释: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澳大利亚著名的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夫在《养育女孩》中说:“当你(父母)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将把你(父母)教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
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女儿,实际上就等于培养出一个新的家庭,而女人对一个家庭甚至整个世界都特别重要。
杨澜童年是在上海外婆家长大的,舅舅经常在领工资的 周末带着她去最高级的红房子餐厅吃西餐,去淮海路照相,去看最新潮的立体电影。
舅舅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他认为,女孩要见世面,开眼界的女孩子更聪明,更有见识,以后会更有判断力,不会因为一块蛋糕就把她骗走。
杨澜的成功与她小时候在上海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可剥离的。后来她自己给女儿的教育,不但没有削减这种教育文化,继续传承了它,通过开阔眼界、阅读好书等培养女儿的智慧和气质。
02
养育怎样的女孩
应该养育怎样的女孩?这是每个父母都绕不过去的槛。更是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不断迷茫和妥协的命题。
女性生存危机存在两点:安全感不强和婚姻失败。有一本关于女性生存困境的书《天空的另一半》,序言里说“过去的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
女性职场中的职业方向,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给女性一种“女人果然不适合做这个”的印象,而女性吱声也容易陷入一种“我果然是不适合做这个”的自我催眠中。8小时职员+16小时母亲的模式,让女性压力巨大,产生职业风险或家庭冲突。
安全感与情感危机,这两方面问题,尽管与社会环境紧密关联,但在养育女孩中是否可以培养一些“内核”的东西。
吴晓松提出了养育女儿的“内核”: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构筑安全感。万一生活得不成功,让孩子懂得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想必有此心态的人生,定是 快乐的人生。
为女孩的未来而修炼“内核”,父母养育中产生的迷茫和妥协问题,一定是迎刃而解,因为给女孩规划的是未来生活的意义,而不是所谓的成就。
03
妈妈是本教科书
妈妈,对女孩的影响举足轻重。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在《母爱的羁绊》中说:在教育女儿这件事情上,父亲真的没有妈妈重要。一个内心丰富的,乐观的,独立而智慧的妈妈,在她的言行举止的熏陶下,一定能养育出内心丰富、聪慧善良的女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最好的榜样。一个控制欲望强烈的妈妈同样可以养育出“翻版”女孩。
妈妈对一个男孩的控制,男孩会因情绪关闭妈妈和他的通道,表现出忽略,装作没听见,男孩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
但女孩不一样,女孩遇到妈妈的控制,就会更加讨好妈妈,尽量满足妈妈要求,由此产生内疚情绪。反过来,妈妈对女孩的控制就会越发严重,女孩产生内疚感越深。结果,女孩整天变得讨好人,要不就讽刺、挖苦和要求别人。
因此,注重自身修炼的妈妈,是女孩养育的教科书。
04
创造成长的“自然”
创造“自然”。
四岁生日,吴晓松给女儿发了一条微博:亲爱的女儿生日快乐!感谢你看得起咱家,四年前赶来投胎,听说投胎的决定时间只有五秒钟,看来你心明眼亮有办法。我猜你一定是带着剧本来的,所以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着干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长大吧。唯一的希望是,你长大后的剧本里还有我们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都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我们只是剧本中的角色。尽管妈妈很重要,那也是一种积极地创造“自然”。除了自身影响,根据孩子性格,为她设计、创造不同环境和成长境遇。
有个这样的故事:
一个青春期女孩凌晨才回家,
过了几天,父亲约她外出喝酒:“尽量喝,喝醉,爸爸带你回家。”
那一晚,女孩醉倒在吧台上。
第二天,她一醒来,就看见了父亲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你记得昨晚喝了多少酒醉倒的吗?
一共是两杯啤酒跟五杯角HIGH,记住,这就是你的极限。
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办法永远在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知道你的极限,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05
女孩养育自有规律
女孩养育自有规律。
《养育女孩》的五个阶段,读懂女孩的成长。
第一阶段是0-2岁,重要的是培养她的安全感。
第二阶段是2-5岁,需要培养她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有趣和探索欲望。
第三阶段是5-10岁,帮助她如何与别人交往,处理和别人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选择朋友。
第四阶段是10-14岁,需要帮助她探索自己的内心,找到什么是她心中最想要的快乐。
第五阶段是14-18岁,让她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过往经历负责。
06
不只是“底线教育”
有人提出给女孩最好教育,应该是“底线教育”。说这种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女孩的一种保护,是让孩子从小学会远离伤害、自尊自爱,做一个有底线、有原则的人。
但是,“女孩教育”仅是“底线教育”,产生了一种新的教育歧视。“女孩教育”是“超乎一般”的教育,岂能停留在保守的“底线教育”,它应是每个女孩追求未来生命质量和生活意义的教育。
感谢您抽出
.
.
来阅读本文
女
孩
关注往期精彩内容
请扫码关注
养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