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诞生于1933年的红色经典文学,是前乌克兰籍的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作为影响了几代苏联人和中国人的一部文艺作品,其小说的内容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因此本文不再赘述。
今天要和读者们分享的是,我在俄罗斯网站搜索到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通常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化身)的人生影像,这些照片真实记录了他从小到大,直到去世的种种情景,看罢令人感慨丛生。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被誉为“黑海明珠”的俄罗斯度假城市——索契,有一座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下图),作家本人在此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尽管自 1928 年之后,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直在索契定期接受治疗。但有一段日子他生活贫困,经常没有钱租公寓。有时候,他的朋友会为他做这件事。在老布尔什维克日吉列娃的努力下,奥斯特洛夫斯基得到了这套公寓。互助协会和日吉列娃还为这个年轻的家庭提供了经济援助:当由于官僚主义的拖延,奥斯特洛夫斯基几个月都没有收到养老金时,她寄了钱。在经济上很难过的日子里,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写道:“有几天,房子里没有黑面包了。”在这里,在索契,他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二部分。
直到 1935 年才得到承认,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英勇生活得到了国家的赞赏。
1935年春,在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倡议下,·奥斯特洛夫斯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1935年10月1日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被授予该国最高奖项——列宁勋章。
他也被授予准将政委军衔。在此期间,他几乎瘫痪和失明。
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 1935 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年。“谁能想到我的生命会有这样一个幸福的结局,”他写信给他的朋友,“毕竟,如果说,我不小心死了,我不想死,那就是死在军队里,在岗位上,而不是在残疾人的后院”。1936年在索契的新房子里,奥斯特洛夫斯基度过了他最后的一个夏天。1936 年 12 月 22 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去世,年仅 32 岁。下面就发上一组“保尔柯察金”——·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图片。
奥斯特洛夫斯基一家,1908 年。左边第一个小孩,便是时年4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1914 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右)与他的母亲和哥哥 Starokonstantinov。
1923年,手持马鞭,腰别手枪的红军侦察兵奥斯特洛夫斯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妻子的结婚照。
1926年因伤病疗养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右边坐轮椅者。
乌克兰共青团成员访问奥斯特洛夫斯基,1935 年 11 月,索契。
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妻子赖莎·波尔菲里耶夫娜,1936 年,索契。
与母亲奥尔加·奥西波芙娜,1936 年 9 月,索契
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曾经也有报道这样说:”事实上,作者的妻子在他瘫痪后不久即与之分手,嫁给了他的哥哥。赖莎·波尔菲里耶夫娜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妻子变成他的嫂子,但是仍然和哥哥一起照顾他的生活。“
永远的钢铁战士保尔-柯察金——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碑。
“希望他不会再次成为新时代的象征”——当代俄罗斯年轻人对保尔-柯察金的评价
2014年,一位名叫伊琳娜·姆洛迪克的女心理治疗师,在俄罗斯网站发表题为《保尔-柯察金:世界观黑白分明的英雄》的文章。她在文中写道:
他是谁,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Nikolai Ostrovsky)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的主人公——一个男性韧性的典范和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还是为了生存而将人类的一切与自己分离的人?这取决于读者是在哪个时代熟悉这部作品的,以及他从什么角度看待主人公的。
直到最近,这位钢铁青年还是年轻读者的榜样。他与资产阶级进行无情斗争的意识形态落,在那一代青少年心理上永远关闭了寻找自我和成长的话题。年轻的共和国利用英雄,要求自我奉献,只提供巨大的贫困作为回报,他选择了保持自尊的唯一途径——无影无踪地把自己的全部献给神圣的思想,“这样它就不会伤得很重……”。狂热的政治理想俨然把他变成了一位受虐狂。尽管他做出了牺牲,但如果不是从痛苦中享受,那么从道德上的优越感,对那些不能牺牲这么多和遭受这么多痛苦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乌克兰人,所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郊区博雅尔卡小镇,也有一座奥斯特洛夫斯基纪念馆。塑像后面,是一排赭红色的平房,屋檐下、窗户四周装饰着白色的花纹,显得古朴而大方。这里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战友修建窄轨铁路(铁路仍在)的地方。馆舍曾是筑路工地附近的孤儿院。有人可能会羡慕这样的信念和不朽的公式,其中决定献身于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决定听起来不错。但是,作为男性韧性的榜样,向年轻一代传播的钢铁性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并不是共产主义建设者所看到的人格完整的标志,而是僵化、僵化、不成熟的表现。和黑白的世界观。基辅郊区的纪念馆前,矗立着头戴红军帽、向前冲锋的保尔·柯察金铜像。我们被赋予的几乎是圣洁的一种表现——能够忍受服务中的所有艰辛——本质上是一种分离的防御机制,它使我们能够分离出人类的一切:害怕、担心、感到寒冷、饥饿、痛苦的能力。这并没有什么英雄气概,这是一种心灵适应难以忍受的生活条件的方式。今天的保尔-柯察金
与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相比,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更加繁荣和轻松,对表现英雄主义的极端和要求更少。他们具备反思、个人逐渐成熟、选择个人意义和社会地位的条件。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保尔-柯察金不再是榜样。位于基辅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内,陈列着这位红色作家生平战斗足迹的图片。但对于老一辈来说,我觉得他还是英雄。吃苦受难的英勇能力,忍耐、受苦、分道扬镳的习惯和人的斗争需要,已经牢牢地融入了他们。而且,这些痛苦往往很容易消除,不再挽救任何人的生命,不为任何崇高的目标服务,而是习惯性的,不自觉地重复。任何以公式和简单的答案代替反思、怀疑和对意义的追寻,准备毫不妥协地与持相反意见的人作斗争的坚定信念的人,都具有保尔-柯察金的特征。只能希望他不会再次成为新时代的象征。然而,无论历史怎样评价,我觉得都要把这样一个事实告诉给本文的读者。据俄罗斯《每日新闻网》2018年10月12日,在《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秘密一文中披露: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一书出版后,直到 1991 年苏联解体,这部小说以苏联人民的 75 种语言总共出版了 750 次。而它在国外的翻译频率,比所有俄罗斯经典作品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