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文人之心,点石成瓷

BlancdeChine 2024-04-01


“中国白”Blanc de Chine 国际陶瓷大奖赛自2017年起已成功举办两届,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近千位艺术家的踊跃投稿。在多位国际评审专家的严格和多轮筛选下,两届大赛共评选出150件左右的入围精品。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系列微信旨在通过对大赛入围艺术家参赛作品的速览,为更多对艺术、文化和陶瓷感兴趣的人,敞开一个异想天开、感官丰富、妙趣横生的白瓷艺术空间。


■ 【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  第 3 期




自然之石无疑是中国自古以来与人们生活相伴的最司空见惯之物。即便在现代工业信息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这种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质仍然以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万千爱好者的迷恋追捧。


无论是妇孺孩童颈腕间的琳琅配饰,还是读书人手中把玩的篆刻印章,文房内点缀气氛的附石盆景,抑或是园林中营造山水自然的景观石雕,甚至于就地取用的山中奇石做摩崖石刻或景点地标......至于赏玩的石头种类,更是不胜枚举。


从原始时期至今的千万年间,人们搜尽了九州大地的名山奇石,并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石头的特质,融合当时的装饰、礼仪、神话、哲思建立了的众多独树一帜审美意趣。



“君子无故,玉不弃身,言念君子,气温如玉。”

——《诗经》


白玉凤纹环 汉代 故宫博物院藏


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

东坡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

彼米元章但知好之为好,而不知丑劣中有至好也。东坡胸次,造化之炉冶乎!燮画此石,丑而雄,丑而秀。


——郑板桥《竹石图》题跋


苏州留园 冠云峰


石头在中国人的心中,早已不是单纯的物质。它是天地造化之灵,是无比重要的认知生命的媒介;它蕴含创世之奥秘,凝聚自然之风景,寄托代代文人的哲思与风骨,承载中华千年的文脉与风情。也正因如此,才能融日常于无形,道虚空般无尽,几乎成为东方人基因中自带的想象力。


鉴于此,石之意象若是出自国人之手,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难成新鲜之感。


但我们不要小瞧艺术家的想象力。他们不愿意也不会被旧有的形式和惯性束缚,他们也总能发现那些被他人或时代忽视的事物本质与蛛丝马迹的关联。


本期介绍的入围作品,艺术家都从材料的本质出发,找寻到了“石”与“瓷”两种事物在物质和情感上的共鸣。笔者又将其分为了“实验之石”、“抽象之石”和“新文人石”三类。


“实验之石” 顾名思义,一方面艺术家试图从观念、视觉和材料上跳出人们过往对石与瓷的惯常认知;另一方面,在材料的运用和作品的呈现方式上,两位艺术家也确实做出了大胆的“实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冲击感。

如今地质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早已让人能够从物质构成的角度认识瓷土烧结的过程,发现其与地壳岩石诞生的相似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曾经充满玄秘的道家万物转化思想中,又增添了一层明晰的理性科学的时代色彩。而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从“实验之石”的作品中感受出来。


“抽象之石” 的艺术家思维则更加单纯地专注于纯粹的形式表达。他们将石头原本的形态概括、抽离、组合、转化,形成带有全新个人艺术风格的新视觉语言。这种语言既具有现代极简和构成的形式,又不脱离传统典雅高洁的气质,配合白瓷温润素净气质,将唯美的视觉感受提升到近乎极致的状态,有如希腊雕像般对的真实背后的理想的追寻。


相较起来,“新文人石”中的作品就显得温暖近人,既不是科学家般的“狂想”,又不是哲学家般的“理想”,他们更似身在庙堂心在江湖的文人,温文尔雅、方圆有度。


正因为深厚的文化积淀,让“石”与“瓷”这两种同属于中国悠久历史的物质和文化双重符号,在现代中国的陶艺中碰撞出了有底蕴的新意尤其在西方艺术理论和形式已大行其道的了几百年的现当代,强烈的颠覆与视觉冲击终归还是会带来一丝审美疲劳,此时神秘而悠远的东方之美正一如既往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逐渐融合进新一代艺术家的审美与感知。


传统文人的时代已然远去,且看今日的艺术家如何“点石成瓷”。





实 验 之 石 


孙 月

中国 1989年生






影地质实验室计划

尺寸可变

2016年 


(下图请横屏观看)

“时间”也许是重复和缺乏新鲜感的无聊之物。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 复之中,我时常忘记时间的存在。时而突感时间停止,自觉卡在时间的空隙 之间;时而又惊觉时间交错,今夕如昨。因对时间的感触和兴趣,我试图寻 找到一种非科学的、自然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时间。模仿自然界中泥土沉积 的过程,每日枯坐工作台前, 用瓷土的方式记录生命。






WONG 

HO LUN

中国香港 

1984年生






<Mountain Water> - Laozu’s Garden 2.0

《山水-老子的花园2.0》

60cm x 360cm x 120cm

白瓷,发酵面粉

2018年 



这些作品是对中国文人石观念的转化,它们用瓷和中国传统蓝色色料(青花)制成。转化的想法来自于制作过程,不同的物质与瓷和“中国蓝”混合,烧制过程中窑内会发生不可预知的反应。这些独特的随机形式是由(火焰与物质的)自然的规律呈现出来的,这让我想起了文人石,它也是在岁月与自然中形成的,而我的作品则在烧制的窑炉中形成。

我被古时建盏制作过程中的自然随机和开放所吸引,并继续用这个概念来创作。

从材料的选择到加工烧制,都充满了随机和奇迹的可能。天气、陶土或釉料以及烧制方法等因素都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与现代艺术家追求精准的工艺理念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用基本的配方混合不同的陶瓷材料,尽可能减少对整个制作过程的人为控制,烧制过程中作品结构会发生变化,产生随机的结果。我们本可以控制很多事情,但我宁愿顺其自然,我尝试模拟自然的形成探索不同的组合,想象一下熔岩变成岩石,煤变成钻石,石头变成沙子的过程,就这么简单。






抽 象 之 石 




洪美连

中国 1991年生






石相系列

34cm x 18cm x 20cm

白瓷

2019年 



在一次泥料回收的过程中,我捡起一块破碎的泥块,发现它自然开裂的肌理像极了自然风化的岩石表面,却又比岩石的肌理更加丰富,锋利的边沿和不规则的形态好似断裂的岩层,粗矿、大气却又细腻。突然间,这种不加修饰的原始的美与我长期关注的赏石之美在我脑海里激烈碰撞,这两种不同的审美形态有可能出现在一个事物上吗?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做了第一次尝试。

在《石相》系列作品中,我改变了以往《石境》系列作品的艺术形式,把赏石的孔洞与空间变化跟泥块自然开裂形成的肌理与形态相结合,尝试将重点放在泥性的表现、形式的碰撞、偶发与控制、天然与雕琢,以及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当中,创作的过程也因不可控因素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







新 文 人 石 



李 芸

中国 1991年生






7.5cm x 8.5cm x 1.5cm

白瓷,木

2019年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儿时的记忆,妈妈是园艺师所以我自小与植物为伴,外公家边上巨大的自然苗圃是我的乐园,彼时知道盆景中有一种借死树枯枝给活树做桩的技术,令枯木重显生机。

研究生毕业后在山里做了自己第一个工作室,期间在工作室四周收集了不少好看的枯木,儿时的记忆逐渐泛起,创作的灵感也逐渐清晰,经过试验后采用德化高白瓷泥制作成相似结构的部分如同枯枝的新生延展开,令其如赏石般重获新生,给枯木赋予顽石般更加坚韧的自然生机。





柏小波 

中国 1984年生






《山·语》




彼得·沃克斯曾提出“抛弃传统制陶瓷的方式与审美观念和实用性功能,以放任、自由、随性的创作理念,尽显陶瓷泥性的魅力,张扬艺术家的热情、个性和新观念。”我以德化白瓷材料作为媒介,更注重利用在传统瓷塑里被认为是缺陷的瑕疵和肌理,作为审美需求,并以追求偶然性、随机性为效果有意无意地制造残缺变形与透空形态的空间,成为我对白瓷所表述的言语。







艺术家是伟大的创造者

欣赏者亦是


让我们与创造者同行

捕捉真实世界之上那有趣而独特的灵魂




图文 | Kelly



点击

第三届“中国白”报名开始了!

了解更多大奖赛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