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投资】洋河护城河分析

进取的刘先生 刘先生说投资
2024-09-22
洋河股份的核心资产是洋河酒厂,就是酿酒卖酒的。细分来看,以生产销售浓香型白酒为主。主导产品为“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蓝色经典系列”。

 

2018年,洋河卖出白酒21.4万吨,营业收入241.6亿,净利润81.1亿,稳坐全国白酒行业老三。公司总资产495.6亿,其中负债159.4亿。负债主要由经销商购酒提前打款、未付的税金以及未返还给经销商的销售折扣构成,公司有息负债几乎为零。这部分负债可以认为洋河在利用行业地位占便宜。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大酒厂的发展历史。洋河股份2009年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布的最早数据是2006年,当年洋河年营收10.4亿,净利润2.8亿。彼时的大哥是五粮液(你没看错,不是茅台),营收73.9亿。洋河营收排在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和汾酒之后,位列第五,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弟弟”

 

而十几年后的今天,洋河已经坐三望二,和老四的泸州老窖的差距也在逐年增大。按照净利润来计算,洋河十二年复合增长率32%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洋河过去十几年的快速成长?更重要的是这些因素在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分析好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洋河的护城河在哪里。

 

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有个著名的花钱矩阵。
  • 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效果也讲效率;

  • 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效率;

  • 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不讲效果只讲效率;

  • 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不讲效果也不讲效率。

 

大部分白酒企业归国家所有,是典型的第四类,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不讲效果也不讲效率。这一模式造成了,人员从上到下都缺乏有效的激励,工作效率主要依赖于个人的职业操守和情怀。核心管理层在面临利益纠纷时要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漠视真正问题,要么干脆自己挽起袖子参与进去,以补偿自己多年对于企业的辛勤付出。

因此,这一类也成为了贪腐的重灾区。做的高明的手段很多,定向增发、关联业务、复杂的产品线等等。再或者简单粗暴,直接做起了卖酒权的权钱交易。历史已经给出了无数例证,我相信未来类似的故事还会不断重演。

 

我们再来看洋河,2002年以前,全部属于宿迁市国资委控制下的洋河集团,是宿迁市的老牌国企,是典型的的第四类。通病洋河一个不缺,而且病得更重,体制僵硬,反应缓慢,白酒销量降到历史低点,洋河酒厂2001年销售额2个亿,员工工资发放都出现问题,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破产。

 

洋河集团采用被逼无路,向死而生。2002年底,洋河集团拿出优质资产洋河酒厂,联合上海海烟物流有限公司、南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法人股东和14名自然人股份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洋河集团持股51.1%2003年洋河推出“蓝色经典系列”当年销售额3亿,比改制前增长50%

 

2006年,洋河酒厂再次改制,改制的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加大管理层持股调动管理层积极性,二是吸引战略投资者进入,为上市准备。20063月,股份公司向管理层控制下的蓝天贸易和蓝海贸易定增2200万股,管理层持股达到了30%,国资控股比例下降到38.6%,由国有控股变为国有参股企业。第二年营收增长60%


时至今日,洋河的股权结构中,宿迁国资委控制的洋河集团持有上市公司洋河股份34.16%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上百位核心管理层控制的蓝色同盟持有上市公司洋河股份21.44%的股份。前董事长杨廷栋个人持有0.85%的股份。另外还有销售和生产中层持有的少量股份不显示在股权结构中。



今天收盘洋河市值1634亿,我们按照23%计算,有超过350亿的个人资产与公司的经营息息相关,企业每赚的一块钱,都会乘以市盈率反应在自己的资产上。

 

通过两次改革,洋河将核心管理层、销售生产的中层员工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绑定在了一起,完成了从“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到“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模式的转换。


而且,这种股权结构实现了不同利益方的制约。第一大股东洋河集团仅持股34.16%,管理层及其合作伙伴所组成的第2、第3、第5、第9大股东合计持有股份36.16%,公众大约持有股份超过20%


这种结构决定了没有任何一方可以一家独大胡搞乱搞,同时弱小的公众群体在这种股权结构下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是需要各个利益方争取的对象。

 

我认为,这种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洋河成功最关键的因素,也是洋河竞争力的核心。这种尊重客观规律的激励措施,比其他白酒企业的纪律高压、情怀营造,职业道德约束可是实在、有效和可怕得多。

 

决定很多事情的关键是想不想做,如果真的想做就一定能找出办法。这种生产力关系造就了洋河在白酒行业与其他企业有些不同的做法。给人整体的感觉像是在一群杨优处尊的贵族子弟中,突然冒出了个勤奋上进、勤俭持家的好少年。

 

具体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对于制造业,最重要的一是产品,二是销售,这两点做好了,进而产生品牌。

 

产品力

 

产品力是竞争力的核心。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说对了一半,产品的品质的确是决定性因素。

 

产品的品质是一个酒企长久存活的根本。茅台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它一直坚持品质优先,且从未放松过。而反观白酒历史进程中的秦池、孔府等,他们虽然通过央视标王等宣传红极一时,但是没有产品品质根基,最终有跌下来的一天。

 

洋河酒厂地处江苏宿迁,不同于传统酿酒大省四川等内陆地区,沿海的宿迁风多,微生物不易聚集,相较于内陆酒的深厚,酒味偏寡淡。

 

洋河突破传统以香味分类的传统白酒分类标准,突出酒体绵柔特点,创造了绵柔型白酒质量新风格。相比于其他白酒,绵柔型白酒入喉绵柔润喉,刺激性低,不易口干,不易喝醉,饮后舒适,相比于其他高度白酒更加健康。这种白酒较为适应商务饮酒需求和年轻人对白酒的要求。聪明的洋河人硬生生的将这种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当前洋河已经形成了以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为主导的蓝色经典系列,以及苏酒、双沟、洋河大曲等高中低段全覆盖的产品体系。

 

主导产品海之蓝100+,是白酒主流价位段;天之蓝300+,是商务、聚会宴请核心价位段;梦之蓝根据酒品质差异,分为梦一(300+,仅线上销售)、梦三(500+)、梦六(700+)、梦九(1500+)、手工班(2000+)。根据最新数据,蓝色经典系列占洋河营收85%。对比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浓香型白酒企业,从产品线上说,洋河是清晰合适的。

 

多年来,洋河一直重视白酒品质的提升。虽然很多老酒鬼对于洋河酒的品质不认可,但是味道本身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而且有很强的地域差异性。洋河每年卖出20万吨以上的白酒,仅次于牛栏山二锅头位居全国白酒销量第二,数据本身就说明了洋河酒的品质大多数人还是认可的。

 

光有品质还不够,还得有产量才行。

 

浓香型白酒的限制因素在于时间。酿造浓香型白酒,最核心的因素是酒窖,酒窖时间越长,里面的窖泥越好,优质酒的产出率就越高。




洋河现有洋河、泗阳、双沟三大产酒基地,酒窖7万多口,其中明清窖池2020个,最长的窖池窖龄超过600年。这些窖池是洋河最大的宝贝,浓香型白酒企业产品力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这些窖池上面。

 

根据洋河调研显示,洋河规划年产原酒20万吨,实际产酒16万吨。2018年年报显示原酒品质全面超历史。根据企业与投资者互动记录,这种品质提升一方面是口感,另一方面就是优质酒的比例。洋河当年每年优质酒比例超过60%,其中可用于梦九的占5%,即8000吨,可用于手工班的2%,即3200吨。

 

但是,当年产的酒不能当年卖,品质越高,需要存储的年限就越长。比如,官方公布口径,海之蓝基酒存储时间3年以上,而梦九、手工班等高端白酒则需要存储20年以上。多说一句,个人猜测这个说法有可能有宣传夸大的成分。毕竟茅台基酒存储4-5年,同为浓香型白酒的五粮液基酒存储2-3年。

 


 


但是不管怎么说,基酒需要一定时间的存储是确定的。洋河目前储酒能力100万吨,实际储酒70万吨。具体这70万吨就怎么个构成,是企业核心商业机密,不告诉。个人猜测,每年生产的非优级基酒当年就灌装出售了,因为没有存储的价值。存储的70万吨应该都是优级酒及更高级的基酒。而且从这两年,洋河不断增加存储高端基酒的陶坛也可以一定程度印证。

 


 白酒的特点是越陈越香,也没有过期一说。高端白酒都需要加入一定比例的老酒和一些品质更高的调味酒。因此,一定数量的陈年老酒也是酒企的宝贝。

根据洋河自己的说法,洋河拥有一个百年地下酒窖占地2000平方米,共有3800只陶坛,这里的酒是扩建洋河槽坊时,在一棵黄杨古树下挖掘而出,是洋河最为珍贵的窖藏,在白酒行业来说也是独一无二。但里面到底还剩下多少酒就不好说,酒窖是在抗战前发现的,如何在战争激烈的江苏安然度过抗日战争和内战,如何安然度过文革,都是疑问。个人倾向认为宣传形象的意义更大一点,但是这3800只陶坛储存的应该都是洋河最优质的酒应该问题不大。
70万吨基酒,特别是其中留下来的陈年优质老酒,也是洋河产品力的重要组成。


 

把目光往未来看,洋河是当前原酒产量最大的白酒企业。近年来,基酒的优质酒比例不断提升。巨大的基数加上逐年提高的好酒比例,我们可以相信,洋河在未来中高端酒的产量会进一步提升,意味着从产品力的角度,洋河是在向好的。

 

销售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没说对的那半,就是忽略了销售对于白酒行业的作用。

 

对于全国性的白酒企业,渠道建设至关重要。如果只靠企业自己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专卖店,设置营销机构,这对白酒企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庞大的人员和机构设施,很难完成。而且,相较于产酒这样高利润的工作,白酒销售的利润相对于渠道建设的消耗,得不偿失。

 

因此,目前白酒企业都在依赖各种渠道推广各自的产品。好的渠道建设能够协同渠道经销商与厂家的利益保持一致,经销商积极性较高,并且厂家对渠道控制到位,避免发生价格体系掌控不足,产品窜货等各种问题,差的渠道管理就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价格倒挂,渠道利润不足导致经销商积极性不足等等,进而影响产品销售,甚至削弱品牌的竞争力。

对于浓香型白酒,渠道的作用更重要一些。因为浓香型酿造工艺决定了,要产出好酒必然伴随着大量的低端酒。比如洋河2018年白酒销量21.4万吨,但其中蓝色经典系列仅占约三分之一,即7万吨;五粮液2018年白酒销量19.1万吨,但是核心高端酒普五及以上也就是1.5-2万吨的水平。

低端酒品质差异小,渠道销售能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要大于高端酒。如果不具备中低端酒的销售能力,大量滞销的低端白酒就会成为浓香型白酒企业的巨大拖累。

 

主流的白酒渠道采用大商制。简单点来讲,酒厂将全国划定为若干个范围,每个范围选择一个总经销商,全权代理白酒在这个区域的销售,负责推广、销售等业务。

这样的好处在于,酒厂省事,相当于将酒卖到大商就没事了。坏处在于,酒厂对于经销商缺乏管控,对于终端价格也缺乏敏感性。典型的例子就是,2013年五粮液逆势涨价,渠道压货严重,降价销售,造成出厂价与终端价倒挂,严重影响品牌和销量。

 

大商制是目前绝大多数白酒企业采用的模式,虽然不同的企业采用了缩小大商制销售范围,加入直销等模式,但本质没变。

 

而洋河采用“1+1”的经销商模式。即在经销商处派驻酒厂业务代表或成立办事处,承担市场开发、品牌推广、消费者培育等工作,经销商只负责物流和资金周转。这种模式下,经销商相当于自带资金的酒厂打工仔,以前卖酒靠经销商,现在卖酒靠自己的员工。屁股位置坐正了,酒自然卖的好。

 

本质上来说,这种模式是酒厂分得了部分传统大商制模式下经销商的利润。但是由于这种模式的高效,整体销售额变高,同时酒厂在白酒产业链中话语权最强,因此这种模式对经销商依然存在吸引力。

 

洋河自己在财报里说公司拥有一支行业内人员最多、理念最新、执行力最强的营销团队,与近1万家经销商合作,拥有3万多名地面推广人员,同时不断加大深度分销模式。公司目前拥有中国白酒行业最强大的营销网络平台,已经渗透到全国各个地级县市,渠道的高速通路已经基本搭建完毕,为未来的市场拓展和品类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个不是吹牛,2018年洋河年报中,销售人员5259人,而年销量仅少2万吨的五粮液只有658人,这就是差距。

 

这种模式是公认先进的模式,也是众多酒厂学习的方向,比如茅台酒厂新老总李保芳就提出要向洋河学习,大哥向三弟不耻下问。

 

但是,三弟也不是这么容易学的。要知道经销商和酒厂存在着千丝万缕的权利和利益交换,茅台历任管理者落马无外乎销售权批条带来的权钱交易。销售渠道不是想改就能改的。卖酒权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就是切切实实的利润。酒厂是国家的,利益是企业的,但得罪的人是自己的。所以,几大酒厂在经销商改革、产品线削减等触及核心利益的改革时,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酒好不好喝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是洋河卖酒能力好,确是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洋河2018年卖出白酒21.4万吨,在全国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低端酒王者,牛栏山二锅头,两者都卖白酒,但是生意严格来说不具有可比性。

 

 

 

品牌力

 

产品力和渠道力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品牌力上。白酒不仅仅是饮用价值,交际的价值也占了很大份额。请客喝什么酒,更多的是体现了请客者的面子和对被请者的尊重程度。最尴尬的情形就是,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两瓶好酒,但是被请的人却不知道这酒值多少钱。因此在请客喝酒时,人们天然的倾向选择全国人民都认识的酒。这就使得白酒的品牌力变得尤为重要。

 

品牌力是洋河在白酒企业竞争中的最大短板。目前,茅台、五粮液和国窖1573是公认的三大高端白酒,洋河还处于白酒新锐,跟这几个老大哥的名号还没法比。

 

但是,洋河近几年品牌推广做的非常不错。从精准选取央视广告推广,到海天梦系列的广告词,以及蓝色经典整体形象的打造。洋河的梦之蓝系列已经俨然变成了高端白酒系列的一个有力竞争者。要知道在几年前,很多人还不知道梦之蓝,洋河还在推广海之蓝,在100价位带厮杀。

 

品牌力方面,洋河呈现出了一个积极的后进者的姿态,现在步子已经迈入了第一梯队,还需要跟进一步。

 

总的来说,洋河护城河的核心是优秀的股权结构,是管理层与企业真金白银的利益绑定。而这种优势渗透在了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等各个方面,促成了洋河十几年的快速增长。

虽然,随着老一批持股管理人员或退休或功成名就,以及未持股新的核心管理人员就任,股权结构这一核心优势有所削弱,但是核心优势还在,未来3-5年无忧。作为小小小股东提个建议,洋河当前,应该趁着估值低估,进行股票回购用于新管理层和中层的股权激励。

洋河当前为刘先生第一大重仓股,分析中可能出现盲目的乐观,请大家甄别对待。

以后小硬文会开通打赏,小软文就算,看了觉得有收获的老板敢打赏,我就敢接着。开通打赏文章作者名字会变成刘小姐,实际还是刘先生写的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刘先生说投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