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年办案量冲击1500件(调解+速裁)
来源:海报新闻 半岛记者 李珍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2019年8月20日,在黄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里,一个最新安装的服务系统吸引了不少来立案的当事人的注意。
这是黄岛法院在全省法院系统中率先安装的“智能风险评估”系统。系统的主页设置了16个板块,包含了16类民商事案件,点开其中“离婚纠纷诉讼”会出现“案情补充”、“法律意见书”、“风险评估”三个板块。案情补充是一个调查问卷,里面列出了此类案件当中常出现的情况,当事人在选择后点击确认,会马上生成一个法律意见书。法律意见书当中包括法律意见、行动建议、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件四个部分。点击风险评估会形成评估报告,内容包括耗时成本即平均案件耗时,申请调解的时间,诉讼花费等要素。在建筑合同纠纷中,记者看到,此类案件的平均诉讼花费将近两万元,但调解的花费为“0”。系统当中,诉讼流程和调解流程也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这是黄岛法院推进“分调裁审”工作的一部分。8月20日上午,全市法院“分调裁审”工作推进会在黄岛法院召开。
据了解,自2018年实行网上立案以来,黄岛法院已经实现民事、商事、执行等各类案件100%网上立案。案件受理后,如何精准甄别分流,实现调解、速裁、精审高效结案,成为立案庭协同各部门实现“繁简分流”的关键一步。
黄岛法院立案庭充分运用“分调裁平台”与“审判云平台”两种系统的运转衔接,受理案件后,对经筛选审查认为适合诉前调解的案件,依托诉前调解免收费用、程序简化的优势,由委托调解员开展调解。为预防办案周期过长,案件分流前,立案庭对建设工程、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等可能需要鉴定的案件,与当事人充分沟通,把鉴定事项纳入诉前程序,在专业法官指导下完成鉴定,有效缩短了上述案件的审理期限。
2017年,黄岛法院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法院自主管控、法官即时指导、分调裁无缝对接的调解中心,依托人民法庭、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设立了9处人民调解工作站,形成了 “一个中心辐射九个工作站”的调解网络。
调解中心成立后,先后吸纳了一批退休法官、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和法学毕业生任调解员,搭建起“以老带新”的40名调解员队伍。2019年5月,“海西人民调解委员会”入驻中心,为司法部表彰的国内著名调解员刘华明专设调解工作室。区政府把调解中心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创新实践,每年拨付200余万元资金支持,极大地提高了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事业的积极性。
2019年1—7月份,诉前调解结案达3500余件,占民商事诉讼案件的22%,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用500余万元,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得到当事人的广泛认可。
为贯彻省高院张甲天院长提出的“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达到80%、简易程序中50%以上速裁结案”的“八零五零”目标要求,黄岛法院重新组建8个全额速裁团队,打破部门界限,在全院范围内“海选”,挑出各审判领域的“行家里手”,从全国办案标兵史丽丽等青年法官中,组建速裁攻坚“破风手”。
速裁团队由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和人民调解员组成,按照“1+2+2+N”的比例搭配,首创人民调解员编入办案团队新模式,形成调裁融合、一体推进的工作机制。
速裁团队拥有自主简化审判流程的权限,可以充分运用要素式审判、巡回审判、远程视频审判等新型审判方式,可以使用令状式和表格式裁判文书,赋予了充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速裁团队法官史丽丽告诉记者,她负责处理道交纠纷案件,以前每年结案在850件以上,这次调整到速裁团队,可以优先选择案件,今年要尝试突破15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