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造谣者父亲称只是“开玩笑”?当事人:赔偿不要了,刑责追到底

法者心声 2022-12-05



正常去取个快递

却被人造谣“出轨快递小哥”


最后因为这段谣言

搞得自己工作丢了、人也抑郁了……


造谣者却像个没事人一样

继续经营着自己的小商品店


这样的事情

就发生在杭州女子谷女士身上

(此前曾化名为吴女士)


今年3月,谷女士和男友离开北京,决定在杭州定居。四个月后,一段9秒的视频和几十张伪造的聊天记录打破了两人的平静生活。


视频偷拍于7月7日傍晚,画面中的地点位于小区东门的快递驿站,拍摄角度由下及上,直至谷女士完全入镜。

当天,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碎花连衣裙,站在堆满快递包裹的货架旁,相貌清晰可见。拿着包裹、手机的三个男人在她面前走动,没有人注意到,不远处有人按下了录像键。

被偷拍视频部分画面

偷拍者是驿站旁的超市老板郎某。随后,他将视频内容发到当地一个275人的车友群里,并与朋友何某分饰两角,捏造了一段“富婆”与快递员的露骨对话,谣言疯狂地流散。

8月13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公安分局就此事发布警情通报。造谣者郎某和何某因诽谤他人被行政拘留了9日。
此公告中“吴女士”即为偷拍谣言风波中受害人“谷女士”

郎某和何某结束了行政拘留后,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郎某将便利店换了个招牌继续营业。


造谣者生活回到正轨
谣言受害者的工作生活却变得一团糟

这段长度为9秒的短视频中,谷女士是一个独自在家带孩子的“富婆”,微信聊天内容是“出轨快递小哥”的剧情。

  • 来自业主、同事、朋友的议论


随着假消息流传发酵,从谷女士所住小区的业主,到她同事、朋友都在议论这段视频和截图,甚至还收到过来自国外网友的跨洋谩骂,谷女士承受着来自网络的恶意。
  • 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到了9月8日,谷女士感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被诊断为抑郁状态。

  • “对公司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工作也丢了


谷女士表示,因处理此事已牵扯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自己被公司劝退,而此后的求职也接连失败,堪比“社会性死亡”。

造谣者戴着墨镜口罩道歉

还要求视频打码


谷女士说,事发4个月,造谣者郎某,也没有当面道过歉,只发来一段戴着墨镜和口罩的道歉视频。

值得一提的是,据谷女士透露,这段“戴着墨镜和口罩的道歉视频”还是在自己的要求下,对方才完成的。而郎某和何某甚至进一步要求,给视频打码。

这彻底激怒了谷女士,她想起,郎某当时偷拍她时,哪怕打个码,事情也不至于如此糟糕。

道歉视频截图

谷女士曾要求每人赔偿五万八千两百元的费用,包含谷女士6个月的工资、谷女士男友3个月的工资、律师费、公证费及处理此事产生的交通费用等。

对此,郎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确有错在先,“也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该做的已经做了”。

郎某称,他已按要求录制道歉视频,但谷女士却迟迟不肯公布,并声称道歉毫无诚意。“她提的赔偿金额还有一些内容不太合理,我要求是看明细流水之类的,但是她也都没有做,后面就没有联系了。”对此,谷女士男友回应称,郎某自始至终没有在任何场合问他要过流水。最终,双方未能达成和解。

余杭法院正式受理刑事自诉
郎某父亲:这就是小朋友开玩笑

10月26日,谷女士向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以诽谤罪追究郎、何两人的刑责。

12月10日,谷女士录制视频发声称不接受道歉,日前已向余杭区人民法院提出涉嫌诽谤罪的刑事自诉。“绝不退缩,绝不和解”,也希望法院能尽快立案。

12月14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她的刑事自诉。


谷女士说:“他们一再强调,我只是开开玩笑,我只是玩一玩,你为什么揪住我不放。而他们的行为是犯罪,是违法,那么他们应当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朗某的父亲表示,对于儿子这次犯的事,他们也懊恼,不过肯定不是针对谷女士。

郎某父亲称:“我们也很烦,具体也不是针对她,不认识的,对不对,就是小朋友开开玩笑,开出来的事情,认也不认识,怎么会针对她呢。


对于郎某父亲的说法,谷女士感到更加不解。在微博上,谷女士称,郎某与自己几乎同龄,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谷女士同时也呼吁,不要对对方的家人亲友进行攻击与谩骂。


16日上午,何某和其家人辗转联系到谷女士,并表示愿意道歉和赔偿,请谷女士“给一条路走”。

对此,谷女士表示,道歉一句不求,赔偿一分不要,刑责一追到底。事件发生至今已过去131天,对方从未道歉,反而一直在讨价还价。


“立案了,我这个坎就过去了”,谷女士说,“立案说明这件事情是违法行为,不是开玩笑” 。

谷女士还没来得及打算未来,有人劝过她离开这里,她毫不犹豫地反问:“做错事的是他们,我们为什么要躲?”


央视:社会性死亡的单

不该由受害者来买


对于谷女士的遭遇,央视评论称:“社会性死亡的单,不该由受害者来买”。


“社会性死亡”已成网络流行词,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它形容的是个体在遭遇网络暴力后,主观上感到自己丢脸已经到了没脸见人的地步,就像谷女士得了抑郁症客观上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比如谷女士被原单位辞退、找新工作又被拒,尽管谣言已被公安机关澄清,却还要忍受漫长的、看不到尽头的压抑与无助。


一个词汇的流行,必然伴随着此类事件的屡禁不止,“社会性死亡”引发的伤害该谁来承担?造成的损失又该由谁来赔付?


与受害者的“暗无天日”相比,造谣者的现状又如何呢?用一段偷拍的视频、编造的故事情节、虚构的微信聊天截图,就轻易把谷女士推向“社会性死亡”的两位始作俑者——郎某和何某,在因诽谤他人被行政拘留9日后,就回归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中。


当造谣的成本如此之低、受到的惩罚如此之小,当造谣者仍在轻描淡写地说着“只是闹着玩”“开玩笑”,谷女士终于做出了向当地法院提起诽谤罪的刑事自诉的决定,她的态度很坚决:赔偿可以一分不要,但“他们的刑事责任我会一追到底,绝不妥协”。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被造谣伤害的后果不该由受害者去承担。解救“社会性死亡”,需要有力度的法律支撑,也需要一个有温度的社会伸出救援之手。


法律的完善往往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解决网络谣言问题的路径,在刑事、民事、行政三个层面上都有,但在实际执行层面,受害者却常常要面临举证难、网络转发责任鉴定难、损失定损难等问题,令很多躲在暗处的造谣者得以“全身而退”。


即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比之前的民法规范,其中最大的立法突破之一便是人格权独立成编,其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


这些,都将为制止“社会性死亡”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从社会释放温暖的角度来说,谷女士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目前来看还比较缺失的救济渠道,除了寄望法律帮助恢复名誉、评估并弥补损失之外,来自全社会的正能量声援与帮助同样不可缺少。比如,澄清事实,扩大真相的获知面,禁止“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蛋”等冷言冷语,对于那些侮辱受害者外貌、身材的言论展示出“人人喊打”的态度,对于那些因此事件拒绝谷女士的用人单位虽可理解、却不能认同。

谷女士面对网络谣言“绝不妥协”的态度,也应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态度。无论何时,“社会性死亡”的单都不该由受害者来买,否则就是对造谣者的纵容。

来源:澎湃新闻、央视新闻等

推荐阅读1:给亲朋好友消分、发放车牌靓号的公安局副局长被双开

推荐阅读2:一个被杀害的卖(痴)淫(情)女的60篇相思日记
推荐阅读3:男子不堪忍受长期被老婆家暴,勒死老婆带尸体去派出所自首,妻子突然醒来为他求情,犯故意杀人罪获刑二年
推荐阅读4:3名法官遭诬告陷害影响恶劣,造谣者仅被行政处罚
推荐阅读5:88岁嫌疑人被通缉,“旧案追诉期未过”
推荐阅读6:儿子在网红瀑布溺亡,父母起诉4家单位索赔130多万,法院驳回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有时您可能长时间没有看到我们的推送,所以没能在您的微信里显示。如果喜欢本号或本文章,请将“法者心声”加“星标,或点右下方的在看,这样本号推送的文章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谢谢您的厚爱。

长按下方二维码,欢迎关注“法者心声”

觉得不错,下方 分享 点赞 在看 三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