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解码 | 手把手带你玩转KOS!

PanDA DataEye电商研究院 2022-06-07


导读:大流量疲软,该如何破局。


4月27日,历经一个月的“KOS101”终于落幕,其中“双人徐”力压其他选手,成功C位出道。这场由抖音和知名美妆品牌MAC共同发起的KOS选拔活动,累计曝光高达5亿,超1万人参与活动,在成团夜当日,选手们带来了近600W的GMV……


抖音活动开屏


这份傲人的答卷,令业界不禁侧目,开始探究:这群成员到底和传统的KOL有什么区别呢?KOS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品牌开始有转向KOS的趋势?


   KOS,垂直领域“无情”种草机

01

KOS——“Key Opinion Sales”,关键意见销售。特指具备专业销售能力及大量垂类行业、品牌知识储备的强内容创作者。


这是行业里给出的关于“KOS”的解释。


正如其名,“Sales”,这一词我们便能看出KOS与传统KOL的区别。相较于以大流量为主要标识的KOL,KOS有着醒目的商业标签,他们就是专业种草机,他们做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观众消费。


KOS多为线下导购,也就是传统的柜哥柜姐转型而来,他们有着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口才,但和KOL一样,有着独立而丰富的人设和内容,且更接地气。


头部KOS“双人徐”(左)骆王宇(右)


在KOS标签的前置筛选后,这批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不如说他们是主动找上门来接受品牌教育的。不再是货找人,而是人找货。虽然KOS粉丝数不如主流KOL明星,但他们通过专业度带来的客群流量,对于品牌来说是极为精准的。


观众来到他们的内容阵地,就是为了购买,为了消费,为了获得专业知识的安利。极具专业性的内容,精准戳中用户的痛点,从而带来亮眼的转化能力。


“双人徐”抖音视频下的用户留言


   KOL明星效果不再,KOS强力出击

02

近几年,富有影响力、接地气的KOL明星向来都是品牌营销强有力的抓手。拥有着极多追随者的他们,每一次宣传或是活动,都能为品牌带来巨大的流量。


“实测好用”“强烈推荐”,这类由KOL明星真实体验过的高质量商品往往迅速被用户感知,成为各类好用爆款,消费者也开始习惯于在购买前在网上先查看各类KOL明星的测评推荐来确认购买意向,避免“踩雷”,一股“种草风潮”就此掀起。


“种草经济”中发展起来的平台——小红书


然而随着消费引导套路化加深,种草内容逐渐变成一种营销手段,用户也越来越聪明挑剔,并竖立起了“种草广告雷达”。导致商家似乎陷入了一个内卷的尴尬境地,不请大V曝光比不过竞品,请大V却又不一定保证回报率。


对于品牌方来说,邀请明星、头部KOL本身需花费高额的费用。此外,与他们合作,还需要在商品价格上,妥协于“折扣引流、低价圈粉”默认的法则之下,一场直播或者联合活动下来,实际转化率与粉丝沉淀堪忧,花了大价钱却可能沦为“赔本赚吆喝”或者“一锤子买卖”。


无论陷入哪种情景,对于原本作为甲方的品牌来说,位置极为被动。


再加上KOL明星在产品推广上翻车问题不断,也在向商家警示:大流量不一定和销量挂钩。



低转化率的困境驱动营销思维向前,这使得在垂直领域有着一定话语权的KOS逐步登上舞台亮眼的地方。


   培育独家KOS,将粉丝圈入私域

03

比起盲目追求流量,与深耕某一垂直领域的KOS合作,对于品牌来说是一条可控的、优秀的营销渠道,也便于掌握主动权,对于内容把控、活动节奏可以配合自身的产品营销策略。


当然KOS选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她要体现出拔群的专业性,才能获得消费者追随。且因为KOS一定程度上是传统柜台导购员的新化身,负责购物和消费,所以其使用场景也有着一定的限制。


常见的日用品,或者低价产品,消费者更看重价格,价格才是影响决策的核心因素。只有在购买美妆、电子产品等需要深度决策、提前做“功课”等产品时,消费者才会迫切需要一个比自己更专业可靠的“引路人”。


这类品牌方还可以通过培养独家KOS,来降低对外部流量的依赖。KOS与品牌高度绑定,以品牌个人化形象与用户沟通,解决了以往的品牌——KOL——用户的流程中,花大价钱获得的用户可能黏着在KOL身上,并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转化的问题。


转化流程简图


KOS帮助品牌将用户收束于品牌之中,比起直接下场的官方账号,KOS客观立场与消费者一致,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习惯,进行品牌教育等。

 

使用KOS将消费者绑定在品牌上,那么二次销售、三次销售,都可以借助KOS这一途径精准抵达至目标人群,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完成转化。

 

当下随着优质新流量渠道不断减少,私域、流量池成为每个品牌强调的重点,主打垂域的KOS或许能成为破局新星,让我们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