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小时视频+6千张照片,她记录了中国科幻的真实历史

2017-11-10 Raeka 不存在

编者按:《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有两种打开方式:它是一个时间机器,带你回顾中国科幻发展史中的重要片段;也是一本幕后花絮集锦,珍藏着老一辈科幻从业者的温暖记忆。

2017年成都科幻大会前,《追梦人》主编之一杨枫来北京做新书宣传,接受了《不存在日报》的采访,谈到了编纂过程中的一些小事。我很难想象她和同事为这个项目究竟付出了多少。但杨枫似乎不那么在意具体的数字,她只是怀揣着一个梦想,尽可能长久地走下去。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杨枫给人的感觉,我想会是“时空交错感”。

她在《科幻世界》工作了13年,经验丰富,老练高效,据说科幻圈里没有她催不出来的稿子。她说自己已经不年轻了,但她和一起共事的九零后一样充满活力。听杨枫聊着梦想,你会觉得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

如果你也像杨枫一样热爱科幻,那你很快就会与她产生共鸣。毕竟,她和她正在做的事所体现的,正是科幻本身的特质。

▲ 杨枫在《追梦人》新书沙龙现场(来源:八光分)

对杨枫来说,科幻或许是一个时空定点,无论在那之前绕过多少路,最后都会抵达这片星空。

但她却是以非科幻迷的身份加入《科幻世界》杂志社的。

“我是看着《奥秘》和《飞碟探索》这种杂志长大的,直到进了《科幻世界》之后才真正知道科幻。”

▲ 这本杂志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2002年,杨枫还是四川文艺出版社的教辅编辑,从小学到高二的题来回做,好不容易摆脱了高考,又掉进了教辅的坑。于是,她决定换工作,离开出版大厦,到杂志社试试运气。

她跟楼下报刊亭的大爷打听四川本地的杂志社,大爷拿出了《分忧》和《科幻世界》。

“打开《科幻世界》,这不是跟我早年看的很多故事差不多嘛!绕了一大圈,原来我所有的知识储备都是为了有一天进入《科幻世界》。”

刚入社不久的杨枫,像编辑改稿一样,把2003年的某一期杂志,从边栏、注脚、卷首科技文章到小说做了详细的批注。这样的修改就像是一次自我发现,在多年之后重新打开了科幻的虫洞,让她找回差点被工作磨灭的关于飞碟、外星人和宇宙的梦想。

在接下来的13年中,杨枫成了推动《科幻世界》乃至整个中国科幻发展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正如姚海军所评价的,“重要的不是催出了多少稿子,她是整个团队的灵魂。”

2016年,杨枫离开了《科幻世界》杂志社,但她的科幻梦想走得更远了。

《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是杨枫创立八光分文化之后的第一个大项目,是跟新华网四川分公司共同发起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所有人都投入了全部的精力。

这本书是十位中国科幻亲历者的访谈记录,他们生活在四川,从不同的角度,保存和展现了中国科幻半个多世纪的记忆。这是一段四川的科幻发展史,也是整个中国科幻史的一个切片。

你还可以把这本书看做是中国科幻的幕后花絮集锦。有些在圈内早已广为流传,比如1989年杨潇独自一人代表中国,用磕磕绊绊的英语,为成都争取到了举办1991年WSF年会的资格;比如谭楷常说的笑话,1997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邀请的几位俄罗斯宇航员,爱上了中国餐馆饭桌上的自动转盘,还用飞机运了一个回国。

▲ 1989年,杨潇在圣马力诺科幻年会(来源:八光分)

另一些读起来则像是遥远的故事。比如年过九旬的周孟璞老先生是怎么在50年代创立了科普创作协会,并获得了钱学森的支持;刘兴诗在“文革”前创作的五篇小说,在60年代因为各种原因遭到了批判;吴显奎珍藏了30多年的首届银河奖甲等奖奖状,以及《成都晚报》对此的报道……

▲ 周孟璞和钱学森(来源:八光分)

▲ 首届银河奖甲等奖奖状(来源:八光分)

▲《成都晚报》对首届银河奖的报道(来源:八光分)

为《追梦人》而进行的采访,本身也是一种交流。那些先驱和前辈,即使还念叨着中国科幻,但时间的流逝总会抹去一些东西;聊得高兴时,脑海中有个开关就会啪的一下弹起来,原本模糊的记忆也会被细节所填满。

杨枫说采访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有嘉宾在采访前就表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想谈某些内容,但在实际采访中聊得一高兴就忘了之前的约定,直到聊了很多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这段不能播”,因此也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资料。有人则恰好相反,决定把某些经历继续封存在自己的记忆里,等时机合适了再来解冻。

在这本书中,一次又一次出现了“科文之争”,这个在今天看来颇有年代感的词,是这些受访者真实经历的历史。有意思的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杨枫事先准备好的。

“在预采访中,很多人都提到了这件事,虽然有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都非常关注这个话题。”

“科文之争”指的是中国科幻经历的一次大波折。自从科幻以“科学文艺”的称谓从前苏联引进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幻都是科普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幻想文学。因此,中国的第一代科幻作家几乎都是科技工作者,比如郑文光、刘兴诗、叶永烈。

▲《科幻世界》的前身《科学文艺》首刊封面

但也有些人并不满足于给小孩子看的科普读物,他们向往星空,提倡想象力,反思社会和人类的命运。这场争论也引发了之后的“软硬科幻”之分:以凡尔纳为代表的硬核科幻,以及以威尔斯为代表的小说,从社会学角度反思科学。

而对从事科幻文学创作的作者们来说,“科文之争”还带来了个人层面的冲击。杨枫在采访中发现,面对质疑和媒体有倾向性的引导,有些作者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从此不再写作,也有人在强压下变得保守,约束了自己想象力的边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所有的历史都是人的历史。我们所关注的,就是在那样的历史阶段中,这些人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正是这些人,共同形成了中国科幻的版图。”

▲ 谭楷老师和杨枫(来源:八光分)

杨枫认为,既然是做口述史,就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情况。但现在科幻的整体环境才刚刚开始回暖复苏,有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公开,可能会引起误解。“我们会适当进行删减,但不会添加内容。客观的讲述,才能让旁观者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追梦人》这个项目一开始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赶在时间前面,留下所有值得珍藏的回忆。

2009年《科幻世界》30周年纪念增刊收录了首任编辑刘佳寿一篇不过千字的《<科幻世界>诞生始末》。但还没来得及拜访,听他讲讲文章背后的故事,老先生就因病去世。

▲ 《科幻世界》30周年纪念增刊封面

“多位老前辈都年事已高,有的甚至已经在医院的病房住了两年。有些事现在不谈,就永远带走了。”

这也是为什么杨枫选择了口述史的方式。文字不仅仅是纸页上的黑色符号,而是包含了声音和影像,无形的回忆被抽出,以数据的形式被保存起来。

“邮件采访的话,不用见面就能进行,但这种形式修饰性太强了。我希望能还原采访那一刻的第一反应,他们的激动、停滞都是最真实的,痛苦还是快乐,都会通过表情展现出来,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想留下影像资料,记录下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

▲ 谭楷老师和杨枫在采访结束后的合影(来源:八光分)

即便整个团队都有很高的热情和执行力,加上新华网四川分公司的大力支持,《追梦人》的前期准备工程量还是远远超过杨枫的预期。

“我们准备了一个大名单,给所有人都问了一个问题:如果继续做口述史,哪些嘉宾适合进一步采访?很多人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推荐来的。为了避免同质化,我们在某个历史时期尽量选取最有代表性的。”

▲ 编辑们为《追梦人》准备的部分资料(来源:八光分)

接受采访的科幻界先驱中,有周孟璞、吴显奎这样的老前辈,对很多今天的科幻从业者来说,他们只是一个名字、一个职务。你或许知道他们在科幻圈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他们的履历中完全找不到相关的记录,只能通过预采访做初步的资料搜集。

“比如吴显奎老师,预采访的时候,他拿来了第一届银河奖的奖状和当时《成都晚报》的相关报道,从来没有人见过第二份,报道是巴掌大很小的一片纸,奖状是包得很仔细带来的,看得出这是他人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纪念。吴老师那篇获奖小说叫《勇士号冲向台风》,他是气象专业毕业的,看到这个小说标题就知道采访该从哪里切入了。”

▲ 2007年吴显奎短篇合集《勇士号冲向台风》封面

这些采访中最有价值的,还在于跟着科幻老前辈们进行一场时光旅行,看看十几岁时看的一本书如何影响了一生。

“‘科幻的影响不仅仅是成为作家,发表了几部作品,而是在其他平台上用新的科幻思维展开工作。如果没有科幻,我可能就和其他很多行政领导一样了。’这是我在采访中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10位科幻作家,40多个小时的视频,6000多张照片;8月签合同,3月出书。杨枫和她的同事要在6个月的时间里,还原中国科幻的一段完整历史,工作量可想而知。

“老人家大包小包地把东西拎来,担心弄丢了,还打个收条,写着:18张图收好了!有位编辑跟我说,想守着电脑睡觉,免得晚上做噩梦,担心有人动了电脑。哪一年的哪张图在哪个文件夹,一闭眼就会看到层层推进的地图。

最困难的还是转录文字的过程。比如周孟璞,谈到80年代气功热、人体特异功能协会,出现了很多具体的人和时间。遗憾的是,老先生在采访后11天就去世了,很多信息根本无法确认。

“只有影像资料,而他的那段历史是不可复制的。”

杨枫给每个嘉宾都准备了一个问题:如果时光倒流,你最想回到什么时候?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杨枫时,她的回答是:

“我想向未来走。所有走过的路都倾注了所有,不会再回头,眼睛一定是往前看的。你正全力以赴做的事,做到极致是什么样?这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心里有个小小的梦想,不妨就怀揣着。时机到来,没准儿就实现了呢。”

▲《追梦人》新书沙龙现场(来源:八光分)

采访的最后,我问杨枫:你采访过的老一辈科幻人,和现在共事的年轻人,他们对科幻本身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吗?

杨枫想了一下,然后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说:“没什么变化,因为热爱和执着,认准一件事就做下去。”略微停顿后,她补充道,“要说真有什么变化,原先只有寥寥数人,现在我们的队伍更加壮大了。”

现在,杨枫在忙着下一步的采访计划,而她打算拜访的“追梦人”也越来越多。这就是书中常出现的“科幻传承的力量”吧,虽然有波折和困难,但梦想永远是温暖的。

🔍 | 关键词 |  #中国科幻#

📃 | 责编 | 西威

🖋 | 作者 | Raeka,转码员,《不存在日报》记者,冷僻故事爱好者。期待有一天能在街角遇见蓝盒子,去看看galaxies far far awa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