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幻大视觉的想象与实现:最完美的外星人是不出现的

未来事务管理局 不存在 2023-09-22

本届亚太科幻大会,大刘唯一一场panel

文字实录

有人把这次对谈总结为:画手和文手互相羡慕,结论:脑洞最好吃。

亚太科幻大会

【科幻大视觉的想象与实现】

嘉宾

Ben Hawker | 维塔工作室创意总监,作品包括《黑客帝国》《指环王》《金刚》《阿凡达》

高峡 | 维塔工作室艺术总监、商务发展经理

刘思汝 | 20世纪福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姬少亭 | 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

*注:文字实录略有删节


姬少亭:科幻电影是伴随电影诞生最早的题材之一,从1902年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到后来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在百年影史中被不同国家不同创作者拍摄,电影对奇观的要求和科幻天然契合。

各位嘉宾最喜欢的科幻片是哪一部?最深刻的画面或场景是哪一幕?

△《月球旅行记》

刘思汝:我是20世纪福斯的,当然要说自己家的电影(笑),我最喜欢的一定是《阿凡达》咯!因为《阿凡达》造了一个特别奇幻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真实,但又不存在,我觉得这是它最美妙的地方,它有着非常恢宏的宇宙观。

波谱的另一端是《机械姬》,这个片子很日常,仿佛会发生在身边,是那么的举重若轻。我记得里面有一个画面,(京子)把皮肤撕下来贴到身上的场景,特别完美,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片子,我特别喜欢。

如果说印象很深的场面,应该是老版的银翼杀手,82年Ridley Scott的那版,这位老爷爷也是福克斯忠实的合作伙伴。片尾有个场景,男机器人Roy在下雨的屋顶上讲了一段话:

“我见过你们人类难以置信的事情,我见过宇宙飞船在猎户星座坠落,燃起熊熊大火。”雨中,他长得像天神一样。到现在想起我还是会起鸡皮疙瘩。

△《银翼杀手》 

Ben:我要说是Stanley Kubrick的《2001:太空漫游》。考虑到它制作的年代是20世纪,登月之前,这是很了不起的技术成就。

Kubrick做到了很多科幻小说没做成的事,他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那些大家能看懂的、关于人性的部分,此外也描绘了很多超越人性的东西,这部分观众难以理解。当人们离开电影院,哪怕是50年后,仍然还会思考电影中的话题。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我最喜欢的一幕,来自于Spike Jones的《她》,在电影的最后,AI要和男主角Theodore道别,她的话特别优美,在那一瞬间,科幻是美的。这是部很美的科幻作品。

△《Her》 

高峡:有很多电影都很喜欢,很难说哪个特别喜欢。无论是《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还是《异形》,《盗梦空间》,特别多。但我可以聊一个特别喜欢的片段,和刘总一样,来自《阿凡达》。

这个片段其实非常俗套,就是男主人公Jake和女主人公射箭的时候,一点点产生爱情的瞬间。为什么呢?因为对电影创作者来说,(我们)做的都是假的东西。我们不断地创造、设计一些假的元素,但你会在这些假的元素中感到真实,感到爱情的萌动。

或许那个片段很俗套,但对我来说,对一个电影制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阿凡达》

刘慈欣:我最喜欢的电影也是《2001:太空漫游》。这个电影除了本身很特殊,我们很难相信它是60年代末拍的。那之后,我一直盼望类似的电影出现,但很遗憾,后来再也没有这种类型、这种样子的科幻片出现了。

另外,这部电影也也是作家和导演合作最成功的典范。虽然库布里克和克拉克不停闹别扭,争论不断,最后闹得不可收拾,但毕竟产生了这部很经典的科幻片。

至于说到最喜欢的电影场景,可能十分特殊。前面提到的场景可能都耗资百万,甚至几十个亿。但我最喜欢的科幻场景投资可能为0,就是《2001》开头那几分钟的黑屏。

这个不是开玩笑,它给我印象真的很深。特别是坐在影院里看,先是漆黑一片,再接着就是鬼哭狼号的配乐,带来时间流逝的深远感觉。

这给我的启示就是,电影特效的成本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创意,是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否则做出来的东西成本再高,技术再好,(效果)也有限。我看过国内很多特效,技术水准很高,十分精良,但是你看了之后,仿佛知道它哪里来的,似曾相识,这样就欠缺了。

△《2001:太空漫游》 

姬少亭:刘老师一直说自己的偶像是阿瑟·克拉克,说自己的作品是对其的拙劣模仿,所以我特别忠心地希望刘老师可以早日找到他的库布里克。我相信现在很多人小心肝噗通噗通的,想去做导演。

刘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重大的议题,就是小说作家和导演之间的关系,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说,小说会给大家更多的想象,很难见到小说党对电影满意。但电影画面有时候真的太特别了,很多时候它会让人对小说有新的感悟。比如刘老师说的黑屏时间,它让大家感受到的时间的流逝、宇宙的深渊,未必是文字能感受到的东西,视觉确实是另外的东西。

那么,大家怎么看待小说和影像的关系?有没有某个小说中的片段是特别希望看到在电影中呈现的?

刘思汝:我觉得小说和影像是相爱相杀的关系,小说给电影提供了特别坚实的基础,而影像可以让文字飞升。

我明白这个理念中有矛盾的地方,我其实是个死心塌地的原著党。所有电影,如果有原著,我会先把原著看完才去看电影,连我的Amazon的推荐,都把所有原著推荐给我,这就像李安导演说的那句话,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断背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我觉得读书是个特别私人的体验,你会把自己的灵魂、认知、私人体验投射到你的想象当中,所以你对别人的想象总会觉得有点差强人意。原著党疯狂攻击电影党很常见。

我认为一个非常很棒改编电影的是《降临》,虽然不是我们福克斯的片子。

一方面它表达了原著的气质,(展现了)一种宿命感和悲天悯人的感觉:我知道人生充满苦难,但我仍然选择(经历它),因为快乐是无边的,与苦难相伴的快乐是我想要的东西。

另外一个就是对外星文字的表达。我看书的时候,自己平凡的大脑怎么想不出来文字应该是什么样的,但它表达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噢!就是这样!”就像中国的水墨画,有留白,有无限可能,但它又那么的简洁,让人相信这个图形表达了你的一生。作为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变,这两点非常成功。不成功的很多,我就不说了。但我们《阿凡达》是成功的。

△《降临》  

姬少亭:对于科幻迷来说,这的确是个很成功的改编。它是个以第二人称写的小说,小说本身十分哲学化,在特德·姜所有哲学化的小说中,这一篇难度极高。看到它的改编我真的太开心了,尽管它对七肢筒和文字的想象和我脑海中的不太一样,但对于原著党来说,这也是我最满意的一个改编。 

Ben:《降临》是个很好的例子,最近的《湮灭》也是,不过我认为它可能不如《降临》那么成功。《湮灭》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很不同。导演把电影拍得易于理解了,但是原著简直就不是写给人看的。

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小说,“What……if”这个理念很重要。我认为去拍摄一个你认为不可能做出来的点子是个勇敢之举,就像电影《降临》,很多有才的创作者去做了,尽管设定特别复杂。

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盗梦空间》,它用了很多技术去展示梦境。另一个电影是Looper,这部电影中,年老的Bruce Willis和年轻的自己相遇了,还产生了争执,这是部特别神奇的时空旅行电影。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电影作品中,设定一个人物,让他成长,寻找自我,去解决问题,这是很好的。

△《Looper》(《环形使者》)  

高峡:谈到文学和电影的创作,作为一个电影工作者,我们其实特别嫉妒文学创作者。因为往往文学中一句话,比如“千军万马互殴”,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大的工作量。

但我们也很享受这个工作。刚刚很多老师讲了一些不错的科幻作品转换成影视作品的例子。我个人心目中也有这么个作品,虽然不是科幻的,那就是《指环王》。

《指环王》中有个很重要的事情——任何一个文学作品到达我们公司的时候,我们都设定一个卡尺,卡尺最远的一端超现实、超梦幻,最近的一端是极写实的纪录片、实拍。我们会调整卡尺,选择一个最好的位置,而《指环王》刚好在中间。

《指环王》里虽然有很多奇幻的东西,比如食人魔、哥布林、魔法,但为什么说它在中间呢?因为它有很多的文化,你甚至相信它真的存在。

我们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每件兵器和盔甲都要凝注创作的历史。比如说罗翰国的国王,它的盔甲里层的皮子上有国家的历史和铭文,这些观众是看不到的,但当演员拿到道具的一瞬间,他会感到,我不是在扮演一个国王,我就是国王。用这样的情绪和情怀去制作道具,我们才能把一个文学作品这么好地展现到荧幕上。

△《指环王》

姬少亭:谢谢,太感动了,接下来就轮到不负责任随便乱写的科幻作家了。随便写写二向箔呀,四维空间炮,水滴呀什么的。刘老师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刘慈欣:其实几个嘉宾里,只有我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象的,但坦率来说,作为一个作者,我对文字乃至文学在科幻上的表现力是没有信心的。大家可以在我早期的小说中看出这一点。

我从来没有用文字真正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表现出来,一次都没有过。你们在我很早的短篇小说中仔细一看,就能看到焦虑感,我拼尽全力想用文字把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比如像在《流浪地球》中的焦虑感,写小说的人仔细看就可以看到,但到后来这种焦虑感就没有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也就不费这个劲了。

我个人认为科幻更适合用图像表现,而不太适合用文字。当然,文字可以讲出很好的故事,但图像同样可以表现出来。而图像表现的东西,文字却不可能表现出来的。

当然很多人,特别是一些作家不会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认为文字仿佛有种魔力,而图像把人的想象固定了。其实我觉得不一定,因为想象不是无源之水。如果你没有以前的视觉经验,你什么也想象不出来。

一个盲人,你给他多少文字,也想象不出来真实世界的模样。电影里图像对科幻的表现也是我们想象力的源头之一,它能由此催生更多、更绚丽的想象力。所以我真的认为科幻很适合用图像表现,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文字表现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

姬少亭:刘老师讲完这段话之后,我忽然觉得,相对于他来说,我就像盲人一样。我到底怎么样才能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呢?脑机接口的研究可不可以再快一点?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知道他在想什么,让他大脑里的whole package直接传输给我,我们就能更好地想象他在想什么了。 

刘思汝:然后我们就都失业了。 

刘慈欣:我个人说一个科幻的想法。在未来,他们(特效人员)失业的那天,就是我们之间连入互联网的不是电脑,而是大脑的那天。作为科幻作家,有设备直接把想象的画面传给大家,这才是科幻真正的黄金时代。 

姬少亭:电影原教旨主义者肯定觉得“不不不”,就像文字有魔力,电影本身也是有它的魔力的。反正我觉得生在这个时代很幸运。

……所以大家刚刚其实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你希望哪段文字变成影像,等一下慢慢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谈到“失业”,就很想问问维塔的两位老师。视觉转化的困难很多,成功的例子很少。我想知道,如果遇到非常抽象的意向和场景的时候,会如何解决呢?能不能举个例子。

Ben:我想回答之前的问题。我特别想看到影视化的是《沙丘》。之前有人尝试过,现在《降临》的导演很想要拍,有可能拍成两部。我个人十分想去合作制作这个电影。 

刘慈欣:《沙丘》拍电影的过程本身就诞生了一个电影,大家可以去网上下载。那次拍没有拍出来。

△ 未完成的佐洛夫斯基版《沙丘》  

Ben:书里涉及了很多人类有超能力的场景,比如看到未来,折叠时空,人以快速行走无法让外人感知,这些情节呈现书中,读者难以理解,我很期待看见这些概念呈现在大荧幕上。

姬少亭: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呢?怎么把一个很抽象的东西视觉化? 

Ben:在《沙丘》的部分我回答了,比如可以呈现在两人的战斗场景中。

姬少亭:你把两个问题糅合在一起了,真聪明。谢谢。 

高峡:我加入维塔工作室比较晚,是2014年。最近公司开始培养我去做艺术导演和一些带领团队的工作。我不如Ben这么有经验,但可以讲个很好的例子,解释一下我们怎么处理困难的工作。

文学的想象力是直观的,说你疼,你大概就可以想象出是哪种疼。但在电影里,我们必须清楚地展现给你是哪种疼。可能是伤口切割,折磨,尖叫,总要给你一个直观的东西。

更高一层难度的就是展现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现实中没有,但要让人去相信。这就要去大量采集标本,可能是历史上的,人文的,宗教上的,等等。这些大量的不确定信息的收集,最后通过我和Ben这样的人去整理归纳,给到设计师,让他们拿到明确的细节,让观众直观了解这种感受,这是最难的部分。

比如说,我现在正在带的项目要去设计一个组织,有很多神秘的、恐怖的气质在里面,我们就要想办法在中世纪西方国家去寻找类似的元素,想办法以全新的形式加入到我想要的组织中,这就是一种处理困难问题的手段。 

姬少亭:其实很多视觉化的东西不够好的原因就是看得不够多。一定要了解很多东西,然后可以从不同元素中找到需要的东西,组合在一起。 

高峡:我们都是视觉动物,没办法。

姬少亭到了刘老师这边,我有个比较恶意的问题——关于小说里的形象转化。因为我们自己也在做一些《三体》形象转化的问题,遇到很多困难,我在此把恶意散播出去。

比如《三体》里最留白的东西,就是三体人到底长什么样。确实,对于外星人的想象,大家在电影中看过太多各种各样的变迁,刘老师应该是特意没写三体人的形象,你会不会觉得想象外星人的形象很困难?人类的经验到底有没有可能想象得出来一些非常有趣的外星人形象,你有没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形象可以分享呢? 

刘慈欣:关于外星人的形象,可以说,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的历史上,成功的外星人形象都是没出现的外星人。

举个例子,《2001》的外星人形象很成功,它从未出现过。阿瑟·克拉克最经典的两个作品,《与拉玛相会》和《2001:太空漫游》,为什么都是第一部很经典,而作为系列作品,后来的3、4部作品看上去都很差,不像一个人写的?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后几部外星人出来了。、

科幻中的外星人就像维纳斯的断臂,怎么接都不对。

所以说,想象外星人并不困难,但是想真的给人异类世界的震撼感觉,却十分困难。为什么这么说?科幻和科学是不一样的。

科学角度来说,外星人可能是完全陌生的,我们认不出来的一种东西。但科幻是一个艺术,它是要给人看的,它要做到某种平衡,陌生感和经验的平衡。

谁都能想出来一个无法认出来的东西,但你要和经验平衡,才能达到好的艺术效果。所以想象外星人时,首先要有陌生感,很怪异、震撼,但却不能完全脱离人的经验,总要有人的经验在里面。比如《异型》的造型设计灵感,就是从深海里的龙虾来的,很像我们日常吃的小龙虾。这是比较成功的外星人的例子。

△《异形》  

目前的话,很多小说和电影都用某种方式把外星人的形象留白。这就是文学的好处,但电影也可以留白,像《2001》中外星人也没有出现过。

据我所知,最初的库布里克电影中,外星人出现了,它还设计过很多形象的外星人,包括一些金属螃蟹状的东西,后来发现都不行,就没有出现了。确实,想象外星人的形象,在影视和文学中真的是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 

姬少亭:谢谢刘老师,幸亏没有那个机械大螃蟹……想想看《2001》里有这样个东西,你们记住的会是这样个东西。但关于《异形》是龙虾这件事,福克斯不同意啊。 

刘思汝:我很同意刘老师的这点,最完美的外星人是不出现的外星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并不是说因为我们想象不出来,所以不出现。这是我瞎琢磨出的一个事情,在人类探索太空时,肉体的生老病死是我们的巨大障碍。未来太空文明能够千里跋涉,万里跋涉,亿万光年来到中国,那是什么境界?可能就没有物理存在了,可能就不存在了。它可能没有物理外形,只是能量和意识,没有外在形态,想什么是什么,它可能就是没有形状。

六十年代《星际迷航》电视剧中的某集中就讲到,他们碰到了一个外星人,它能量非常巨大,只好以人类能理解的阿波罗神的形象出现。它就是一个能量。所以我心中更大外星人是没有形状的。

△《星际迷航》   

姬少亭:谢谢。我觉得关于外星人(的形象处理)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一种非常高深莫测,所以最妙的方法,很高级的处理方法,就是这个外星人你是看不到的。

还有一种我很喜欢的科幻片,就是专门去戏谑,恶搞。因为,大家都在想外星人是绿色的,就有一些科幻作品专门让外星人是小绿人。电影《保罗》就是这么玩的。除了外星人,另外两个男主就是我们这样的科幻宅,他们去参加漫展,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很奇怪的外星人。强烈推荐给你们。 

刘慈欣:有一个作家叫卡德,他说过一句话:类型文学是个笼子,作家们被关到这个笼子里。关到科幻那个笼子里,他就是科幻作家,被关到笼子里之后就没人管他了,结果他发现,笼子里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还要大。

科幻小说世界也是这样的,它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个共同点——所有的科幻文学都用基于理性的想象,构筑起那些存在或不存在的全新世界,然后把我们的人放到那个世界中,去演绎出我们的故事。

好的科幻作品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有很多层次,可以被解读、被欣赏的层面。年轻一点的,从《银河英雄传说》中看到的就是爱情、浪漫、传奇、英雄梦;年纪稍大的,看到了责任和为责任做出的牺牲;年纪再大的,看到的是不同的社会体制在宇宙空间的演绎。以至于我们看到所有的未来史就像当代史一样,就像人们以前说的,所有的历史也是当代史。看《银河英雄传说》的时候,我不断地产生这么一种想法,特别是每当我看到最后这句话,“银河系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姬少亭:如果外星人需要和人类情感的勾连的话,是否需要对它的外型做人形化处理?比如眼睛?

 高峡:我觉得眼睛肯定很重要。未必一定是人形的处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去想象。 

姬少亭:剩下的十分钟我想请几位尽情聊一下,在不考虑现实工业水平的情况下,最希望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是什么呢?

其实可能只有中间的三位才知道现实的工业水平是什么样的。但没有关系,我们就不要考虑这件事情,想想什么东西特别想在电影中看到。 

刘思汝:我觉得工业水平是个限制,但不是最大的限制。最大的限制还是电影工业者的想象力。电影工作者的想象力和维塔这样的大神们一起合作,一定会实现。我觉得想象力是第一的。

我最想看的,我无法想象的,是多维空间。我们在《星际穿越》里有一个四维空间,但多出来那一维其实是时间。我们已经有时间这个维度了,我们生活在3.5维度的空间里。但我想看到更高的维度,像四维、五维度,像刘老师讲的降维打击的那种。

二维的小纸片一扔,整个太阳系就变成了像梵高星空的画。我特别想看。我也想看是不是没有东西会被其他挡住,我想象不出来。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要求,不仅是工业的要求,不仅需要维塔的老师去努力,还需要好的电影工作者去带领我们去看这个。

△《星际穿越》    

姬少亭:我也很想看维度哎。高维空间什么样?Ben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展开自己的想象,慢慢来。 

Ben:其实我觉得关于多维空间有很多不错的尝试。比如多年前的《黑客帝国》。我个人也很想做这个尝试,想从《三体》开始,但现在我还没办法告诉你们。

回答第一个问题,如果不考虑钱和技术,我想看英国作家Peter Hamilton的一本书,叫Pandora’s Star,书中描述了外星人解剖人类的场景,他们看到红色的液体、肢体、尖叫……但直到看完这本书,你才会意识到自己刚刚看了什么东西。因为它是以外星人的视角展现的。用外星人的视角去观察,但呈现在电影中,我们只会看到一个人类。所以我很想看这个作品。

△  Peter Hamilton的Pandora’s Star

高峡:其实,我在工作时间会听刘慈欣的小说,其中有很多非常棒的场景,包括像《魔鬼积木》中,变种人和人的大战,《梦之海》中,巨大的冰块浮在空中。这些想象可以激发我很多的想法。

我先说下我的一个遗憾,就是当我看到《阿凡达》这么优秀的作品时,那么漂亮的一个星球,那么多的设定,但是观众没办法完全沉浸其中,没办法翻开一块石头,仔细地看一个小小的动物、植物,就像我小时候去翻开一块砖,看上面爬了哪种虫子一样,那种新奇感是电影无法展现的。

所以在未来,如果有无限的预算,我们可以用VR或者其他的沉浸式的手法,让你真的去观察、去碰触那些东西。所以我希望,电影中最高的设定就是你去创造一个世界,那么,我认为《三体》世界就是一个值得这样创作的世界

三体星就是这样的一个星球,它上面的人是什么样的?建筑是什么样的?一草一木是什么样的?在那样疯狂的物理中,在上面生存的一切是什么样的?我是非常希望有一天看得到,亲手摸到的。 

姬少亭:我也好期待这一天啊,可以在《阿凡达》的世界里面看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我觉得在维塔眼中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发生的,现有的工业水平不是问题,预算才是问题。

以前有个朋友做过《变形金刚》的特效,他说,最美妙的事就是没有预算,在特效里做毛发和水是很贵的,那次没有预算,他就做了水里有毛。我衷心祝愿维塔以后会遇到各种没有预算的项目。那刘老师,你最期待在电影中看到什么影像呢,黑屏三分钟是吗? 

刘慈欣:首先我没有办法说最希望看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因为既然说出来了,它肯定就不是最希望看到的。

我希望看到的是在我以前的想象中从来不存在的画面,那种画面是最为震撼的,那才是真正把你带到一个全新境界的东西。如果你之前就像想过这些画面,你再看到它,它的震撼是有限的。其实我最初接触科幻电影的时候经常有这种感觉。这种画面,别说现在看到震撼,以前想都不可能想到。但后来,到现在,吃大餐吃得也皮实了,越来越难遇到这种情景了。

当然,一个好的画面,它的预算、投资、技术是很重要的。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你如何表现那种创意?

举个例子。你非要问我最想看到的画面是什么?我想看宇宙大爆炸的画面。这个画面难在哪呢?其实这个画面在科普电视中多次出现过,但你一看,就像一堆烟火一样,“砰”“砰”炸开。

但其实宇宙大爆炸不是这么回事。“宇宙大爆炸之前”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宇宙大爆炸之前有什么?“之前”和“之后”是时间概念。有时间才有“之前”“之后”。大爆炸之前空间和时间都不存在,就没有什么“之前”了。

一个空间和时间都不存在的状态,怎么表现在视觉上?可能有办法,但怎么表现,我们现在不知道。我希望有他们这样的特效高手真的能有非凡的想象力,想象出它的表现方法。

△ 科学家想象中的宇宙大爆炸(图源:ALFRED PASIEKA)

姬少亭:最后我想留下一点时间,让他们几位为大家留上一两句话,想说什么说什么。

刘思汝:我在电影界常常听到一种说法,说中国的科幻电影如何到现在也没有出来。我希望亚太科幻大会造就我们的科幻元年。

姬少亭:好感动,谢谢,压力好大。

Ben:这两天,不管是与嘉宾还是与科幻迷的互动,我都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些科幻迷有电影迷,有书迷,这些交流给了我很好的激励。当今的世界,尤其是西方,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的重视性不如以前。所以,这次来到中国看到大家热情这么高,我很开心。 

姬少亭:插播一句。Ben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好奇心的人,我们做了一个很小的工作坊,在楼上举行,只有几十个人,Ben听说了就很好奇,强烈要求参加,一定要听一下。

我就很感动,有一种很强的去中心化的感觉——你来了是为了看他,但他来了是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去认识很多人,去和不同的人交谈。刚刚他还和他的粉丝见面了,粉丝打扮成了马文,两人在门口握手,拿着《霍比特人》的设定集。那个时候我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真的非常非常感动。

△ (图片提供:马文

高峡:首先我想说,真的非常感谢大会工作人员,我希望大家给他们一次掌声。因为我之前也做过落地的展览,我知道每个人需要付出多少心血,多少晚上不睡觉才能做出这样的活动,所以非常感动。

我是做电影的,在我们行业里有句话,就是“电影背后没有魔法”,我们没办法用魔法去做魔法,你们看到的魔法,都是用这样的辛勤,这样的不睡觉,不喝水,不吃饭换来的。正是这些人为了大家的视觉盛宴去不择手段地努力,才有今天。所以感谢大会的工作人员把我们的梦想拉近了一步,谢谢。

刘慈欣:这个大会是面向亚太地区的,我当然希望有一天能面向全世界。在大会前一天,我见到了田中芳树先生。我就用《银河英雄传说》每一章的最后一句来结束整个会议——银河系的历史,或者说科幻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姬少亭:我们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大家一样,有个共同的属性,就是“科幻迷”。我特别喜欢甘道夫的一句话,“I’m looking for someone to share in an adventure”。

我们希望能找到人一起分享一次美妙的冒险,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主办单位

科学指导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

支持单位

APEC青年国际创新社区

 | 关键词 | #亚太科幻大会#

 | 作者 | 未来事务管理局

 | 文字整理 | 氯气灯芯

 | 摄影 | 武颖、王志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