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来了!刘慈欣笔下“大”到丧心病狂的名场景
任何一个喜欢大刘的人都会发现:
他小说里的名场景,都有着丧心病狂的“大尺度”。
《梦之海》,抽空大海做冰雕。
《流浪地球》,全人类带着整个地球去流浪。
《地球大炮》,地球南北极打穿来加速飞船。
《诗云》,太阳系变成了诗的储存器。
大刘在《三体》英文版后记里有这么一段自述:
“我发现自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大数字而已,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
“直到今天,当150亿光年的宇宙半径和比夸克都小许多数量级的弦已经使人们麻木时,1光年和1纳米的概念仍能在我的心中产生栩栩如生的宏大图像,激起一种难以言表的宗教般的震撼和敬畏,与没有这种感受的大多数人相比,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感受,使我先是成为一个科幻迷,进而成为科幻作家。”
地球的冰环、几十亿光年外的镜子、上帝的喷灯……这些名场景,切切实实地提供着那种“宗教般的震撼”,每想一次,就是一层鸡皮疙瘩。
我们爱死了这种作家,因为这就是科幻的核心“爽感”。看到这些场景变成画面,是很多粉丝毕生的心愿之一。
最近有套漫画,还真就画出来了。
先上图为敬——
《流浪地球》,原著创作于1999年,发表于2000年。
我们在电影里领略过这个故事的壮烈与宏大,但在漫画里它是这样的:
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地球发动机的构造细节。(画家为了呈现效果,一直没看电影)
上帝的喷灯。
逃逸开始,人类上路了。
深入地下500米、人口超百万、遍布各大陆的地下城。
紧接着,地下城被岩浆吞没。
生活还要继续,联合政府为缓解人类的紧张情绪,恢复了中断近2个世纪的奥运会。
电影中删减的,但原著中占了很大篇幅的女主角和爱情线——奥运会上,“我”认识了加代子。
为人类的延续干杯!
木星接近了,沸腾的暗红色的云海上空,地球仿佛是一只蓝色小气球。
就在木星暗红色的阴影下,我的儿子在地层深处降生了。
五千多名最后的地球派,僵直地站在冰海的冰面上,没有一个活人......
氦闪爆发。
大海冰层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太阳最后一次把光和热洒向地球。
50亿年的壮丽生涯成为飘逝的梦幻。
太阳死了。
《乡村教师》,原作发表于2001年。
画师是我们熟悉的张晓雨老师,这本也是整套漫画里我最喜欢的。
村庄静静地卧在月光下,象是百年前就没人似的。
那些在冬夜寒冷的教室中,盯着烛光照着的黑板的娃们,他就是那蜡烛。
他慢慢地回忆起自己不算长的一生,他这条命很大一部分是另一位乡村教师给的。
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硅基帝国舰队用激光蒸发了绿洋星的海洋。下一个目标:地球。
夜深了,烛光中,全班的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老师歇着吧,明儿个讲也行的。”一个男娃说。
“今天讲牛顿三定律。”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地球人没有记忆遗传,“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教师。”
祭奠李老师的纸钱在火光中飞舞,头顶是璀璨遥远的星空。
《梦之海》,原作发表于1997年。
阿根廷艺术家把这部画得很克系,大海、触手……(不
是冰雪艺术节把低温艺术家引来的。
自海洋干涸以后,不管过去多少岁月,当时的情景,颜冬仍然历历在目。
“你们的世界很适合进行冰雪造型艺术,我惊讶地发现这个世界早已存在这种艺术,我很高兴地说,我们是同行。”
低温艺术家带着冰冻的大海升到天空。
“只剩艺术,艺术是文明存在的惟一理由。”两位艺术家的交涉,彻底失败了。
冰环仿佛是一条撒在太空中的银色火药带,在日出时被点燃,那璀璨的火球疯狂燃烧着越过长空,在西边落下,其壮丽之极,已很难用语言表达。
正如有人惊叹:“这一天,上帝从空中踱过。”
《圆圆的肥皂泡》,原作写于2003年。
很多人生来就会莫名其妙地迷上一样东西,仿佛他(她)的出生就是要和这东西约会似的,正是这样,圆圆迷上了肥皂泡。
其实,“我”已经想到了飞液的一种潜在应用方向:制作超大型温室。
“这就我送给您的礼物,爸爸!”
从遥远的印度洋飞越漫长路程,无数个大大的肥皂泡给干燥的大西北运送湿润空气。
巨大的肥皂泡从天而降,把整座城市包围其中。
“一个人用一生开一个玩笑也是一种使命。”
这是丝路市最美好的一天。
这些画面来自《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改编了刘慈欣的15部小说,包括《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微纪元》《梦之海》《赡养人类》《吞食者》《球状闪电》等。
来自全球11个国家的20多位艺术家,历时四年,共同创作。
原著党最担心的,就是衍生作品随意“魔改”,但这套我替你们先看过了,完全不用担心——
书中原有故事结构、世界观、精神内核都没有改变。
能够最大程度还原大刘的文字,甚至做出新的艺术处理,离不开这些艺术家:
画《乡村教师》的,是科幻迷的老朋友,中国青年漫画领军人物张晓雨。
当初这部小说在《科幻世界》上连载的时候,他就是插画作者。
“大刘这部作品比较特殊,构思很独特,一方面讲述了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一方面是黄土高坡上落后贫穷的小村庄。但是以乡村教师为代表的人类文明并不是所谓弱势文明。让人不禁赞叹教师的可贵和伟大。”他说。
他对每个人物都下了巨大的功夫,近100页的故事,画了一年半。
细节里,有孩子们破烂的衣服,李老师床前带血的痰盂。
人物神韵到位,“穷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里的人们对现状的麻木。”
画《流浪地球》的,是意大利漫画家史蒂芬诺·拉斐尔,他曾参与《蝙蝠侠》《X战警》漫画。
此外还有法国漫画家蒂里·罗宾、美国艺术家丹·帕诺西恩等20多位名家,每一部作品有不同艺术家进行创作上的配合:
一个专业漫画编剧加一位绘者,再加一位上色师。
比如,《流浪地球》漫画版的编剧是克里斯托弗·贝克,绘者是斯蒂芬诺·拉弗雷,从事黑白稿创作等,最后是来自巴西的一位上色师进行上色创作。
全部画稿在欧洲打印色稿,经四次校色。
科幻,尤其是“太空歌剧”这一分支,是一种建立在光年尺度上的文学。
“我从来没有用文字真正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表现出来,一次都没有过。”大刘曾在2018年的APSFcon上说,“图像对科幻的表现是我们想象力的源头之一,它能由此催生更多、更绚丽的想象力。所以我真的认为科幻很适合用图像表现,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文字表现是迫不得已,没有办法。”
也许我们最终都无法见到大刘脑海中的画面,但至少,这套漫画提供了一个切面。
戳【原文链接】或扫码购买
帮不存在恰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