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原载《统计与决策》2022年第06期
RECOMMENDATIONS
摘 要:文章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以及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实证分析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情况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从地区情况看,不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由沿海至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另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环境规制、财政支持政策、开放程度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加强环境规制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019年中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990865.1 亿元,较 1978 年的3678.7亿元增长了约269倍。然而,中国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引起的高投入与低效率、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1]。为此,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目的在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相关学者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1—8],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方面研究,有部分学者评价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但他们构建评价指标较少,难以准确反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更缺少对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由22个经济指标组成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近年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因素,以期对促进中国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选择
1.1.1 构建经济高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稳定性、创新效率、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性与绿色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5个一级评价指标,再结合数据的可得性,构建12个二级评价指标和22个三级评价指标,由此形成中国各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1.1.2 评价经济高质量水平方法选择
表1中有22个评价经济高质量水平的三级指标,需要将这些众多指标合成一个能够客观反映中国各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往学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有的采取主观赋权法,有的选择客观赋权法。如钞小静和任保平(2011)[9]采取了客观赋权法,而师博和任保平(2018)[10]则采用了以“均等权重赋值法”为表现形式的主观赋权法。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算,该方法采用的是客观赋权方法,能够避免评价者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得到更为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具体做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第二步,对样本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第三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利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出因子方差最大的几个主成分得分函数 Zj ;第四步,用这些得分函数乘以各自旋转载荷平方和方差百分比Wj ,得到第 i 个对象的得分计算模型(1);第五步,利用模型(1)计算不同年份、不同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yi :
1.2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模型
1.2.1 研究假设
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经济发展问题不断受到关注,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学等发展理论相继问世,逐渐形成了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认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制度、结构、分配与环保等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1—13]。为此,本文提出:
假设1: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教育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
金融发展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搜集成本、分散风险、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促进实体创新,推动经济增长[14],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随着自身水平的提高而降低,金融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为此,本文提出:
假设2:金融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
环境规制将企业污染对社会损害(外部成本)内部化,倒逼企业关闭高污染的项目,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绿色发展水平,但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下降,因此,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具有两面性。为此,本文提出:
假设3:环境规制会影响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会对区域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经济主体结构等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各省的技术进步、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管理水平与体制等内部因素,进而影响各省经济的发展质量。为此,本文提出:
假设 4: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
1.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本文从五个维度考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具体包括创新教育、金融发展、绿色治理、财政政策和开放程度,然后选取适当的数据进行实证。通过试运算发现,选择多元线性模型效果最为理想,因此本文构建模型(2)实证分析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其中,y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Em 代表环境规制,用各省环境治理支出占各省GDP的比重表示;Fi 代表金融发展水平,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表示;Tec 表示技术进步,用R&D费用占全省GDP比重表示;Thi 表示产业结构,用第三产业GDP占各省GDP的比重表示;Edu为人力资本,用国民受教育程度;Fp 为财政支持政策,用公共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表示;Or 和 Inv 代表开放程度,分别用进出口额总额占各省GDP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表示。
1.3 数据来源
计算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经济高质量水平的三级指标有22个,其中,第一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第三产业增长率、人均 GDP、城市化率、经济增长波动率、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失业率、各省平均工资水平、各省人居面积、各省每千人病床数等数据来源于31个省份 2009—2018 年的统计年鉴,技术市场成交额占 GDP比重、R&D经费占GDP的比重指数、R&D项目数/企业数、万人专利申请受理数、第三产业贡献率等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环境污染治理投资/GDP、SO2排放量/GDP、废水排放量/GDP、固体废物产量/GDP、单位GDP电耗等数据来源于中国生态环境部年报,部分缺失数据查各省统计年鉴、ifind等补齐。用于实证分析影响高质量水平因素的数据来源如下:绿色治理Em来源于2011—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金融发展 Fi 来源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 年),R&D 费用占比 Tec、第三产业占比Thi来源于Wind数据库,用各省专利申请总数除以各省人数乘以 10000,教育 Edu、财政支出 Fp、开放程度 Or 和Inv 来源于各省 2011—2018 年统计年鉴,教育利用公式Edu=小学人数*6+初中人数*9+高中人数*12+中职人数*12+大专及本科人数*16计算得来,Or=(出口额+进口额)/各省GDP。
2 实证分析
2.1 我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水平计算
(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不同方向的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影响不同,因此,以表1中各变量的方向为依据,如果变量方向为“+”,则根据式(3)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如果变量方向为“-”,则根据式(4)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其中,xij 和 x'ij 分别代表标准化前和标准化后的第i 个省份第 j 个指标值。
(2)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SPSS19.0 操作的结果如表 2 所示,KMO 值为 0.794,大于 0.5,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检验显著,拒绝原假设的各变量独立,说明各变量存在相关性。
(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为了更好地解释主因子,利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旋转在6次迭代后已收敛,具体见表3。
(4)根据表3计算结果,本文选取了五个公共因子Z1、 Z2、Z3、Z4、Z5,然后利用回归法得出各个得分,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5)将数值代入以上五个主成分函数方程式,算出Z1、Z2、Z3、Z4、Z5 后,代入方程
Y=0.2194*Z1+0.1545*Z2+ 0.1477*Z3+0.1201*Z4+0.0697*Z5,算出 2009—2018 年 31个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如表5所示。
2.2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变化及特征
用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均值表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别于东部、中部、西部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表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全国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2.2.1 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
由图 1 可以看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单调递增,2009—2018年,该指数由0.028增长至0.083,这说明近年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009—2018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提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经济发展水平质量水平提升幅度最大,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质量水平提升降低,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提升幅度最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幅度在空间特征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不断递减态势。
2.2.2 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化特征
由表 5 可知,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变化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由沿海至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1)无论是2009—2013年,还是2014—2018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5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幅度均较高。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稳定性、创新效率、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性和绿色发展水平均较大。特别北京名列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榜首,创新效率、绿色发展水平等方面成绩最为突出。2009—2013年,与上述5省相比,东部地区的山东和福建两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是,2014—2018 年山东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这是山东创新效率和绿色发展水平方面有明显提高所致。
(2)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省份2009—2013年经济高质量水平提升幅度较小,2014—2018年实现一般,其中安徽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提升最大。这是由于湖北、江 西、河南后5年经济增长稳定性提高,但是增长速度、创新效率、成果共享性、绿色发展水平居中,安徽处于长江三角洲的黄金地段,近年来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大力扶持高精尖企业发展,增加创新投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经济增长速度、创新效率、绿色发展水平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3)2009—2013年云南、新疆、西藏、青海和贵州5省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幅度最小,2014—2018年云南、新疆、西藏和贵州 4 省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提升幅度较其2009—2013 年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在国家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下,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稳定性、创新效率方面得到较大提高,但这些的经济发展质量不但远落后于中国东部省份,而且也明显落后于中部省份。值得注意的是后5年青海在增长速度、创新效率、经济增长稳定性和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性指标方面均很低,导致青海的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处于末位。
2.3 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利用模型(2)和OLS最小二乘法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6。
表6显示,就全国层面上,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持政策、对外贸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显著正相关,环境规制与高质量发展指数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促进金融发展提高财政支持与外贸贸易发展水平、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地区层面上,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人力资本、财政支出、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正相关性显著,其中技术进步和开放程度影响最大。这说明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与财政支出,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正相关显著,而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环境规制负相关性显著,这意味着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与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有助于促进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加强环境规制可能不用于提升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其原因是环境规制一方面会倒逼企业关闭高污染的项目,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但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经济增长下降,当后者的负面影响明显大于前者正面影响时,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持政策、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正相关性显著,其中财政支持政策影响相比东中部更显著,而与环境规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人力资本与金融发展水平、加强财政支持政策、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促进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加强环境规制不利于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3 结论
本文首先选取22个经济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分析全国以及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各省域的时空变化,最后利用构建的经济计量模型,实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就全国层面而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样本期间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就地区层面而言,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提升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幅度在空间特征呈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又明显高于西部,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由沿海至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省域层面,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5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幅度较大,湖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省份经济高质量水平提升幅度较小,而云南、新疆、西藏、青海和贵州5省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提升幅度提升的幅度最小,不过云南、新疆、西藏和贵州近5年来的经济发展质量有明显改善。
(2)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和金融发展水平、增强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对外贸贸易以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均有助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还表明,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增加财政支出、发展对外贸易与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有助于提升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加强环境规制不利于提升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提高金融发展水平与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对外贸易与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而强化环境规制不利于促进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18,(2).
[2]任保平.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J].学术月刊,2018,(3).
[3]任保平,文丰安.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判断标准、决定因素与实现途径[J].改革,2018,(4).
[4]聂长飞,简新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省际现状的分析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2).
[5]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
[6]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1).
[7]黄顺春,邓文德.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20,(2).
[8]方大春,马为彪.中国省际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时空特征[J].区域经济评论.2019,(2).
[9]钞小静,任保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
[10]师博,任保平.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问题,2018,(4).
[11]Chenery H, Syrquin M. 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2]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
[13]Kindleberger C P. Dominance and Leader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Exploitation, Public Goods, and Free-rides [J].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81,(2).
[14]张雪芳,戴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20,(4).
李志洋(1992—),女,江西余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发展。
朱启荣(1962—),男,安徽无为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
END
统计与决策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投 稿
请登陆本刊投稿平台http://www.tjyjc.com
订阅&合作
订阅杂志:027-87819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