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决赛前夕,进入国赛的队伍如何完美备赛?

hgsjclub 化工研学社 2023-10-08

自3月3号大赛放题以来,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漫长比赛征程,七大赛区在近日终于决出60支进军全国总决赛的队伍。

首先恭喜以下团队突出重围,获得国赛资格!

(信息源于竞赛官网)

根据组委会发布的国赛通知:“请于2020年8月15日24:00前将本团队的最终参赛作品压缩后上传到百度网盘,并将云盘备份链接发送到 ichezju@foxmail.com。(务必不要上传厂区漫游视频,以免影响上传和下载速度和成功率)。作品压缩包命名为赛区-学校-队伍。请一并压缩打包提交参赛队员和指导老师确认表。对于未在截止时间完成提交作品的团队,将采用7月20日提交的初赛作品作为总决赛作品,不允许补交。具体参见竞赛网站上的作品提交须知。”

(信息源于竞赛官网)


对于进入决赛圈的队伍来说,在赛区决赛与国赛之间的这段时期,是对本队作品打磨的最佳时期。在经历了赛区决赛后,横向看了众多竞争对手的作品,纵向接受了各位评委老师火眼金睛的“毒打”,相信各队伍也对自己作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本次小编也是请到两位嘉宾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想在国赛“欲穷千里目”,如何在这段衔接期如何将自己作品“更上一层楼”的小小建议。


第一位嘉宾是华东理工大学的闫同学,国赛特等奖获得者~



作为国赛特等奖获得者,闫同学你们在国赛前夕有做过相应的备赛工作吗?和大家聊一聊你们队伍当时的情况吧~


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不过当时国赛前夕的那段经历还是历历在目!


当时我们在区赛决赛中获得的名次不高,华东区种子队伍很多,每年竞争都特别激烈,浙大、浙工大、南工大等传统化工竞赛的强校当年表现都很突出。其他六个赛区也有强劲的比赛对手,如果按照我们区赛的成绩,在国赛上拿特等奖是有相当大不确定性的。


由于比赛规模逐年扩大,当时特等奖名额也是首次从8队增加到12队,但我们赛前是完全不知道名额扩增的,作为化工强校,这个比赛我们学长学姐也拿过不少好成绩了,因此我们的目标还是按照国赛前8席制定的。


当年赛区决赛是在交大举办的,前一天阅卷老师审完作品成绩之后,我们就明显感受到了期待上的心理落差,文档细节、图纸绘制两块问题是最大的,扣分点太多太扎心了。在确定获得国赛资格后,我们仅仅歇息了不到一天的时间,第二天下午就全员投入到作品修正中。


每个队员负责不同的模块,缺少的数据重新查找,遗漏的章节额外修补,尤其是扣分项指出的章节,我们基本全部完善了一遍,图纸在那几天的空窗期中也至少检查修正了三个版本。所幸我们在软件上的问题不是太大,模拟和现代技术应用这块如果缺陷太大,短短几天时间是非常难弥补回来的。


我们当时是有专门记录答辩老师提过的问题,自己队伍和其他队伍都有记录,然后队伍成员在一起头脑风暴了如果国赛上遇到类似的问题的各类相关答复,也让指导老师扩充了可能涉及到的答辩问题,每个队员手上都有一本满满都是答辩提问的笔记。


然后是PPT的订正。区赛的两轮答辩,评委的问题其实都比较集中在PPT展现的内容上,就少数老师通过作品进行了提问,因此我们在原版PPT内容架构的基础上进行一轮大返修,一方面对存在的展示缺陷进行了完善,另一方面扩充了答辩时吸取的其他优秀队伍的相关精华,最后的PPT版本除了风格和架构和原版差不多,其他细节与内容可以说是完全升了一个档次。


这十天左右的时间任务量甚至和初赛提交作品前几天差不多,并不是说区赛结束了就静等国赛就好了,这一周多的时间给我们作品带来的提升绝对超过了此前备赛的一个月。最后我们也不负众望,拿到了总决赛特等奖第五名的好成绩,有些意料之外,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二位嘉宾是来自宿州学院的张老师,竞赛阅卷组参与人~



作为队伍指导与竞赛阅卷的参与人,张老师您在指导学生与赛区评阅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当时在校内带了两年参加这个比赛的团队,首先要说这个比赛,对学生的锻炼确实很大。作为指导老师,之前在设计院工作的几年经历让我在指导学生制图和工艺方面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但这个比赛对学生软件应用要求很高,很多软件细节我们老师并不是都接触过,需要学生自学,我们能给与的也是整体上的指导和资源上的帮助。
作为参与过这个比赛的阅卷老师,来说说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提升。同一支队伍从选拔,到校赛,到区赛,甚至进全国总决赛,他们在每个阶段的作品绝对是有很大提升的,尤其是看学生的PPT内容,不管是从美观还是内容,都能看出学生在每次答辩之后的完善。比赛时候他们队伍都是一起的,相互之间暗自比较的心理其实是有利于促进团队之间的进步的。
各个团队之间在一阶段的比赛之后,都会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现在学生都很聪明,明白自己作品哪方面还有不足,也明白竞争对手哪方面做得出色。这种每个阶段比赛后的竞争与吸收氛围比我们去改正他们几个细节要来的有用得多
至于作品评阅,每个阅卷老师只负责所有团队的一个小节,确保了给分的公平性。关于评阅细节不便过多透露,这里谈谈阅卷的一点感受。首先是队伍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同样的内容,数据是否齐全,关键点是否到位,再就是语言陈述是否直观,细致工作的队伍与普通队伍间的区别在阅卷老师眼里是显而易见的。
然后是关于借鉴的问题,这个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对于优秀队伍作品的精华进行借鉴是很正常的进步方式,我之前也说过这个,老师是鼓励学生对优秀队伍进行学习的,但若在自己作品里有明显搬运的行为,阅卷老师是很容易识破这种行为的。所以最后也是需要警醒各位同学,借鉴并非搬运!
最后祝各位进入国赛的同学,能够在今年不一样的赛制情况下,再接再厉,拿下最后的胜利!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两位嘉宾对本次国赛队伍的经验介绍啦,希望能对各支队伍起到一定帮助!小编们曾经也经历过这个时期,国赛前的备战期是一种“紧张又满怀期待、疲乏又充满干劲”的时间段。绝地反击,还是守护荣耀?志在最高荣誉的后浪队伍们,奔腾吧~

 


往期精选(点击即可跳转)


开源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介绍(一):DWSIM
开源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介绍(二):COCO
全球能源格局如何变?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0分析

Aspen Plus灵敏度分析终极超简便输入方法,99%的人都不知道

ChemDraw用不了,分子绘图软件MarvinSketch才是你的首选!

共沸以及Aspen Plus共沸搜索工具的使用
Aspen Plus电解质向导的使用及表观或者真实组分的选择
这些好看的化学化工图形是如何绘制的?
考研面试,老师问我知道哪些化工知名期刊?
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化工类高校表现如何?
往期回顾之分类详解
编辑:yeti
化工设计Club交流QQ群(群号:881289423)
化工设计微信群请加小编微信:hgsheji,拉你进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