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 互联网校招全薪酬出炉,AI岗位能拿多少?

木易 机器人文明 2020-01-17

关注我们,思考像钟摆,永不停歇


阅读关键词:AI薪酬、自动驾驶、融资、AI大牛、市值 


继博士、硕士互联网薪酬表发布,昨天本科校招薪酬表也新鲜出炉。20W起薪着实让人艳羡,但也没有网上流传的那样夸张……


上周还有哪些AI新鲜事?“AI七日谈”一一为你道来。

 

昨天,“校招薪水”曝光了“2019届互联网校招本科薪酬清单”,其中与AI相关的,“机器人文明”整理如下:

 

 (表单数据来源:公众号“校招薪水”)

 

(表单数据来源:公众号“校招薪水”)

 

(表单数据来源:公众号“校招薪水”)

 

从表单可以看出,科技巨头和独角兽们的薪酬还是足够让人艳羡。其中,腾讯的“客户端开发”38W,拼多多给出41.4W给“Java工程师”,京东“算法工程师”37.8W都是极大手笔。第一张表也透露出,在技术类高工资中,30W是起薪。

 

本科毕业便月入三万,自然是美事,但巨头公司的岗位毕竟极少。除了巨头,独角兽和其它二线科技公司给到的薪资水平则普遍在20W以上,不是核心产品的相关技术岗也在12W以上。

 

此外,非技术类的产品、运营,以及设计岗也普遍给到了较高薪资,比如腾讯给到“游戏策划”29W,迅雷“运营产品经理”28.8W,网易互娱“游戏设计师”24.8W。运营类岗位最低的是小米的9.8W,其它基本上都在10W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技术类中,除了与产品相关的运营岗,还有“内容运营”,相较其它技术和运营岗位来说,薪资低不少,接近非技术行业的文科应届生平均6-7W的水平。这从侧面说明,技术巨头和独角兽对应届生的“普惠效应”基本上只在计算机等理工类,以及和核心产品相关的设计和商业运营,文科类依旧没有用武之地。

 

结合上周发的AI薪酬起底,本年度互联网&AI校招薪资具有如下特点:

 

1、AI研究和技术岗,本、硕、博薪酬均居互联网顶端;

 

2、AI技术岗本科薪资最低,20W起,研究生30W起,博士40W起;

 

3、算法类薪资在AI中最高,博士40-90W+,硕士30-60W+,本科20-40W+;

 

4、技术岗薪资普遍高,但所谓百万年薪实数凤毛菱角,想要达到年薪百万,需要具备TOP2、港系,或者海归博士,以及顶会Paper等难以企及的条件;

 

5、与产品商业化运营的相关岗位薪酬和本科技术岗相当,但如“内容运营”类的内容产品薪资依旧保持低位。

 

此外,几张巨头和独角兽的薪资表,也只是管中窥豹。每年大几百万的应届毕业生,能去到巨头或者独角兽公司的不足十分之一。对于绝大部分科技中小,或者创业公司来说,薪酬水平往往与负责的项目利润相关,所以即使无法进入头部企业,能够进入一个好的项目,或者自己挖掘出好项目,也都会有可观的薪酬报偿。

 


AI驾驶

是救了DUI,还是拿人命做实验?

 

从毕业生薪酬,可略见国内AI的火爆,但深入到应用,总还是有不和谐音。

 

比如频频爆负面的特斯拉,又摊上事了。

 

两天前的凌晨,巡警在加州高速上发现一辆以70英里(113公里)飞驰的特斯拉Model S,令人惊讶的是,车上的方向盘没人控制!

 

警察飞速跟上,发现驾驶员靠在座上睡大觉,在开车的是自动驾驶AutoPilot,随后巡警将车逼停。据之后披露的资料显示,该特斯拉车主名叫Alexander Samek,是一名地产开发商,同时也是硅谷Los Altos市的市政规划与交通事务顾问委员会主席,事发时涉嫌酒驾(DUI)。

 

 

对于特斯拉在此次事件中充当的角色,有人认为AutoPilot救了车主,不然在意识不清的状态下蒙眼狂奔迟早出事。但更为专业的评论,则质疑AutoPilot在运行中出了差错,不符合特斯拉官宣——AutoPilot在确保司机双手握住方向盘的情况下才会正常运行,否则一直发出警报。

 

事实上,AutoPilot出Bug已非首次。今年8月,一位同样酒驾的特斯拉车主,在Autopilot的驾驶下撞上了消防车。虽然人没有出大问题,但车毁的不轻。

 

 

为什么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可能救命,也可能夺命?

 

这个吊诡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起因:

 

1、特斯拉自动驾驶等级是L2-L3,主要是辅助,没有达到L4级和以上的全自动化水平。这种情况可以称为人机协作,但人和机器之间的能力和权限划分模糊,容易导致人放松警惕,疏忽危险,从而酿成事故。但另一方面,在发生危险人所力不能及时,Autopilot又能发挥机器的优势而救人。

 

2、如果特斯拉的发展模式和其它自动驾驶公司一样,也就没有这么多非议了。当下,自动驾驶的主要落地路径还是以谷歌Waymo为蓝本,达成L4级,通过测试后再商业化。特斯拉的Autopilot则全然不同,它的过早面市更像是拿车主“做实验”,尽管完全自愿,依然难免来自于伦理的拷问。

 

在上周召开的自动驾驶高峰论坛上,对于自动驾驶的发展路线,李开复结合特斯拉、谷歌的案例指出:“这一技术应该一步到位,人机结合的方式有悖于人性,可能造成更多的安全问题。”

 

实际上,大部分业内人士对自动驾驶落地路径的看法与李开复一致,这也是为什么采用实时落地的只有特斯拉一家,而Waymo、Uber、通用等公司都采用先行测试的方式。



AI融资

地平线或登顶本年度AI榜

 

本周自动驾驶大事件,还有地平线。

 

据金融时报报道,智能驾驶芯片和算法公司地平线计划发起新一轮最多10亿美元的融资。

 

事实上,一个月前的安博会上,公司创始人兼CEO余凯就曾向外界透露,“将在2018年底完成新一轮5-1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一家和英特尔规模相当的芯片公司,以及一家知名汽车厂商。”

 

如果此次融资在本月确认完成,或将成为本年度AI芯片行业最大的融资案例,届时,地平线的“身价”将在30亿至40亿美元之间。

 

产品上,地平线主要研制出两款针对图像识别和自动驾驶的芯片,“旭日”面向智能摄像头等设备,“征程”面向自动驾驶。其中,征程可同时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车道线、交通标识牌、红绿灯等多类目标进行精准的实时监测和识别,实现FCW/LDW/JACC等高级别辅助驾驶功能。

 

征程1.0处理器

 

虽然中国AI芯片的软硬技术均不及美国,但在产品应用层的积淀比较充足,有很大的落地空间。目前致力于开发应用端的AI芯片,除了地平线,还有寒武纪、中星微、灵汐科技、启英泰伦、百度、华为等公司。



AI未来

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和爸爸的故事

 

校招高薪,芯片崛起,在科技领域,人才是最重要的。但还有一些人,可以称之为人才中的人才,或者天才。

 

18岁的Amy Jin,就是人才中的天才,被《斯坦福医学》杂志报道为“超级明星”。

 

在Harker读高中时,Amy便对IBM用Watson提升医疗能力的做法倍感兴趣,在她看来“Watson可能成为医生的第二双眼睛”,自此立志成为AI科学家。

 

而就在高一的暑假,Amy遇到了AI4ALL——由李飞飞创立的AI公益组织。进入团队后,Amy在他人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用AI评测外科医生操作水平的研究,并作为一作完成了论文《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手术视频中的刀具检测与手术技巧评估》。

 

去年,这篇论文在人工智能顶会NIPS的120篇论文中脱颖而出,成为了10篇入选之一。此后,她的开挂还有拿到ACM/CSTA Cutler-Bell奖,获得医药公司Regeneron科学人才搜索奖,闯入西门子竞赛半决赛,拿到英特尔ISEF的二等奖……李飞飞对这个天才少女也是赞不绝口,曾三次公开表扬。

 

 专业、兴趣两不误的Amy Jin

 

诸多荣誉加身的Amy Jin今年如愿进入哈佛。

 

不过,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往往是从别人家的爸爸,甚至是爷爷开始的。Amy Jin的父母是来自中国的移民,且都是物理学博士,加上华人家庭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Amy Jin就读的高中Harker便是一所知名私立院校,每年学费高达48500美元,四年的学费大概需要人民币130多万。



AI大牛

“最强大脑”也有烦恼

 

天才们的“最强大脑”让人赞叹无比,但事实上,他们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烦恼。《三体》中叶文洁的女儿杨冬是顶级物理学家,终因不能接受物理学的形而上学体系出现危机而崩溃自杀。

 

文学作品会有夸张成分,但现实中的科学家们确实有不为人知的痛苦。近日,谷歌首席科学家、谷歌大脑技术负责人Vincent Vanhouck发出的一篇“劝退文”,给到想要从事研究的同行们“入行似海深”的忠告。

 

他的忠告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研究是有多个答案、甚至没有答案的不适定问题;

 

2、整个职业生涯都会“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3、研究成果在发表的那一刻就可能过时了;

 

4、拥有无限的自由,但也有无限的责任;

 

5、大多数研究,都关乎风险管理;

 

6、范式转变很正常,你需要经常更换工具;

 

7、必须让自己接受严格的审查;

 

8、整个职业生涯在很大程度上将由一个数字来衡量;

 

9、研究是一种生活,而不是工作。

 

此“忠告”在网上流传开后,被Yann LeCun等AI科学家点了大大的“赞”。看来大神们的工作生活也并不像想象中的潇洒,受到客观规律和时代发展局限。



AI市值

微软超苹果重回科技第一股

 

时代的洪流,Vincent、Yann LeCun般的大牛无法违逆,他们背后的巨头独角兽们也一样,被时代裹挟着向前奔涌。

 

智能手机的浪潮将乔布斯推向神坛,也造就了苹果的神话。但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饱和,这波浪潮逐渐退去,苹果也逐渐从神界回归人间。近来,苹果股价不断下跌,最新市值跌穿8500,从而助推微软重归科技股市值王座。但这并不意味微软进步太大,而是苹果曾经的万亿市值缩水所致。

 

苹果的缩水和微软的坚挺在释放着这样的信号:基于苹果系统的应用终端市场开始萎缩, 而基于云和应用程序的市场仍有充足空间。数据上,也有充分的印证——相比苹果不断下滑的销售量,微软云的市场份额三年来几乎翻了一番。



目前,美股市值前四位的科技公司分别是微软、苹果、亚马逊和谷歌。



AI业界

小米未来立足于AIoT

 

尽管与国际巨头们相差近20倍市值,与阿里腾讯也差近10倍,但小米依然是一家充满AI理想主义的公司。

 

在日前的2018AIoT开发者大会现场,小米发布了4大合作,领头AI+IoT跨界3大产业,还宣布推出亿元规模的基金,打造开发者激励计划。

 

四大合作分别是:

 

宜家全系智能照明产品将接入小米IoT平台;

 

与全季酒店合作开发智慧酒店系统;

 

与车和家合作,共同打造小爱同学车载解决方案,打造车载语音“新体验”;

 

与爱空间推出小米智能照明套餐。

 


据雷军介绍,目前小米IoT平台已经支持2000款设备,设备连接数超过1.32亿台。在消费类领域,已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领先亚马逊、Google等国际巨头。而最受欢迎的“小爱同学”,已累计激活设备数1亿台,唤醒次数80亿次,月活跃用户超过3400万。

 

此外,在小米AI+IoT开发者平台开放一周年之际,“小爱开放平台”已入驻1000多家企业开发者,7000多名个人开发者,在众多开发者的参与下,小爱同学拥有了1300多项技能。

 

以上就是本周“AI七日谈”,看到这里辛苦了,下周见~


本文由“机器人文明”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二维码加公号,后台留言微信号,入群“AI大爆炸”


往 期 精 选 


AI赋能工业剧变,他们是主角!
NLP黄金十年开启!一文了解最全产业图谱
AI薪酬起底:百万年薪被平均后还剩多少?AI+教育,你家Python从娃娃抓起了吗?价格战背后,智能音箱的产业迷局


 

我是广告:欢迎给“机器人文明”投稿~

好文请投:tougao@gsi24.com

— 完 —


机器人文明 服 务 内 容


广告投放 | 政府招商 | 产业报告

投融资 | 专家咨询 | 人才服务 | 论坛策划

↙合作需求,请点击“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