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给了滴滴傲慢的底气?

非非马 夜暖暖影视 2020-10-30

    4年50起性侵犯案例, 3起故意杀人案, 19起强奸案, 9起强制猥亵案…

    可然后呢?拷问滴滴式的“傲慢”。


您正在阅读,非非马日记。


1

非非马日记

 

在郑州空姐遇害仅3个月之后,又有27岁滴滴司机钟某残酷奸杀20岁花季少女赵某。


根据警方公布的最新信息,钟某行凶前还曾逼迫受害者在微信上转账9000余元给他。

 

来源: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群情激愤。


滴滴用户们,尤其是女性用户,几乎人人恐慌。毕竟,这是用户体量巨大、中国目前一家独大的网约车平台。

 


行凶司机,当然是极端个例行为,个体恶性令人发指,但是,人们更愤怒的是,滴滴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的应对态度与相关作为。

 

在看了多家媒体对事情经过的报道,尤其是看了受害者亲友公布的与滴滴客服沟通的截屏之后,我脑子里蹦进了两个词:傲慢、衙门气

 

遇害者亲友与客服的对话截屏


看了那些对话,看了滴滴客服“程序化”的反应,了解到就在案发前一天,已经有女用户向滴滴反馈和投诉过钟姓司机的“反常行为”,我首先想说的是:滴滴是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企业,它没有好的企业文化,它是一个管理上存在严重漏洞的企业。

 

的确,即便滴滴客服尽早重视、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应对,并积极配合了警方协助调查,也未必能及时挽救下受害者的生命,但我们追问这个问题,其本质在于,拷问一个企业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


没有态度的企业,是不可信赖和倚赖的。

 


人命关天啊,但凡一个有点良知和同理心的人,在接到这样的电话时,都会是万分焦虑,忧人所忧的吧,能够如此“衙门气”十足地、看似礼貌但却十分程序化地回应焦急万分的求救亲友,让他们等一个小时、耐心再耐心,我看到的,不是某一个客服的冷漠。

 

求救亲友几乎是连环call地在联系滴滴客服,每隔三两分钟就是一个电话——我们都知道,打这种大公司的客服电话,都是随机分配的,这次接你电话的,未必就是上次接你电话的人,可你不觉得滴滴客服们的“反应方式”是惊人一致吗?

 

这些客服,就是这么被驯化和管理的。

 

客服对于生命安全、社会责任问题不够警惕和重视,是因为负责管理一线客服的中层,对此不够重视,而中层不重视,是因为管理中层的高层,同样不够重视。这是自上而下的。

 

所以,我说,这暴露出的,其实是整个滴滴,在价值观上的缺失。它的管理者们恐怕根本不重视企业基础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足够重视,就会在员工培训、以及相应的企业管理流程中体现出来。

 

截图来源:滴滴出行_百度百科。这样的口号对照现实十分讽刺了


对生命敬畏,这本该是任何一个提供安全服务有关的服务行业,所应谨记与遵循的首要原则。

 

不是吗?

 

2

非非马日记

没有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才会对生命淡漠、傲慢,才会导致在管理上作为不够,任由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在河南郑州空姐遇害案发生后,《南方周末》微信公号于今年5月24日刊发了一篇《四年50起性侵犯案例,滴滴如何整改》。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及有关部门如法院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

 

50个案例中,有2起故意杀人案,有19起强奸案、9起强制猥亵案、5起行政处罚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骚扰事件;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

 

说实话,我是在朋友圈看到媒体同行朋友昨日转发此文,才知道,原来滴滴司机犯案,如此之频。“几乎每个月都有”


以上,还只是涉及性侵、性骚扰类案件的统计。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岁女教师搭乘滴滴顺风车,也惨遭劫杀。

 


然而,这一切,都并没有引起滴滴的足够重视。

 

即便是今年5月12日起,滴滴做出了所谓“史上力度最大的整改”,但据《南方周末》报道,伸向女乘客的“咸猪手”仍未停止——

 

5月17日,北京昌平的毛悠儿看到刚送自己回家的滴滴司机躲进小区草丛;报警后,对方承认尾随了一路,只是想留她的微信号。

 

5月20日,大连某高校的陈同学被滴滴快车司机叫“亲爱的”,问“啥时候有时间激情一下”;湖南长沙的朱颜颜遭遇滴滴司机锁住车门,“给你500元,摸一下”。

 

司机无良,锅当然不能全由滴滴来背——我至今也仍认为滴滴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整体而言极大方便了中国人的出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这些也不能让我们就此回避那个十分核心的关键问题:既然有如此频繁的案件、投诉,为什么滴滴内部却始终没能给予高度的警觉与重视?没有在管理上做出相应的有效举措?


如果没有先例,我们多少可以理解滴滴客服出于“无知”,对待顾客的投诉、举报、惊恐,显得比较麻木,不够警觉。

 

问题是,此类案件、事件、投诉,远非孤例。任何一个滴滴的员工,在接到此类求助、示警电话后,本该高度警觉,滴滴的客服系统,或者其客服口中所说的“安全专家”,应该已经建立起一套快速反应的机制,来处理此类突发事件。


但很可惜,并没有。


图片来源:2017-01-11 汽车科技新闻-中关村在线 《为春运减负 滴滴顺风车启动“轻春运”策略》


不得不说,滴滴在管理上,从宏观到微观,都有着致命的安全漏洞与隐患。

 

而管理上的问题,归根结底,又还是价值观与认知的问题。

 

如果真的足够敬畏生命,足够重视客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案发前一日的用户投诉就会得到高度重视,并被及时处理,这桩惨案也许就可避免。

 

乐清警方作出回应,称对于网传“警方说没有车牌号和司机电话不予立案”一事,经公安机关调查,不存在此情况。


可惜,滴滴太傲慢了。

 

3

非非马日记

过去七年来,滴滴经历了惊人的飞速发展,兼并了快的、Uber中国之后,它一家独大,独占中国网约车市场9成的市场份额。

 

它的背后站着世界级的资本力量,它一直在不停地扩张扩张扩张。

 

截图来源:滴滴出行(打车软件) - 搜狗百科 


就在这“多事之秋”的几个月,滴滴也完全没有停下它的扩张步伐,它的外卖业务登陆泰州、成都,它加速了国际化市场的拓展,它与Booking达成合作并完成5亿美元融资……它,正在筹备上市。

 

一个醉心于高速扩张、忙于资本运作的企业,的确就很容易忽略那些与直接效益看似无关,却其实致命相关的“小事情”,比如客户服务、比如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盲目追逐规模、资本,却忽视了自己核心“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安全存在重大漏洞和隐患,这是本末倒置,是一个企业发展战略上的短视。

 

不论你提供的服务是什么,扩大规模的前提是,“产能”、管理,都跟得上。产品做砸了,口碑做坏了,人心做丢了,所谓规模,不过是空中楼阁。

 

截图来源:2016-05-13 证券时报《苹果10亿美元入股滴滴 下了一盘怎样的大棋?》 。苹果CEO库克说的话如今看来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简单的道理,人、或者一个企业/机构,一旦走到某个高位,尤其是获得垄断性的地位之后,就容易“视而不见”。

 

资本和垄断,给了滴滴傲慢的底气。而滴滴,又没有足够的智慧与德性,节制自己的傲慢,做出了伤人亦自伤的选择。

 

截图来源:2016-09-12腾讯财经《富士康1.20亿美元入股滴滴 或看重汽车领域合作空间》


可是,寄希望于手握巨大权力/金钱/能量的人/机构,通过到的自律自查自纠来纠错,远不如从制度上入手,对其进行约束和规范。

 

这里,有必要再次引入关于当年滴滴、优步合并,牵涉到的“反垄断调查”问题。

 

2016年9月,商务部曾表示:滴滴优步合并没有向商务部申报,正在根据《反垄断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反垄断调查。

 

而今,这起调查已近两年,至今仍未向公众公布结论。

 

中国出租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葛磊今年五月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说,他们曾于去年询问商务部关于此事的调查结果,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我支持葛磊的观点:


“有必要给公众一个答复。不管调查的结果怎样,就算认为他不构成垄断,那也可以,但是不能不了了之。”

 

此外,在看前述《南方周末》的报道时,我还注意到报道中的这个细节:

 

“21岁的空姐李明珠,并不是第一个被顺风车司机奸杀的女乘客。

 

2017年5月14日,重庆永川,顺风车司机周航用风筝线和红布将30岁的甘女士勒死,还用红酒开瓶器猥亵了她。周航被判处死缓,该案在网上几乎搜索不到任何报道。”

 

当时,“该案在网上几乎搜索不到任何报道”,对于这一点,我其实毫不意外。看看滴滴背后的大股东都有谁吧。手握“遮羞布”,大约是滴滴如此傲慢的另一个底气来源吧。

 

就在刚才,读到北京市海淀法院曾在今年五月发布消息称,近年来,滴滴平台上的各类刑事案件数量,远高于公众所知。

 

幸好,郑州空姐遇害案、乐清姑娘遇害案,到目前为止尚未被“遮羞”。

 

从来,一个人/机构的傲慢,都不是毫无来由的。内外因皆有。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中国的“傲慢”企业,可不止滴滴一家。


“滴滴式”的傲慢,不过是这个崇尚社会达尔文主义、推崇赢家文化的社会的一个剪影。

 

最后,我还想说的一点是,仅仅指责滴滴监管不力,或者指责资本、更上一层的监管力量,其实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罪案的发生。罪案的高比例发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个创业失败、举债度日的杀人犯,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

 

罪犯被警方抓获,指认犯罪现场


而那些对女性的强奸、骚扰等等,又何尝不是普遍的社会问题。只不过,滴滴出行服务为这类案件的发生,多提供了一个类别的社会场景而已。

 

更多的,就不一一例举了,社会有病,其实人人都脱不了干系。

 

看完文章,有话想说?欢迎在文末留言交流。

作者非非马:上海-伦敦两地居,曾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为文化创业者、中英电影节英国首席代表、领英专栏作家、英国FT中文网特约撰稿等。


 扫二维码看更多文章 

大号已更数百篇优质原创

聚集全球众多精英女性 

版面编辑助理/Jessi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