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对待子女一般待自己
非姐说:
发一篇旧文,但谈及的问题,值得一再自我提醒,以及提醒大家:)
您正在阅读,非非马日记。
1
非非马日记
“像对待子女一般待自己。”
这是朋友在我朋友圈的一条moment下留的言。
起因是,那天中午去学车,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长期透支,睡眠严重不足,结果开了不到一小时,便开始犯悃。最后终于悃到状况频出——原来,疲劳驾驶导致的车祸都是这么来的,严格的英国教练拒绝让我继续驾驶,把我载回了家。
他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一脸疲惫,很需要好好休息。如果,你每次都是这样的状态来学车,浪费学费、浪费时间,也不可能在4月如期上考场。
最近确实比较透支,想handle的事情太多,然欲速则不达。
第一条,身体,首先要来警告你。
梦想的实现,不仅需要“软件的运算能力”来匹配,更需要“高配置的cpu处理器”来匹配。
用一种不当的方法,过度使用自己的身体,就是让身体战斗力中“最重要的核心硬件配置”迅速折旧。
最后,不得不提前当机。
电脑坏了,只要花钱就能解决;可人的身体若真崩盘,便不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
2
非非马日记
长久以来,成功学鸡汤都在鼓励“拼命三郎”似的工作态度。比如那句流传甚广的“金句”:以你现在努力的程度,还根本谈不上拼运气。努力、尤其是不惜命的努力,往往被当作正面教材。
甚至我自己,也一直以工作狂、勤奋努力而自居、并自得。
我基本算是工作狂。自我来2009年来英国学习、工作至今,我就极少休假,也几乎没再过过完整的周末,甚至我早已失去周末的概念。
读研时,因为对自己要求高,当时英语又不好,毕竟毕业快十年才又重新拾起英语,回到校园,在很强的学业压力下,我基本每天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平均每天睡五个小时。
不上课、不出门的日子里,脸都不洗。
也放弃了坚持多年的健身习惯,尽管我一去学校报到就买了全年无限制的健身卡。
吃饭也不健康。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一次性地做四顿、甚至五顿的量,再用餐盒分装置于冰箱,每次吃时就微波炉热热。自己觉得,这节省了做饭的时间。
可长此以往的结果是什么呢?毕业时,我虽然英文、专业素养都有了很大提高,比如雅思阅读再考我已是满分,但我满脸痘痘,有一小块皮肤还长了癣,病因就是身体长期疲劳,免疫力下降。
期间,我还有一次因为连续坐着写论文五六个小时,结果,腿麻木而不自知,站起来刚走第一步便摔倒,痛彻心扉,坐在地上完全无法站立,那一刻,真体会到了无助。最后,一直跛了两个月。其实,更影响学习效率。
毕业后,我开始为我的前东家、一个著名的文化国企创建伦敦子公司。依然是工作狂的节奏,结果不到一年时间,我的右手手腕开始疼痛,而且持续不减。
在英国看医生,医生只给我开了止疼药,说你没问题。回国后,去医院拍片检查,被告知,手腕部的“下尺劳(字可能有误)关节分离”。不能负重、打字都有疼痛感、每天要去医院针灸。医生说,原因就是电脑用得太多了。
当时,我还因免疫力下降,对国内的污浊空气敏感,连续咳嗽了一个多月。
后来,我自己创业,自由度更大,我便努力地在忙碌的工作中尽可能地保持规律生活。身体也有所好转。
可最近一个多月来,却很有点失控。写字儿、弄公号、和读者交流,是我从内心里特别热爱的事儿,有激情、有动力。
也正因此,它会让我不自觉地废寝忘食,长时间在电脑前久坐。生活作息、锻炼,都失去了以往的规律——我平时再忙,也能一周至少锻炼三到四次,吃饭也挺讲究、蛮健康。还坚持了四百多天的百词斩(一个背英语单词的APP)。
可现在,我甚至经常直到晚上才想起还没刷牙、没洗脸,一直裹着睡袍。连素来坚持得很好的百词斩,也断断续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工作密度很大时,三天睡12个小时也是常有。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大脑觉知力、反应力,都减弱。
就说写字儿吧,睡眠充足时,思路更清晰,带宽200兆的速度;而睡眠不足、或者连续写了几个小时之后,带宽便降低至几k,犹如网络不畅下的download进度条,生生卡在那里。
撇开硬伤不说,本质上,因为喜欢的工作而废寝忘食,和因为痴迷的游戏而失去自控,都无差。皆是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戒不了“快乐的诱惑”、“对最大化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求”——那个能让自己产生多巴胺,感到快乐的thing。
因为不懂得节制使用自己的身体,我吃过不少教训。
这两天的身体不适、学车受挫,我更开始深刻地觉得,真正的自律,绝非仅仅只是自律地工作和学习,更包括自律地生活与休息,实现WORK-LIFE BALANCE。
任何一种不节制,归结到本质,其实都一样。无论是不节制的饮食、不节制的享乐,还是不节制的工作,都是对自己的一种纵容、以及不珍惜。
这样的我们,并不够真正地爱自己。我们自以为爱,却并不深刻。
最深刻的爱,是父母对孩子的那种爱。
3
非非马日记
有人说,人最爱的都是自己,可能部分人的确如此,但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最爱的是自己的孩子。
那么,想象一下,
如果真是自己的孩子,你希望ta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你是否希望ta不节制地工作,是否忍心ta以牺牲身体健康的方式,去追逐梦想、或者所谓成功?
你是否担心ta因为过于痴迷游戏、或者工作、或者是追逐所谓“成就”、或者成功学用词“人生赢家”,而不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知道有望子成龙心切的父母,也会有提倡刻苦的极端做法,比如郎朗的父亲,但大部分父母,多半和陈道明一样吧,对孩子其实只有一些最基本的心愿:身体健康、一世平安与快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自己的人生小价值;不强求、不过度。
如果我有孩子,至少我希望自己是这样的母亲。
在《爱乐之城》的导演达明·沙泽勒的处女长片《爆裂鼓手》中,乐队导师以极端逼迫的方式训练他认为有潜能的年轻鼓手,目的是培养出the greatest,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这极端的压力。他之前的一个学生就不堪重负,在取得很大成绩之后,自杀了。而男主角的父亲呢,他如天下绝大多数父亲一般,更希望儿子简单、健康、快乐地生活。
这是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是导师培养天才的方式。
如果,我们对子女、或者未来的子女是如此,为什么不对自己,沿用同样之“爱的逻辑”?
为什么,不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自己、对待自己?
真正全盘接受的、无条件的爱。
无论孩子生成什么样,是俊是丑、是高是矮、是聪明是呆萌,是倔强是温柔,是有大成就还是只实现了个温饱,为父母的,都会无条件地爱ta,接受ta。
当然希望ta能自立、能爱人、有所成,但首先一条便是希望ta自己先要健康与快乐。有节制地使用自己身体、力所能及地做事。知道生命、精力有限,懂得取舍。
为此,我们会教育ta要懂得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工作要努力,但更要懂如何养精蓄锐,掌握人生的平衡感。一如我的父母,几乎每次通话,都要三番五次地提醒:注意休息,不要总熬夜。
这才是真正深刻的、无条件的爱,是珍惜的、疼惜的爱,有看得到长远,控得住短期享乐的眼光和提醒。
如我们能像爱孩子一般爱自己、待自己、提醒自己,便不会允许自己以任何理由来伤害自己的生命健康。会更懂得:自律地过健康生活,比自律地刻苦勤奋更重要。
健康是“1”,快乐、亲情、爱情、友情、财富、学识、教养等等,皆为“0”。1在,0才有意义。1倒下,再多0,也无意义。
这些,都乃切身体会,也算是割肤之痛后的领悟。
所以,从现在就开始,真正地爱自己。像父母爱我们、我们爱孩子那样地爱与善待。
作者非姐(非非马):穿梭伦敦-上海间,曾为著名文化国企英国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现为文化创业者、领英专栏作家、英国FT中文网特约撰稿。
主理微信公号: 非非马FM(ID:feifeima-uk),非非马日记(ID:feifeimadiary)
版面编辑助理/Jessie
也许你还想看:
也许你还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