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 | 把企业发展当自己的事来办——阜阳市出台“二十七条”为民企发展“撑腰”
民营经济是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6个方面27条具体措施,牢固树立“是自己人”和“办自己事”的理念,从尊重和成全企业立场出发,瞄准企业发展痛点、阻点,围绕搭平台、优环境、强服务等方面,拿出让民营企业家可感受、有温度的政策“干货”,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创意创新创造,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创意热情,汇聚源头活水
积极搭建创意平台
市级每年邀请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来阜考察洽谈、举办圆桌会议。市及各县市区政府每季度、省级开发区每月分产业举办创意会,鼓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提出好的创意和想法。同时,加快创意转化。市及各县市区分类建立创意项目方案库,确保好的创意方案尽快转化为可落地、有前景、能见效的产业项目。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创意项目,纳入市重点项目协调调度机制。
强化“双创”平台支撑
“十四五”期间每年培育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个,每年建成“接您回家”创业园3—5个。规划建设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小试和中试基地,“十四五”期间建成中试基地5个。打造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快推进阜阳创新馆建设。
加大“双招双引”力度
对外来企业、本土企业一视同仁,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政策的现有企业增加投资、新上项目且达到一定规模的,享受招商引资同等待遇。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并购重组、战略投资等方式参与“双招双引”,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且达到一定投资规模的,按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奖励。鼓励民营企业来阜设立企业(集团)总部、区域总部和研发、物流、采购等功能性总部,各地可根据实际出台优惠奖励政策。
集聚要素资源,提供优质服务
我市将破解发展难题作为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提升要素支撑的关键环节,进一步抓“资金”、保“土地”、强“人才”、落“政策”,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发展困境。
通过“补、融、减”等解决“钱”的问题。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对支持企业和园区发展资金,主要以项目贷款贴息、股权投资、“借转补”、事后奖补等方式实施。统筹安排市、县两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4亿元。同时,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加快市级产业引导基金建设,组建运营重点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引导金融机构推广“科创贷”等创新金融产品,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02通过统筹运用各种政策保障工业建设用地指标、推进“标准地”改革等解决“地”的问题。市政府定期通报各地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情况,以土地利用计划指标鼓励先进。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零增地”技改,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等费用。
03通过持续抓好“颍淮英才计划”、贯彻落实“促进企业人才建设20条”等解决“人”的问题。鼓励对民营企业引进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住房补贴,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将住房补贴扩大到大专(高职、技师学院)及以上毕业生。鼓励民营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签订紧缺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协议,按月向定向培养生发放在校学习补助,由企业所在地政府给予对应补助。
04此外,《意见》还提出要优化金融服务,如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广“科创贷”等创新金融产品、推广应用“阜阳金服”等;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失信主体可申请信用修复。
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成长
《意见》提出推行市、县两级领导干部牵头负责的“链长制”“群长制”“盟长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鼓励民营企业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参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推行市、县两级领导干部牵头负责的“链长制”“群长制”“盟长制”。规范引导企业提高科技人员占比、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强度、亩均税收强度,降低亩均能耗指标等,推动企业运行质量提升。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建立拟入规企业培育库,加大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按有关政策,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或兑现奖补,如当年新认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列入工业企业“13581”龙头培育工程且达到相应标准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及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冠军企业等企业。积极培育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独角兽”企业,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
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加大民营企业研发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扶持政策兑现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等重点线上线下展会,精心筹办阜阳投资贸易洽谈会。
鼓励企业创新赋能
聚焦“工业四基”薄弱环节,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并纳入技改项目,享受设备补助相应政策。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和工业互联网培训,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引导企业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鼓励联合共建一批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
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荣誉感
提升企业家荣誉感
选树先进典型,对民营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由市委、市政府按规定予以通报表扬。对省授予称号和表扬的优秀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优秀民营企业家按照“徽商服务卡”“江淮优才卡”有关规定,享受未成年子女入学、申请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乘机贵宾通道等有关优待服务。对市通报表扬的优秀民营企业经营者和经市“双招双引”领导小组研究认定的企业家、创新人才发放“阜商服务卡”“颍淮优才卡”并享受有关优待服务。设立“阜阳企业家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建立企业家活动中心
依托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平台建立企业家活动中心(企业家俱乐部)。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各地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企业家沙龙,组织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商会与企业家开展面对面交流。
市场化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建设
根据阜阳重点产业,分产业组建市级重点产业行业协会商会,委托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双招双引”、创意论证、政策咨询等工作。将重点行业协会商会作为相关会议参会单位,开辟政策信息“直通车”。制定涉企政策时,积极听取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公平感
根据《意见》要求,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服务力度,将企业的发展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到、有到必果。
01优化审批服务。对涉及产业投资相关的核准(备案)用地、环评、能评等行政许可事项,除国家规定外,不得另行增加审批要件,需要相关部门审批文件作为前置条件的,不得自行提高文件层级。在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推行“标准地”改革,探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取消图审、工业项目容缺承诺等措施,努力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
02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统一的企业诉求反映渠道并向社会公告,做到2个工作日内与诉求企业取得联系、7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结果,难度较大的事项最多不超过30个工作日。建立健全企业疑难问题研究解决机制,市、县政府定期召开企业服务联席会议,限期解决。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联系包保民营企业常态机制,定期调整包保企业、项目内容,推深做实“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市、县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到包联企业调研1次、每月至少到包联项目走访1次。鼓励各级领导干部为民营企业重大业务洽谈、战略合作签约、项目开工投产、新产品下线等关键环节提供“站台”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驻企联络员制度。
04建立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开展党政机关履约专项清理。健全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重点内容推荐
点击查看就业、创业、培训福利
职
等
你
来
· 信息来源:阜阳日报
· 统筹策划:王卫峰
· 校对审核:陈晓东
· 技术支持:观知天下
往期推荐
•新型学徒 | 培养谁?咋培养?来看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业务培训 | 临泉县人社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在人社部九江培训中心开班•民生指南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能设试用期吗?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能否要求赔偿?12333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