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PTALK|Benoy庞嵚:人是地球的寄居蟹

AP Editorial 建筑实践 2022-04-24

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年度重要活动之一,第四届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开发更新国际峰会于9月末在苏州工业园区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峰会由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担任指导单位,对照国际卓越城市,引导城市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朝着立体创新、绿色宜居、健康活力以及强化产业、资源、人才、资金吸引力的方向前进。


Architectural Practice 建筑实践,作为本次活动的战略合作媒体,与多位演讲者进行了有趣且深度的近距离交流,特整理出与读者们分享。

#在未来,城市围绕于人

会成为必然趋势吗?

AP /您认为我们当下的建筑、城市实践,围绕的主体是谁?您心目中的理想城市是怎样的?

庞嵚(后简称QIN

我们现在的理解里,人作为城市的主体,所有的居住要求、商业要求、办公要求,一切功能性的要求都是以人为主的,但这从地球的角度来说,人类本身只是地球生态系统里一个很小的环节。如果什么都围绕其生存要求,那么几乎所有的能源消耗、建筑垃圾、生态污染,都因为人类的存在而产生,这似乎又不太公平。


你让我谈理想中的未来城市,我就幻想一下:人类可否回归自己在这个地球上的原本角色——寄居而已?我一直觉得人是地球的寄居物,地球是真正的主地球现存的植物也好、岩石也好、水也好,它们在地球上有什么作用?比方说植物过滤空气,土壤过滤水源,这是它们在地球上应起的作用。


所以我希望未来的建筑也以这些功能为主:比方说,一个垃圾收集站、一个空气净化塔、一个发电厂,然后人通过一些外接的单元或者缝隙就可以寄居其中,就像树上的鸟巢一样;未来的交通也可能会是立体化的交通,你可能开一个自己的小车挂到某个路口就完了;休息以后,第二天可能就在其他地方挂着上班。


这样看来,未来的生存方式确实和现在不太一样,但我觉得这才是人类、城市和地球共生的唯一的方法。这样的城市会成为消除人类千万年来存在痕迹的构筑物。人是维护着这个空间的看门人或者守林人,我觉得这或许才是未来人类真正应该做的角色。

© Benoy

# 商业开发对城市

正如健康血脉于身体?

AP /Benoy的项目以商业中心为主。作为Benoy董事,您对近年来国内大量涌现商业中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

QIN

首先,很多项目是政府对开发商有商业方面的要求。


举个例子,国外的商业中心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做法。比方说我是商业中心的开发商,我得先做科研、做方案,再向政府汇报、征求周边居民的意见。内的逻辑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一种规划方式,是政府根据区域大规划制定的人口数量估算出来的。这也许适应未来,但对现在来说略显过剩。

很多开发商做商业并不代表着他本来就愿意做商业中心,只是说在规划里,这块地的定位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住宅,因为很多国内的开发模式是要做住宅。住宅可以变现,但是必须要有综合体配在一块,这样的话能满足城市整体升级、功能匹配的需求。所以从整个商业开发的基本初衷上来说,这是一种不太一样的做法。


还有一点,个别“高周转、快节奏”对商业中心的开发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损害。因为商业的价值是自持产生的而不是变现。从全自持角度来看,商业中心需要有一个长期的持续盈利方式。从开发商经济回报角度来看,这应该是谋定而后动,而不是说着急花一两年的时间把它盖起来,再筑巢引凤。到时可能整个巢都筑错了,凤凰怎么会来呢?这就造成了很多“烂尾楼”,或者说还没几年就要开始更新,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另外,很多开发商意识上很想创新,但实操时就趋于保守,造成商业同质化过度严重,这就很难适应未来商业人群。适当的坚持和冒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上海摩士达改造

© Benoy

# “混搭”由谁决定?

AP /当代商业空间倾向于在空间内部做“混搭”,比如与科技、艺术碰撞而形成的“混合空间”,也是一种商业模式。您觉得建筑师是会参与“混合”,还是这只属于甲方的运营范畴?

QIN

建筑师从空间的角度能提供很多舞台,并为未来使用者提供素材和灵感。当建筑空间能更加符合未来的商业逻辑和城市发展逻辑,它在后期也会相对更好用,空间更顺。就像人的机体一样,每个人有相同的脏器,但总有人健康、有人不健康。机体打顺、血脉相通,这就是健康的身体,传递的能量就是正面能量,会潜意识中影响别人更加积极健康。 


我觉得建筑师同样有责任去维护城市的机体健康。不要做一个建筑反而把城市的血管、神经堵住了,那就会让城市越来越不健康了。

© Benoy

建筑,严格说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科学。它是一个综合的学科,结合着技术、经济、政治,还有各种各样小细节的介入。所以建筑师在推广概念的时候,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是换位思考,比如考虑城市运营方的思考模式、建造商的思考模式、未来使用者的思考模式,再随时互换体验。这样最后的方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城市介入;不然的话,就完全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只能让自己快乐而已。

杭州运河文化艺术中心

© Benoy

# 商业中心

比公共 “更公共”?

AP /您觉得在商业综合体里,商业空间与公共空间所占的比重应该怎样平衡?

QIN

你似乎把商业空间和公共空间分成了两个对立的概念,但在我的理解中,它们是一个空间在不同权属下的两种表现。拿购物中心来打比方,可能你认为它是私人权属,而公共空间是公共权属。但你反过来想,往往是商业中心更公共,每个人都可以去商业中心,几乎没有任何限制;而公共空间反倒没有那么公共,比方很多公共空间要收费,要各种隔离和管理。你说哪个是商业空间,哪个是公共空间?


举个小例子,当你7点上班的时候,如果商场不开门,而地铁就在商场下面,你可能就得绕一大圈在外围找入口。这无形消弱了交通规划的公共价值。所以你会越来越多地发现,现在很多商业空间从7点开始会单独开放一些走廊,通向地铁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它其实分担承载了城市的功能,反而增强了公共性。 

所以我认为商业空间也好,公共空间也好,都应该是公共属性。我在第四届高层建筑与高密度核心区开发更新国际峰会上的演讲主题就是“多维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希望通过一些案例分析,把我们做的一些商业空间的城市公共空间属性强调出来。

#当气候因素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平衡,

偏执地强调建筑本身立面语言的区别

就意义不大了。

AP /按照您的说法,商业中心的强公共性必然使其成为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关键一环。您觉得商业空间是否有必要做出地域性,体现当地的城市风貌?

QIN

肯定要有的,毕竟商业不是一个静态空间。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商业项目,我们会结合去考虑它与地域的城市风貌,或者是想要留存的东西。


基于商业空间有更多公共性这一特点,现在的商业空间更加讲究不同类型人之间的交流,它是一个复杂的体验空间,不是一个简单的购物空间或者办公空间。过去我们常规认为,这些公共空间具有独立业态、独立功能;现在这些都逐渐混杂,而且边界越来越模糊。 混合城市、混搭建筑,这就是现在人生活的特点。

“城市”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能清楚地切分出来:这属于住宅区、这属于商业区、这属于办公区。这种所谓“现代城市”的规划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 


其实这种空间是我们一直主张的多维度城市空间。我们希望每个空间在立体三维的维度上有更多的连续性和联动性,然后通过车和人的分流,让人有更好、更安全的活动空间,这是我最关心、也感觉是商业空间最核心的东西。 

武汉阿里巴巴华中总部

© Benoy

你刚才说到风貌,其实它更多的是从建筑本身怎么样面对市场来回应的。简单来说,当空间需要文化价值、需要一些吸引力的时候,首先要做差异化的产品,这是产品思维,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是有意义的。


产品要在市场上有一个特殊点。比方说,长沙的“文和友”,过去七八十年代这种老的街区全国都有,现在为什么又出现了,而且还卖得红红火火?是因为这种做法现在又成为少数了,是相对异质的。怀旧的感觉、休闲的气质,就是它产生的价值,虽然只是阶段性的。但这也不是说我在西安就一定要做唐代建筑,或者我在杭州就一定要做宋代建筑,而是要找寻市场缺什么样的东西。反过来想,天天住在古都的人,天天都看到这些仿古房子,还有什么新鲜感?反而可能会想看一些不一样的。所以现在为什么很多政府要我们做新的东西,要找不同的建筑师带来不同的文化冲击,希望这个地方是个很大的混合气质,并保有丰富性和个性。


过去的城市之所以地域性很强、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特色,是因为交通不方便,学习交流少,而不是这个地方就只能是这个风格。它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比如日照、降雨、洪水、湿度、材料,工艺等因素推导、进化出来的形态。但是现在,当这些气候因素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平衡,过于偏执地强调建筑本身立面语言的区别,意义就不大了

武汉阿里巴巴华中总部

© Benoy

# 城市未来,何去何从?

AP /所以您觉得,未来建筑和城市会更多地发展为一种更为综合的形态吗?随着综合体的发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会不可避免地消亡吗?还是说,它会以另一种形态存在?

PANG

我觉得未来的城市肯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混搭的


地域特色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可能是建筑形态外在的特点。比方说,重庆因为地形高差,出现了独特的地铁穿过居民楼、或者某栋楼从一楼走到七楼一看还是一楼的现象;由于气候、建造技术、当地材料等一些原因,云贵出现吊脚楼。当原因不存在或者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时候,这种类型建筑的存在就没有必要了。

社会发展很快,个人的感受情感可能真的会被淹没。我们看到拆迁、看到人们的难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或多或少经历过你的城市或者你自己生活中的告别。即使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大家肯定都有这种煎熬。但是我们只是历史滚滚长河里头的一个很小的分子而已,我们的视线穿透力是有限的。短短百年左右的生存时空,就是我们认知范畴的尽头。从有限的范畴来说,保护我们的痕迹、保护我们的历史记忆,肯定是有价值的;最基本来说,有治愈的价值。因为人不是机器,让把我过去10年的记忆全部清除,我肯定不愿意,对不对?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角度也好、社会角度也好,对老建筑的本质态度。


总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客观合理、符合常识是应有的态度,对过往“一锅端”、大拆大建,以及对待历史这不让动、那不让碰的固步自封是两个不可取的极端。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Benoy提供


采编 / 赵莹才,李晨晨

编辑 / 赵莹才

新媒体编辑 / 阿凡

视觉 / Sai,izzy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 刊物介绍 -

- 推荐阅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