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江为何造反?我们都被《水浒传》骗了!

2017-06-08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谈古论今

《水浒传》乃是脍炙人口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特别受到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熊孩子们的喜爱,要不怎么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呢!这就是说,水浒里面记载了很多哥们义气,一言不合就上梁山,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故事。.年轻人气盛,读了那些好汉的事迹,容易心生反叛,不服管束。


很多人认为,《水浒》反映了北宋官府政治黑暗,奸臣当道,官逼民反。某些脑回路特殊的人更是引申到,《水浒》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公权力被严重滥用的现象,侵犯了老百姓的私权,使得老百姓没有活路,因此要建立民主制度,把政府权力关进笼子。


这些讨论说的是天花乱坠,但是有一个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说清,那就是宋江等梁山好汉为什么要反叛。搞清楚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反叛,才能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你也许会问,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书里不是已经写了,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百姓没了活路,所以宋江们才起来造反吗?


历史的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水浒传》是一本演义小说,里面的情节大部分是虚构而夸张的,并不足以采信,必须回到真实的历史中才能看清真相。


根据《宋史·张叔夜传》的记载,宋江梁山起义确有其事。宋徽宗宣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9年,宋江聚众36人在梁山泊起义,起义军转战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势浩大。1121年2月,宋江攻取淮阳(今江苏省睢宁西北古邳镇东),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区),夺取了官军巨舰十数艘。


宋江起义路线


知州张叔夜探知宋江准备攻打海州城,自忖兵力无法对敌,对下属说:“如果束手不理而等待援兵的话,老百姓遭受的苦难就大了,应当用计谋缓住他们,拖得几日后,就有办法对付了。”于是他拿出旧的强盗赦令,传到郡里。宋江部听闻之后,果然开始松懈下来。


张叔夜邀人在谯门(建有瞭望楼的城门)宴饮,以示闲暇,并派遣官吏向宋江宣示赦令。宋江见状迟疑不决,久久没有决定。一天夜里,张叔夜聚拢千余人,乘对方懈怠之时发起进攻,宋江的队伍溃败,四处逃窜。宋江等三十六人均被招安,成为宋朝官军中的一部分。


宋代名臣张叔夜

(官至右司员外郎、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靖康之难中率军守汴梁城,失败后随宋钦宗被金国掳走,拒绝金人扶植张邦昌为傀儡政权的计划,愤而自缢而死。)


宋代名臣李若水的诗歌《捕盗偶成》中写道: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

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

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


如果单看这段记载,明明是保境为民的张叔夜大人有勇有谋,与流寇斗智斗勇,最后谈笑间把匪徒擒获。然后又悲天悯人不造杀孽,劝导宋江等人改邪归正,为国效力的故事呢!


《宋史》和《水浒传》,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相?


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宋史》上的这段记载,怎么看,怎么透着一股诡异的味道:


宋江聚拢了36个人,还没有学校里一个班人多呢,居然就敢起义了?这起义的门槛也忒低了吧!村民上个访,小区里聚众抗议一下基站,都比这个人多哇!


就算再加上跟随的小兵喽啰,撑死了也就千把人。宋江他们说得不好听点,也就是一群山贼土匪,如果占据山寨,据险扼守,没事劫个道什么的还算符合逻辑。但是他们居然能够转战多地,官兵“莫敢撄其锋”?宋朝这帮当兵的都是干什么吃的?


最诡异的是,造反在历朝历代都是最严重的罪行,兵败被抓后,至少领头的都会被处决,头还得砍下来挂城墙上,以儆效尤。要是中世纪的英格兰就更狠了,对付造反者的标准处理流程是:开膛破肚,把内脏挖出来,趁着犯人还没断气之前,当着他的面把内脏扔在火里烧掉,然后再砍头大卸八块,分别送到全英格兰各地,以震慑乱党,电影《勇敢的心》里面领导苏格兰独立的威廉·华莱士就是这个结局。后来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大发善心,特地嘱咐先把人弄死再开膛破肚,以减轻其痛苦。然而宋江兵败后,跟随他的这36人不仅没有遭受刑罚,反而全部封官拜爵,这又是怎么回事?


如果再看宋朝整个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更多的不寻常之处。宋朝的农民起义数量创下了历代之最,两宋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平均一年就有1.4次。但另一方面,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局部的小型起义,持续时间都很短,极少有超过一个省的大型起义。从秦代以来的两千多年历史中,具有这样记录的朝代,除了宋朝就只有西晋,然而西晋是一个特别短命的王朝,恐怕没有大型起义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上来不及,起义还没酝酿出来,王朝已经挂了。这样一看,宋朝的农民起义就显得尤其怪异。


一般人的印象中,农民都是穷得过不下去了才会造反,但如果你了解宋朝的经济状况,恐怕你会惊讶得连下巴都掉下来。宋朝是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一个高峰,虽然国土面积小于汉唐,但是人口数远高于汉唐,在宋徽宗年间,宋朝人口达到一亿人,唐朝巅峰期大概五千万人口,只有宋朝一半。宋朝富裕到什么程度呢?宋朝的GDP至少占全世界的60%以上,甚至有人推测占80%以上。除了宋朝之外的世界头号强国,包括美国以及汉唐时的中国,都没有在经济上达到如此成就。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GDP占世界的比重的峰值是1960年的40%,如今则是24%。


有人说,清朝GDP也高,那有什么卵用啊?话可不能这么说,首先,清朝时,欧洲已经开启了工业化之路,中国还是农业国,农业国的GDP就是靠人口数撑上去的,与工业国之间存在质的差距。其次,宋朝除了人口数之外,经济发达程度远超同时代其他国家,甚至比欧洲提前至少四百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也就是初步的工业化。宋朝的经济相对于同时期世界其他地方的差别,简直差不多就是美国与索马里的差别。


宋朝的农业高度发达,不仅平原大都被开发成农田,山地也大规模开发成梯田,“梯田”这个词就来源于宋代。宋代还大范围兴修水利,使得大量农田变为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圩田,圩田能防旱抗涝,使收获可得到较多保证,成为当时的稳产高产田。宋中期,仅宣州(今安徽宣城)到池州(今安徽贵池),就有千区以上的圩田。不少圩田达数百顷、上千顷。例如永丰圩、万春圩、陶新圩等,就是这类著名的圩田。


宋代的农具制作不但数量大、质量好,而且品种多。碎土疏土用的铁耙,安装在耧车车脚上的铁铧,除草用的弯锄,在北宋中原和华北地区已普遍使用,说明耕作程序增多,农民对精耕细作更加注意。铁耙、铡刀、镰刀等形制也有改进,轻巧耐用。宋代还发明了更为复杂的农具,例如戽水灌田的龙骨翻车、高转筒车,插秧用的秧马、中耕用的云荡等等,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在育种、育秧,灌溉、粪肥、中耕管理、换茬等方面,宋代相对于唐朝都有了大幅改进,因此亩产大幅提高,两浙路产量最高,苏州一般年成每亩产米二至三石。南宋自四川至长江下游,一般都可产米两至三石,还出现了亩产稻谷六七石(宋代一石约为97千克)的高产记录。


除了粮食作物之外,宋代出现了专业的经济作物种植园,蔬菜、生漆、中药、花卉、水果、甘蔗等等,说明宋代农业生产已经开始面向市场经济组织生产,脱离小农经济的束缚。规模最为庞大的是面向茶叶生产的茶园和面向丝绸生产的桑园,此外还有大量的棉花栽培区。


宋代的手工业也是空前繁荣,中国古代三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在宋代逐渐应用于实际,各种发明创造繁多,其密度基本相当于英国工业革命前期(蒸汽机之前),经济获得迅速发展。造船、矿冶、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部门,在原料采集、生产过程和产品种类、数量方面,都有显著的进展。各业作坊规模之大,超越了前代。


宋代开始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炭(史书中称为“石炭”),河东境内居民、东京开封及其附近城乡的上百万户人家都用煤炭作燃料,官府在许多地方的市场都征收石炭税,或由官府买卖煤炭。由于煤炭的使用,金属冶炼达到全新高度,经济历史学家罗伯特·哈特韦尔指出,宋代的铁和煤的产量几乎与英国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的铁和煤的产量相当。 宋朝政府非常重视钢铁业的管理。如著名宋代大V苏轼担任徐州知府期间,于1078年曾献表详细说明,辖区内36座炼铁炉的生产情况,每个炼铁炉都有几百名工人。民国所谓“黄金十年”的钢铁产量,甚至还不如北宋时的水平。


甚至有人感叹道,宋朝距离工业革命,就差一个蒸汽机了。


北宋已经实现了相当规模的城市化。在十六世纪末期的英国,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人口聚集到首都伦敦,使得伦敦人口超过五十万,这在整个欧洲都是绝无仅有的。伦敦规模虽大,但到处都是贫民窟,看起来就像今天的里约热内卢,城市面貌是相当脏乱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大便和煤烟混合的酸爽味道。除去伦敦之外,欧洲人口最多的就 40 37503 40 15288 0 0 2956 0 0:00:12 0:00:05 0:00:07 2957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威尼斯,达到十万人。而在宋朝,北宋的开封,南宋的杭州、南京、成都、泉州、广州人口都突破了五十万,破十万的就更多了。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大城市都有兴旺发达的商业区,市民拥有丰富多彩的文与休闲以及夜生活,治安也相当良好。


反映北宋都市面貌的“清明上河图”


宋代内河与外海水运发达,使得大范围的商品流通成为可能。宋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导致纸币出现。除了内需旺盛之外,外贸也极为发达,宋朝与西夏、辽、金都有大宗交易,并且是世界头号海洋贸易大国。宋高宗在位末年,市舶收入达二百万贯。为保持市舶收入的稳定增长,宋朝有时还派遣使臣出海,招商引资。广州和泉州都是当时世界上有名的大商港,宋朝出产的商品远销日韩、东南亚,并通过一带一路中的海上贸易带远销到中东以及欧洲。


以上略显繁琐的说明只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印象: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城市化达到相当的规模,已经出现了相当程度的资本主义萌芽(工业化),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也毫不逊色。也许你要问,宋朝如此富裕繁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农民起义呢?


真相是,正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才导致了起义的频繁发生。


请把掉了的下巴安回去,再听我详细讲解是怎么回事。


在中国的史书中,将北宋衰落以及官逼民反的原因,完全归结在喜欢搜集奇花异石的宋徽宗以及投其所好的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身上,好像朝堂之上就没啥好人了,一帮混蛋为非作歹,于是国家垮了。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呢?


如果只看中国史书,你就很难跳出这种思维定势。我们对照一下英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状况,就可以从纷乱的现象中,抓出那根关键的线头。


英国在十六世纪的都铎王朝时代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比宋朝晚了四百多年,同时也进入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


英国的产业结构相对简单,羊毛纺织业是当时的支柱产业。英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之后,在当时是欧洲的穷国,需要埋头发展经济。国王亨利七世依靠贸易保护措施,将本国出产的羊毛制成毛呢,做成成衣再出口,成为欧洲头号成衣生产大国。这样一来,同样一块土地,圈起来养羊就要比种其他任何农作物都要更挣钱,因此资产阶级一方面开办纺织工场,另一方面想尽各种办法圈地,把它变成牧场放羊,原来在土地上劳动的农民被驱离变成无产者,聚集到城市里成为手工作坊里的工人。消化不了的冗余人员就变成城市(主要在伦敦)里无所事事的流浪汉,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产生大量的无业人口,失业率高企。


伦敦存在大量无业人口并形成贫民窟,因此各种犯罪高发,城市治安急剧恶化。英国制定了严刑峻法,强行迫使这些人劳动,如果拒绝就要处以各种刑罚甚至死刑,导致民间怨声载道,相继爆发了几次大规模武装叛乱,要求反圈地,回到过去的农业经济时代。这就是英国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英国的工业化过程如此血腥残酷,宋代的工业化显然也不会如请客吃饭那么云淡风轻。在宋代,由于经济作物的高利润,驱使地主们进行土地兼并,形成大面积的经济作物种植园,这其实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圈地运动,这与唐朝以前不改变生产方式的土地兼并存在本质区别。


无论是桑树还是茶树,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相对于粮食生产大幅降低,而宋代的人口数量相对于前朝又增长很多,就算其中有不少人变成城市人口从事手工业、商业、运输业等等,也必然会和英国一样出现大量冗余人口。宋江起义所在的山东,在北宋时桑园非常普及,鲁桑是自古以来的优秀桑树品种,山东又是一个人口大省,因此这里相对容易出现冗余人口,矛盾比较集中。


在全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都会必然出现大量失业的冗余人口,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换句话说,工业化才是导致宋代社会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当然了,美国没有表现出这个问题,原因是原住民不是被基本杀光了嘛。顺便说一句,如果人工智能发展到能替代掌握熟练技能的工人,则社会又会重新遇到当年工业化时的困境,甚至还要更加严重。


英国是怎么处理人口过剩的问题的呢?英国工业化正好赶上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黑心的英国精英们很轻松地找到了处理他们眼中所谓的“垃圾人口”的捷径:把他们送到殖民地去,让其自生自灭。


于是,英国的北美殖民地就成了国内垃圾人口的倾泻之地。一船又一船的穷人在美洲“遍地是黄金”的蛊惑之下,怀着发财的梦想来到北美,结果来了才发现生存难度从噩梦模式变成了地狱模式。


在弗吉尼亚殖民地,早期殖民者第一年的存活率不到50%,能活过七年的百中无一,比九死一生还要糟糕。美国独立之后,对于英国来说出现了一个充满敌意的竞争对手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垃圾人口没地方送了。于是,澳大利亚又被开辟出来作为新的人口流放之地。


英国依靠持续两百多年的对外输出多余人口,通过大规模对外殖民缓解国内压力,才使得英国艰难爬过了工业化初期的最大障碍——失业人口过多导致的社会动荡,保持国内的稳定社会环境,最终触发了工业革命,从而走上增长快车道。


也许有人会说,那时宋朝航海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为什么不把这些人送到东南亚殖民呢,在《新宋》这本架空小说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设想。


如果中国在十二世纪开启了对外殖民,那么世界就绝对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中国人不会开启对外殖民,其实也是有难以克服的原因。


离开本土殖民,对于任何国家的人来说,都是很难做出的决定,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没人愿意做出这样的选择。


西班牙人比英国殖民早了一百年,法国和英国同时期殖民北美,但只有英国成功向殖民地进行了大规模人口迁移。究其原因,是因为英国一直在搞内斗,斗争双方都认为在国内待下去实在太痛苦,死在外面也比待在家里强,好歹有点希望,于是有了强大的殖民意愿。


英国最初移民的地方是纬度与本国接近的地区,相对来说还比较适应。宋朝只能向低纬度地区移民,想象一下在没有空调电扇的时代,让一个北方人适应南方生活都很困难,跑到东南亚那么热、蚊虫那么多的地方,实在是噩梦。


最关键的是,当时英国还是比较贫穷的,出去赚大钱的梦想吸引了很多人。宋朝经济全世界最发达,生活条件最好,宋朝的中产阶级过得比欧洲的王室都好,谁没事会愿意跑到东南亚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就好比美国也有很多穷人,但是这些穷人宁愿呆在国内吃低保,跑去上街抗议,也不愿意跑到国外去开拓。


与一般人的印象相反,宋朝的皇权非常有限,甚至已经很接近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的“君主立宪制”。比如人说宋仁宗“诸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就是说他从来不拿主意,凡是都是内阁官员商议,他们拿出决定之外皇帝再附议就完事了。宋代的诏书尽管都以君主的名义发出,但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方能生效。诏书若无宰相之副署,则不具备法律效力,用宋人的话来说,“凡不由三省施行者,名曰斜封、墨敕,不足效也。”北宋初,太祖皇帝曾因为找不到宰相副署,差点连个任命状都签发不了。


宋代政府在很多方面,都很像光荣革命之后的辉格党控制的英国政府,但有关键的一点不同。辉格党政府对于精英阶层非常友好,但是对底层百姓极为严酷,贫民百姓吃不饱饭偷一点面包,被抓住了弄不好都是死刑,也正是如此才出现了那么多囚犯,监狱人满为患,必须扔到殖民地。英国正是依靠对内和对外双重残酷剥削,才积累起原始资本,成为工业时代领头羊。


相对于中国的其他朝代,宋代也是一个对精英阶层友好,对底层严厉的朝代,但是跟英国一比,宋代对底层又显得相当温柔。宋朝本来已经一只脚跨进工业化的门槛,但是却极为遗憾的失败了,问题出在对内压迫不够狠,使得国家背上了严重的财政包袱,最终导致财政崩溃。


对于宋朝来说,又不能杀,又不能扔,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冗余人口呢?宋朝政府面对到处是失业人民的现状,采取了他们的对策:用福利养人。被大家骂作奸相的蔡京,倡导各地建立居养院和安济坊。居养院是收养那些天生残疾、弱智、伤残孤寡老人、乞丐和因贫困被父母遗弃的婴儿等弱势群体。崇宁三年(1104年)二月,又置漏泽园,划出地皮建立墓地,专门安葬那些无钱埋葬的人。到崇宁四年(1105年),全国凡是户数上千的城寨镇市基本上都建立了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以惠天下穷民。


宋朝有一个非常著名特点:冗兵。宋朝的军队规模史无前例,甚至达到数百万之多。很多人都纳闷为啥宋朝军队那么多,战斗力却很低下。其实,那哪是兵啊,明明是吃国家福利的失业农民。宋朝采用募兵制,也就是说当兵是有工资拿的,都是雇佣兵。为了维稳的需要,哪里有农民闹事,政府就去哪里招兵,把闹事的失业农民招到军队里养起来,这就是宋江所接受的“招安”。


这项政策不幸触发了“眼镜蛇效应”,不仅成为宋朝农民起义频频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财政崩溃的重大推手。


什么是眼镜蛇效应呢?当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时,印度德里市面临一个问题——城市中经常出现眼镜蛇,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殖民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立奖金激励,谁杀死一条眼镜蛇就会得到相应的奖金,杀的眼镜蛇越多,拿到的赏金也就越丰厚。当局本以为通过这种方式会消除眼镜蛇造成的安全隐患,没想到麻烦大了。人们发现了一条致富捷径:繁殖大量眼镜蛇,再送去领赏,甚至形成了“繁殖-杀蛇-奖金”的产业链。政府花了大量钱财,很多人从中赚了钱,然而德里的眼镜蛇问题并没有解决,甚至更加严重。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分析宋江起义的过程,就会发现“眼镜蛇效应”的种种迹象。剿匪有奖,那么没有匪患也要想办法弄出点匪患。地方官府知道匪患越是严重,那么匪患将来平定后,受到的嘉奖就会越多,于是纷纷“养寇自重”,36个人起事,大家都说贼势大不可挡,反正就把事情渲染得越严重越好。


宋江在山东境内四处招募同伴:是不是失地了没饭吃?没关系,加入我们,有吃有喝。于是“宋江观光旅行团”走了很多地方,人也越来越多。起义都不出省,因为在同一个省里,地方官府和起义军之间才能相互配合,把戏演好。闹了一阵动静也不小,再闹大弄不好就要穿帮,差不多该收场了,于是起义军就接受了招安,36个人各个混个官当当,手下也都混上编制,成吃财政饭的人了,而参与剿灭的各级官员各有封赏。到处都是起义,国家也得给军队加饷。于是皆大欢喜,唯有国家财政当了冤大头。这尼玛就是黑色的“起义产业链”嘛!


仁政爱民与工业化的组合,居然成为宋代财政崩溃的重要原因!或者反过来说,十八世纪的英国相对于宋朝,工业化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低人权优势”。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嘲讽。


在当代中国,患者一闹就赔偿,导致医闹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了医闹产业链;逆向歧视的民族政策,导致中国的民族问题越来越多;在欧洲,“政治正确”助长了恐怖活动,都是不同情况下“眼镜蛇效应”活生生的体现。


至于两宋还有方腊杨幺起义这种跟官府硬杠的反例,那都是信仰明教的教众,跟一般的农民起义可不一样。明教本来是一个挺好的宗教,但是被一些神棍改头换面,变成愚弄群众、搜刮钱财、玩弄女性的邪教。方腊教主被镇压之后,许多妇女“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余里”,选择用这种方式殉教,可见都被洗脑成啥样了,跟“大卫真理教”和ISIS这种邪教一路货色。




如果将宋江起义跟今天的世界类比,还有一个更加贴切的例子,那就是德国的“难民产业链”。你可知道,收容难民在德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几百亿欧元的产业,无数人的生计依附于此,正因为如此,难民已经在德国尾大不掉,成为吞噬德国国家财政的无底洞,正如“宋江们”当年对宋朝做的那样。


让我们从莱比锡说起。10月28日的下午5点,Johannisgasse大街26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让这里公寓的13名住户震动,开门后,房屋公司给了他们一个单子,两个月之内必须搬走,这里的房子已经被移民局征用了,将有200名难民安置在这里,车库也将被改造成临时住房。租户们犹如晴天霹雳,他们还在盘算着在这里过圣诞节,但是面临着继续找房源的境地。房屋公司还说了,一个月内车库必须先腾空,否则就算里面还停着车,也将会上锁,到时候弄不好的话,大家面子就不好看了。租户们无非就是待宰羔羊只能乖乖听命,这种冷冰冰的背后却是热腾腾的利益。


阿赫迈德.萨义德.萨基.阿普社拉赫是来自叙利亚的难民,9月中旬拿到了德国的居留许可,激动的心情在三天后变得有些狐疑。他的邮箱里多了各种通讯公司、医院、和警局的通知和各种广告。他不清楚在他拿到绿卡的那一刻,他所有的信息其实都不在仅仅属于他。房屋装修公司  European Home Care和警局,税务局的合作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他们比受到处罚的德雷斯登S&L  und ITB公司要搞的-圆滑隐秘,S&L und  ITB已经被査出和叙利亚难民的蛇头有牵连,低价购得难民的身份讯息,高价出卖,买家自然是琳琅满目的电话公司、网络公司、私立医院、甚至是地下的贩毒黑帮。2013年靠着2000多名难民的各种资料就纯获利65万欧元。


和一些隐藏起来的阵营不同,在难民问題上冲锋陷阵上蹿下跳的不用说是红十字会和各种慈善团体等“佯装小清新”们,难民越多,他们能拿到的预算资金才能越多。比如红十字会和  一些私立医院开展免费给难民注射疫苗的服务,这种医疗成本平摊到每个难民的头上是每年4670欧元。由于难民极大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没有人真正去调査到底多少难民接受了这项服务,而这笔钱到底在红十字会怎么做账,流向了哪里,天知道。而出于政治需要,没有那个政客愿意触碰红十字会和慈善团体这些高唱人权、关爱、种族平等、医护无国界……诸如此类的髙大上的东西。


此外,难民激活了庞大的律师行业,按照联合国协议,每个难民都拥有请律师的权利,但是九死一生来到欧洲的吊丝们已经被蛇头搜刮的一文不剩,只能靠移民法院指定律师行,律师行也给刚入会的新手练习的机会,官司输赢的钱反正都是联邦政府出大头,不单单是难民,和所有NGO和慈善团体都有挂靠。于是出现了这样喜剧的一幕,被各个集团收买的移民局官员在2013年叙利亚毒气丑闻发生后的碰头会上,北烕州和黑森州的难民营的总负责人为了争夺更多的难民名额当场打了起来。

也不知道宋朝的官员们,为了争取失地农民在本地闹起义,有没有彼此明争暗斗大打出手过。“宋江们”这些同文同种的本国难民也就是吃吃福利,穆斯林难民可是完全不同的信仰,甚至说起来跟基督教还有千年未解的血海深仇,等时机成熟了真搞搞起义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单纯依靠福利养闲人就是取死之道!宋朝这个当年全球第一的富国都被“起义产业链”搞破产了。德国养了一大堆穆斯林闲人,再加上不是要搞工业化4.0嘛,随着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本国人口也会出现一批冗余人口,这就跟宋朝碰到的问题完全一样了。按照德国福利国家的特性,估计也会采用跟宋朝类似的方式养着冗余人口。


说不定有生之年,我们就能看到德国变成南宋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