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互联网+公益 | 新闻动态

CPFF8 CFF2008 2020-09-24


窦瑞刚《谈互联网+公益》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老师在非公基2016长沙分论坛现场演讲
 我是临时决定来的,是插进来的,整个议程上也没有我,我说没有我就不来了,他们说你要是有时间还是来吧,所以我就来吧。然后,把我讲过的一个PPT删吧删吧又弄上来了,我主要讲讲小理解,移动互联网和公益。现在,互联网+在克强大大的带领下很热,所以我就讲讲“互联网+公益”。
 腾讯基金会生来就是互联网基金,2006年9月份向民政部申请注册,2007年6月份批复下来。在批复的时候,我们用了一年时间筹备,其实主要就是在想,基金会对我们来讲就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最重要的载体和平台,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经过一年的筹备,最后觉得可能对于腾讯来讲,利用基金会这样一个组织形式来推动中国社会变得更好,可能最重要的是利用腾讯的互联网资源、平台和技术,以腾讯身后数亿网友,如何调动这些网友参与公益,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课题,基本上这就是腾讯的一个主要策略。
 在2007年6月份,随着基金会批复之后就上线了腾讯公益网络平台,这个网络平台是我们提供的第三方平台,对所有具备公开募捐资格、合法募捐资格的组织提供的平台,我们希望用这样一个平台联接企业、联接公益组织、联接用户和网友,我们主要做平台支持。
这是截止到去年12月份的平台数据,有7.8个亿,捐赠用户是6635万,在平台上有11000多个项目,合作公募基金会有135家。这是平台8年的筹款经历,我记得在平台刚上线的时候,第一次和大家分享就是在湖南长沙,就是在这个地方附近的岳麓书院,就是在岳麓书院的大场地,当时我给大家讲互联网筹款,多数人是没有感觉的,虽然很多人事后跟我交流,但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差不多一个网络平台的筹款额还是非常少的数据,那时候是2008或者2009年,反正是很早以前。从数据可以看到互联网筹款在我们的平台上是非常“加速度”的趋势,互联网界都说腾讯因为有巨大的用户、海量的流量,所以插一根扁担都能开花。但是,我想说的是公益平台这根扁担的花开得非常多。从2007年6月份上线,到2008年1月份,这个平台的筹款额没有突破1万元,半年的时间没有突破1万元,而当时我们的合作伙伴是壹基金,都是非常好的基金会和非常好的项目,但就是没有突破1万元。第一次突破1万元的是南方雪灾,我们和广东省的基金会第一次尝试线下和线上互动,捐钱,给他们搭建网络平台,他们在前线把资金救灾使用情况告知我们,然后我们及时反馈给网友,南方雪灾是第一次突破1万元,突破10万元,突破20万元。然后,紧接着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我们发起了“早一点到达,多一点希望”的筹款,在2天的时间里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然后,我们还发起过长期捐赠。
在2009年到2013年,我们尝试做大型的公益性产品,如何和农场合作,包括和游戏合作,做了大量的培养用户捐赠习惯的活动,但是捐赠都是非常缓慢的。那么,转折点在哪里?那就是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
这样的“加速度”来自于哪里?其实最核心的是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因为,在移动互联网之后,2012年全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有本质性的差别,这个差别是在PC互联网时代“我不知道网线那端是不是一条狗”,这句话的本质是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网络上的身份和现实的身份是割裂的。但是,移动互联网不是,而是真正把虚拟生活和实际生活通过移动终端完全联系在一起,我们完全合一了。所以,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和捐赠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就看到了“加速度”的趋势。从2008年上线,经过平稳发展,再到2014、2015年的爆发,这个爆发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的普及,红包和微信支付的普及。
 2014年、2015年对腾讯公益平台来讲是一个爆发性的年份。实际上在整个平台上的捐赠金额也是在逐步增长的,2015年比2014年增长了7元,我们平台上都是小额捐赠。
通过内部分析2015年的捐赠到底来自于哪里?34%来自于微信“一起捐”。大家有没有在腾讯公益上捐过款的?基本上都捐过啊!发起过一起捐的有多少?你们基本上也都了解“一起捐”是什么,实际上“一起捐”的本质是每个人在朋友圈里都可以成为一个义务筹款人,我们以我们的人格为这个项目背书,动员朋友为这个项目捐赠,同时可以看到我们的朋友在这个项目中到底有没有响应捐赠和捐了多少钱。可以看到,34%来自于微信朋友圈“一起捐”项目。另外15%来自于分享捐款页面到朋友圈,我没有发起“一起捐”,我是义务筹款人,我的朋友也可以看到这个项目,我没有捐钱,但转发了链接也是一种推广。另外15%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是腾讯公益的公众号,很多人去主动访问腾讯公益公众号选择捐款项目。实际上,来自于微信“一起捐”、朋友圈的分享占据了50%以上。也就是说,去年筹款额中,50%是基于朋友圈带来的。所以,我们自己的体会是最少对于腾讯公益平台来说,能不能筹到款不在于平台,而在于你们的朋友圈,我们称之为“社交公益时代来临”,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义务筹款人、传播者。如果要对公益组织或者公募基金会有所启示的话,可能社交公益时代最核心的是你能不能营构足够多的粉丝,你能营构足够多的粉丝就可以筹到你想筹到的钱。其他动员所有腾讯大V资源的筹款带来的款项都是微乎其微。所以,建议经营好自己的公众号。在各种各样的公众号中,腾讯公益公众号粉丝量非常少。我们在很多活动中,都希望和巨大用户的公众号合作募捐,但发现基本上没有效果,因为它不是用户。那么,我们自己的公众号呢?它的捐赠是非常稳定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希望公益组织自己经营好你们的微信公众号,经营好你们的粉丝群,经营好你们的朋友圈。
至于项目类别,我们也可以看到还是以教育扶贫为核心,“互联网+公益”时代,耳熟能详的是粉丝经济。
今年9.9公益日还会继续进行,希望通过平台来筹款的,早一点做好应对准备。另外,请大家关注一下为公益组织提供“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计划,对我们来讲未来的长期策略是腾讯基金会资金会和互联网平台一起来为公益组织的互联网筹款进行扩能,来推动更多的人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动中国变得更好。
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 (China Private Foundation Forum, CPFF)自2008年发起以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已连续举办八届。论坛通过举办行业年会、发布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研究报告以及开展一系列行业交流与能力建设活动等,积极有效地推动着非公募基金会行业的健康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