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杨团、周秋光:中国公益慈善该走向哪里去?

基金会论坛 CFF2008 2020-08-20


上周推荐的文章《2018年第三部门观察:超慈善——中国慈善新时代的特征、由来及挑战》,人民大学的康晓光教授提出中国的总体慈善形态属于“超慈善”,它由前现代慈善、现代慈善、后现代慈善三种“自有慈善模式”叠加而成,并深刻分析了它的特征及由来,康老师“跳出慈善看慈善”“跳出当下看当下”的研究思路带给我们深刻的启发。


本文,我们想通过对话的形式,带你从“过去”“当下”“未来”和“国内”“国外”这样纵向、横向的角度一起聊聊“中国公益慈善该走向哪里去”。


注:本文根据5月26日公益沙龙“史与思:中国现当代慈善沿革”圆桌讨论录音整理,有所删减,完整内容请观看以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85mlfle7&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主持人:宋厚亮 “社会创新家”创始人,前《中国慈善家》执行主编


对话嘉宾:周秋光,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杨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顾问


一、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的“根”在哪里?


宋厚亮:1949年到1980年,中国的慈善完全由政府接手,出现断档,直到1981年开始恢复、发展。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公益人不断地走出国门到美国、欧洲去走访、学习,它的效果现在还无法评估。当我们回望自己国家的公益慈善发展历史,我想请问两位老师,中国现代公益慈善的根在哪里?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


周秋光每一个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都有其自己的根。中国慈善的“根”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它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先秦以来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思想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慈善思想。东汉以后传入的佛教文化、唐宋至元明传入的伊斯兰教文化、明清时期和近代传入的基督教文化,也成为重要的慈善文化之源。


一方面,现代公益慈善既有对传统慈善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来自西方慈善文化的汇入,这种交汇促使中国慈善走向近代化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第一次转型。在现当代,中国慈善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之路,有自己的特色与创造,现今正处在第二次转型发展之中,是由2008年的全民慈善及其全民问责推动的。


在三千余年的岁月长河中,中国传统慈善事业走过了一个兴衰隆替的发展历程。按其发展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先秦时期慈善活动的滥觞、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慈善事业的初兴、隋唐宋元时期慈善事业的蔚起和明清时期慈善事业的鼎盛。


杨团我认为中国现代慈善一部分来自传统,或者说传统文化、伦理、道德及习俗,另一部分来自技术和方法。伦理道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来自于儒家的文化传统,还有从西方汇入的基督教传统;第二,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它在中国慈善恢复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人民服务”深深植根于许多中国人的心中,形成一种文化。


另一个来源是技术方法,我想讲两个方面:一个是“组织化”,就是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这与西方社会的组织完全不同,我们的组织是要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不能忽视和回避;二是互联网互联网给中国带来的变化太巨大了,在公益慈善上,我们的“互联网公益”可以说是走在全球前列,以99公益日为例,它带起了许多小额捐赠,让普通老百姓都参与到公益中来。



二、儒家文化能开出现代公益之花吗?


宋厚亮:研究中国史的国内、国际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主张集体的儒家文化不能“开出”现代的政治、商业文明之花,因为现代的政治和商业都是建立在作为个体的“人”的基础上的。那么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在儒家文化中能开出现代公益之花吗?现代公益到底是来自传统还是西方?


周秋光:如果笼统的说,它可以开出,但我觉得没有说清楚。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什么都很好,它有时代的局限、历史的局限。但不能否认的是,有很多精华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的社会共同体生长于传统文化,它可以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也可以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它夭折了。所以,也许我们有很好的长出现代政治、商业文明的“因子”,但是中断了。这是中国和西方社会的不同。


杨团:我不认同“儒家文化只能开出群体之花”。第一,儒家文化里,“公”“私”并不是鲜明分开。我们的历史中有很多优秀的个体,他们大公无私,他们带动起别人,起到了榜样作用,比如文天祥、雷锋等等。中国不缺优秀的个体,不是没有个体,而是我们的整体素质要往上提升。第二,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前是完全分裂的,文艺复兴是什么呢,就是要把底层的人拉起来,每个人都要有人权。那个时候的西方国家,哪里有个人主义呢?他们也是经过了好几百年的过程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三、中国的公益慈善能够为世界贡献什么?


宋厚亮:刚才的两个问题谈到了传统与当下、与现在,那么从国际视野来看,中国从1981年公益慈善恢复以来,经历过近40年的丰富实践,我们可以贡献出什么?


周秋光: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复制另一个国家的东西。学习别人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邯郸学步,即学习要有明确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第二,不要数典忘祖,我们要坚持自己的固有传统。文化有两性,一个是它的民族性,民族性是要求保留自己的传统,另一个是时代性,就是要与时俱进。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让自己的文化超越过去,这就是创新,才能走向未来,才能对世界慈善作出贡献。


杨团:有三点:第一,科技与中国习俗的有机结合,它让我们有所突破,比如“互联网公益”,中国的互联网公益已经给世界带来冲击,我相信技术上的进步与我们传统文化习俗的结合,会让我们领先于世界;第二,“差序格局”的一套理念和方法,这在乡村振兴中表现更为明显,如果我们能够把城市、乡村经营好,是能够向世界输出经验的;第三,党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走过来,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也经历过许多变动,它像一个人一样,经历过太多,慢慢重生和发展。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的贡献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时要向前、向世界看齐,让所有的经验自由流动起来。


推荐阅读


【沙龙纪要】周秋光、杨团:谈中国公益慈善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文字 | 洪峰

排版 | 李啸韬



主办机构



益+学院通过基于碎片化的信息整合和实战经验的知识共享,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给公益行业从业者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提供给公益组织解决自身问题接地气的服务,最终为公益行业建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联合主办机构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原为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是在相关政府部门指导下,2008年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和有志于追求机构卓越、行业发展的基金会自愿发起的行业平台。基金会论坛坚持开放共享、追求卓越,旨在加强中国基金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促进中国基金会和公益行业的发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基金会论坛现已成为公益行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之一。



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2012年由国家民政部批准并担任业务主管单位,以促进慈善、改善民生的“民生慈善”为宗旨,以促进人人都可以参与公益的“平民公益”为己任,致力于联合全国及海外公益慈善机构和人士,共建、共享集信息交流、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国际合作四大目标于一体的开放性公益慈善平台。


目前,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已形成了年度《慈善蓝皮书》、中华慈善百人论坛、慈善蓝系列沙龙、知不知系列公益沙龙、为爱行走(大型公益徒步活动)、为爱联合劝募(O2O联合筹款平台)等慈善品牌,并在议题设置与研究以及政策倡导等领域积极参与,包括进行中国基金会发展史梳理与研究、推动建立中国志愿服务价值测量体系、推动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慈善法开门立法等。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高品质原创新媒体,汇聚“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越光、中国扶贫基金会前执行会长何道峰、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行甲、益桥创始人王赛等社会创新思想者、行动者,旨在观察社会创新的发生过程,讲述社会创新家的故事,打造中国社会创新的思想高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