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众视角下的中国公益十年:9大关键问题解锁公益未来!

申志民 CFF2008 2019-07-27


写在前面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资深媒体人申志民和同事策划了一个选题《40人的小历史——改革开放40年,40个社会行业代表的跨界公益观》,选取了40位非公益行业不同代表来“围观公益”,他们中有警察、快递员、演员、审计师,也有律师、网红、摄影师、企业家等不同的职业身份。

 

“对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公益而言,更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调动更多公众参与,倾听公众的声音,找准公益‘痛点’,和公众一起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申志民说。

 

2018年也是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成立十周年,民间公益自汶川地震以来获得了快速发展。十年里,公益已逐渐成为公共话题。在和申志民的交流中,他表示那些受访者接受的闪电式快问快答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真实的、质朴的公益观,其中有不少内容对于公益慈善行业有所启发。正值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举行之际,我们请他写出此篇文章,供同行学习交流。



“围观公益,不是故意为公益挑错,而是从不同行业代表自身的角度,去理解认识、观察公益,发掘和搜集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他们中的很多是志愿者,也是捐赠人,是公益项目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也从公众立场代表更多元的声音,这种声音恰恰是作为公益行业的专职公益人所需要了解的。”


 “基于对受访者的交流作为原始素材,结合行业现况以及公益观察,我们逐步梳理出《公众视角下的中国公益十年》(仅供参考)……在互联网+的助推下,亿万人次参与公益,在面临一片蓝海的过程中,一些公众视角下的问题及建议亦不妨了解一下。以下是我们根据读者反馈梳理出来的部分问题及建议,仅供行业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还请谅解。”


——申志民

1

公益透明度消弭公众认识误区


问:在你看来,我国公益还存在什么问题。


答:贪!


问:为什么这么说?


答:听说的,反正就是很多人捐的钱只有一小部分用在灾区,剩下的钱都被“中间人”卷走了,汶川地震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新闻是这样说的。


这是采访过程中,一位受访者非常直接的表达了对公益的担忧。也许受访者的观点因为“听说”、“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等有失偏颇,不能代表公益现况,但受访者担忧的背后,是对建立公益行业信任机制的渴望,而信任机制的有效呈现方式则是透明度。


毫无疑问,透明度是公益的生命,但凡做得好的基金会或机构,透明度某种程度上都有可借鉴的地方。如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其透明度已在不少捐赠者心中建立了口碑。


采访中我们发现,目前而言,受访者对公益领域如基金会以及社会组织等的辨识度还不够高,多数通过媒体报道、企业自组织等方式参与、了解公益。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受访者均把担忧指向“透明度”,认为基金会等大平台做公益能朝着专业的方向发展,这值得倡导,但专业的前提是,如何把捐赠者的善款透明化,让捐赠者真正了解捐赠真相,如果真相被掩盖,自媒体时代,谣言则可能替代真相成为主流声音。


在关于透明度的交流中,多数受访者认为,公众所捐赠的善款,一定比例用于办公开支、人力成本等非常正常,也可以理解,但行政开支等支出并不影响公益透明度的公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带来的便捷,机构信息透明化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这也与公众的期待相互合拍。因此,对公益机构而言,将基于透明度的信息公开融进公益慈善运营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内部财务审计、慈善项目执行监督等,过程中及时向捐赠人反馈公益项目信息,真正提高机构透明度,是赢得公众信任并获得支持的前提基础。



2

公益活动=一次性


十年来,公众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了解公益,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入口。这有助于公众以切身的体验来真正了解受助人或公益项目,进而调动更多力量参与。但是,公益活动中,我们发现,对参与者而言,不少组织者举办公益活多是一次性,并没有设立有效机制,和参与者一起,将公益活动可持续。


问: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公益活动是什么?


答:我印象挺深的是去聋哑学校陪伴孩子画画。一开始去的时候我没有特别大的感触,因为去的人很多,孩子也很多,我去之前觉得这个活动已持续很久了,但我发现跟那个孩子画完之后,他戴了助听器,可以交流的,他就一直说阿姨我很喜欢你,你能不能以后还来看我,能不能经常看我,他说着说着就哭了,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很有可能之前我们去的志愿者,去一次以后,可能不会再去了,或者说叔叔阿姨第一次去了以后,孩子们可能再也看不到他们再来了,对孩子来说他花了一天的时间跟你熟悉了,熟悉以后你又不见了,所以我觉得这样会不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孩子是不是一直被爱着然后突然被抛弃,所以我印象特别深。


这是采访中,一个受访者最近几年参与公益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的最真实也最深刻的“印象”。这个印象也反映出公益志愿者公益认识的觉醒和对一次性公益活动的担忧。


采访中,这些担忧并非个例,受访者希望一个有公众参与的公益活动尽可能实现可持续,这种可持续不仅仅是参与人次的增加,还尽可能量化到参与频次,以及参与过程中带来的可持续的改变。


在公益项目或公益活动设计中,针对可能存在的“一次性”问题,如何弥补漏洞,建立公益机构、受助人以及公众、企业、政府等之间的一个可持续性的关联模式,实现多方受益,是一个有价值的挑战。



3

公益距离我们很远么?


问:你觉得公益距离我们远吗?印象最深刻的公益活动是什么?


答:记不清了,也很多,在电视上看到过,只能说这确实是很好的事儿。这样的活动离我比较远,我还没参与过。


“你觉得公益距离我们远吗?”受访者中,多数认为就在我们身边,随手就可以做公益。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比较远”、“没有人组织,也没参加过”。我们对持以“比较远”观点的受访者进行了追问,在他们眼里,简单的帮助个体不算公益,而真正的公益活动应该指向公共利益,有专门的机构组织,比如电视上看到的公益活动等。

 

不管是认为公益就在身边,随手做公益的受访者,还是持以公益距离我们很远观点的受访者,可能对公益的理解不同,但殊途同归,这个问题其实揭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需求——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参与到公益之中,进而发挥个人价值。这说明我国近7000家基金会等累计80万家社会组织在公益领域可拓展和渗透的空间非常大。


人人参与,才是公益。目前而言,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平台,已调动亿万公众参与到公益之中。对于基金会等机构而言,如何近距离走进公众,如何让公益与公众生活相互链接,消除公益与公众之间的观念壁垒,这是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公益不是只靠专职公益人就能做好的事情。



4

公益活动要不要好玩有趣?


有受访者抱怨,在组织公益活动中,有一些同事想做公益,但是做公益又挑三拣四,想做既好玩又有趣的公益活动。这让该受访者很困惑,公益是非得要好玩有趣么?挑三拣四真的好么?

 

毫无疑问,适合公众参与的公益活动,趣味性是公益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公益十年探索中,如中国绿化基金会的“幸福家园暨网络植树”,阿拉善SEE基金会的荒漠种梭梭,阿里巴巴公益的“蚂蚁森林”,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善行者”,以及“一元捐画”等线上线下活动吸引了更多公众参与。


对公众而言,参与好玩有趣的公益活动是愿意加入和认识公益的因素之一。对于公益项目设计者而言,如何发起好玩有趣的公益项目,把本是苦情牌、悲情牌的项目结合实际变身成趣味性高,互动性强的公众参与项目,调动更多公众参与并为公益带盐,值得基金会等社会组织探索。


汶川地震以来,公益十年发展中,公众对公益项目的“挑三拣四”,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公众对公益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需求不再是救苦救穷的简单的慈善需求,更多的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公益活动与自身价值相结合的成长需求。



5

什么公益活动公众最不想参加


问:坦诚的说你喜欢参加公益活动吗?


答:坦诚的说我之前应该挺喜欢的,但是现在我不喜欢了。


问:为什么?


答:因为我觉得现在很多公益活动不纯粹,掺杂了很多非公益的成分在里面,现在成了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比如公益晚宴,也许公益在里面的作用就是一个名头,其实整个活动就是一个社交活动。


社会上,以公益之名行商业之实的所谓的公益活动并非少见。对于珍惜自身羽毛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而言,类似的现象值得警惕。这可能导致一些真心想参与公益活动的人,对公益持以警惕和敏感的复杂心理。


在公益项目设计中,与企业合作,抑或引入商业思维,用商业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固然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值得借鉴,但需要警惕的是,我们要了解合作企业的真正动机。是以公益为幌子,还是真心想投入公益事业。


受访者中,也有人提出想参与真正的公益,而非形而上的公益活动。所谓形而上的公益活动,是指要么商业浸入的味儿非常浓,要么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均被“安排”,让参与者有“演戏”的排斥感。


公益机构在引入商业化合作的过程中,面临着为商业背书的风险,因此,如何用好和保护自身的公益品牌,珍惜公益机构的羽毛;如何让公众感受到所参与的活动是“真正的公益”,通过公益活动激活大家内心的善,则需行业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一起推进公益活动及品牌价值的最优化。



6

公众筹款要不要只盯钱袋子?


问: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公益活动是什么?


答:看望一位腿脚不方便的独居老人。老人生活比较艰辛,但非常乐观。我发现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并不必须依靠我们的施舍,没有你(施舍)的话他们也会自己生活,但有你帮助的话他们会更高兴。所以现在我看到一些人卖弄自己所谓的可怜相,反而不想帮助他们了。整个过程我们做的更多的是陪伴,而不是直接金钱等施舍,我觉得真正帮助到她的是让她获得了一种可以再次融入社会和群体的心态。


对公益机构而言,支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无疑是公众捐赠。汶川地震十年来,公众捐赠比例也在飞跃式上升。


据公益时报报道,今年年初12家互联网募捐平台发布的2017年年度运营报告显示,12家平台合计筹款超25.8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有32.5%的网民使用过互联网进行慈善行为,用户规模达到2.38亿。与此同时,国内多家知名基金会的近年筹款趋势也表明,公益项目筹款早已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并且公众正在代替企业,逐渐成为社会捐赠的主力军。


公众捐赠已经成为公益慈善发展主力军。在与受访者交流过程中,除了捐赠钱款外,捐赠者参与公益的需求也同样不可忽视。通过捐赠者等公众参与公益项目带动捐赠,实现公益与公众的良性循环。


这个时候,如何激活公众的力量,让公众参与进来,不能只盯着参与者的钱袋子,更需要看中公众的自身的力量。公众中,有的是媒体人,有的是财务高管,有的是数据分析师,有的人工智能方向有所研究,如何调动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实现价值,这是一个挑战。


阿里巴巴公益的蚂蚁森林,就是阿里巴巴员工在工作之余,利用空闲时间设计出来的公益产品。如果只盯着公众的钱袋子,以捐赠数额为目标,可能无法满足公众多元化的公益需求。



7

公益人的薪资,应该如何定义?


问:在你看来,目前我国的公益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答: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做公益的从业者收入太低,而且是加各种条款限制,导致不灵活,现在公益人的待遇还不是很好。好的待遇会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加入。希望做公益的人能发财,因为只有他们有了钱之后美好的事情才会更多。


问:公益人的薪资低,如何看待?


答:我也知道,公益人有的拿很低的工资,甚至没有工资。关键是你用什么心态去对待公益。我认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投入公益事业,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升。另外,公益如果是一个行业,我希望像酒店、金融、法律行业一样,凭能力拿到应得的薪资,一个金融家年薪可以拿百万,为什么公益秘书长不能?公益秘书长或管理者如果年薪百万,中国的公益市场可能运作成熟了。如果连公益管理者都生活拮据,很难想象这个机构能留住多少人才。因为,情怀是不靠谱的。


现实中,公益人薪资偏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谈到公益人薪资问题,多数受访者对公益人薪资偏低提出呼吁,希望公益人持有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以及教师的工资标准。


低薪资无法引入更多专业人才,没有专业人才机构的发展将可能遇到困境,困境中的机构无法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一些基金会社会组织已经意识到低薪资带来的怪圈,也在尝试着突围。毫无疑问,薪资高低应与个人专业能力相互匹配,而薪酬设计方面,机构不妨多一些探索。



8

情怀和专业?哪个更重要


问: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你他的工作是做公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答:非常钦佩。如果有一天我从公司离职,我最希望去上班的地方可能就是公益机构。如果身边的朋友告诉我他是在公益机构上班,我非常的钦佩,我觉得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愿意付出的人。


在与受访者交流过程中,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专职公益人竖大拇指。专职公益人在受访者眼中自带光环,认为但凡参与公益的人,多是有情怀的人,这种情怀值得尊敬。


从受访者态度来看,公益人身上往往会有一个与“情怀”有关的天然标签。但是,情怀可能只是一个公益因素,公众更期望“如果公益是一个行业,期望专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

 

这种专业,则是机构发展中比较稀缺的力量。比如,品牌传播、公众筹款、大客户维护、产品设计、志愿者维护、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等,都需要社会不同的专业人才参与进来。

 

目前而言,公益的门槛相对较低,项目而无法可持续,以及遇到瓶颈如何突围也成为情怀之外的现实问题。而引入专业人才,在情怀的基础上将项目做专业,如透明度等等,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尝试的路径。



9

如果没有公益,地球会怎么样?


问:如果没有公益,地球还会转么?


答1:会转,但不会转的很美好。打比方你现在到处乱丢垃圾,你对身边环境,水资源的污染漠不关心,你就把你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好,那你有没有往深层去想?你觉得到底有什么意义?你的下一代呢?


答2:会转,但是它可能会转的特别机械,没有正能量,或者我觉得不是因为有公益这个世界才会转下去,但是没有公益这个地球肯定转的特别不好。


答3:公益就像空气和水一样,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做公益是维持人类生存的一种途径,如果没有人做公益,也可能就没有人类了,地球转不转的意义就不大了。


在问题的设置上,我们故意设置了一个看似搞怪无厘头的问题,但收到的反馈让人惊喜:多数受访者越来越认识到公益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公益已经像空气和水一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这无疑体现了公益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的公益价值。它为下一个十年,甚至未来,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社会价值:人人需要公益。

 

目前,在慈善法出台的大背景下,40位跨界人士的公益观只是一份小数据,还需要更大的数据以及案例了解公众的需求建议,接下来,我们仍将站在公众立场,以公众视角了解、发掘公益参与过程中的诸多反馈,以期所搜集的观点和故事,能以小历史的形式,供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以及社会组织等参考,期望以抛砖引玉的形式,共同关注行业问题,不同维度推动行业发展。


排版 |  豆皮


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18年会

11月22-23日 苏州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2018年会详情页

http://www.cfforum.org.cn/category/2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