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这里,从0到1开始了解基金会合规运营

基金会法律公开课 CFF2008 2020-08-20

近年来,基⾦会发展迅速,随着《中华⼈民共和国慈善法》的颁布,社会公众对于公益行业的合规发展、基金会依法加强⾃我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南都公益基⾦会的资助下,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于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面向行业开展“十场基金会法律公开课”(点击蓝字了解详情),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支持对公开课录制、整理及后期传播,以惠及所有关心公益事业发展的伙伴。


本文为第一节:基金会合规运营概述(上)。主讲人:陆璇,上海复恩社会组织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创始人、理事长。


除此之外,基金会论坛长期关注“基金会合规运营”,今年6月,我们联合北京致诚社会矛盾调处与研究中心共同推出“基金会常见实务问题100问”获得广泛认可与好评,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全文。

可点击视频观看学习

获取课程完整PPT,请回复基金会论坛公众号(CFF2008):公开课1


合规运营的三个层次



在法律概念上,我们把合规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对法律法规的遵守,英文是compliance;第二个是对于机构内部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的遵守;第三个是对本行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的遵守


有很多小伙伴觉得合规就是法务,就是律师,但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大公司它除了合规部还有法务部,它是两个不同的部门,所以合规其实跟法务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法务部主要协助、审核一些交易方面的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而合规更多是在跟进这些法律的变化。


在很多基金会,合规方面很大程度上由财务部门来做工作。我们刚才讲的合规涉及不同部门,但对于一个比较完善的机构,它可能是一个专门的部门,即合规部。现在极少数NGO有专门的合规部,基本都分散在财务部,也有少数由法务部负责。


最后一层次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好多公益组织不是输在法律上,而是输在职业道德上。为什么媒体会指责公益组织?很多时候不是法律上的问题,而是道德方面的问题。我们总觉得道德看不到,但并不是这样。有一些成文的道德,比如说民政部曾经就发过《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我们叫社工伦理。律师也有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所以,不同的社会组织背后可能有不同的背景,包括像新闻工作者也有他的职业道德伦理,所以,大家要就是去广义的去理解compliance的含义。


第二就是compliance跟管理的结合。这个环节是讲管理跟法律的一个结合。我们评估一个项目的执行也好,运营也好,都会有一个这个过程,我们称为PDCA,即策划或者计划、执行、复盘和处理。熟悉公益的人都知道,有些公益组织plan做得很好,do做得很差。大部分的组织是不会去做复盘的,更不会对复盘的结果进行跟进处理。一个完善的管理包括策划、执行、复盘和再进一步的跟进、处理。所以,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管理规则,每个环节都有合规的问题。


在计划的阶段,比如我们是一个儿童组织,我们在做一个儿童项目,首先我们肯定要想到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这个儿童项目有什么风险?有什么样的一些法律背景和环境?我们要遵守什么样的职业道德、职业伦理?比如肖像权的问题、儿童安全的问题等等。在执行的阶段,我们也要去照顾到我们刚才考虑的这些外部环境,看看我们是不是应是按照plan去做,做完以后我们再去复盘、检查,包括风险。最后再去做一个action,新的行动。所以,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跟我们的合规都有关系。


合规部门的职责


  1. 构建机构合规管理体系,制定、修订机构的合规手册和其他合规风险的管理规章制度;

  2. 起草年度合规管理计划,起草合规报告;

  3. 主动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合规风险;

  4. 负责各项具体合规工作方案的拟定,使合规工作顺利开展;

  5. 参与新产品的开发、识别、评估合规风险,提供合规支持;

  6. 违规事件的调查处理,起草违规处理决定;

  7. 梳理机构内部流程,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8. 审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业务流规程,提供合规改进一键;

  9. 组织机构培训并向机构员工提供合规咨询;

  10. 跟踪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行业自律规则的变动、发展,并根据其有关要求提出制定或者修改机构内部规章制度的建议。




合规运营的七大武器


第一,治理健全

第二,战略清晰

第三,劳动规范

第四,内控有效

第五,信息公开

第六,资助合规

第七,投资合法

一、治理健全



基金会的内部治理结构包含三个角色:理事会、监事和监事会,民非叫主任,基金会叫秘书长。在这个里面,理事会有理事会的职能,秘书长有秘书长的职能,然后监事会有监事会的。我们也常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整个机构在运营过程中,到底什么事情要交给理事会去审批?什么样的事情能授权给秘书长或者主任?这是一个问题,关于授权。


实际上,在我们内控制度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不少机构的问题就出现在很多重大事项并不是理事会来批准的,有的甚至是发起人/单位批准,这在企业基金会表现更加明显,这肯定是不行的。《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比如重大投资,必须理事会2/3以上通过,理事会没有通过,怎么可以去动这笔钱?


理想中的治理包括八个方面:参与,包容、法制、效率、accountability(我们称为公信力或者叫问责)、透明、责任、协商达成共识。很多组织在决策的透明、及时回应,包括参与等方面都存在问题,更谈不上问责,特别是理事会。很多基金会的理事会成员都没有看过章程,也不知道自己的法律责任。


二、战略清晰


这节课我简单讲一点,就是公益、公益性。众所周知,基金会是公益组织,具有公益性。整个基金会财产必须要用于公益事业,所以在任何国家,公益事业的捐赠应该是无偿的,是自愿的,不应该附加不合理条件。


基金会的定义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法律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定义最后的一个落脚点是非营利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规定,非营利法人指的是为公益或其他非营利的目的,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会员分配所获得利润的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社会团体法人,捐助法人,捐助法人包括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所以基金会属于捐助法人,属于非营利法人。



简单来讲,非营利法人首先是为慈善的目的或公益目的,或非营目的而设立的,是为公共利益。第二个就是禁止分配,投资的收入也好,提供服务的收入也好,不能分配,不能分红,所以非营利指的是不能分红。


三、劳动规范


关于劳动的问题,我简单介绍其中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协议不应该有报酬,志愿是无偿的,我们只能发志愿者补贴。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不构成一个有偿的劳务关系。志愿者补贴对应的是午餐补贴、交通、通讯,有点像报销的概念。根据2017年12月正式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


四、内控有效


内控包含6个部分:1)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2)严格的审批制度;3)健全的会计制度和管理制度;4)项目领域规划;5)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6)胜任的工作人员


五、信息公开


《慈善法》规定信息公开包含三个方面,民政部门信息公开、慈善组织信息公开业务、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其中,最严的是具有公募资格的组织,它需要:

  • 定期向社会公开募捐情况和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 公开募捐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 慈善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项目实施情况和募得款物使用情况。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主要明确了两个重点,一个是财产活动的信息公开,一个是公开募捐的信息公开。财产活动就是“三个重大”,即重大资产变动、重大投资、重大交易及资金往来,这三点要向社会公开。


第一节法律公开课现场



六、资助合规


以专项基金管理为例。项目管理与基金会的合规有非常直接的联系。根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慈善医疗救助活动监管的通知》,个别医疗机构、企业和个人通过慈善组织设立爱心基金,以免费救助的方式诱导患者到基金会合作定点指定医院进行治疗,并收取高额费用,名为慈善救助,实为牟取私利,给本来就身处困难的患者家庭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慈善组织要完善内部治理,加强专项资金监管。项目管理要求所有的救助活动要遵守“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七、投资合法


基金会投资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合法、安全、有效。我建议基金会要设立一个专业的投资委员会,邀请金融人士参与、帮忙理财。投资上常见的一个问题是股权投资。



《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慈善组织只能做与宗旨和业务范围相关的股权直接投资,无关的不能做。企业不得向个人,基金会不得向个人或企业直接提供与公益活动无关的借款。



相关推荐


做基金会的人都是勇士!Are you ready?

当我们在谈基金会内部治理时,到底在谈什么?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印发,被称“史上最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