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凌春香:面对同步发生的洪灾和疫情,爱德基金会如何“双线作战”?

凌春香 CFF2008 2021-10-10

   导读: 


7月20日以来,河南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南京等地疫情又起。面对水灾和疫情几乎同步发生的情况,爱德基金会作为一家总部在南京 ,又开展救灾业务的基金会,开展了“双线作战”。


8月13日下午,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CFF)秘书处专访了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讲述了爱德基金会在本次河南救灾响应和应对河南疫情中的整体情况,包括机构的应急机制介绍,“双线作战”下如何进行人员配置与任务分配等。


▲本文经受访者确认发布,仅代表受访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CFF: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3日,河南洪灾遇难人数已达302人,50人失踪。今年是爱德基金会做公益实践的第36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参与救灾,也经历了很多不同类型灾害救援的基金会,与以往相比,爱德基金会对这次河南洪灾做出了怎样的判断和决策?救灾行动上,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凌春香:这次的河南洪灾确实跟以往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洪灾主要发生在长江、淮河等流域,这次的河南洪灾比较突发,又因为受灾地区通讯的较长时间中断,影响了灾情和损失信息的及时传递。因此,爱德最初对河南灾情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爱德多年来参与救灾特别是水灾方面的经验。因为爱德已经有30多年的救灾经验,这其中就包括水灾,在不断地参与过程中得到锻炼和经验积累。第二个方面是当地不同寻常的极大降雨量,因为这有很大可能会导致大的洪灾。第三个方面就是部分区域通讯暂时恢复后,我们从媒体报道和合作机构了解了当地的灾情和损失信息。基于这三点,我们对河南水灾有了基本判断,估计是比较重大的水灾灾害。


因此,20日晚间我会理事长、秘书长等领导层和各相关团队讨论后,就正式启动了灾害响应,响应级别大概是爱德内部的二级响应。随后就开展了和当地伙伴等进一步的灾情和损失信息搜集、项目需求调研、互联网平台的联系沟通、项目筹款准备等。7月21日24点左右项目就上线了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等平台,后续还上线了更多平台。7月21日早上,我们马上召开了爱德河南水灾协调会,明确了各团队的职责分工,例如需求调研、物资采购、筹款、传播等相关工作,并选派爱德外地的员工前往河南。派外地的员工主要是基于当时南京机场疫情防控的考虑,爱德第一批4名救援队员22日就到达河南,后续又选派了4名外地员工增援河南工作。这是我们历年来水灾响应最快速、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


因为本次河南水灾非常显著的特征是受灾面广、持续时间长、程度深、生命损失大。当地多个区域水位居高不下,加之提前转移安置措施相对缺乏,搜救和紧急生活救助的需求都非常巨大。具体来说,相比于爱德过去的救灾行动,爱德本次救灾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1)爱德在本次河南水灾项目的投入资金量,是历年来的水灾救援中最多的。特别是互联网平台筹款,和去年的南方水灾筹款形成鲜明的对比,像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的工作,目前也还在持续。


2)城市和乡村同时发生水灾且受灾影响严重。过去大部分情况水灾主要发生在农村,这一次城市和乡村同时发生水灾,而且受灾面很广,影响很大,所以需要的投入也比较大。


3)由于停水停电、市场供应中断等状况,导致需求的收集也比较困难。受灾群众对方便食品的需求时长,明显高于近年来其他大型自然灾害。


4)涉及到生命的救援,行动难度大,水位高涨水情复杂。非专业水上救援队伍很难快速抵达核心灾区,而专业水上救援队伍人力不足以应对这么广的受灾面,加之水下环境复杂,装备损耗较大,所以村庄和社区在第一时间的自救与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5)水灾叠加疫情因素,加剧了灾害救援工作难度,人员配置和物流进出都开始受疫情管控政策影响。


6)针对爱德而言,南京疫情几乎与河南洪灾当日同步发生,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南京总部工作人员无法抵达河南水灾救援现场,但我们通过调配爱德其他城市的同事、与当地近30家合作伙伴的联动,响应了这次水灾相关的行动,最后还是比较顺利地开展了相关工作。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CFF:利用互联网公募是爱德基金会的重要筹款渠道之一,在这次河南洪灾筹款过程中,爱德作为最早行动起来的一批基金会,也通过微公益、腾讯公益等互联网公募平台进行筹款。请您介绍一下爱德此次与互联网公募平台合作的情况,相关筹款项目是如何高效动员和有序推进的?


凌春香:其实我们跟互联网的各个平台,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很高的互信度。目前爱德每年大概有60%的资金,是来源于互联网公募平台,所以这些平台对于我们的资金筹募,特别像这种应急救灾响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参与国内灾害救援工作30多年,在救灾方面有着比较高的专业性和经验值。所以每次发生灾害时,我们一方面会第一时间联系各个平台,许多平台也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们,询问意向和工作计划。


此次河南水灾,我们当天晚上就开始进行信息的收集、需求的研判、跟平台方的对接。在21号凌晨,先后通过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平台,上线了筹款的项目,后续也在新浪微公益、阿里巴巴公益、帮帮公益、苏宁公益、中银公益等多个互联网的平台进行了项目筹款,累计平台筹款近2000万元,是爱德本次河南水灾响应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爱德历次水灾筹款中互联网平台筹款最多的一次。


这次筹款能达到这样的量,一方面与过去30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不开,因为基于过去救灾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性,所以我们是最早一批,第一时间就响应的基金会,然后上线筹款,公众对于我们的反应速度还是非常的赞赏和支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本身除了救灾的工作之外,其他项目工作跟各大的平台,也是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沟通与合作,所以不是说到了应急响应的时候,再去跟平台有合作,而是平时就保持着非常密切的沟通与合作,这样在和平台沟通筹款项目的上线时,才能够更加顺利且迅速。


其实,这次因为南京疫情,导致爱德南京员工不能去河南一线,对水灾这种相对紧急救援阶段比较短的灾害救援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会带来一定影响,所以这次在互联网平台筹款方面,还是保持比较小心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对于项目预算额度和实施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把控。这次公众对于河南水灾救援项目的捐赠热情其实非常高,如果是按照当时的需求量和热度,有可能会筹得比现在更多,但是我们基于实施的可行性考虑,在额度还是做了把控。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在做互联网平台上线项目筹款时,因为爱德有专门人员对接不同的平台,跟很多平台的工作人员平时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上线项目之前,我们内部把项目的需求、预算、图片等各方面信息都已经整理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联系不同平台上线项目的团队。爱德内部各团队分工负责与相互配合,和外部的互联网平台的沟通也是非常迅速和高效的,所以才能让这个项目最终及时上线。


在上线之后,很重要的是项目的实施,因为对于水灾响应这种紧急救援工作来说,如果筹了款,后续项目不能及时地落实,并及时公布相关的项目进展和其他的信息的话,可能也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爱德在紧急响应期间,在每个筹款平台,都会保持高频率的项目进展信息发布,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等自媒体渠道,也会每日更新工作进展和筹款情况,同时把救灾一线的实际需求情况,告诉公众和捐款人,让大家有比较切实的了解,也接受大家对我们工作的监督。所以我们一方面各个团队在对接平台进行筹款。另一方面,项目实施的团队与合作伙伴,同时也在根据这些需求,进行判断,然后采购物资和项目实施。


这样一来,基金会、平台、公众和捐款人等就形成了比较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机制。通常来说,应急响应中及时的信息披露和工作进展反馈,比常规项目工作的反馈更重要,更能反映机构的执行力,也更能增进公众的信赖度。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CFF:我们了解到,8月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从赈灾基金批出7,969,000港元的款项予爱德基金会(香港),用于赈济河南省受洪灾影响的人群。特区政府和基金会之间的合作在国内是比较少有的,把特区的力量一起凝聚过来,这样的合作对于爱德基金会有何特殊意义?爱德香港跟总部的关系是怎样的?爱德各个分部在项目开展上有无协作?


凌春香:香港特区政府有一个专门的赈灾基金,每年会根据各个组织的申请,进行批复。这个赈灾基金自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开始,基本上每年都会通过爱德基金会(香港),支持我们海内外的自然灾害紧急响应工作,是爱德灾害紧急救援响应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包括去年的南方水灾救援,前些年的菲律宾海燕台风救灾、尼泊尔地震救灾、埃塞俄比亚旱灾等。


对于爱德而言,港府赈灾基金的支持,一方面为紧急救援响应项目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以本次河南水灾为例,这笔赈灾基金在现在这个阶段对我们开展一些过渡安置、生活物资的采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持,使爱德可以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除了资金支持外,港府基金对爱德项目的支持,也表达了香港同胞对内地群众,特别是受灾百姓的关心和支持。因为历次内地比较大的灾害,特区政府赈灾基金都有支持到这些救灾的工作,正如我们微信公众号中所说,“血浓于水”,同胞间的互信互爱、守望相助,永远是我们战胜任何困难的重要支持力量。所以特区政府的赈灾资金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意义,在这方面其实是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在爱德成立初期,爱德香港办公室是爱德基金会对外的窗口,通过香港办公室宣传爱德工作、筹集海外资源、引进人才和理念、开展相关的交流工作等。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爱德国际化战略的践行,爱德香港办公室除了继续筹集香港资源,支持内地项目开展的同时,也在逐步服务于爱德国际化战略,为国际项目筹集资源,申请港府赈灾基金支持了多个海外灾害救援项目,例如菲律宾的台风风灾、尼泊尔的地震救灾、埃塞俄比亚的旱灾等。


在具体的救灾项目协作上,香港办公室负责信息传播和资源筹集,南京总部负责救灾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全面工作,特别是项目实施的工作。爱德的其他各机构,根据灾害响应级别和实际的需要,也会协同开展相关工作。比如去年的抗疫工作我们是一级响应,爱德各机构包括旗下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都全方位参与到抗疫的各项工作中去。又例如在这次河南水灾紧急响应期间,因为南京疫情发生后爱德南京的员工无法前往河南,所以就选派了爱德外地的工作人员赶赴一线,协助开展紧急响应工作。除了救灾项目,其他方面的项目也会有类似的协作。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CFF:我们关注到在救灾的不同阶段,包括最开始的紧急救援到过渡安置,再到灾后重建阶段,爱德都有不同的关注点和行动,例如一开始“爱德中转站”的建立,就承担了整个救灾物资入库清点出库的任务。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爱德是否已经形成了一种整体的机制?这样机制在这次驰援河南的行动中是如何体现的?


凌春香:关于爱德的“应急响应机制”,分为三个级别。三级响应对应国家四级响应级别的灾害,主要由爱德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项目团队,开展需求调研、紧急响应等工作;二级响应对应国家三级响应级别的灾害,南京总部所有部门的员工都会根据需要参与进来,例如这次河南水灾大概是二级响应;一级响应对应国家一、二级响应级别的灾害,爱德旗下相关企业、机构等都会参与进来,例如去年抗疫的工作我们是一级响应,整个爱德旗下所有机构绝大部分员工都参与进来了。


所以我们内部建立了这样的响应机制,包括对应的反应速度、参与人员等,当然,这个响应级别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对于救灾阶段来说,从紧急救援到过渡安置,再到灾后重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灾害进行区分,像紧急救援是两周左右到一个月,过渡安置是一个月到两三个月,重建可能两三个月之后的,甚至到三年,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参与。


其实对于社会组织来说,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会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及时的灵活的调整和响应行动,这是社会组织包括爱德,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一切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调整,发挥社会组织的灵活性和及时性。例如2020年江西水灾期间,根据当地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当时救援阶段的生活条件考虑,爱德进行了生鲜的发放;2021年云南漾濞地震期间,爱德通过调研了解到需求,为地震灾区采购并安装了移动卫生间,得到了灾区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支持;而在本次河南水灾响应中,我们采购了物资后,选择了在鹤壁、新乡两地水灾更严重的地方,设立了“物资中转站”。因为当时这两个地方的很多村庄都被困在洪水中,道路中断无法进出。因此,除了通过救援队等力量,小批量运送救援和生活物资进入村庄外,爱德在当地伙伴的协助下,在这两地设立了临时物资中转站,采购亟需物资并运抵离重灾区最近的地方,一旦有运输工具或各乡镇村庄运输条件恢复,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最需要的物资送达群众手中。


无论是这次的“物资中转站“,还是江西水灾的”生鲜发放“、漾濞地震的”移动卫生间“,这些都是爱德近年灾害响应中的首次尝试,也都是根据不同灾害、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下的不同受灾群体的需求而开展的。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精准响应,发挥工作灵活性和多样化优势,这也是我们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CFF: 在爱德基金会官网的的关注领域中,第一项就是“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在国内开展防灾减灾项目,对于这次驰援河南洪灾工作,有怎样的意义呢?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到了灾后重建恢复的阶段,爱德也会在河南开展相应的减防灾活动吗?


凌春香:对于“社区发展与灾害管理”,我们是团队工作制,过去有专门的灾害管理团队,和农村社区发展团队,后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了整合。灾害管理的工作,包括紧急救援阶段的响应、过渡安置、灾后重建以及平时的减灾防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而灾后重建跟社区整体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在很多地方,像国内的汶川地震、海外的尼泊尔地震,经历了最初的紧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重建的阶段之后,都会开展社区类的工作,做可持续的发展。


因为这次河南水灾突发,且持续时间比较久,家庭物资转移安置不充分,再加上当地发生的疫情的叠加效应,所以水灾的整体影响比较大,目前河南很多灾区还有非常大的生活安置需求。所以,在港府赈灾基金的支持下,爱德的紧急救援和过渡安置行动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与长江和淮河流域相比,河南发生水灾的频率很低,当地在水灾预警、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相对要弱一些,这次水灾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当地老百姓,今后在这方面都有进一步的提升的空间和必要性。长江淮河流域水灾发生频繁,四川云南等地地震频繁,这些地方经过多年的灾害应急响应和减防灾项目培训,都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并且建立了响应机制。目前河南灾区农村的公共设施、生产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因此,爱德后续也计划在河南开展相应的恢复重建活动和减防灾工作,一方面响应村庄和村民在家居生活、生计发展方面的灾后恢复和发展需求,同时,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村庄灾害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的提升,减少村庄灾害风险,助力当地乡村可持续发展。


CFF:根据这两天的数据显示,近期的新冠疫情在河南已经有超过150例确诊,还有不少地区被划为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这对于爱德在河南开展的救援行动产生了那些影响?面对洪灾救援和疫情防控双重挑战,爱德有怎样的应对措施呢?


凌春香:河南因为疫情与汛情叠加,所以人员和物资进出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爱德一方面会继续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以在地力量为主,开展相关活动。这样既能减少人员流动,符合防疫要求,也可以依托项目支持,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力量,让本土力量通过项目实践,获得灾害预防和响应、灾后恢复和重建的实际经验,提升当地的灾害管理能力。这次我们在当地合作了30来家社会组织,过去他们在灾害救援经验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少,通过这次的实践能够有所提升。另一方面,爱德也将尽量在当地采购,特别是米面粮油等物资,减少疫情下的物资长途运输,导致的一些风险和不可控性,同时也助力当地市场的恢复和经济的支持,因为这次洪灾对当地经济发展,也有比较大的打击。


此外,当地因为水灾影响,当地的淤泥、水淹致死的家畜家禽尸体等会导致公共卫生形势比较严峻,对于消杀物资有较大需求,疫情也不容忽视。爱德根据当地的需求,近期已联系爱心企业,捐赠了水果等物资给一线医护人员,后期也会为当地提供一些消杀物资,助力当地的疫情防控。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CFF: 爱德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国际化组织,总部设在南京,但相对而言,对于南京和江苏的资源投入较少一些。相比于去年年初疫情的中心在武汉,这次疫情的焦点在南京。在这次南京抗疫中,爱德有哪些行动?


凌春香:从7月20日以来,爱德相当于是在双线作战,甚至可以说是三线同时作战,因为河南水灾和南京疫情都是在20日下午起爆发的。一方面爱德很多的人员和精力要投入到河南水灾救援响应工作;同时另一方面一部分精力要用于支持南京抗疫工作,包括近期也在支持扬州抗疫工作;另外,我们自己也要做好爱德及旗下机构的内部防疫工作,比如爱德养老院等就进行了封闭式管理。


针对南京疫情,我们一方面和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主动联系和了解情况,在宏观上按照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调配,来进行相应工作安排;另外,在具体工作上,发挥爱德作为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结合过去参与救灾和抗疫等多年工作的经验,爱德员工深入一线,积极与各方面沟通合作,包括向疫情防控指挥部、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医疗单位等收集需求信息,灵活、快速和果断地根据在地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爱德在南京已开展的抗疫行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德员工,包括爱德企业和社会组织员工,联合其他社会组织,深入社区一线,直接开展社区应急服务,协助开展核酸检测、为封控地区的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等。特别是在本次疫情中心,禄口机场附近的江宁地区的社区提供了相关的志愿服务工作。紧急时期可以看出,社区一线的志愿服务精神和服务体系建设很重要,包括社区百姓间的自助与互助,河南水灾中的自救与互救等。


2)向社会各方面筹集资金和物资,为一线医护和社区工作人员等提供外科口罩、检查手套、防护服、消杀物品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饼干、面包、牛奶等方便食品。


3)联合餐饮企业,为一线医护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爱心餐,以及奶茶、咖啡等饮料。希望他们在这种特殊时期和高强度工作下,感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与支持。


4)还联合其他社会组织,开展了社会组织参与一线应急服务的培训和经验分享,南京疫情的突然爆发也让我们在考虑,要联合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建立在地的应急响应服务机制。


5)后续也会考虑联合爱心企业,给表现突出的一线医护人员一些激励津贴等。


除了南京外,我们近期在扬州也开展了一些工作,采购支持了不少疫情防控物资等。


图片来自爱德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CFF: 这次南京的疫情中,有许多地方都收到了严格管控,这对于爱德的各项工作开展是否形成阻碍?爱德是如何应对的?而现在,应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您对中国的基金会,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基金会,在应急机制建立上面有什么建议?


凌春香:虽然这次南京疫情是突发情况,但是这种疫情的爆发,可能发生在国内任何一所城市,所以我们要将防疫作为一个常规工作去考虑。


因为南京疫情和部分地方封控原因,爱德的工作面临不少挑战。这次因为南京疫情源于禄口机场,所以我们大概有10多位员工,有机场旅居史的都进行了居家隔离,包括到现在还有在隔离的;也有员工所在小区被隔离,还有员工因为家属原因而进行居家隔离等,这对我们的河南水灾以及南京抗疫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像这次南京疫情导致爱德南京总部员工,不能派往河南一线,但爱德调派了其他城市的员工赶赴现场,并积极联合了近30家在地机构进行项目实施,顺利开展了河南水灾的相关工作。


对于中国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基金会,在应急机制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需要跟在地社会力量有紧密的合作。对于爱德而言,河南水灾的响应模式,跟武汉疫情的响应模式有点类似,没有办法前往一线去开展工作,所以需要跟在地社会力量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这与应急管理所提倡的所属地救援也是不谋而合的,需要基金会在常态下,就注重在地社会力量的培育与联合,在地居民和村民参与下,进行社区治理和社会发展倡导。对于爱德来说是这样,对于其他占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基金会,和社会组织来说更是这样,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的人员配置较少,救援经验不是那么丰富,所以跟在地的社会力量合作很重要。现在很多中小型基金会和社会组织,对于自然灾害救援等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都非常高,这个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此项工作,并不一定全部都要到救灾一线工作才是参与,如果去一线则一定要了解情况,并在当地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和调配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


2)注重常态化下百姓志愿与服务精神的倡导。我们在常态下要利用我们社会组织的一些灵活性,和这种扎根基层的优势,在常态化的工作下,注重对所在地居民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发展工作的倡导,注重培育本土百姓的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能力。这一次在南京抗疫中,爱德员工在自己的小区内积极发动、参与志愿服务,也有其他社会组织动员居民在自己所在小区或者周边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这种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倡导,以及社区自己开展的自救互救非常重要。河南水灾救灾涉及的面很广,政府、社会力量不一定能够关注到每一个村庄、每一个群体的需求,所以相互之间的自救互救很有必要。


3)中小型基金会除了与在地社会组织联合外,也可以和大型的有救灾经验的基金会进行合作。中国绝大部分基金会是中小型基金会,平时常规就有做救灾相关工作的较少。但是对于现在这种疫情、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不少中小型基金会愿意积极参与到紧急救援和响应的过程中。他们参与的形式不一定是全部都要去一线开展救援工作,毕竟在突发的应急响应过程中,如果因为没有经验或者准备不充分,有可能导致不能发挥实际效果,反而让当地政府或者相关部门以及公众,觉得这些组织在添乱。


4)各个基金会都有自己的优势,可发挥所长。不少中小型基金会在社会资源的动员方面能力也很强,或者也可就某些专业细分领域,在灾害重建等阶段开展一定的工作,并不一定都需要参与紧急救援。


5)中小型基金会应建立自己的应急响应机制。因为现在各种形势,包括灾害和疫情经常突发,应急已经成为常态,所以中小型基金会等也应建立一定的应急响应机制,比如内部的响应机制,外部的合作和响应机制,一旦需要即可立即动员后开展工作。国家的应急响应有相应的体系,一线救援要服从当地的统一指挥和调配。在这个基础上,社会组织的触角较多,能够深入到基层,灵活性也比较强,可以发挥一定优势。


6)强调减防灾和备灾机制的重要性。但这个也需要社会各界,特别是资源方的理解和支持,需要资源方不仅在大灾后支持响应行动,也要在常态下注重支持社会应急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呼吁整个社会,包括企业、媒体、公众等各界力量,不仅要关注紧急响应的阶段,也要更加关注、支持减灾防灾,灾后重建工作。只有这样,当面临各种灾害和应急响应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END


采访、排版 | 谭紫静、霍霍

整理、整理 | 谭紫静、谭婕





-近期热文-


中扶贫王军:基金会如何回应变化的救灾需求

职场反性骚扰工具指南汇编

前线之声:基金会如何在救灾中找准定位和方向?

王振耀:这次救灾中社会力量作用巨大,但别松劲

微笑明天申屠媛艳:应急救灾也要打有准备之仗

凯尔翎基金会秘书长王欣:与救援队并肩战斗

张强:救灾要在碰撞中跨越传统边界

郝南:我们到底为什么捐钱?

贾西津:应急新常态下避免捐赠有产出无结果

基金会等级评估实用资料汇编


点击“在看”,你最“好看”


欢迎将基金会论坛公众号CFF2008设为“星标”,点亮“赞”和“在看”,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