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郭小牧:公益项目如何走入社区?

郭小牧 CFF2008
2024-08-24

11月22日晚,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上,由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举办的“社区公益最后一公里难题破局——资助新模式探索”平行论坛顺利举办。



本文为初心研习社社长、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理事长郭小牧的主题发言。有关本场平行论坛的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查阅微信公众号“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


同时,也欢迎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看2023年会主论坛开幕、闭幕主论坛


▲本文经嘉宾审定发布,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所在机构或本平台立场。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


01

实践者如何理解“议题”?


对“议题”的关注和讨论在近年的公益领域特别热烈,视角不一,有的关注社会问题,例如理解和应对气候变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有的在谈论议题时,实际在讨论领域、行业、产业,例如与人口老龄化对应的老年事业、养老产业;有的在谈论需求,如老年人有什么需求,或是在探讨整全的解决方案。


我参与了一个社群“初心研习社”,来自不同议题、几十家公益组织的实践者一起在做共学和行动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某种“社会现实”。普遍性在于,社会现实可能会影响到所有人,例如环境恶化会影响所有人,残障会影响特定群体但又与所有人产生关系。围绕特定的社会议题/社会现实,我们形成了一个个共同生活的小世界,所有跟这个议题相关的行动者在这里面开展社会互动,建立内在的联系。



为什么我们这样理解“议题”,也在帮助更多伙伴去这样理解社会问题?很多实践者看到社会问题后,会认为不能对问题袖手旁观,或是认为无人在解决问题,急着想靠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我们不希望公益实践者陷入这样的自我情结中。


每一个议题都是一个社会现实,已经存在了很多年,并将继续存在下去。在社会现实中,有无数相关的行动者在不断互动,建立内在联系。公益项目要去揭示这种互动,看到这种联系,我们所采取的行动才能够嵌入到社会现实中,成为一种变革的力量。当你假设没有人在行动,现在就靠你了,你一定会铩羽而归。在我自己的20多年公益生涯里,每次这样想后,也都是铩羽而归的。



但如果我们能真正融入到社会变革的脉络中去,行动的空间就可以被打开。“社会问题的解决”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动力机制中,不仅去描述和解释社会问题,还要去理解为何如此、跟谁有关、人们都在做什么,最终跟大家一起找到变革的路径。


02

我们可以从“议题”中挖掘什么?


我们接下来的行动就是关注每个议题中蕴含着什么。有的浮在地表,早已经被人挖光,但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挖掘。如果公益项目能像挖矿机一样在议题世界中挖到有价值的东西,那公益组织就可以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1)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 


任何一个议题里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很多议题的显性知识早就被人家总结、研究透了,我们问ChatGPT就可以。但更多的隐性知识蕴藏在社会图景和内在关系中,例如我们可以从服务对象、生活中的亲历者中看到他们身上有哪些知识。当我们深入残障者的生活世界,我们会发现不同人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去与残障共存,他可能没有达到某些发展目标期待的“平等”,或说同样的就业权利,但他同样在热气腾腾地享受生活世界,以及用民间智慧去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并在其中收获意义感。


对于非营利组织,我们可以去挖掘这样的隐性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权力,当这些生活的亲历者身上的知识被挖掘、显现出来时,就是在为这个议题“增能”。“增能”不是在向谁教授一套本不掌握的隐性知识,而是去将挖掘到的隐性知识与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整合,让这些人的生活整合到整个议题的大脉络中去,这时,参与议题的整个群体就会获得某种能力和权利。


(2)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 


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不仅仅蕴藏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中,社区中也有大量的社会资本。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社会资本丰厚的社区,老年人活得相对是要更有韧性一些的,受到关爱更多,也更有意义感。


(3)技术资本与文化资本 


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技术,例如很多疾病。但如果没有与技术相匹配的文化 ,解决社会问题会是寸步难行的,技术也会垄断在某些少数人身上。文化是限制或者促进技术转化为大规模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与规则 


在社区中,我们都知道组织化是必要的,要利用当地组织,培育组织,组织是一种资本。社区中还有很多非正式的组织,不光有明规则,还有潜规则,这些都在左右着解决方案的形成。


(5)需求与冲突 


很多公益组织特别关心需求,并且觉得把需求搞清楚了就可以去通过服务来满足需求。但另外一种行动取向是抓住“矛盾”来撬动改变,驱动变革。


03

关注“议题”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对于性别平等、残障融合、消除贫困、环境保护等等我们关心的种种议题,长久地探讨重不重要?非常重要,这些概念形成了一个个知识脉络,引导整个社会的进步。但这些宏大叙事跟生活的联系在哪里?


作为女性,在公益领域,我常常呈现和分享的是我的意识形态、社会性别、权力、成长等。但回到拉拉扯扯的日常生活中,我是什么呢?是小孩子的家长、是父母的孩子、是好说话的邻居,有很多的身份和生活面向。在生活中,我很少去想工作中常常讨论的那些议题。但社区生活跟社会议题无关吗?并不是。


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我总是业务骨干?为什么我和伴侣同样很忙,但总是我在接送孩子和辅导功课?在极端情况下,为什么上海封控期间站了出来的“团长”绝大多数是女性?想到这些,性别平等、社区发展等议题又出现在生活中了。但是不是要时时刻刻想着这些议题?这也不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很难被解决,会越想越郁闷,只能慢慢相处。


一些公益项目要去反思为何与生活实践存在脱节。有的项目觉得女性是弱势群体,权利没有得到保障,要外部进行干预。但我肯定不愿意理你、被干预,有的伙伴说是因为我是一线城市的精英女士,但在乡村也是一样的。当你认为农村妇女是弱势群体,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她时,她不一定是像你想像的一样。她有她的生活世界和生活逻辑,有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是一套蕴藏在生活中的逻辑,与讨论议题、宏大叙事、意识形态时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初心研习社”的伙伴在疫情后更是特别关注探讨“议题”与“社区”的关系。当公益项目进入社区时,有的公益组织可能会关注如何通过社区把产品推向居民,社区仅仅作为渠道。但我们发现,“议题”进入“社区”是一种逻辑的转化,是从话语逻辑到生活逻辑的转变。除非我们能将公益项目与生活逻辑密切地相关联起来,否则我们关心的议题不会真正地进入社区生活中,生根发芽。


出于这样的理解,我很荣幸地受到恩派基金会和星巴克基金会邀请,参与“未来星社区”资助项目。我期待能同不同议题的公益组织们沟通,一起开发出符合生活逻辑、能够进入生活世界的项目,既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又能引发大家对公共生活和公共性的关注和参与。


*11月22日晚,由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联合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社区公益最后一公里难题破局——资助新模式探索”平行论坛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2023年会上举办。点此回顾>>>


04

引导公共生活的场景

将议题在社区落地


在做行动研究、议题研究时,我们不仅仅要去关注表面上的数字,例如影响多少人、多少群体等,还要去讨论、推动更深度的变革,而这跟社区是高度相连的。不去跟社区结合,我们看不到议题背后的发展脉络。


近年,我看到一些在各议题场景中推动社会创新行动的策略,特别是落地在社区里:挖掘隐性知识、强化社会资本、引导公共生活、培育新型组织、共创解决方案。



大家会说,挖掘隐性知识不就是你跟他在一起,切身体验他的感受和经验,去深度理解他的世界、意义和认同吗?强化社会资本不就是不断在社区搞事,让社区里的关系更紧密一些、互动和博弈多一些,产生比较良性的合作?


但“引导公共生活”是很多公益组织在做,却很少意识到的。公益组织和实践者并不是在社区中解决一切问题或需求的超级英雄,而是在创造公共生活的机会。做社区营造的组织对这一点把握得特别深,用很神奇的办法去撬动公共生活。


什么是公共生活?不是要大家相亲相爱,这不符合生活的基本道理,都是业主,又不是从小长到大的朋友。但在社区关系中,就是要学会跟不大喜欢的人去友好地相处,互相忍受,这就是一种公共生活。即使你不喜欢他,也需要知道有些事情是我们大家的,得一块商量,该妥协得妥协,学会互相忍受、学会协同,而不是两极化去对抗。邻里之间有很多事情可能选择不相互说了,忍了,但通过公共生活,居民的感受可以表达出来,很多时候戾气也会消解一些,社会层面也是一样。


我特别相信面对任何一个宏大的社会问题,当它落到人民社会生活中去时,人们可以个性化地共创“大家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没有“一站式”的,不是公益组织发放工具包、手册、指南,事情就能被解决。公益组织要关注的其实是某种引导,让人们开始共创,或者通过一些道具来共创,解决方案最终是属于那个社区的。在我所发起的“新途”,我们有一条信念就是“社区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05

催化“议题组织”

与“社区组织”的合作


怎样通过公益项目,让“议题”和“社区”产生联系?我们设立了一个合作结构,一端跟不同议题的组织合作,另一端则要通过恩派公益等去要通达基层社区。



虽然有些二元论,但我们怎么区分“议题组织”和“社区组织”?我们希望议题组织能够做“科学的设计”,提出关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让问题被社区所关注。当社区意识到问题时,愿不愿意在一起想办法来解决,创造属于这个社区的解决方案?推动“广泛的参与”是社区组织的职责。



议题组织要关注项目逻辑,特别是如何“定义问题”,要带着独特的问题意识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才能在社区和议题中立足。例如,老龄化严重是社会事实,这是中国政府要回应的问题,但一家公益组织在这个议题世界中独特的贡献是什么?


社区组织则更关注行动,找到行动者,开展活动,然后有所产出。在工作中,议题组织可以为社区组织提供工具、提炼方法论,产生的行动也是落地在社区中的。


社区和社区组织关心的是生活中的事,而议题组织才是关心结构性问题,搭建理论框架,界定项目成效,持续为这个议题进行倡导和筹款的角色。一个好的社会项目的逻辑框架,本身就是议题知识向社区转化的过程。“转化”不是社区没有知识,公益组织向社区传递知识的过程。“转化”是我们有一些知识,社区有些知识,我们去努力启动知识的循环,让新的知识螺旋地不断生成,构建越来越丰富的议题世界。


06

社区参与三部曲


对于议题向社区转化的过程,我们提出社区参与三部曲:



(1)帮助社区排序和找出优先要做的事。


通过一系列活动,我们要鼓励部分社区居民产生行动的意愿,认为很多事是大家的事,而非个人的事,意识提升特别重要。


(2)通过参与式的行动培育社区的领导力。


在极端条件下(例如被封控后饿肚子),社区领导力会冒出来,但在日常生活中,公益组织要想一点办法,去激发社区自发改变的动力。


(3)行动,并在行动过程中形成这些本地的知识。


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游戏,项目是有周期的,但议题知识的建构是没有尽头的,只会越来越丰富。建构的前提是我们能不能把议题知识管理起来,而不是总是在做、做完了不知道有啥效果、又做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没有完整的认识论。



在这一过程中,议题组织有构建和管理议题的使命,社区组织有推动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使命,都不能脱离社区,希望通过公益组织和社区的共同努力,居民可以意识到社区的事是“大家”的事,在一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社区认同感,每一份子都出一点力,最终形成以社区为本的解决方案,实现“这是我们的实践、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智慧”


我也希望公益伙伴能不断地尝试将各个议题与社区相融合,形成一个个议题世界,给公益行业带来一些新的知识,谢谢大家。


*本文作者郭小牧(初心研习社社长、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理事长)在基金会论坛2023年会平行论坛上发言



作者:郭小牧

编辑、审核:霍英泽

排版:季拓


欢迎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回看2023年会主论坛开幕、闭幕主论坛。


👍长按图片扫码进入2023年会门户

查看年会消息及现场精彩照片

以及使用共享通讯录等功能


 🔥 CFF热点推荐 🔥 


点击“在看”,你最“好看”


欢迎将基金会论坛公众号CFF2008设为“星标”,点亮“赞”和“在看”,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文章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FF2008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