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三篇”不“老”,“老三篇”永远 是中国人精神的“三宝”

毛泽东同志的三篇经典之作

“老三篇”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下的三篇经典之作——《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的统称。


“...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比泰山还重”,“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如是经典语录时下看来,依然历久弥新,三篇文章鲜明地阐述了如何解决好“我是谁” “为了谁” “依靠谁” 的问题。



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都熟知“老三篇”,都读过“老三篇”,甚至对“老三篇”里的经典段、句仍然记忆犹新。“老三篇”文章短小精悍、简明深刻,有人物、有故事,道理讲述得通俗易懂、入情入理。

不夸张地说,这三篇文章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灵魂。


《为人民服务》


“老三篇”中的《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中央警备团追悼一个普通战士张思德的会上的演讲;《纪念白求恩》是1939年12月,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而撰写;《愚公移山》是1945年6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的闭幕词。



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说: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著名论断,且把为人民服务上升到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提出了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的价值观。




《纪念白求恩》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说: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篇文章,毛泽东高度概括了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是共产党人进行自我修养和自励的范本。




《愚公移山》

在《愚公移山》中,毛泽东说: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这篇文章,毛泽东既简明扼要地阐明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意志,又说明了共产党力量的源泉。这是一种高度,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在这种高度面前,国民党的八百万大军也是微不足道的。

毛泽东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当年,毛泽东在施政中,注重榜样作用和精神力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就充分证明了“老三篇”光辉思想的引领作用。


“老三篇”不“老”,

“老三篇”永远

是中国人精神的“三宝”




往期推荐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